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一·中 (5)
卷一·中 (5)
1. 治卒中痰涎壅盛方
碧霞散,此藥不大吐,但微微令涎自口角流出,自蘇。
石綠(上色精好者,研篩,水飛,再研取二三錢),冰片(三四豆許)
上研勻,以生薄荷汁合溫酒調服。
分涎散,治中風涎潮作聲,口噤,手足搐搦。
藿香,全蠍(炒),白附子,南星(炮,各一兩),丹砂,膩粉,粉霜(各二兩)
上為細末,每服一錢匕至二錢,薄荷湯或茶湯調下,未吐利再服。
奪命散,治卒暴中風,涎潮氣閉,牙關緊急,眼目上視,破損傷風,搐搦潮作,及小兒急驚風證,並皆治之。
甜葶藶,香白芷,天南星,半夏(湯泡,去滑),巴豆(去殼不去油,各等分)
上為細末,每服半錢,用生薑自然汁一呷調下。牙關緊急,湯劑不下者,此藥輒能治之。小兒以利痰或吐為愈。
解毒雄黃丸,治中風卒然倒僕,牙關緊急,不醒人事,並解上膈壅熱,痰涎不利,咽喉腫閉,一應熱毒。
鬱金,雄黃(研飛,各二錢半),巴豆(去皮油,十四個)
上為末,醋煮麵糊,丸如綠豆大,每服七丸,用熱茶清下,吐出頑涎立蘇,未吐再服。如牙關緊急,斡開灌下。
勝金丸,治中風卒倒,痰涎壅盛,氣閉不通。
生薄荷(半兩),牙皂(二兩,槌碎,水一升,二味一處浸,取汁研成膏),瓜蒂(為末,一兩),藜蘆(為末,二兩),硃砂(半兩,另研)
上將硃砂末分為二份,一份與二味末研勻,用膏子搜和,丸如龍眼大,以硃砂一份為衣。溫酒化下一丸,甚者二丸,以吐為度。吐即醒,不醒者,不可治。
樓氏曰:必用方論中風無吐法,引金虎碧霞為戒,且如卒暴涎生,聲如引鋸,牙關緊急,氣閉不行,湯藥不能入,命在須臾者,執以無吐法可乎,但不當用銀粉藥,恐損脾,傷人四肢爾。予用此數方,每每有驗。
一方,治急中風,口閉涎上,欲垂死者,一服即瘥。
江子(二粒,去皮膜),白礬(如拇指大一塊。為末)
上將二味在於新瓦上煅,令江子焦赤為度,為末,煉蜜丸如雞頭大,每服一丸,綿裹放患人口中近喉處,良久吐痰,立愈。
一方,用膽礬一分為末,溫黃酒調下,吐痰為度。
一方,治中風口噤,涎潮壅塞,吐涎。
用皂角一挺,去皮塗豬脂,炙黃為末,每服一錢匕,非時溫酒服。如氣實脈盛,調二錢匕;如牙不開,用白梅揩齒,口開即灌藥,吐出風涎瘥。
一方,治中風不省人事,牙關緊急。
用藜蘆一兩,去蘆,濃煎防風湯,洗過焙乾切,炒黃褐色,搗末。每半錢溫水下,以吐涎為效,如人行三里許未吐,再服。
秘方,治中風痰厥,昏迷卒倒,不省人事欲絕者。
用巴豆去殼,紙包槌油,去豆不用,用紙捻作條子,送入鼻內,或加皂角末,尤良。或用前紙條燒煙,熏入鼻內亦可。
白話文:
治卒中痰涎壅盛方
碧霞散:此藥不致大力催吐,只會輕微地讓涎液從嘴角流出,就能自行痊癒。藥方為:石綠(選用上等研磨精細、水飛後再研磨的,取二三錢)、冰片(三四粒)。將以上藥物研磨均勻,用鮮薄荷汁和溫酒調服。
分涎散:治療中風導致涎液湧出、發出痰聲、口噤、手足抽搐。藥方為:藿香、全蠍(炒)、白附子、南星(炮製,各一兩)、丹砂、膩粉、粉霜(各二兩)。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一錢到二錢,用薄荷湯或茶水送服,若未見吐瀉則可再次服用。
奪命散:治療突然發生的中風,伴隨涎液湧出、氣閉、牙關緊閉、眼球上翻、傷風破損、抽搐、以及小兒急驚風,皆可服用。藥方為:甜葶藶、香白芷、天南星、半夏(湯泡去滑)、巴豆(去殼不去油,各等份)。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半錢,用鮮薑汁送服。若牙關緊閉,湯藥無法下嚥,此藥也能奏效。小兒服用,以利尿或嘔吐為痊癒標誌。
解毒雄黃丸:治療中風突然倒地、牙關緊閉、昏迷不醒,以及治療上膈壅熱、痰涎阻塞、咽喉腫脹等熱毒症狀。藥方為:鬱金、雄黃(研磨水飛,各二錢半)、巴豆(去皮油,十四粒)。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粉末,用醋煮麵糊做成丸藥,如綠豆大小,每次服用七丸,用熱茶送服。吐出黏稠的涎液即能清醒,若未吐出則可再次服用。若牙關緊閉,則需掰開灌服。
勝金丸:治療中風突然倒地,痰涎壅盛,氣息不通。藥方為:鮮薄荷(半兩)、牙皂(二兩,捶碎,加水一升,與薄荷一同浸泡,取汁研磨成膏)、瓜蒂(研磨成粉,一兩)、藜蘆(研磨成粉,二兩)、硃砂(半兩,另研磨)。將硃砂粉分成兩份,一份與其他粉末研磨均勻,再用牙皂膏混合,製成如龍眼大小的丸藥,用另一份硃砂粉做藥衣。用溫酒化服一丸,病情嚴重者可服二丸,以嘔吐為度。嘔吐後即清醒,若不醒則不可繼續服用。
樓氏注:必須參考方劑論中風的治療方法,以金虎碧霞散為鑑戒。若遇到突然發病、涎液湧出、聲如鋸木、牙關緊閉、氣息不通、湯藥無法入口、性命垂危的情況,是否還能堅持不用催吐的方法呢?但切記不可使用含銀粉的藥物,以免損傷脾胃,傷害四肢。我使用這些方劑,屢試不爽。
一方:治療急症中風,口閉涎液上湧,將死之人,一劑即可痊癒。藥方為:江子(二粒,去皮膜)、白礬(如拇指大小一塊,研磨成粉)。將兩種藥物放在新瓦上煅燒,直至江子燒成焦紅色為止,研磨成粉,用煉蜜做成如雞頭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一丸,用棉花包裹,放在患者口中靠近喉嚨處,不久就能吐出痰液,立刻痊癒。
一方:用膽礬一分研磨成粉,用溫黃酒送服,以吐出痰液為度。
一方:治療中風口噤,涎液壅塞,催吐涎液。藥方為:皂角一挺,去皮塗抹豬油,炙黃研磨成粉,每次服用一錢,非用餐時間用溫酒送服。若氣實脈盛,可服用二錢;若牙關緊閉,可用白梅擦拭牙齒,待口腔張開後灌服藥物,吐出風涎即可痊癒。
一方:治療中風昏迷不醒,牙關緊閉。藥方為:藜蘆一兩,去蘆頭,用濃煎防風湯清洗後烘乾切片,炒至黃褐色,搗碎成粉末。每次服用半錢,用溫水送服,以吐出涎液為效,若服用後行走三里路程仍未吐出,則可再次服用。
秘方:治療中風痰厥,昏迷倒地,不省人事將死之人。藥方為:巴豆去殼,用紙包住捶打出油,巴豆本身不用,用紙捻成條,送入鼻孔內,或者加入皂角末效果更好。或者用上述紙條點燃熏鼻孔也有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