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六十三 (3)

回本書目錄

卷六十三 (3)

1. 治結陰下血方

榆砂湯,治結陰,便血不止,漸而極多。

地榆(四錢),砂仁(七枚,另研),生甘草(一錢半),炙甘草(一錢)

上銼,作一服,水煎,溫服。

結陰丹,治腸風臟毒下血。

枳殼(炒),威靈仙,黃耆,陳皮,樗根皮,何首烏,芥穗(各等分)

上為細末,酒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七十丸,陳米飲,入醋少許,煎過放溫送下。

大豆酒,治便血赤楞。

黑豆一升(炒焦)

上為末,入好酒一鏇,去豆末飲酒,神效。

連殼丸,治內傷經絡下血,用此以解之,一料愈。

黃連,枳殼(各二兩,同用槐花炒過,槐花不用。)

上為末,蒸餅為丸服。

椿皮丸

臭椿皮(刮去粗皮,焙,十四兩),蒼朮,枳殼(各一兩)

上為末,醋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空心食前米飲下。

玉屑丸,治腸風,寒濕結陰,瀉血久不止。

槐根白皮(去粗皮),苦楝根(去皮,各三兩),椿根白皮(四兩,於九月後二月前取,曬乾),天南星,半夏(各半兩,並生用),威靈仙(一兩),寒食麵(三兩)

上為末,滴水丸如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以水一盞煎沸,下丸子煮令浮,以匙抄起,溫水送下,不嚼,空心食前服。

婁氏曰:頃年一婦人,下血盈盆,頓爾疲痿,諸藥不效。予曰:此正腸風。服玉屑丸三服而愈。

平胃地榆湯,治一人因勉強飲酸酒得腹痛,次轉泄瀉十餘日,便後見血,治以瀉熱藥不效,此結陰也。《內經》曰:邪至五臟則陰脈不和,陰脈不和則血留之,陰氣內結,不得外行,血無所稟,滲入腸間,故便血也。以此湯主之。

蒼朮(一錢),白朮,陳皮,茯苓,厚朴(各五分),甘草(炙),乾薑,當歸,炒曲,白芍藥,益智仁,人參(各三分),地榆(七錢),升麻,黑附子(炮,各一錢),葛根(五分)

上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棗二枚,水煎,食前溫服。此藥溫中散寒,除濕和胃,數服病減,次服芳香之劑而愈。

白話文:

【治結陰下血方】

榆砂湯:主治結陰導致的便血不止,且血量漸增。配方為地榆四錢、砂仁七枚(需另外研磨)、生甘草一錢半、炙甘草一錢。將上述藥材切碎,混合後作為一劑,用水煎煮,溫熱時服用。

結陰丹:主治腸風臟毒引發的下血。配方為等量的炒過的枳殼、威靈仙、黃耆、陳皮、樗根皮、何首烏和芥穗。將所有藥材磨成細粉,再加入酒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狀,每次服用五七十丸,用陳米煮的飲料加上少量醋煎煮後,待溫暖時服用。

大豆酒:主治便血色赤。配方為炒焦的黑豆一升。將黑豆磨成粉末,加入好酒一鏇,去除豆末後飲酒,效果神奇。

連殼丸:主治內傷經絡引發的下血,可用此方治療,一劑即可痊癒。配方為黃連、枳殼各二兩(需與槐花一同炒過,但最終只使用黃連和枳殼)。將藥材磨成粉末,再用蒸餅製成丸狀服用。

椿皮丸:配方為颳去粗皮並烘烤的臭椿皮十四兩、蒼朮、枳殼各一兩。將所有藥材磨成粉末,再用醋糊製成桐子大小的丸狀,每次空腹飯前服用三十丸。

玉屑丸:主治腸風、寒濕結陰導致的瀉血久久不止。配方為去粗皮的槐根白皮、苦楝根各三兩、椿根白皮四兩(於九月至十月間採集並曬乾)、生用的天南星、半夏各半兩、威靈仙一兩、寒食麪三兩。將所有藥材磨成粉末,加入水滴製成桐子大小的丸狀,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水一盞煮沸後,放入丸子煮至浮起,用匙舀起,溫熱時用水吞服,不要咀嚼,空腹飯前服用。

婁氏曾說:近年有一婦女,下血滿盆,瞬間疲倦虛弱,各種藥物都無效。他認為這是腸風所致,服用玉屑丸三次後便痊癒。

平胃地榆湯:主治一個人因勉強飲用酸酒導致腹痛,隨後轉為腹瀉十多天,排便後發現有血跡,使用瀉熱藥物無效,這正是結陰的症狀。根據《內經》所述,邪氣進入五臟會使陰脈不和,陰脈不和會使血液停留,陰氣在內結聚無法外泄,血液無處可去便滲入腸道,所以出現便血。此湯主治此病。配方為蒼朮一錢、白朮、陳皮、茯苓、厚朴各五分、炙甘草、乾薑、當歸、炒曲、白芍藥、益智仁、人參各三分、地榆七錢、升麻、炮製的黑附子各一錢、葛根五分。將上述藥材作為一劑,加入三片生薑和兩枚棗,用水煎煮,飯前溫熱時服用。此藥能溫中散寒、除濕和胃,多次服用病情會減輕,再服用芳香藥劑便可痊癒。

2. 治內虛下血方

厚朴煎,治氣虛腸薄,榮血滲下,亦治五痔。

厚朴,生薑(各一兩,同搗爛炒黃),白朮,神麯,麥芽,五味子(各一兩,同炒黃)

上為末,水糊丸如桐子大,疾作時空心米飲下百丸,平時只服五十丸。

蔭按:蓋脾胃本無血,緣氣虛腸薄,自榮衛滲入而下,故用厚朴厚腸胃,麥芽消酒食,白朮導水,血自不作,是亦以脾胃為主也,故服之多取奇效。

龜柏丸,治便血久而致虛,腰腳軟痛,及麻風瘡癢見於面者。

龜板(二兩,酥炙),側柏葉,芍藥(各一兩半),椿根皮(七錢半),升麻,香附(各五分)

上為末,粥丸,以四物湯加白朮、黃連、甘草、陳皮煎湯下。

人參樗皮散,治大腸風虛,飲酒過度,挾熱下利膿血,大腸連肛門痛不可忍,多日不瘥。

人參,樗白皮(各等分)

上為末,每服三錢,空心溫酒或米飲調下。忌一切油膩濕面等毒物。

一婦人飲啖過常,蓄毒在臟,大便與膿血雜下,日夜二三十度,大痛連肛門,痛不堪任。醫者用止血痢藥不效,又用腸風藥則益甚。如此半年,氣血漸弱,肌肉消瘦。服稍熱藥,則腹愈痛,血愈下。服稍涼藥則泄注,氣羸,食愈減。服溫平藥則病不知減,醫術告窮,垂命待盡。或教以服此藥三服,膿血皆定,不十服,其疾遂愈。

伏龍肝散,一名黃土湯,治先糞後血,謂之遠血,兼止吐衄。

伏龍肝(半斤),甘草(炙),白朮,阿膠,黃芩,乾地黃(各三兩,千金方作乾薑)

上㕮咀,每服四錢,水煎,空心服。虛者加附子。

赤小豆當歸散,治先血後糞,謂之近血。

赤小豆(五兩,浸令芽出,曝乾),當歸(一兩)

上杵為末,漿水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

竹茹湯,治婦人汗血,吐血,尿血,下血。

竹茹,熟地黃(各二兩,砂仁炒),人參,白芍藥,桔梗,川芎,當歸,甘草(炙),桂心(各一兩)

上㕮咀,每服一兩,水煎,食後服。

剪紅丸,治臟腑虛寒,下血不止,面色痿黃,日久羸瘦。東垣謂勞損宜溫,此方之義,非溫寒之說也。

當歸(酒浸,一兩),側柏葉(炒黃),鹿茸(火去毛,醋煮),附子(炮去皮臍),川續斷(酒浸),黃耆,阿膠(蛤粉炒),白礬(枯,各五錢)

上為末,醋煮米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七十丸,空心米飲下。

礬附丸,治陽虛,腸風下血,當日立止,一月除根。久服助下元,除風氣,益臟腑。

青礬(四兩,用瓦罐盛,火煅食頃,候冷入鹽一合,硫黃一兩,再煅食頃,候冷取出),附子(一兩,為末)

上粟米粥丸如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空心生地黃汁下。

芎歸湯,調血上品。

川芎,當歸(各三錢)

上銼,水煎服。熱加茯苓、槐花,冷加茯苓、木香。

補中益氣湯,治內傷勞傷,元氣下陷,便血日久不愈。

人參,黃耆,甘草(炙),白朮,當歸(各一錢),升麻,柴胡(各五分),陳皮(七分)

上銼一服,水煎服。

一人年六十餘,便血三年,諸藥不效。余令服補中益氣湯,倍當歸,加桃仁,二十服而愈。

十全大補湯,治內傷脈絡,下血不止,屬虛者。

人參,白朮,白茯苓,甘草(炙),當歸,川芎,芍藥,生地(酒炒),黃耆,肉桂(各一錢)

上銼一服,水煎服。

歸脾湯,治內傷思慮,怔忡少寢,有汗下血。

白朮,茯神,黃耆,圓眼肉,酸棗仁(炒,各一兩),人參,木香(各五錢),甘草(炙,二錢半)

上銼,每服四錢,加生薑三片,棗一枚,水煎服。

白話文:

【治療內虛下血的處方】

「厚朴煎」,用於治療因氣虛導致腸壁薄弱,營養和血液從此滲漏而出,同樣也能治療五種痔瘡。

所需材料包括厚朴、生薑(各取一兩,一起搗碎炒至黃色)、白朮、神麯、麥芽、五味子(各取一兩,一同炒至黃色)。將所有材料磨成粉末,用水和成丸狀,大小如梧桐子。疾病發作時,清晨空腹以米湯送服一百粒;平常只需服用五十粒。

需注意的是,脾胃本身並不會出血,出血是因為氣虛導致腸壁薄弱,營養和血液從此滲漏而出。所以使用厚朴來增強腸胃功能,麥芽幫助消化酒類食物,白朮促進水分代謝,這樣血液就不會再次滲漏,此方主要以調理脾胃為主,因此服用了會有很好的效果。

「龜柏丸」,用於治療長期便血導致的虛弱,腰腳軟弱疼痛,以及面部出現麻風疹癢的情況。

所需材料包括烤酥的龜板(二兩)、側柏葉、芍藥(各一兩半)、椿根皮(七錢半)、升麻、香附(各五分)。將所有材料磨成粉末,以粥丸的方式製成,以四物湯加上白朮、黃連、甘草、陳皮煎湯服用。

「人參樗皮散」,用於治療大腸風虛,飲酒過量,伴隨熱性下痢,帶有膿血,大腸連同肛門疼痛難忍,病情長達數日未見好轉。

所需材料包括人參、樗白皮(各等量)。將所有材料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清晨空腹以溫酒或米湯調和服用。需忌口所有油膩、濕面等有毒的食物。

有一名婦女飲食過度,毒素積聚在內臟,大便與膿血混雜排出,每天夜裡要解手二三十次,大痛連肛門,痛苦不堪。醫生使用止血痢藥物無效,又改用腸風藥物,反而使情況更糟。如此半年,氣血逐漸衰弱,肌肉消瘦。服用稍熱的藥物,腹部更痛,血流不止。服用稍涼的藥物則拉肚子,氣力衰弱,食慾減退。服用溫和的藥物病情卻沒有減緩,醫生技窮,患者只能等待死亡。後來有人建議她服用這種藥物三次,膿血都穩定下來,不到十次,她的病就痊癒了。

「伏龍肝散」,又名黃土湯,用於治療先排便後出血的情況,稱為遠血,同時可以止住吐血和鼻血。

所需材料包括伏龍肝(半斤)、炙甘草、白朮、阿膠、黃芩、乾地黃(各三兩,千金方中寫作乾薑)。將所有材料切碎,每次服用四錢,用水煎煮,清晨空腹服用。若是體虛者,可添加附子。

「赤小豆當歸散」,用於治療先出血後排便的情況,稱為近血。

所需材料包括赤小豆(五兩,浸泡至發芽,曬乾)、當歸(一兩)。將所有材料研磨成粉末,用漿水送服一小勺,每日三次。

「竹茹湯」,用於治療婦女汗血、吐血、尿血、下血。

所需材料包括竹茹、熟地黃(各二兩,砂仁炒)、人參、白芍藥、桔梗、川芎、當歸、炙甘草、桂心(各一兩)。將所有材料切碎,每次服用一兩,用水煎煮,飯後服用。

「剪紅丸」,用於治療臟腑虛寒,下血不止,面色萎黃,久病虛弱。東垣認為勞損應溫補,這個方子的道理,並非單純溫補。

所需材料包括酒浸當歸(一兩)、炒黃側柏葉、火燒去毛、醋煮鹿茸、炮製去皮臍附子、酒浸川續斷、黃耆、蛤粉炒阿膠、枯白礬(各五錢)。將所有材料磨成粉末,用醋煮米糊製成梧桐子大的丸狀,每次服用七十粒,清晨以米湯送服。

「礬附丸」,用於治療陽虛,腸風下血,當日立即止血,一個月後根治。長期服用有助於下焦,去除風氣,滋補臟腑。

所需材料包括青礬(四兩,放入瓦罐中,用火煅燒片刻,待冷後加入一合鹽,一兩硫磺,再煅燒片刻,待冷後取出)、附子(一兩,磨成粉末)。將所有材料和粟米粥混合,製成梧桐子大的丸狀,每次服用三十粒,清晨以生地黃汁送服。

「芎歸湯」,是調理血液的上品。

所需材料包括川芎、當歸(各三錢)。將所有材料切碎,用水煎煮服用。若屬熱性,可加入茯苓、槐花;若屬冷性,可加入茯苓、木香。

「補中益氣湯」,用於治療內傷勞損,元氣下陷,便血久久不愈。

所需材料包括人參、黃耆、炙甘草、白朮、當歸(各一錢)、升麻、柴胡(各五分)、陳皮(七分)。將所有材料切碎,一次服用,用水煎煮服用。

有一名六十歲以上的男子,便血三年,各種藥物都無效。我讓他服用補中益氣湯,加倍當歸,加上桃仁,服用了二十次後就痊癒了。

「十全大補湯」,用於治療內傷脈絡,下血不止,屬於虛弱型的情況。

所需材料包括人參、白朮、白茯苓、炙甘草、當歸、川芎、芍藥、酒炒生地、黃耆、肉桂(各一錢)。將所有材料切碎,一次服用,用水煎煮服用。

「歸脾湯」,用於治療內傷思慮,心悸失眠,有汗下血。

所需材料包括白朮、茯神、黃耆、圓眼肉、炒酸棗仁(各一兩)、人參、木香(各五錢)、炙甘草(二錢半)。將所有材料切碎,每次服用四錢,加上三片生薑,一枚棗,用水煎煮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