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一·上 (56)
卷一·上 (56)
1. 脈法
內經,曰:腸澼下膿血,脈懸絕則死,滑大則生,血溫身熱者死。
脈經,曰:腸澼下膿血,脈沉小留連者生,數疾且大,有熱者死。腸澼脈攣,其脈小細,安靜者生,浮大緊者死。
脈訣舉要,曰:便血則芤,數則赤黃,實脈隆閉,熱在膀胱。
白話文:
【脈法】
根據《內經》記載,若是患了腸澼(一種腸胃疾病)而下膿血,若脈象呈現出懸絕的情況(指脈搏微弱或斷續),這代表病情危急,可能會死亡;反之,如果脈象滑大(脈搏流暢且強勁),則病情有可能好轉,生存機率高。如果患者血溫高,同時伴有身體發熱的症狀,這情況是致命的。
《脈經》提到,患有腸澼而下膓血,如果脈象呈現沉小且持續(脈搏微弱但穩定),這表示病情相對穩定,有康復的可能;然而,如果脈象快速、強大且伴有熱感,這表示病情嚴重,預後不佳。對於腸澼導致的脈攣(脈搏不規則),如果脈象細小且平靜,這表示病情較輕,有恢復健康的機會;反之,如果脈象浮大且緊繃,這表示病情嚴重,可能危及生命。
《脈訣舉要》指出,如果出現便血,脈象會顯示芤(脈搏空虛),脈搏頻率加快,顏色可能變為赤黃色。如果脈象實而隆起,且膀胱部位有熱感,這表示熱氣聚集在膀胱,可能引發相關疾病。
2. 通治下血方
四物湯,總治一切下血,隨證加減。
當歸,川芎,白芍藥,生地黃(各一錢,酒洗)
上銼,水煎服。祛風加柏葉、防風、荊芥、秦艽、槐花、蝟皮、黃芩、地榆、枳殼、甘草,久者加升麻、柴胡提之;解毒加槐花、柏葉、荊芥、枳殼、黃芩、黃連;糞前近血,檳榔、枳實、槐花、條芩,瀉大腸火;若糞後遠血,加木通、吳茱萸、炒黃連,瀉小腸火;如熱者加山梔子、槐花、黃連;大下不止,加血見愁少許,薑汁和服;虛者加炒乾姜;濕熱加蒼朮、秦艽、黃芩、芍藥;挾氣加香附、枳殼,或單香附丸。
白話文:
這是一個用來全面治療各種便血的處方,稱為「通治下血方」,主要基於「四物湯」進行調配,會根據具體症狀做適當的增減。
基本成分包括:當歸、川芎、白芍藥、生地黃,每一種都取一錢,並先用酒清洗過。這些材料一起切碎,用水煎煮服用。
如果要祛風,可以加入柏葉、防風、荊芥、秦艽、槐花、蝟皮、黃芩、地榆、枳殼、甘草,若是長期病患,再加入升麻、柴胡提升療效;
若要解毒,則可添加槐花、柏葉、荊芥、枳殼、黃芩、黃連;
若是大便前出血,可使用檳榔、枳實、槐花、條芩,以清除大腸的火氣;
若是大便後出血,則加入木通、吳茱萸、炒黃連,用來清小腸的火氣;
若病情是由於熱引起的,可增加山梔子、槐花、黃連;
若是大量出血無法停止,可加入少量血見愁,與薑汁一同服用;
若是虛弱者,可加入炒乾姜;
若是因濕熱引發,可添加蒼朮、秦艽、黃芩、芍藥;
若是由氣滯引起,則加入香附、枳殼,或者單獨使用香附製成藥丸。
3. 治腸風下血方
加減四物湯,治腸風下血。
側柏葉,生地(酒洗),當歸(酒洗),川芎(各一錢),枳殼(去穰,炒),荊芥穗,槐花(炒),甘草(炙,各五分)
上㕮咀,加生薑三片,烏梅一個,水煎,空心溫服。一方有地榆、條芩、防風各五分。
槐角丸,治五種腸風下血,痔瘻脫肛,並宜服之。
槐角(炒,二兩),地榆,黃芩,當歸(酒浸,焙),防風,枳殼(去穰,麩炒,各半斤)
上為末,酒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空心米飲下。
槐花湯,治腸風臟毒下血。
槐花(炒),側柏葉(搗爛,焙),荊芥穗,枳殼(麩炒,各等分)
上為末,每服三錢,空心米飲調下。
香附散,治腸風。
香附(炒,一兩),枳殼(炒,七錢半),當歸,川芎(各五錢),槐花(炒),甘草(炙,各二錢半)
上為末,每服三錢,加生薑三片,棗一枚,水煎,溫服。
丹溪方,治腸風下血。
黃芩,秦艽,槐角,升麻,青黛
上以水煎服。
又方,治腸風下血。
滑石,當歸,生地,黃芩,蒼朮(各等分)
上以水煎服,或以蒼朮、生地,不犯鐵器為末,丸服。
枳殼散,治腸風臟毒下血。
枳殼(去穰,麩炒,十兩),黃連(四兩,內二兩槐角炒,二兩槐花炒,去角、花),甘草(五錢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空心清米湯調下。
胃風湯,治大人小兒風邪入於腸胃,水穀不化,泄下鮮血;或腸胃濕毒下如豆汁;或下瘀血,日夜無度。
人參,白朮(炒),茯苓,川芎,當歸(酒洗),白芍藥(炒),官桂(炒,各等分)
上銼,每服五錢,入粟米百粒,水煎,空心服。小兒量力加減。加黃耆、甘草、熟地黃,名十補湯。
敗毒散,治風熱流入大腸經,下血不止。
羌活(一錢半),獨活,前胡,柴胡,桔梗,人參,茯苓,枳殼,川芎(各一錢),甘草(五分)
上作一服,水煎,食前服。
黃連散,治腸風下血,疼痛不止。
黃連,雞冠花,貫眾,大黃,烏梅(各一兩),甘草(炙,七錢半)
上為末,每服二錢,用溫米飲調下,日三服,不拘時。一方加枳殼、荊芥各一兩。
滋陰涼血四物湯
當歸(一錢半),川芎,生地(酒洗),黃耆,條黃芩,槐角子(各一錢),白芍藥,黃連,秦艽(各八分),升麻,枳殼(各五分),甘草(三分)
上銼,水煎,食前服。
苦參丸,治腸風下血及年久痔漏。
苦參(半斤),槐角(六兩),女貞實(四兩),歸尾(二兩)
上為末,用大豬腸三尺,入藥在內,兩頭扎住,煮爛。同枯礬末四兩,搗丸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米飲下,忌椒醋。
臟頭丸,治腸風下血,脫肛。
槐子(一兩),牙皂(七分),黃連(四兩),糯米(一升)
上為末,用雄豬大腸一條,去油洗淨,將前藥入內,兩頭扎住,砂鍋內煮爛,搗丸如桐子大,每服六七十丸,米飲下。
腸風黑散,治腸風下血,或在糞前後,並皆治之。
荊芥(二兩),亂髮,槐花,槐角(各一兩,燒),蝟皮(炒),甘草(炙,各一兩半),枳殼(去白,二兩炒一兩)
上將所燒藥同入瓷瓶內,鹽泥固濟燒存三分性,出火毒,同甘草、枳殼搗羅為末,每服三錢,水一鍾煎七分,空心服。
香梅丸,治腸風臟毒,下血,日久不止。
烏梅(同核燒存性),香白芷(不見火),百藥煎(燒存性,各等分)
上為末,米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七十丸,空心米飲下。
白話文:
【治療腸出血處方】
-
加減四物湯:用於治療腸道出血。
-
藥材:側柏葉、生地(酒洗)、當歸(酒洗)、川芎(各3克)、枳殼(去瓤,炒)、荊芥穗、槐花(炒)、甘草(炙,各1.5克)。
-
使用方法:將以上藥材切碎,加入生薑三片和一個烏梅,用水煎煮,空腹溫服。另一配方還包括地榆、條芩、防風各1.5克。
-
槐角丸:適用於五種腸出血情況,以及痔瘻脫肛,均適合服用。
-
藥材:槐角(炒,60克)、地榆、黃芩、當歸(酒浸,烘乾)、防風、枳殼(去瓤,麥麩炒,各250克)。
-
使用方法:將藥材研磨成粉,用酒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50丸,空腹以米湯送服。
-
槐花湯:用於治療腸道出血。
-
藥材:槐花(炒)、側柏葉(搗爛,烘乾)、荊芥穗、枳殼(麥麩炒,各等份)。
-
使用方法:將藥材研磨成粉,每次服用9克,空腹以米湯調服。
-
香附散:適用於腸道出血。
-
藥材:香附(炒,30克)、枳殼(炒,22.5克)、當歸、川芎(各15克)、槐花(炒)、甘草(炙,各7.5克)。
-
使用方法:將藥材研磨成粉,每次服用9克,加入生薑三片和一顆棗,用水煎煮,溫服。
-
丹溪方:用於治療腸出血。
-
藥材:黃芩、秦艽、槐角、升麻、青黛。
-
使用方法:用水煎煮服用。
-
又方:用於治療腸出血。
-
藥材:滑石、當歸、生地、黃芩、蒼朮(各等份)。
-
使用方法:用水煎煮服用,或將蒼朮、生地研磨成粉,製成丸子服用,過程中避免使用鐵器。
-
枳殼散:適用於腸出血。
-
藥材:枳殼(去瓤,麥麩炒,300克)、黃連(120克,其中60克與槐角炒,60克與槐花炒,去除角、花)、甘草(15克)。
-
使用方法:將藥材細磨成粉,每次服用6克,空腹以清米湯調服。
-
胃風湯:適用於成人和兒童因風邪入侵腸胃,導致水谷不消化,排出鮮血;或腸胃濕毒如豆汁般排出;或排出瘀血,日夜無止境。
-
藥材:人參、白朮(炒)、茯苓、川芎、當歸(酒洗)、白芍藥(炒)、官桂(炒,各等份)。
-
使用方法:將藥材切碎,每次服用15克,加入一百粒粟米,用水煎煮,空腹服用。兒童根據能力調整劑量。添加黃耆、甘草、熟地黃,稱為十補湯。
-
敗毒散:適用於風熱流入大腸經絡,導致出血不止。
-
藥材:羌活(4.5克)、獨活、前胡、柴胡、桔梗、人參、茯苓、枳殼、川芎(各3克)、甘草(1.5克)。
-
使用方法:作為一次服用的劑量,用水煎煮,飯前服用。
-
黃連散:適用於腸出血,疼痛無法止住。
-
藥材:黃連、雞冠花、貫眾、大黃、烏梅(各30克)、甘草(炙,22.5克)。
-
使用方法:將藥材研磨成粉,每次服用6克,用溫米湯調服,每日三次,不限時間。另一配方添加枳殼、荊芥各30克。
-
滋陰涼血四物湯
-
藥材:當歸(4.5克)、川芎、生地(酒洗)、黃耆、條黃芩、槐角子(各3克)、白芍藥、黃連、秦艽(各2.4克)、升麻、枳殼(各1.5克)、甘草(0.9克)。
-
使用方法:將藥材切碎,用水煎煮,飯前服用。
-
苦參丸:適用於腸出血和長期痔漏。
-
藥材:苦參(250克)、槐角(180克)、女貞實(120克)、歸尾(60克)。
-
使用方法:將藥材研磨成粉,使用三尺長的大豬腸,將藥粉放入腸內,兩端扎緊,煮至軟爛。與枯礬末120克混合,搗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30丸,以米湯送服,忌食辣椒和醋。
-
臟頭丸:適用於腸出血和脫肛。
-
藥材:槐子(30克)、牙皁(2.1克)、黃連(120克)、糯米(1公升)。
-
使用方法:將藥材研磨成粉,使用一條雄豬大腸,去除油脂,清洗乾淨,將藥粉放入腸內,兩端扎緊,在砂鍋中煮至軟爛,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60-70丸,以米湯送服。
-
腸風黑散:適用於腸出血,無論出血在糞便前後,均可治療。
-
藥材:荊芥(60克)、亂髮、槐花、槐角(各30克,燒)、蝟皮(炒)、甘草(炙,各45克)、枳殼(去白,60克炒至30克)。
-
使用方法:將燒制的藥材與甘草、枳殼一同放入瓷瓶中,用鹽泥封固,燒至保留三分之一藥性,待冷卻後,一起研磨過篩成粉,每次服用9克,用水煎煮至剩七分,空腹服用。
-
香梅丸:適用於腸出血,日久不止。
-
藥材:烏梅(連核燒至保留藥性)、香白芷(不經過火烤)、百藥煎(燒至保留藥性,各等份)。
-
使用方法:將藥材研磨成粉,用米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70丸,空腹以米湯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