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二十二·中 (12)
卷二十二·中 (12)
1. 治脾虛瀉方
加味六君子湯,治一切脾胃虛弱泄瀉之證,及傷寒病後,米穀不化,腸中虛滑,發渴微痛,久不瘥者,及治小兒脾疳泄瀉得痢。
人參,白朮,白茯苓,黃耆,山藥,甘草,砂仁(各一兩),厚朴,肉豆蔻(麵裹煨,另研,各七錢半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用飯湯調服,不拘時。如渴,煎麥門冬湯調服。
加味四君子湯,治虛瀉,飲食入胃不住,完穀不化。
人參,白朮,茯苓,甘草(炙),芍藥(炒),升麻(各一錢)
上銼,水煎服。
異功散,治脾胃虛冷,腸鳴腹痛,自利,不思飲食。
人參,白朮,茯苓,甘草(炙),陳皮(各等分)
上為末,每服五錢,薑、棗煎服。
錢氏白朮散,治脾胃氣虛,或吐或瀉。
人參,白朮,茯苓,甘草(炙,各一錢),藿香,木香,乾葛(各五分)
上銼,水煎服。
參苓白朮散,治脾胃氣虛,飲食不進,或致吐瀉。
人參,白朮,茯苓,甘草(炙),山藥,蓮肉,白扁豆,薏苡仁,桔梗,砂仁(各等分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棗湯調服。或棗肉丸如桐子大,每服七十丸,空心米湯下。
衛生湯
人參,白朮,茯苓,陳皮,甘草(炙),山藥,薏苡仁,澤瀉,黃連(各等分)
上銼,水煎服。
一方,治脾泄,雖經年久者,半料可愈。
白朮(一兩),白茯苓,人參,甘草(炙,各三錢),廣木香,砂仁(各二錢),蓮肉(四兩,泡,去皮心,微炒)
上為末,以陳糯米一升炒熟為末,拌勻,或蜜或砂糖服。
黃連芍藥湯,治泄瀉腹痛兼痢疾,初得先用淡滲通利之劑,過六七日後,用養胃實腸之藥。
黃連(薑汁炒),白芍藥(酒炒),白朮(炒,各一錢二分),人參,甘草(炙,各八分),砂仁(炒,七分),肉豆蔻(麵包煨,五分),木香(不見火,三分)
上銼,水一鍾半、生薑三片煎八分,空心溫服。
補脾丸,治脾泄。
白朮(半兩),白芍藥(二錢)
上為細末,飯丸。冬月去芍藥,加肉豆蔻、澤瀉服之,又不止者,於內加飛礬一錢半。
啟脾丸,治脾泄瀉,五更時候瀉者是也。
人參,白朮,茯苓,山藥,蓮肉(去心,各一兩),甘草,陳皮,山楂,澤瀉(各五錢)
上為細末,煉蜜丸如彈子大,每服一丸,空心米飲下,或散服亦好。
劉草窗治痛瀉方,治脾虛肝實,泄瀉不止。
白朮(炒,三錢),芍藥(炒,二錢),陳皮(炒,一錢半),防風(一錢)
上銼,水煎服,或為丸亦可。如久瀉,加升麻五分。
升陽除濕湯(東垣),治脾胃虛弱,不思飲食,泄瀉無度,小便黃色,四肢困弱。自下而上,引而去之。
蒼朮(一錢),柴胡,升麻,羌活,防風,澤瀉,豬苓,神麯(各五分),陳皮,大麥櫱,甘草(炙,各三分)
白話文:
治脾虛瀉方
以下列出數個治療脾虛引起的腹瀉方劑及其功效:
加味六君子湯: 適用於各種脾胃虛弱導致的腹瀉,以及傷寒痊癒後,消化不良、腸道虛弱滑利、口渴伴輕微腹痛、久治不癒的情況,也適用於治療小兒脾虛疳積引起的腹瀉和痢疾。 藥材包括人參、白朮、白茯苓、黃耆、山藥、甘草、砂仁(各一兩),厚朴、肉豆蔻(麵裹煨後研磨,各七錢半)。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二錢,用米湯調服,不限時間。如果口渴,可以用煎好的麥門冬湯送服。
加味四君子湯: 治療虛弱型腹瀉,食物進入胃中無法停滯,穀物消化不良。藥材包括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炙甘草、炒芍藥、升麻(各一錢)。將藥材切碎,水煎服。
異功散: 治療脾胃虛寒,腸鳴腹痛,腹瀉,食慾不振。藥材包括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炙甘草、陳皮(等分)。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五錢,用生薑、紅棗煎水送服。
錢氏白朮散: 治療脾胃氣虛,伴隨嘔吐或腹瀉。藥材包括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炙甘草(各一錢),藿香、木香、乾葛(各五分)。將藥材切碎,水煎服。
參苓白朮散: 治療脾胃氣虛,食慾不振,或伴隨嘔吐腹瀉。藥材包括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炙甘草、山藥、蓮子肉、白扁豆、薏苡仁、桔梗、砂仁(等分)。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二錢,用紅棗湯調服。也可以製成紅棗肉丸,如桐子大小,每次服用七十丸,空腹用米湯送服。
衛生湯: 藥材包括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陳皮、炙甘草、山藥、薏苡仁、澤瀉、黃連(等分)。將藥材切碎,水煎服。
一方: 治療脾虛腹瀉,即使是多年宿疾,也能收到一定療效。藥材包括白朮(一兩),白茯苓、人參、炙甘草(各三錢),廣木香、砂仁(各二錢),蓮子肉(四兩,泡水後去皮心,微炒)。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與炒熟的陳糯米粉(一升)混合均勻,用蜂蜜或砂糖調服。
黃連芍藥湯: 治療腹瀉腹痛伴有痢疾,初期應先使用溫和的瀉下通利藥物,六七天后改用溫補胃腸的藥物。藥材包括薑汁炒黃連、酒炒白芍藥、炒白朮(各一錢二分),人參、炙甘草(各八分),炒砂仁(七分),麵包煨肉豆蔻(五分),生木香(三分)。將藥材切碎,用一鍾半水,加三片生薑煎至八分,空腹溫服。
補脾丸: 治療脾虛腹瀉。藥材包括白朮(半兩),白芍藥(二錢)。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製成藥丸。冬季可去除白芍藥,加入肉豆蔻、澤瀉;如果仍無效,可加入飛礬一錢半。
啟脾丸: 治療脾虛腹瀉,尤其針對五更瀉(凌晨五點左右腹瀉)。藥材包括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山藥、去心蓮子肉(各一兩),甘草、陳皮、山楂、澤瀉(各五錢)。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煉蜜製成彈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一丸,空腹用米湯送服,或直接服用藥粉。
劉草窗治痛瀉方: 治療脾虛肝實引起的持續腹瀉。藥材包括炒白朮(三錢),炒芍藥(二錢),炒陳皮(一錢半),防風(一錢)。將藥材切碎,水煎服,或製成藥丸。久瀉者,可加入升麻五分。
升陽除濕湯(東垣): 治療脾胃虛弱,食慾不振,腹瀉嚴重,小便黃,四肢無力。藥材包括蒼朮(一錢),柴胡、升麻、羌活、防風、澤瀉、豬苓、神麴(各五分),陳皮、大麥芽、炙甘草(各三分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