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二十二·中 (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十二·中 (9)

1. 論脾腎虛瀉

,云:脾瀉久,傳腎為腸澼,經年不愈者,調中健脾丸。老人脾腎虛瀉者,用吳茱萸,鹽水浸透,以豶豬臟頭一截,洗去脂膜,將茱萸入內,扎兩頭蒸爛,搗丸綠豆大,每五十丸,米湯下,暖膀胱,清水道,固大腸,進飲食。腎虛色欲所傷,瀉多足冷,久則肉消,五鼓臍下絞痛,或只微響,溏瀉一次者,吳茱萸散、二神丸、四神丸,陽虛者三味安腎丸、金鎖正元丹、養氣丹陰虛者,腎氣丸。

準繩,云:每日五更即泄瀉,有酒積,有寒積,有食積,有腎虛,俗呼脾腎泄。有人每早須大泄一行,或腹痛,或不腹痛,空心服熱藥,亦無效。有人教以夜食前又進熱藥一服,遂安。如此常服,愈。蓋暖藥雖平旦服之,至夜力已盡,無以敵一夜陰氣之故也。有人每五更將天明時必溏利一次,有人云此名腎泄,服五味子散,頓愈。有人久泄,早必泄一二行,泄後便輕快,脈滑而少弱,先予厚朴和中丸五十丸大下之,後以白朮為君,枳殼、半夏、茯苓為臣,厚朴、炙甘草、芩、連、川芎、滑石為佐,吳茱萸十餘粒為使,生薑煎服,十餘帖而愈。戴云:有每日五更初洞瀉,服止瀉藥並無效,米飲下五味丸,或專以北五味煎飲。雖節省飲食,大段忌口,但得日間上半夜無事,近五更其瀉復作,此病在腎,分水飲下二神丸及椒樸丸,或平胃散下小茴香丸。二神丸合五味子散,名為四神丸,治瀉尤妙。

白話文:

【討論脾腎虛弱導致的腹瀉】

李氏說到,長期的脾虛腹瀉如果持續時間長久,可能會影響到腎臟,形成腸胃疾病,這種情況可能長達一年以上都無法痊癒,可以使用調中健脾丸來調整。對於老年脾腎虛弱導致的腹瀉,可以使用吳茱萸,先用鹽水浸泡,再將其填入一截公豬的大腸中,兩端綁緊後蒸煮至熟,取出吳茱萸研磨成綠豆大小的丸狀,每次服用五十粒,用米湯送服,可以溫暖膀胱,清潔泌尿系統,鞏固大腸功能,並增加食慾。

對於因腎虛或性生活過度導致的腹瀉,如果出現腳冷、長期下來身體消瘦,或是在清晨五點左右肚臍下方劇烈疼痛,或者只是微微的腸鳴,然後出現稀便,可以使用吳茱萸散、二神丸、四神丸等。對於陽虛者,可以使用三味安腎丸、金鎖正元丹、養氣丹;對於陰虛者,可以使用腎氣丸。

根據「準繩」的描述,每天凌晨就開始腹瀉的情況,可能是因為酒精、寒涼、食物積滯或是腎虛,民間通常稱之為脾腎虛瀉。有的人每天早上必須大解一次,可能伴有腹痛也可能沒有,即使空腹服用熱性藥物也無效。有人建議在晚飯前再次服用熱性藥物,這樣就能安然度過夜晚,如果經常這樣做,病情會好轉。因為溫補的藥物雖然在清晨服用,但是到了夜晚其功效已經耗盡,無法抵擋整個夜晚的陰寒。有人每天凌晨天快亮的時候一定會拉肚子,這種情況被稱為腎瀉,服用五味子散可以馬上見效。

有人長期腹瀉,每天早上必定要拉一兩次,拉完後就會感到舒暢,脈象滑而稍弱。先給予厚朴和中丸五十粒進行強烈的排泄,之後以白朮作為主要成分,搭配枳殼、半夏、茯苓,輔以厚朴、炙甘草、黃芩、黃連、川芎、滑石,最後加入十幾粒吳茱萸作為調和劑,用生薑煎煮後服用,十多帖後病情會好轉。戴氏提到,有人每天凌晨開始嚴重腹瀉,服用止瀉藥物完全無效,用米湯送服五味丸,或者專門以北方產的五味子煎煮飲用。即使節制飲食,嚴格忌口,只要白天上半夜無事,接近凌晨時腹瀉就會再度發生,這種情況病源在於腎臟,可以用水分飲配合二神丸以及椒樸丸,或者用平胃散配小茴香丸。二神丸加上五味子散,稱為四神丸,治療腹瀉效果特別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