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五十 (2)
卷五十 (2)
1. 脈法
經,曰:脈大無力為陽虛,脈數無力為陰虛。無力為虛,有力曰實。
白話文:
古文中提到,“經”裡說過,如果脈搏強烈但沒有力量,表示是陽氣不足(陽虛);如果脈搏跳動速度快但是也沒有力量,則代表陰氣不足(陰虛)。若脈搏弱而無力就是虛弱的表現,若是有力度就稱之為實症。
2. 治陽虛氣虛發熱方
補中益氣湯,治陽虛勞倦發熱。
黃耆,人參,白朮,甘草(炙),當歸身,柴胡,陳皮(各一錢),升麻(各五分)
上銼,水煎服。頭痛,加川芎、白芷各七分。
人參麥冬湯,治虛熱煩渴。
白話文:
補中益氣湯,用於治療陽虛體質導致的勞倦發熱。
藥方:黃耆、人參、白朮、甘草(炙)、當歸身、柴胡、陳皮(各一錢)、升麻(各五分)。
將藥材切碎,用水煎煮服用。若有頭痛,可加川芎、白芷各七分。
人參麥冬湯,用於治療虛熱導致的口渴煩躁。
人參,麥門冬,小麥,茯苓(各一錢),竹茹(一團),白芍藥(八分),甘草(五分)
上銼,水煎服。
清心蓮子飲,治發熱口乾,小便赤澀,夜則安靜,晝則發熱,此熱在氣分也。
石蓮肉(二錢),白茯苓,黃芩(各一錢半),黃耆(蜜炙,一錢二分),人參,麥門冬(去心),車前子(各一錢),地骨皮(八分),甘草(五分)
白話文:
人參、麥門冬、小麥、茯苓各一錢,竹茹一團,白芍八分,甘草五分,一起研磨成粉末,用水煎服。
清心蓮子飲,用於治療發熱口乾、小便赤澀、夜間安靜、白天發熱的症狀,這屬於氣分熱證。
石蓮肉二錢,白茯苓、黃芩各一錢半,黃耆(蜜炙)一錢二分,人參、麥門冬(去心)、車前子各一錢,地骨皮八分,甘草五分。
上銼,水煎食前服。
地仙散,治骨蒸肌熱,一切虛煩。
地骨皮,防風(去蘆,各一兩),人參,紫蘇,甘草(各二錢半)
上銼,每服一兩,加生薑三片,淡竹葉五片,水煎服。
白話文:
將藥材切碎,用水煎煮,飯前服用。地仙散可以治療骨蒸肌熱、各種虛煩。藥方包括地骨皮、防風(去除蘆頭,各一兩)、人參、紫蘇、甘草(各二錢半)。將藥材切碎,每次服用一兩,加入生薑三片、淡竹葉五片,用水煎煮服用。
3. 治陰虛血虛發熱方
加味四物湯,治陰虛發熱,脈數而無力者是也。
川芎,芍藥,當歸,生地(酒炒),黃柏(炒),黃芩,甚者加龜板
上㕮咀,水煎服。
滋陰八物湯,治陰虛發熱。
玄參,白朮,知母,麥門冬,當歸(各一錢),川芎(八分),黃柏,黃耆,陳皮(各五分),甘草(三分)
白話文:
加味四物湯,用於治療陰虛發熱,脈搏快速而無力的人。
藥材包括川芎、芍藥、當歸(酒炒)、黃柏(炒)、黃芩,情況嚴重者可加龜板。
將藥材研磨成粉,用清水煎煮服用。
滋陰八物湯,用於治療陰虛發熱。
藥材包括玄參、白朮、知母、麥門冬、當歸(各一錢)、川芎(八分)、黃柏、黃耆、陳皮(各五分)、甘草(三分)。
上銼,加生薑一片,水煎服。痰加半夏,渴加天花粉,氣虛加人參,甚加附子肉桂。
加味逍遙散,治血虛潮熱(脈弦而濡)。
白朮,茯苓,當歸,芍藥,柴胡(各一錢),甘草,山梔子,牡丹皮(各五分)
上銼,加生薑一片,薄荷少許,水煎服。
白話文:
將藥材切碎,加一片生薑,用水煎煮服用。如果痰多,加入半夏;口渴,加入天花粉;氣虛,加入人參;症狀嚴重,加入附子、肉桂。
加味逍遙散,用於治療血虛潮熱,脈象弦而濡。
白朮、茯苓、當歸、芍藥、柴胡各一錢,甘草、山梔子、牡丹皮各五分。將藥材切碎,加一片生薑和少許薄荷,用水煎煮服用。
人參地骨散,治臟中積冷,榮中熱,脈按不足,舉之有餘,乃陰不足,陽有餘也。
人參,地骨皮,柴胡,生地(酒炒),黃耆(各一錢半),知母,石膏(各一錢),茯苓(五分)
上銼,加生薑三片,水煎服。
五蒸湯,治男婦諸虛煩熱,蒸痿自汗(脈弦而數),等證。
人參,黃芩,知母,生地(酒炒),葛根,石膏,粳米,麥門冬(各一錢),甘草(五分),小麥(一撮)
白話文:
「人參地骨散」適用於治療臟腑積聚寒氣,而體內卻有熱症,脈象虛弱无力,但用力時卻又能提得起來,這是陰氣不足,陽氣過盛的表現。藥方由人參、地骨皮、柴胡、生地(酒炒)、黃芪(各一錢半)、知母、石膏(各一錢)、茯苓(五分)组成,將藥材切碎,加入生薑三片,用水煎服。
「五蒸湯」則是用於治疗男女因虚弱引起的烦躁发热、蒸腾发汗(脉象弦数)、等症。藥方由人參、黃芩、知母、生地(酒炒)、葛根、石膏、粳米、麥門冬(各一錢)、甘草(五分)、小麥(一撮)组成。
上銼,水煎服。
當歸黃耆湯,治虛火上攻頭目,渾身胸背發熱,此血虛也。
當歸(酒浸,一錢),黃耆(五分)
上銼,水煎,食後溫服。
子芩散,涼心肺,解勞熱。
黃連(二錢),白芍藥,子芩,人參,白茯苓,麥門冬,桔梗,生地黃(酒洗,各一錢)
上銼,加竹葉一握,小麥二十粒,生薑三片,水煎,食後服。
白話文:
當歸黃耆湯適合治療虛火上炎導致頭目昏沉、全身胸背發熱的症狀,這是因為血虛所致。將當歸(用酒浸泡,一錢)和黃耆(五分)切碎,用清水煎煮,飯後溫服。
子芩散能清熱涼心肺,解除勞熱。將黃連(二錢)、白芍藥、子芩、人參、白茯苓、麥門冬、桔梗、生地黃(用酒洗淨,各一錢)切碎,加入竹葉一把、小麥二十粒、生薑三片,用清水煎煮,飯後服用。
4. 治濕痰發熱方
蒼芩丸,治濕熱發熱。
蒼朮(五錢),片芩(三錢),甘草(一錢半)
上為末,湯浸炊餅丸服。
蒼梔丸,治手心發熱
蒼朮,香附(各五錢),山梔(一兩),半夏(生用),川芎,白芷(各二錢)
上為末,神麯糊丸服。
蒼連丸,治濕痰發熱。
白話文:
蒼芩丸,用來治療濕熱發熱。
蒼朮五錢,片芩三錢,甘草一錢半。
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湯水浸泡炊餅丸服用。
蒼梔丸,用來治療手心發熱。
蒼朮、香附各五錢,山梔一兩,半夏(生用)、川芎、白芷各二錢。
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神麯糊做成丸藥服用。
蒼連丸,用來治療濕痰發熱。
蒼朮(二兩),香附(二兩半),黃芩(炒),黃連(炒各五錢)
上為末,用瓜蔞穰丸服。
加味二陳湯,治挾痰發熱。
陳皮,半夏,茯苓,甘草,乾葛,升麻,人參,白芍藥,五味子
上銼,加生薑,水煎服。
白話文:
蒼朮兩錢、香附兩錢半、炒黃芩五錢、炒黃連五錢,研磨成粉末,用瓜蔞穰丸服用。此為加味二陳湯,用於治療夾痰發熱。陳皮、半夏、茯苓、甘草、乾葛、升麻、人參、白芍、五味子等藥材切碎,加入生薑,用水煎服。
加味三補丸,治濕痿夜熱。
黃芩,黃連,白芍藥
上為末,粥丸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