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二十二·上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十二·上 (4)

1. 論五泄之變無濕不成

頃商水縣白堤酒監軍昭信病飧泄,逾年不愈。此邑劉繼先命予藥之,為桂枝麻黃湯數兩,一劑而愈。因作五泄圖,摭《難》《素》本意,書錄於上,誠有望於後之君子。

白話文:

不久前,水縣白堤酒監軍昭信患上了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,超過一年都沒好。當地劉繼先先生請我給他治病,我用幾劑桂枝麻黃湯,一劑就治好了。因此,我繪製了五泄圖,參照《傷寒雜病論》、《素問》的原意,將內容記錄在圖上,希望能對後來的醫生有所幫助。

2. 論泄瀉滯下異狀

丹溪,云:泄瀉之證,水穀或化或不化,並無努責,惟覺困倦。若滯下則不然,或膿或血,或膿血相雜,或腸垢,或無糟粕,或糟粕相雜,雖有痛不痛之異,然皆裡急後重,逼迫惱人。

白話文:

丹溪先生說,關於泄瀉的情況,食物有時候會消化,有時候不會,而且病人通常不會感到劇烈的腹痛,只會覺得非常疲倦。然而,對於痢疾的情況就不一樣了,可能排出的是膿,或者是血,或者是膿和血混在一起,或者是黏液,或者是沒有食物殘渣,或者是食物殘渣和這些混在一起。雖然在疼痛的程度上有些差異,但都有一個共同特徵,就是會感到腹部緊迫,想排便的感覺非常強烈,讓人十分煩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