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五十 (1)
卷五十 (1)
1. 論
丹溪,曰:惡熱非熱,明是虛證。經曰:陰虛則發熱。陽在外為陰之衛,陰在內為陽之守。精神外馳,嗜欲無節,陰氣耗散,陽無所附,遂至浮散於肌表之間而惡熱也,當作陰虛治之。凡脈數而無力者,便是陰虛也,四物湯加炒黃柏、黃芩、龜板;兼氣虛,加人參、黃耆、黃芩、白朮。一人腳常覺熱,冬不可加綿,自誇稟質壯,予知其足三陰之虛,教其早斷欲事,以補養陰血,笑而不答,年近五十,患痿而死。吃酒人發熱難治。不飲酒人,因酒發熱者,亦難治。一男子年二十三歲,因酒發熱,用青黛、瓜蔞仁入薑汁,每日數匙入口中,三日而愈。陽虛發熱,補中益氣湯。手足心熱屬熱鬱,用火鬱湯。傷寒寒熱,當用表散,發熱,柴胡;惡寒,蒼朮。虛人用蒼朮恐燥。發熱惡風,人壯氣實者,宜先解表。發熱惡寒,亦宜解表。胸中煩熱,須用梔子仁。有實熱而煩躁者,亦用梔子仁。有虛熱而煩躁者,宜參、耆、麥門冬、白茯苓、竹茹、白芍藥。若脈實數,有實熱者,神芎丸。虛熱用黃耆,虛汗亦然。如肥白人發熱,宜人參、黃耆、當歸、芍藥、浮小麥炒,止虛汗同。
白話文:
丹溪先生論惡熱非熱
丹溪先生說:惡熱不是真正的熱,而是虛證。經書上說:「陰虛則發熱」。陽氣在外護衛著陰氣,陰氣在內守護著陽氣。如果精神外放,縱慾無度,陰氣就會耗散,陽氣失去依附,於是浮散到肌膚表面,就產生惡熱的症狀。這時應該用治療陰虛的方法。
凡是脈象數而無力的,都是陰虛。可以服用四物湯,再加入炒黃柏、黃芩、龜板;如果兼有氣虛,還要加入人參、黃耆、黃芩、白朮。
曾經有一個人,腳經常感到發熱,冬天也不敢加棉,還自誇自己體質強壯。我一看就知道他是足三陰經虛弱,就勸他早點戒掉房事,以補養陰血。他只是笑笑,不予理睬。到了五十歲左右,就患上了痿病而死。
喝酒的人發熱很難治。不喝酒的人,因為喝酒而發熱,同樣也很難治。曾經有一個二十三歲的男子,因為喝酒而發熱,我用青黛、瓜蔞仁加入薑汁,每天服用幾匙,三天就痊癒了。
陽虛發熱,可以用補中益氣湯。手足心發熱屬於熱鬱,可以用火鬱湯。
傷寒寒熱,應該用解表藥,發熱的時候用柴胡;惡寒的時候用蒼朮。虛弱的人服用蒼朮,容易燥熱。
發熱惡風,身體壯實氣力充沛的人,應該先解表。發熱惡寒,也應該解表。
胸中煩熱,需要用梔子仁。有實熱而煩躁的,也用梔子仁。有虛熱而煩躁的,可以用人參、黃耆、麥門冬、白茯苓、竹茹、白芍藥。
如果脈象實數,有實熱的,可以用神芎丸。虛熱用黃耆,虛汗也是一樣。
如果肥胖白皙的人發熱,可以用人參、黃耆、當歸、芍藥、炒浮小麥,可以同時止虛汗。
王節齋,曰:世間發熱證,類傷寒者數種,治各不同,外感內傷,乃大關鍵。張仲景論傷寒傷風,此外感也。因風寒感於外,自表入里,故宜發表以解散之,此麻黃桂枝之義也。以其感於冬春之時,寒冷之日,即時發病,故謂之傷寒,而藥用辛熱以勝寒。若時非寒冷,則藥當有變,如春溫之月,則當變以辛涼;夏暑之月,即當變以甘苦寒,宜用劉河間藥,以清熱解毒。已上諸證,皆外感天地之邪者也。若夫飲食勞倦,內傷元氣,此則真陽下陷,內生虛熱,故東垣發補中益氣之論,用人參黃耆等甘溫之藥,大補其氣而提其下陷,此用氣藥以補氣之不足者也。又若勞心好色,內傷真陰,陰血既傷,陽氣偏勝,而變為火矣,是為陰虛火旺勞瘵之證。故丹溪發陽有餘陰不足之論,用四物湯加黃柏,知母,補其陰而火自降,此用血藥以補血之不足者也。益氣補陰,皆內傷證也。一則因陽氣之下陷而補其氣以升提之,一則因陽火之上升而滋其陰以降下之,一升一降,迥然不同矣。又有夏月傷暑之病,雖屬外感,卻類內傷,與傷寒大異。蓋寒傷形,寒邪客表,有餘之證,故宜汗之。暑傷氣元,氣為熱所傷,而耗散不足之證,故宜補之。東垣所謂清暑益氣者是也。又有因時暑熱而過食冷物,以傷其內,或過取寒涼以傷其外,此則非暑傷人,乃因暑而自致之病,治宜辛熱解表,或辛溫理中之藥,卻與傷寒治法相類者也。凡此數證,外形相似而實有不同,治法多端,不可或謬。故必實其果為傷寒、傷風及寒疫也,則用仲景法。果為溫病,及熱病及溫疫也,則用河間法。果為氣虛也,則用東垣法。果為陰虛也,則用丹溪法。如是則庶無差誤,以害人之性命矣。今人但見發熱之證,一皆認作傷寒外感,率用汗藥以發其表,汗後不解,又用表藥以涼其肌。設是虛證,豈不死哉。間有頗知發熱屬虛,而用補藥,則又不知氣血之分,或氣病而補血,或血病而補氣,誤人多矣。故外感之與內傷,寒病之與熱病,氣虛之與血虛,如冰炭相反,治之若差,則輕病必重,重病必死矣,可不畏哉。
白話文:
王節齋曰:
世間發熱症狀,類似傷寒的病症有好幾種,治療方法各不相同。外感與內傷,是主要的關鍵。張仲景論述傷寒傷風,這都是外感。由於風寒從體外侵入,由表入裡,因此應該用發散藥來疏解,這就是麻黃、桂枝的功效。因為風寒是在冬春寒冷的日子裡侵入人體,立即發病,所以稱為傷寒,藥物則使用辛熱之品來克制寒氣。
如果時節並非寒冷,那麼用藥就要有所變化。例如春溫的月份,就應該改用辛涼之藥;夏暑的月份,就應該改用甘苦寒之藥,宜用劉河間的藥方,以清熱解毒。以上這些症狀,都是因為外感天地間的邪氣而引起的。
但是,如果因為飲食勞倦,內傷元氣,這就是真陽下陷,內生虛熱。所以東垣提出補中益氣的理論,使用人參、黃芪等甘溫的藥物,大力補益元氣,提升下陷的陽氣,這是用補氣藥來補益元氣不足的。
又例如勞心好色,內傷真陰,陰血受損,陽氣偏盛,轉而化為火,這就是陰虛火旺勞瘵的症狀。所以丹溪提出陽有餘陰不足的理論,用四物湯加入黃柏、知母,補益陰血,火自然下降,這是用補血藥來補益血氣不足的。
益氣補陰,都是內傷症狀。一方面是因陽氣下陷而補益元氣使其升提,另一方面是因陽火上升而滋養陰血使其下降,一升一降,截然不同。
此外,還有夏月傷暑的病症,雖然屬於外感,卻類似內傷,與傷寒大不相同。因為寒傷形體,寒邪客於表,是陽氣有餘的症狀,所以應該用汗藥來發散。暑傷氣元,氣被熱邪所傷,是氣虛不足的症狀,所以應該用補氣藥來補益。這就是東垣所說的清暑益氣。
還有一些病症,是因為夏季暑熱而過食冷物,傷及內臟,或者過度服用寒涼之物,傷及外體。這就不是暑邪傷人,而是因為暑熱而自身導致的疾病。治療應該使用辛熱解表的藥物,或者辛溫理中的藥物,這就與傷寒的治療方法相類似了。
這些病症,外在表現相似,但實際情況卻大不相同,治療方法也很多樣,不可混淆。因此必須確定患者是患有傷寒、傷風或寒疫,就應該使用仲景的療法;如果是患有溫病、熱病或溫疫,就應該使用河間的療法;如果是患有氣虛,就應該使用東垣的療法;如果是患有陰虛,就應該使用丹溪的療法。這樣做才能避免誤診,以免危害患者的生命。
現在有些人只看到患者發熱的症狀,就一概認為是傷寒外感,一律使用汗藥來發散表邪。汗出之後症狀未解,又使用解表藥來涼解肌膚。如果這是虛證,豈能不死?
有些人雖然知道發熱屬於虛證,而使用補益藥物,但又不懂得氣血之分,或者氣虛而補血,或者血虛而補氣,誤診的人很多。
所以外感與內傷,寒病與熱病,氣虛與血虛,就像冰炭相反,治療稍有偏差,輕病就會加重,重病就會死亡,不可不謹慎。
李氏,曰:外感發熱,人迎緊,熱隨表裡見證,汗下即解。惟內傷虛熱,經久不解,無表裡二證,故食積類傷寒初證,右脈氣口緊盛,身節不痛為異。內傷勞役,發熱,脈虛而弱,倦怠無力,不惡寒,乃胃中真陽下陷,內生虛熱,宜補中益氣湯。內傷色欲,陰虛發熱,便硬能食者,滋陰降火湯,加味逍遙散,清骨散。內傷思慮,神昏恍惚眼燒者,歸脾湯茯苓湯。內傷生冷,郁遏陽氣,及脾虛伏火,隻手足心熱,肌膚不甚熱,自汗不食者,火鬱湯。凡飢飽勞役,傷胃陽虛,口中無味,晝熱夜輕者,俱宜補中益氣湯,甚加附子。上盛下虛者,清心蓮子飲。凡房勞思恐,傷腎陰虛,口中有味,夜熱晝輕者,俱宜四物湯加知母、黃柏、黃芩,甚者加童便、龜板峻補其陰。有郁者,下甲丸。陰陽兩虛,晝夜發熱,煩渴不止,證似白虎而無目痛乾者,古歸耆湯。如臟冷榮熱脈浮者,人參地骨散。久虛積損者,八物湯,人參養榮湯,甚者既濟湯去半夏加五味子、當歸、地黃,入童便少許,或二至丸,八味丸,二神交濟丹。肥人及脈弦大無力者,氣虛於血,宜甘溫補氣,氣旺則能生血。若瘦人及脈弦帶澀者,血虛於氣,止宜苦寒為主,佐以甘溫。若氣血平補,依舊氣旺而陰愈消矣。凡虛熱,皆因精神外馳,嗜欲無厭,陰氣耗散,陽無所附,遂至浮散肌表而發熱,實非有熱也。骨熱,因氣虛不能化血,血乾則火自沸騰,肉如針刺,骨熱煩疼,或五心俱熱,或兩肋如火,或子午相應,或晝微惡寒,而夜返大熱。雖腎經所主,傳變不常,蒸上則見咳嗽痰血,唇焦舌黑,耳鳴目眩等證;蒸下則見遺精,淋濁泄瀉,腰疼腳痠,陰物自強等證;蒸中則見腹脹肋痛,四肢倦怠等證。古云:肝證發熱,肉下骨上,寅卯尤甚,瀉青丸,人中白散。心證發熱,在血脈,日中則甚,瀉心湯,導赤散,硃砂安神丸。脾證發熱,在肌肉,遇夜尤甚,瀉黃散,三白湯。肺證發熱,在皮膚,日西則甚,瀉白散,甚者涼膈散。腎證發熱,在骨,亥子時甚,手足心如火,滋腎丸主之。大要脈弦而濡者,秦艽扶羸湯,加味逍遙散。脈弦而數者,節齋四物湯,通用五蒸湯丸,二參湯,香連豬肚丸,大胡連丸,補髓丹,大造丸。挾痰發熱者,二陳湯加乾葛、升麻、人參、白芍、五味子。挾濕痰發熱者,清膈蒼莎丸。濕熱甚者,皮枯肢疼,唇燥面赤,痰嗽,飲食少味者,宜量體吐出痰涎,然後服清熱化痰開鬱之藥,古方蒼苓丸,蒼梔丸,蒼連丸,蒼芍丸選用。積病最能發熱,多夜分腹肚熱甚,柴陳湯加山楂、麥芽,並乾葛。久者,保和丸,枳朮丸,間服清骨散。陰虛發熱,黃白丸。勞熱食積痰者,上下甲丸。
白話文:
李氏論虛熱
李氏說:外感發熱,人迎脈緊,熱象隨著表裡症狀出現,出汗後即刻痊癒。但內傷虛熱,經久不愈,沒有表裡二證,因此食積類傷寒的初期症狀,右脈氣口緊實有力,但身節不痛,則屬於特殊情況。
內傷勞役,發熱,脈虛弱無力,倦怠乏力,不惡寒,這是胃中真陽下陷,內生虛熱所致,宜用補中益氣湯。
內傷色欲,陰虛發熱,大便乾燥但能進食者,宜用滋陰降火湯、加味逍遙散、清骨散。
內傷思慮,神志昏沉恍惚,眼睛灼熱者,宜用歸脾湯、茯苓湯。
內傷生冷,郁遏陽氣,以及脾虛伏火,只有手足心發熱,肌膚不甚熱,自汗不食者,宜用火鬱湯。
凡是飢飽勞役,傷胃陽虛,口中無味,白天發熱晚上輕微者,都宜用補中益氣湯,嚴重者加附子。
上實下虛者,宜用清心蓮子飲。
凡是房勞思恐,傷腎陰虛,口中感到有異味,晚上發熱白天輕微者,都宜用四物湯加知母、黃柏、黃芩,嚴重者加童便、龜板峻補其陰。有鬱結者,宜用下甲丸。
陰陽兩虛,晝夜發熱,煩渴不止,症狀類似白虎湯症但沒有目痛乾澀者,古方歸耆湯。
如果臟腑寒冷而四肢發熱,脈浮者,宜用人參地骨散。
久虛積損者,宜用八物湯、人參養榮湯,嚴重者用既濟湯去半夏加五味子、當歸、地黃,再加入少許童便,或用二至丸、八味丸、二神交濟丹。
肥胖體型或脈象弦大無力者,氣虛於血,宜用甘溫補氣藥,氣旺則能生血。若瘦弱體型或脈象弦澀者,血虛於氣,宜用苦寒藥為主,佐以甘溫藥。若氣血雙補,則氣旺而陰虛消退。
凡是虛熱,都是由於精神外馳,嗜欲無厭,陰氣耗散,陽氣無所依附,導致陽氣浮散肌表而發熱,並不是真正有熱。
骨熱,是因為氣虛不能化血,血乾則火自沸騰,肌肉像被針刺一樣疼痛,骨骼發熱煩躁,或五心俱熱,或兩肋如火,或子午時發熱,或白天微惡寒,晚上則反覆發熱。雖然是腎經所主,但傳變不常,蒸上則見咳嗽痰血,嘴唇乾燥舌頭黑,耳鳴目眩等症狀;蒸下則見遺精,淋濁泄瀉,腰痛腿痠,陰部自強等症狀;蒸中則見腹脹肋痛,四肢倦怠等症狀。
古人說:肝證發熱,疼痛部位在肌肉下方骨骼之上,寅卯時尤甚,宜用瀉青丸、人中白散。
心證發熱,在血脈,中午時最甚,宜用瀉心湯、導赤散、硃砂安神丸。
脾證發熱,在肌肉,晚上尤甚,宜用瀉黃散、三白湯。
肺證發熱,在皮膚,下午尤甚,宜用瀉白散,嚴重者用涼膈散。
腎證發熱,在骨骼,亥子時最甚,手足心像火一樣灼熱,宜用滋腎丸。
總之,脈象弦而濡者,宜用秦艽扶羸湯,加味逍遙散。脈象弦而數者,宜用節齋四物湯,通用五蒸湯丸、二參湯、香連豬肚丸、大胡連丸、補髓丹、大造丸。
挾痰發熱者,宜用二陳湯加乾葛、升麻、人參、白芍、五味子。挾濕痰發熱者,宜用清膈蒼莎丸。濕熱嚴重者,皮膚乾燥肢體疼痛,嘴唇乾燥面部發紅,痰嗽,飲食無味者,宜量體吐出痰涎,然後服用清熱化痰開鬱的藥物,古方蒼苓丸、蒼梔丸、蒼連丸、蒼芍丸可供選擇。
積病最容易發熱,多數在夜間腹肚發熱最甚,宜用柴陳湯加山楂、麥芽,並用乾葛。久病者,宜用保和丸、枳朮丸,間服清骨散。陰虛發熱者,宜用黃白丸。勞熱食積痰者,宜用上下甲丸。
蔭按:熱曰發者,謂怫怫然,發於皮膚之間,則成熱也。與潮熱寒熱,若同而異。潮熱者,有時而熱,不失其時也。寒熱者,寒已而熱,相繼而發。至於發熱,則無時而發也,學者辨之。蓋發熱之證,實非一端,王節齋先生論之詳矣。然其中有痰飲、腳氣、食積、虛煩四證,未之及也。
其餘治各證發熱之方,另分門類,已隨本證,不復重舉。只具治陽虛陰虛二者言之。古人於陽虛陰虛二證,論之未詳,而方之未辨,至丹溪先生出而後明矣。何則,晝夜發熱,晝重夜輕,口中無味,陽虛之證也。午後發熱,夜半則止,口中有味,陰虛之證也,陽全陰半,陽得以兼陰,陰不得以兼陽,自然之理也。陽虛之證責在胃,陰虛之證責在腎。
白話文:
古人認為,發熱指的是皮膚表面感到灼熱。這與潮熱和寒熱相似,卻又有所不同。潮熱是指偶爾發熱,時間規律;寒熱是指寒熱交替出現;而發熱則隨時可能發生,學習者要學會區分。發熱的病因並非單一,王節齋先生對此有詳盡論述。然而,文中未提及痰飲、腳氣、食積、虛煩等四種導致發熱的病因。
其他治療不同病因導致發熱的方劑,已在各章節中按病因分類列出,不再重複。這裡只討論陽虛和陰虛這兩種情況。古人對陽虛和陰虛的論述和方劑辨證並不清楚,直到丹溪先生出現才澄清。陽虛的症狀是晝夜發熱,白天重晚上輕,口淡無味;陰虛的症狀是下午發熱,半夜停止,口有味道。陽氣充足,陰氣偏虛,陽氣可以兼顧陰氣,而陰氣不能兼顧陽氣,這是自然法則。陽虛的病灶在胃,陰虛的病灶在腎。
蓋飢飽傷胃,則陽氣虛,房勞傷腎,則陰血虛。古人以飲食男女為切要,厥有旨哉。以藥而論之,甘溫則能補陽氣,苦寒則能補陰血。如用四君以補氣,四物以補血是也。若氣血兩虛,但以甘溫之劑以補其氣,氣旺則能生血也。若只血虛而氣不虛,忌用甘溫之劑以補其氣,氣旺而陰血愈虛消矣。
故陽虛之與陰虛,甘藥之與苦藥,不可不詳實而明辨也。學者昧此,但見發熱,不審陽虛陰虛,便用汗藥以發其表,汗後不解,又用表藥以涼其肌,則禍如反掌,可不畏哉。
白話文:
因為飢餓或飽食都會傷害脾胃,導致陽氣虛弱;房事過度則會傷腎,導致陰血虧虛。古人認為飲食男女是人生重要的事情,他們的說法真是有道理。從藥物角度來說,甘溫的藥物可以補陽氣,苦寒的藥物可以補陰血。例如,四君子湯用來補氣,四物湯用來補血。如果氣血都虛弱,只需要用甘溫的藥物補氣,氣旺了就能生血。如果只是血虛,而氣不虛,就不要用甘溫的藥物補氣,因為氣旺了反而會讓陰血更加虧虛。
所以,陽虛和陰虛、甘藥和苦藥,必須要認真區分。學習的人如果不懂這些道理,只看到病人發熱,不辨別是陽虛還是陰虛,就用發汗藥來治療表症,出汗後症狀沒有改善,又用解表藥來清熱,後果就像翻手雲覆手雨一樣可怕,怎能不害怕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