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四十八 (1)
卷四十八 (1)
1. 論
周氏論,曰:痼冷者,謂痼久而冷者也。痼者,固久也。冷者,寒之甚也。人之臟腑,稟受不同,亦或將理失宜,遂致偏勝,故方中有痼冷積熱之說。痼冷者,中寒也。其病多由真陽虛弱,胃氣不實,復啖生冷、冰雪、水酪諸寒之物,或坐臥陰寒久濕之處,日漸侵奪陽氣,以致臟腑久痼而冷。其為病也,或手足冷逆,或腹中久痛,溏泄無度;或腰腿重痛,如坐水中;或陰痿不舉,寒精自出;或久嘔吐,不進飲食;或自汗戰慄;或大便洞泄,小便頻數;此皆痼冷之為病也。治之宜溫補腎元,健養脾胃,祛寒邪,固真氣,使陽氣得復,陰陽和平,則無偏勝之患,百疾斯愈矣。(酪,音洛,漿也,乳汁作也)
白話文:
周氏論
曰: 痼冷者,指的是長期積存的寒症。痼,就是固久,指病症持續很久。冷,是指寒氣很盛。人的臟腑天生稟賦不同,也可能因為生活起居不當,導致身體失衡,因此在醫學理論中才會出現“痼冷積熱”的概念。
痼冷者, 實際上就是體內寒氣過盛。這種病症大多是由於人體陽氣虛弱,胃氣不足,又經常食用生冷、冰雪、乳酪等寒性食物,或者長時間坐在陰冷潮濕的地方,日積月累,寒氣入侵,導致臟腑長期積寒。
其病症表現 多為手腳冰冷、腹痛久治不愈、腹瀉不止、腰腿沉重如坐水中、陽痿、精液不自主流出、長期嘔吐、食慾不振、自汗畏寒、大便稀溏、小便頻數等等,這些都是痼冷的典型表現。
治療宜 溫補腎元,健養脾胃,祛除寒邪,固護真氣,使陽氣恢復,陰陽平衡,如此便可避免偏勝之患,百病自然痊癒。
注: 酪,讀音為洛,是指乳漿,由乳汁製作而成。
或,云:凡脫陽證,或因大吐大瀉之後,四肢逆冷,元氣不接,人事不省,或傷寒新瘥,誤與女人交接,其證小腹腎痛,外腎搐縮,面黑氣喘,冷汗自出,是名陽脫證。須臾不救,急用蔥熨法,更灸氣海(在臍下,一寸五分),關元(在臍下二寸)各五十壯,內服姜附湯、五積散之類,然後可服黑錫丹。(熨,音運。毒熨,謂毒病之處,以藥熨貼也,又火展帛也,一曰火斗,俗呼曰熨斗)
凡陽證身靜而重,語言無聲,氣少難以喘息,目睛不了了,口鼻氣冷,水漿不入,大小便不禁,面上惡寒有如刀刮,先用蔥熨法,次用四逆湯治之可也。
白話文:
有些人說,凡是陽氣脫落的症狀,可能是因為大量嘔吐或腹瀉之後,導致四肢冰冷、元氣不足、昏迷不醒,或是因為傷寒剛癒,就與女性發生性行為,造成下腹及腎臟疼痛、陰囊抽搐、面色發黑、呼吸困難、冒冷汗,這些都是陽氣脫落的表現。如果不及時治療,就必須立即使用蔥熨法,並灸氣海穴(位於肚臍下1.5寸)、關元穴(位於肚臍下2寸),各灸50壯。內服生薑附子湯、五積散等藥物,之後可以服用黑錫丹。
凡是陽證患者身體靜止而沉重,沒有聲音,呼吸微弱、喘不過氣,眼睛無神,口鼻冰冷,喝水都喝不進去,大小便失禁,臉上覺得寒冷,就像刀子刮一樣,先使用蔥熨法,再用四逆湯治療就可以了。
蔭按:李氏曰,人身真陽耗散,脾胃虛弱,加以食啖生冷,嗜欲過度,以致臟腑停寒不散,謂之沉寒。積冷不解,謂之痼冷。宜十全大補湯,鹿茸大補湯,加薑、桂、雄、附,以滋氣血,補暖下元。若原只因生冷傷脾者,四柱散,附子理中湯,補真丸,專補脾胃可也。又因陰虛內熱,因傷冷藥,及將息失宜變成寒中,全以養脾為主,只理中丸,二神效濟丹去白芍,或四物湯去芍藥,合理中湯。或暴下,或久瀉,或吐瀉俱發,宜古半附湯,附子理中湯,沉香蓽澄茄丸。
白話文:
李氏認為,人體真陽之氣耗散,脾胃虛弱,再加上吃生冷食物、縱慾過度,導致臟腑積寒不散,稱為沉寒。長期積冷不消,則稱為痼冷。應服用十全大補湯、鹿茸大補湯,並加入薑、桂、雄、附等藥物,以滋補氣血,溫暖下元。如果只是因生冷傷脾,則可以用四柱散、附子理中湯、補真丸,專門補益脾胃。另外,若因陰虛內熱,誤服寒涼藥物,或生活作息不規律,導致寒症,則應以養脾為要,可以服用理中丸,二神效濟丹去除白芍,或四物湯去除芍藥,再加入理中湯。若出現暴瀉、久瀉,或吐瀉同時發作,則應服用古半附湯、附子理中湯、沉香蓽澄茄丸。
遺精,金鎖正元丹,究源心腎丸,硫苓丸。腦髓寒者,三五七散。四肢冷者,古姜附湯,古桂附湯。血虛冷者,古茸附湯。遍身冷昏暈者,三建湯,順元散。心腹絞痛甚者,椒附丸,復陽丹。挾外感者,正氣補虛湯。金液丹,黑錫丹,養氣丹,返陰丹,盡皆金石悍劑,陰臟性緩,漸服回陽即止。
白話文:
遺精的問題,可以先從根本原因入手。如果腎虛,可以服用金鎖正元丹;如果心腎不交,則需服用心腎丸或硫苓丸。
如果腦髓寒涼,可以服用三五七散。四肢冰冷,可以使用古姜附湯或桂附湯。血虛寒冷,可以服用茸附湯。全身冰冷昏迷,則需要服用三建湯或順元散。
如果心腹絞痛嚴重,可以服用椒附丸或復陽丹。如果伴隨外感,則需服用正氣補虛湯。
金液丹、黑錫丹、養氣丹、返陰丹等都是金石藥物,性質偏於峻猛,對於陰虛體質的人來說,需要慢慢服用,逐漸回陽即可。
猛進常服,恐水枯火燥,元陽脫矣。陽臟性急者,禁服。
古以三建湯治心經之元陽虛者,責其無火也。大補陰丸治腎經之真陰虛者,責其無水也。蓋人之所藉以生者,陰陽之氣耳。不善調攝,偏熱偏寒,病未甚至,治之不難。若夫積熱始而涼和,次而寒取,寒取不愈,則因熱而從之,從之不愈,則技窮矣,由是苦寒頻歲而弗停。
沉寒始而溫和,次而熱取,熱取不愈,則因寒而從之,從之不愈則技窮矣,由是辛熱比年而弗止。殊不知以寒治熱而熱不衰者,由於真水之不足也;以熱治寒而寒不衰者,由於真火之不足也。不知水火不足,泛以寒涼藥治,非惟臟腑習熟藥,反見化於其病而有者弗去,無者復至矣。
白話文:
猛進常服,恐水枯火燥,元陽脫矣。陽臟性急者,禁服。
意思是:猛烈地服用藥物,經常服用,恐怕會導致體內津液枯竭,陽氣燥熱,元陽精氣流失。對於陽氣旺盛的臟器,性情急躁的人,禁止服用這種藥物。
古以三建湯治心經之元陽虛者,責其無火也。大補陰丸治腎經之真陰虛者,責其無水也。蓋人之所藉以生者,陰陽之氣耳。不善調攝,偏熱偏寒,病未甚至,治之不難。若夫積熱始而涼和,次而寒取,寒取不愈,則因熱而從之,從之不愈,則技窮矣,由是苦寒頻歲而弗停。
古人用三建湯來治療心經元陽虛弱的人,是因為他們缺乏陽氣。大補陰丸用來治療腎經真陰虛弱的人,是因為他們缺乏陰液。人體生存依靠的是陰陽之氣。如果不能很好地調養身體,偏於寒熱,疾病尚未嚴重,治療起來並不困難。但是,如果積熱初期用涼和的方法治療,之後又用寒涼的方法,寒涼的方法不能治癒,就應該根據熱症繼續用熱性的藥物,如果熱性的藥物也不能治癒,那就無計可施了,因此,苦寒的藥物就會長期服用,無法停止。
沉寒始而溫和,次而熱取,熱取不愈,則因寒而從之,從之不愈則技窮矣,由是辛熱比年而弗止。殊不知以寒治熱而熱不衰者,由於真水之不足也;以熱治寒而寒不衰者,由於真火之不足也。不知水火不足,泛以寒涼藥治,非惟臟腑習熟藥,反見化於其病而有者弗去,無者復至矣。
如果身體沉寒,初期用溫和的方法治療,之後又用熱性的藥物,熱性的藥物不能治癒,就應該根據寒症繼續用寒涼的藥物,如果寒涼的藥物也不能治癒,那就無計可施了,因此,辛熱的藥物就會長期服用,無法停止。其實,用寒涼的藥物治療熱症而熱症沒有減輕,是因為真陰不足,水液不足;用熱性的藥物治療寒症而寒症沒有減輕,是因為真陽不足,火氣不足。不懂得水火不足,就泛泛地用寒涼的藥物治療,不僅會讓臟腑習慣藥物,反而會使疾病更加嚴重,原本存在的症狀無法去除,原本不存在的症狀又會出現。
總結:
這段文字主要闡述了中醫治療疾病時應注意陰陽平衡的原則,並強調了“水火”在人體中的重要性。如果不能根據病情和體質辨證施治,盲目使用寒涼或辛熱的藥物,不僅無法治癒疾病,反而會加重病情,導致疾病長期困擾。
故取之陰,所以益腎水之不足,而制心火之有餘也。取之陽,所以益心火之不足,以制腎水之有餘也,火之原者,陽氣之根。水之主者,陰氣之根。非謂火為心而原為肝,水為腎而主為肺也,此太僕達至理之妙也。又積熱用苦寒藥,必薑汁酒製,沉寒用熱藥,如附子必用童便蜜制,蓋寒因熱用,熱因寒用,恐相違逆故也。
白話文:
因此取用陰性之物,用來補充腎水的不足,並抑制心火的過盛。取用陽性之物,用來補充心火的不足,並抑制腎水的過盛。火的本源是陽氣的根本,水的根本是陰氣的根本。並不是說火屬於心而本源屬於肝,水屬於腎而根本屬於肺,這是太僕達到了至理的妙處。
此外,積熱的情況下使用苦寒藥物,必須用薑汁酒來製備。沉寒的情況下使用熱藥物,比如附子,必須用童便蜜來製備。這是因為寒症用熱藥,熱症用寒藥,擔心會產生相反的結果。
2. 治陽虛痼冷方
三建湯,治陽虛寒邪外攻,手足厥冷,六脈沉微,二便滑數。
川烏,附子,天雄(已上俱炮去臍,各三錢)
上作一服,加生薑十片,水煎服。或入麝少許。上焦陽弱倍天雄,下部陰痿倍附子,自汗加肉桂小麥,氣逆加木香或沉香,名順元散。胃冷加丁香、胡椒,名丁胡三建湯。
白話文:
三建湯
三建湯用來治療陽氣虛弱、寒邪外侵,導致手腳冰冷、脈搏沉細微弱、大便稀溏、小便次數頻繁等症狀。
方藥:
- 川烏、附子、天雄(以上三味藥需炮製去臍,各取三錢)
用法:
將以上藥材混合在一起,加生薑十片,水煎服。也可以加入少許麝香。
加減:
- 上焦陽氣虛弱者,可增加天雄用量。
- 下焦陽氣虛弱,出現陰痿者,可增加附子用量。
- 出現自汗者,可加入肉桂和小麥。
- 氣逆者,可加入木香或沉香,名為順元散。
- 胃寒者,可加入丁香和胡椒,名為丁胡三建湯。
四柱散,治真陽耗散,耳鳴頭暈,臍腹冷痛,滑泄臟寒。
附子,木香,茯苓,人參(各等分)
上薑棗煎,入鹽少許。
參附湯,治陽虛氣弱,氣短氣喘,自汗盜汗,頭眩等證。
人參(五錢),附子(炮,三錢)
上作一服,加生薑五片,水煎服。
耆附湯,治氣虛自汗,體倦。
黃耆(蜜炙),附子(炮,各等分)
白話文:
四柱散可以治療陽氣衰敗導致的耳鳴頭暈、腹部冷痛、滑瀉等症狀。附子、木香、茯苓、人參等份,加薑棗煎服,再加入少許鹽。
參附湯則適用於陽氣虛弱、氣短氣喘、自汗盜汗、頭昏等症狀。人參五錢,附子炮製三錢,加生薑五片水煎服用。
耆附湯用於治療氣虛導致的自汗、體倦。黃耆蜜炙,附子炮製,等量使用。
上加生薑煎服。
姜附湯,治體中寒厥冷,強直失音,口噤吐沫,昏不知人;或陰盛發燥,及臍腹冷痛,霍亂轉筋,一切虛寒並治。
乾薑(炮),附子(炮,各等分)
上水煎服。
桂附湯,治自汗漏不止。
桂,附子(炮,各等分)
上入薑棗煎服。
沉附湯,治上盛下虛,氣不升降,陰陽不和,胸膈痞滿,飲食不進,肢節倦痛。
沉香(一錢半),附子(炮,三錢)
白話文:
上加生薑煎服用。薑附湯用於治療身體寒冷、四肢僵硬、失聲、口緊閉、流口水、昏迷不醒;或陰寒過盛、身體乾燥、腹部冷痛、霍亂抽筋,以及各種虛寒症狀。乾薑和附子各等量,水煎服用。桂附湯用於治療自汗不止。桂皮和附子各等量,加生薑、大棗水煎服用。沉附湯用於治療上焦盛實、下焦虛弱、氣機升降失調、陰陽失衡、胸部脹滿、食慾不振、肢體酸痛。沉香一錢半,附子三錢,水煎服用。
上作一服,加生薑五片,水煎,食前服。
茸附湯,治精血虛耗,潮汗驚悸。
鹿茸(去毛酒炙),附子(炮去皮臍,各四錢)
接真湯,治陰病手足厥冷,臍腹疼痛,真氣不足,虛憊欲絕。
沉香,丁香(各二錢),麝香(一錢),附子(炮去皮臍,四錢)
上加生薑七片,棗二枚,水煎,空心服。為末,每服二錢亦可。
附子理中丸,治脾胃冷弱,心腹疼痛,嘔吐泄利,霍亂轉筋,體冷微汗,手足厥寒,心下逆滿,腹中雷鳴,嘔吐不止,飲食不進,一切沉寒痼冷,並皆治之。
白話文:
先煎一劑藥,加入生薑五片,水煎,飯前服用。另一種藥方用鹿茸(去毛酒炙)和附子(炮去皮臍,各四錢)煎服,治精血虛耗,潮汗驚悸。還有一種藥方用沉香、丁香(各二錢)、麝香(一錢)、附子(炮去皮臍,四錢)煎服,加入生薑七片,棗二枚,空腹服用。也可以將藥研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。附子理中丸可以治脾胃冷弱,心腹疼痛,嘔吐泄利,霍亂轉筋,體冷微汗,手足厥寒,心下逆滿,腹中雷鳴,嘔吐不止,飲食不進,一切沉寒痼冷。
附子(炮去皮臍),人參(去蘆),乾薑(炮),白朮,甘草(炙,各三錢)
上為細末,煉蜜丸,每兩作十丸,每服一丸,用水一鍾,化開煎至七分,空心熱服。
沉香蓽澄茄丸,治內挾積冷,臍腹弦急,痛引腰背,面色痿黃,臟腑自利,小便滑數,及小腸一切氣痛並治。
附子(炮去皮臍),蓽澄茄,沉香,胡蘆巴(炒),肉桂,補骨脂(炒),茴香(炒),巴戟(去心),木香,川楝子(去核,各四兩),桃仁(去皮尖雙仁者,二兩),川烏(炮去皮臍,二兩)
白話文:
將附子(去皮臍)、人參(去蘆)、乾薑(炮)、白朮、甘草(炙)各三錢研成細末,用煉蜜做成丸子,每兩分成十丸。每次服用一丸,用一杯水煮開,煎至七分,空腹溫熱服用。此方名為沉香蓽澄茄丸,專治內有積寒,臍腹緊繃疼痛,痛感延伸至腰背,面色萎黃,腸胃不適,小便頻數且稀,以及小腸各種氣痛。
藥方成分:附子(去皮臍)、蓽澄茄、沉香、胡蘆巴(炒)、肉桂、補骨脂(炒)、茴香(炒)、巴戟(去心)、木香、川楝子(去核)、桃仁(去皮尖取雙仁)、川烏(炮去皮臍)。其中蓽澄茄、川烏、桃仁各四兩,川烏二兩。
上為末,麵糊丸,如桐子大,每三十丸,空心鹽湯下。或煎服亦可。
附子茴香散,治氣虛積冷,心腹絞痛。
附子(炮去皮臍,三錢),茴香(炒),肉豆蔻(煨),乾薑(炮),人參,白朮,木香,白茯苓(各一錢),丁香,甘草(炙,各五分)
上作一服,水煎入鹽少許,空心服。
保元丹,治老弱諸沉寒痼冷,小便滑數,大便時泄,腰腿臍腹疼痛,困倦瘦虛食減。
附子(炮去皮臍),白朮,山藥,肉豆蔻,赤石脂,乾薑(炮,各一兩),肉桂(五錢)
白話文:
方一
上藥末,製成麵糊丸,大小如桐子,每服三十丸,空腹時用鹽湯送服。也可以煎服。
組成
附子(炮製去皮臍,三錢),茴香(炒製),肉豆蔻(煨製),乾薑(炮製),人參,白朮,木香,白茯苓(各一錢),丁香,甘草(炙製,各五分)
用法
以上藥材為一劑,水煎服,加入少許鹽,空腹服用。
組成
附子(炮製去皮臍),白朮,山藥,肉豆蔻,赤石脂,乾薑(炮製,各一兩),肉桂(五錢)
上為細末,麵糊為丸,如桐子大,每服一二十丸,空心溫酒送下。
金鎖正元丹,治元臟虛冷,真氣不足,胸脅痞脹,呼吸短氣,四肢倦怠,腰膝痠疼,目暗耳鳴,心忡盜汗,遺精白濁,一切虛損之證,及水穀不消.嘔逆噁心。
五倍子,茯苓(各八錢),巴戟,胡蘆巴,肉蓯蓉(各一兩六錢),補骨脂(一兩),硃砂,龍骨(各二錢)
上為細末,酒糊丸,如桐子大,每服二十丸,空心溫酒鹽湯任下。
白話文:
金鎖正元丹 方劑說明:
藥方組成:
- 五倍子、茯苓(各八錢)
- 巴戟、胡蘆巴、肉蓯蓉(各一兩六錢)
- 補骨脂(一兩)
- 硃砂、龍骨(各二錢)
製法:
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,再用酒糊做成丸子,大小如桐子般。
用法:
每次服用二十丸,空腹時溫酒或鹽湯送服。
主治:
本方主治元氣虛寒、真氣不足導致的各種虛損病症,如:
- 胸脅痞脹、呼吸短氣
- 四肢倦怠、腰膝痠疼
- 目暗耳鳴、心忡盜汗
- 遺精白濁
- 水穀不消、嘔逆噁心
注:
- 藥材用量以傳統計量單位「錢」、「兩」表示,需換算成現代單位後使用。
椒附丸,治下元不足,內挾積冷,臍腹拘急,舉動乏力,小便頻數,夜多盜汗。
附子,檳榔(各五錢),陳皮,牽牛,五味子,菖蒲,川椒,乾薑(各一兩)
上銼碎,用米醋於瓷器內文武火煮乾,焙為末,醋糊丸如梧子大,每三十丸,空心鹽酒下。
黑豆酒,散五臟結積內寒。
黑豆不拘多少,鍋內炒熟,以好酒淬之,就以碗蓋,勿令泄氣,候溫飲酒,大效。
白話文:
椒附丸,可以治療下元虛弱,內有寒積,臍腹拘緊,行動無力,小便頻密,夜間盜汗。
藥材包括附子、檳榔(各五錢)、陳皮、牽牛、五味子、菖蒲、川椒、乾薑(各一兩)。
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米醋在瓷器中以文武火煮乾,再焙乾成粉,用醋糊做成梧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三十丸,空腹時用鹽酒送服。
黑豆酒可以散去五臟積聚的寒氣。
取黑豆不限量,在鍋中炒熟,用好酒澆淋,蓋上碗,不要讓蒸汽散發,等到溫熱時飲酒,效果顯著。
黑錫丹,治元臟虛冷,真陽不固,三焦不和,上熱下冷,耳內虛鳴,腰背疼痛,心氣虛乏,飲食無味,膀胱久冷,夜多小便,婦人月事愆期,血海久冷,赤白帶下,及陰毒傷寒,四肢厥冷,不省人事,急用棗湯吞一二百粒,即便回陽。此藥大能調治榮衛,升降陰陽,補虛損,益元陽,返陰。
茴香(炒),附子(制),葫蘆巴,破故紙(炒),巴戟,川楝子(各一兩),肉豆蔻(煨),沉香,木香(不見火),桂心(各三兩),錫硫砂(用黑錫溶,去渣,梳黃溶化,水浸,各二兩,卻將錫再溶化,漸入硫黃,俟結成片,傾地上,去火毒,研至無聲為度)
白話文:
黑錫丹主要用於治療元氣虛寒、陽氣不足、三焦失調,導致上熱下冷、耳鳴、腰背疼痛、心氣虛乏、食慾不振、膀胱寒涼、夜尿頻多等症狀。同時,也適用於女性月經不調、血虛寒涼、白帶異常,以及因寒邪入侵導致的四肢厥冷、昏迷等情況。服用時,將藥物用棗湯送服,效果更佳。此藥具有溫補氣血、升降陰陽、補虛益氣、回陽救逆的功效。
一方有陽起石二兩。
上為末,同研勻,酒煮麵糊為丸,如桐子大,陰乾,以布袋擦令光瑩,每服三四十丸,空心姜鹽湯或棗湯送下。婦人艾醋湯下,一切冷痰,鹽酒下。年高有客熱者,服之效。或加蓯蓉,牛膝、白朮、丁香,名接氣丹,治真元虛憊。
靈砂丹,大治諸虛,痼冷,厥逆,如神。
水銀(三兩),硫黃(一兩,二味煉成者)
上研細,糯米糊為丸,如麻子大每服五七丸,至十五丸,空心,人參、棗湯、或鹽湯下。疝氣偏墜,外腎腫疼,茴香酒下。虛勞喘嗽,生薑烏梅蘇梗煎湯下。腰腹滿痛,莪朮煎湯下。盜汗溺多,煅牡蠣入鹽煎湯下。痎瘧不已,桃柳枝湯下。吐逆反胃,丁香、藿香煎湯下。白濁遺精,白茯苓煎湯下。
白話文:
一方藥方
-
藥材: 陽起石二兩。
-
製法: 將陽起石研磨成粉末,與酒煮成的麵糊混合,製成如桐子般大小的丸藥。陰乾後,用布袋擦拭,使其光滑瑩亮。
-
服用方法: 每次服用三四十丸,空腹時用薑鹽湯或棗湯送服。婦女可以用艾醋湯送服。對於一切寒性痰症,可以用鹽酒送服。年紀較大且有內熱者服用此藥效果顯著。
-
加味方: 可以加入蓯蓉、牛膝、白朮、丁香,名為接氣丹,用於治療元氣虛弱、精疲力盡。
靈砂丹方
-
功效: 專治各種虛弱、寒性疾病、厥逆,效果如同神效。
-
藥材: 水銀三兩,硫黃一兩 (二味煉製而成)。
-
製法: 將水銀和硫黃研磨成細粉,用糯米糊製成如麻子般大小的丸藥。
-
服用方法: 每次服用五到七丸,最多十五丸,空腹時用人參棗湯或鹽湯送服。疝氣偏墜、外腎腫痛時,可以用茴香酒送服。虛勞喘嗽時,用生薑、烏梅、蘇梗煎湯送服。腰腹脹痛時,用莪朮煎湯送服。盜汗、小便頻多時,用煅牡蠣加鹽煎湯送服。痎瘧不止時,用桃柳枝湯送服。嘔吐反胃時,用丁香、藿香煎湯送服。白濁遺精時,用白茯苓煎湯送服。
中風痰厥面青,木香磨湯研灌。走注風,遍身痛,蔥白酒下。腳痛,木瓜煎湯下。氣滯,生薑、陳皮煎湯下。婦人血氣痛,玄胡索、五靈脂,酒醋各半盞煎湯下。小兒慢驚沉困,胃虛神脫,人參、丁香煎湯下。
養正丹,升降水火,助陽接真,治飽逆反胃,痰結頭暈,腰疼腹痛,霍亂吐瀉。
黑錫丹頭(二兩),水銀(一兩),硃砂末(一兩)
上先將黑錫就火微溶,入水銀頻攪,勿令青煙起,煙起便走了水銀,又入硃砂末炒,令十分勻和,即放地上候冷為末,糯米糊丸,綠豆大,每三十丸,空心鹽湯下。
白話文:
中風導致痰厥,臉色發青,可以用木香磨成湯灌服。如果中風引起全身疼痛,可以用蔥白煮酒服用。腳痛的話,可以用木瓜煎湯服用。氣滯可以用生薑、陳皮煎湯服用。婦女血氣疼痛,可以用玄胡索、五靈脂,加入酒醋各半煎湯服用。小兒慢驚沉困,胃虛神脫,可以用人參、丁香煎湯服用。
養正丹可以升降水火,助陽接真,治療飽逆反胃、痰結頭暈、腰疼腹痛、霍亂吐瀉。
製作方法:黑錫丹頭二兩,水銀一兩,硃砂末一兩。先將黑錫在火上微溶,加入水銀不斷攪拌,不要讓青煙冒出,冒煙就表示水銀蒸發了,再加入硃砂末炒勻,待冷卻後研磨成粉末,用糯米糊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三十丸,空腹用鹽湯送服。
來復丹,此藥配類二氣,均調陰陽,奪天地衝和之氣,乃水火既濟之方,可冷可熱,可緩可急。善治榮衛不調,心腎不交,氣不升降,上實下虛,散腰腎陰濕,止腹脅冷痛,及一切氣閉痰厥,中暑,霍亂吐瀉,神效。不問男女老幼,危急之證,但有胃氣,無不獲安。
舶上硫黃(用明透不加小石者),硝石(各一兩,同硫黃為末,入銚內微火溫溫炒,用柳木篦不住手攪,令陰陽相入,再研細),大陰玄精石(一兩,另碾飛),青皮(去穰),陳皮(去白),五靈脂(須擇五臺山者,研細用水澄去砂石,曬乾,各二兩)
白話文:
來復丹,這藥方以陰陽二氣為基礎,調和陰陽,吸收天地間精華之氣,屬於陰陽調和之方,可根據情況寒熱並用,緩急皆宜。它能有效治療氣血不調、心腎不交、氣機升降失常、上實下虛等症狀,還能散去腰腎陰濕,止住腹脅冷痛,以及各種氣閉痰厥、中暑、霍亂吐瀉,效果顯著。不論男女老幼,危急之症,只要還有胃氣,都能獲得療效。
藥方配料為:舶上硫黃(選用透明不含雜質者),硝石(各一兩,與硫黃研成粉末,放入銚中以微火慢慢炒,用柳木篦不停攪拌,使陰陽相合,再研細),大陰玄精石(一兩,另行研磨成粉),青皮(去除果核),陳皮(去除白皮),五靈脂(必須選擇產自五臺山者,研磨成粉後用水沉澱去除砂石,曬乾,各二兩)。
上將五靈脂、青皮、陳皮為細末,入玄精石末,及硫黃、硝石末拌勻,以好醋煮,麵糊為丸,如豌豆大,每服三十粒,空心米飲下。甚者五十粒,小兒三五粒,或一粒。小兒慢驚風,或吐利不止,變成虛風搐搦者,非風也,胃氣欲絕故也,米飲下。若老人伏暑迷悶,紫蘇湯下。婦人產後血迷上搶悶絕,惡露不止,及赤白帶下,並用醋湯下。
養氣丹,治諸虛百損,真陽不固,上實下虛,氣不升降;或咳嗽喘促,一切體弱氣虛,及婦人血海冷憊等證。
白話文:
這是一個傳統中藥方劑,主要成分包括五靈脂、青皮、陳皮、玄精石、硫黃、硝石等。製作方法是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粉末,混合均勻後用醋煮沸,加入麵糊製成丸子。根據患者的年齡和病情,服用劑量有所不同。
該方主要功效是補氣益氣,治療各種氣虛症狀,例如小兒驚風、老人中暑、婦人產後虛弱等。
注意事項
禹餘糧,紫石英,磁石(各半斤),赤石脂,代赭石(各一斤,以上五味,各以水研,挹其清者,置紙上,以竹篩盛之,候乾,各用瓦罐收貯,鹽泥固濟陰於,以炭五十斤,分作五處,煅此五藥,以灰火盡之,火盡再煅,如此三次,埋地內西日去火毒,取出再研),肉蓯蓉(一兩半),附子(二兩),茴香,丁香,木香,破故紙,肉桂,巴戟,山藥,肉豆蔻,鍾乳粉,鹿茸,當歸,沉香,白茯苓,遠志,沒藥,陽起石,五靈脂,乳香,硃砂(各一兩)
白話文:
禹餘糧、紫石英、磁石(每種半斤)、赤石脂、代赭石(每種一斤)。以上五味藥材,分別用水研磨,取其清液,放置於紙上,用竹篩篩過後,待乾燥,然後分別存儲於瓦罐中,用鹽泥封口。以五十斤炭分為五份,分別煅燒這五種藥物,直到灰燼完全消失,然後再次煅燒,重複三次。最後,將藥物埋入地下,遠離太陽直射的地方,去除火毒,取出後再次研磨。
肉蓯蓉(半兩)、附子(二兩)、茴香、丁香、木香、破故紙、肉桂、巴戟、山藥、肉豆蔻、鍾乳粉、鹿茸、當歸、沈香、白茯苓、遠志、沒藥、陽起石、五靈脂、乳香、硃砂(每種各半兩)。
請注意,此藥方是中醫古籍中的配方,具體用途和劑量需由專業中醫師根據個體情況進行調整。在使用任何藥物前,應諮詢醫生或中醫師的意見。
上為細末,和前研勻,糯米糊調,每兩作五十丸,陰乾,入布袋內擦光。每二十丸,空心溫酒姜鹽湯任下,婦人艾醋湯下。
金液丹,治吐利日久,脾胃虛損,手足厥逆,精神昏,睡露睛,口鼻氣冷,欲成慢驚;或身冷脈微自汗,小便不禁等證皆效。
硫黃(不拘多少)
上將鐵杓熬溶,傾入井水,或麻油內,後用桑柴灰淋溓,炆七八遍換水,去紅暈為末,蒸餅丸如桐子大,每服二十丸,空心,米飲下。傷寒陰證,不拘丸數。(淋,音林,以水沃也。溓,音濂,漬也。炆音文,溫也,聚火無炎者也)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與先前研磨好的藥材混合均勻,用糯米糊調成丸子,每兩藥材做成五十個丸子,陰乾後放入布袋中擦拭光滑。每次服用二十個丸子,空腹時溫酒姜鹽湯送服,婦女則用艾醋湯送服。
金液丹主治長期嘔吐腹瀉導致脾胃虛損,手腳冰冷,精神昏迷,睡覺時眼睛睜開,口鼻冰冷,快要變成慢驚;或者身體冰冷,脈搏微弱,自汗,尿失禁等症狀,都有療效。
硫磺(不拘多少)
將鐵杓燒至溶化,倒入井水或麻油中,再用桑柴灰淋洗,反覆蒸煮七八次換水,去除紅色物質後研磨成粉末,用蒸餅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二十個丸子,空腹時米湯送服。傷寒陰證,不論服用多少丸子都可以。
二氣散,治伏暑傷冷,中脘痞結,或嘔或瀉。
硫黃,硝石(各等分)
上為末,同炒黃色研細,糯米糊丸,如桐子大,每服四十丸,井水下。
白話文:
這段古文中提到的是「二氣散」這個藥方。它的功效是治療因伏暑而引起的胃部不適、腹部脹痛以及可能出現的嘔吐和腹瀉症狀。
配方中的成分包括了等量的硫磺和硝石。這些材料要先磨碎並混合在一起,然後用糯米糊搓成像梧桐樹籽一樣大小的小球形狀。每次服用時需吃掉 40 隻小球,並且要用井水送服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