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四十五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十五 (4)

1. 治瘛瘲方

人參益氣湯,治熱傷元氣,四肢困倦,手指麻木,時時瘛瘲。

黃耆(二錢),人參(一錢二分),白芍(七分),瘛瘲(三十粒),柴胡(六分),升麻,生甘草,炙甘草(各五分)

上㕮咀,作一服,水煎熱服。

獨活湯,治風虛昏憒不自覺知,手足瘛瘲,或為寒熱。血虛不能服發汗藥,及中風自汗,尤宜服之。

白話文:

人參益氣湯用於治療熱傷元氣、四肢無力、手指麻木、時常抽搐的症狀。藥方包括黃耆、人參、白芍、瘛瘲、柴胡、升麻、生甘草和炙甘草,將藥材研磨後,煎水服用。

獨活湯用於治療因風虛導致的昏迷、手足抽搐,或伴隨寒熱症狀。此方適用於血虛無法服用發汗藥物、中風後自汗的情況,尤其適合這些情況。

獨活,羌活,人參,防風,當歸,細辛,茯神,遠志,半夏,桂心,白薇,菖蒲,川芎(各半兩),甘草(二錢半)

上銼,每服一兩,加生薑五片,水煎食後溫服。

續命煮散,治風氣留滯,心中昏憒,四肢無力,口眼瞤動,或時搐搦,或渴或自汗。

白話文:

這個藥方叫做“續命煮散”,主要用來治療風邪侵入體內,導致一系列症狀,比如頭昏腦脹、四肢無力、眼皮跳動、抽筋、口渴或出汗等。藥方包含多種中藥材,包括獨活、羌活、人參、防風、當歸、細辛、茯神、遠志、半夏、桂心、白薇、菖蒲、川芎等,以及甘草。這些藥材經過研磨後,每次服用一兩,加入生薑一起煎煮,飯後溫熱服用。

防風,獨活,當歸,人參,細辛,葛根,芍藥,川芎,熟地(砂仁炒),遠志,荊芥,半夏,甘草(各半兩),官桂(七錢半)

上銼,每服一兩,加生薑三片,水煎,通口服。汗多者,加牡蠣粉一錢半。

獨活散,消風化痰,治瘛瘲顫振。

獨活,防風,川芎,旋覆花,藁本,蔓荊子(各一兩),細辛,石膏(研),甘草(炙,各半兩)

白話文:

防風、獨活、當歸、人參、細辛、葛根、芍藥、川芎、熟地(砂仁炒)、遠志、荊芥、半夏、甘草(各半兩),官桂(七錢半),這些藥材一起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兩,加生薑三片,用水煎服。如果容易出汗,就再加牡蠣粉一錢半。這個藥方叫做「獨活散」,可以消風化痰,治療瘛瘲顫振。獨活、防風、川芎、旋覆花、藁本、蔓荊子(各一兩),細辛、石膏(研磨)、甘草(炙,各半兩),這些藥材也是一起研磨成粉末服用。
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加生薑三片,水煎食後服。

胃風湯,治虛風證,能食麻手,牙關緊急,手足瘛瘲,目肉蠕瞤,胃中有風,面腫。

升麻(二錢),白芷(一錢二分),葛根,蒼朮,當歸身,蔓荊子(各一錢),麻黃(不去節),羌活,藁本,柴胡,草豆蔻,黃柏,甘草(炙,各五分)

上㕮咀,加生薑棗二枚,水煎溫服。

牛黃散,治心虛風,筋脈攣搐,神昏語澀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三錢,加入生薑三片,水煎後飯後服用。胃風湯用於治療虛風證,症狀包括麻手、牙關緊閉、手足抽搐、眼球震顫、胃中有風、面部腫脹。藥材包括升麻、白芷、葛根、蒼朮、當歸身、蔓荊子、麻黃、羌活、藁本、柴胡、草豆蔻、黃柏、甘草,將藥材切碎,加入生薑和紅棗兩枚,水煎溫服。牛黃散用於治療心虛風,症狀包括筋脈痙攣、神志不清、言語含糊。

牛黃,龍腦,硃砂,麝香(各一錢),蟬脫,烏蛇肉(酒浸,各一兩),全蠍(炒),殭蠶(炒),桑螵蛸,羚羊角,阿膠(炒),天麻,細辛,側子(炮去皮),獨活(去蘆),防風,甘菊花,蔓荊子,桂心,犀角(各半兩),麻黃(七錢半)

白話文:

牛黃、龍腦、硃砂、麝香(各一錢)、蟬蛻、烏蛇肉(酒浸,各一兩)、全蠍(炒)、僵蠶(炒)、桑螵蛸、羚羊角、阿膠(炒)、天麻、細辛、側子(炮去皮)、獨活(去蘆)、防風、甘菊花、蔓荊子、桂心、犀角(各半兩)、麻黃(七錢半)

上為細末,和勻,再研,每服一錢,豆淋酒下。

薯蕷丸,治虛勞不足,風氣百疾,頭目眩冒,驚悸狂癲。

薯蕷(二十八分),當歸,熟地(砂仁炒),神麯(炒),人參(各十分),甘草(二十分),白芍,白朮,麥冬,杏仁,防風,黃芩(各六分),川芎,柴胡,桔梗,茯苓(各五分),鹿角膠,大豆黃卷,桂心(各七分),乾薑,白蘞(各三分),大棗(一百枚為膏)

白話文: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,混合均勻後再研磨一次,每次服用一錢,用豆豉酒送服。

薯蕷丸,用於治療虛勞不足、風邪入侵導致的各種疾病,例如頭昏眼花、心悸、狂躁等。

藥方如下:

  • 薯蕷(二十八分)
  • 當歸(十分)
  • 熟地黃(用砂仁炒,十分)
  • 神麴(炒,十分)
  • 人參(十分)
  • 甘草(二十分)
  • 白芍(六分)
  • 白朮(六分)
  • 麥冬(六分)
  • 杏仁(六分)
  • 防風(六分)
  • 黃芩(六分)
  • 川芎(五分)
  • 柴胡(五分)
  • 桔梗(五分)
  • 茯苓(五分)
  • 鹿角膠(七分)
  • 大豆黃卷(七分)
  • 桂心(七分)
  • 乾薑(三分)
  • 白蘞(三分)
  • 大棗(一百枚,製成膏)

注:

  • 這裡的“分”指的是中藥材的重量單位,通常以一錢為十份,一分為十分之一錢。
  • 方劑中“炒”指的是將藥材用鍋炒至微黃或焦黃,以改變藥性或去除藥材的寒性。
  • 藥方中的比例僅供參考,具體用量應根據醫生的指導進行調整。

上為末,棗膏和,煉蜜丸如彈子大,每服一丸,空腹酒下,日三服。

續斷丸,治肝勞虛寒,脅痛脹滿,眼昏不食,攣縮瘛瘲。

續斷(酒浸),川芎,當歸(酒浸),半夏(薑湯泡),橘紅,乾薑(炮,各一兩),桂心,甘草(各半兩)

上為細末,蜜丸,如桐子大,每服百丸,白滾湯下。

羚羊角散,治風濕血燥,手足瘛瘲。

羚羊角(鎊),獨活,酸棗仁(炒),五加皮,防風,薏苡仁(炒),當歸(酒浸),川芎,茯神(去木),杏仁(去皮尖,各五分),木香,甘草(各二分),鉤藤鉤,山梔(各五分)

白話文: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,再加入棗膏混合,煉製成蜜丸,丸子大小像彈珠一樣。每次服用一丸,空腹時用酒送服,每天服用三次。

續斷丸用於治療肝臟勞累虛寒,導致脅肋疼痛、腹部脹滿、眼花、食欲不振、手腳抽搐痙攣等症狀。

續斷(用酒浸泡),川芎,當歸(用酒浸泡),半夏(用薑湯浸泡),橘紅,乾薑(炮製),各一兩;桂心,甘草,各半兩。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,製成蜜丸,丸子大小像桐子一樣。每次服用一百丸,用白開水送服。

羚羊角散用於治療風濕痺痛、血液乾燥,導致手腳抽搐痙攣等症狀。

羚羊角(鎊片),獨活,酸棗仁(炒熟),五加皮,防風,薏苡仁(炒熟),當歸(用酒浸泡),川芎,茯神(去木心),杏仁(去皮尖),木香,甘草,各二分;鉤藤鉤,山梔,各五分。

上銼,加生薑水煎服。

加味逍遙散,治肝火亡血,手足瘛瘲,及血虛有熱,遍身瘙癢。

當歸,芍藥(酒炒),白朮,茯苓,甘草(炙),柴胡(各一錢),牡丹皮,山梔子(炒),鉤藤鉤(各五分)

上㕮咀,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薄荷少許,水煎食遠,或臨臥服。

白話文:

用法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加入生薑水煎煮服用。

加味逍遙散

本方用於治療肝火旺盛導致的失血,手足抽搐,以及血虛有熱,全身發癢等症狀。

藥材組成

  • 當歸
  • 芍藥(酒炒)
  • 白朮
  • 茯苓
  • 甘草(炙)
  • 柴胡(各一錢)
  • 牡丹皮(炒)
  • 山梔子(炒)
  • 鉤藤鉤(各五分)

用法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製成一劑,加入生薑三片,薄荷少許,水煎煮後飯後服用,或睡前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