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四十四 (2)
卷四十四 (2)
1. 脈法
脈經,曰:太陽病發熱,其脈沉而細者為痙。痙脈來,按之築築然而弦,直上下行。痙家其脈伏堅,直上下。痙病發,其汗已,其脈浛浛(胡紺切,音感。水和泥也)如蛇,暴腹脹大者,為欲解,脈如故反伏弦者,必痙(此痙字恐當作死字)。太陽病,其證備,身體強兀兀,然脈沉遲,此為痙,瓜蔞桂枝湯主之。
白話文:
《脈經》中記載:太陽病發燒,脈象沉而細者,稱為痙。痙的脈象來時,按之感覺有跳動感且弦急,脈絡直上直下。痙病患者的脈象沉伏堅實,直上直下。痙病發作,汗出之後,脈象緩慢細軟,如蛇行般,腹部突然膨脹,此為病情慾要解脫的徵兆。若脈象仍舊沉伏弦急,則必死無疑。太陽病,症狀齊備,身體僵硬,但脈象沉而遲緩,此為痙,可用瓜蔞桂枝湯治療。
2. 治外感陽痙方
小續命湯,治剛柔二痙通用。
麻黃(去節),人參,黃芩(酒炒),芍藥(酒炒),川芎(酒洗),防己,杏仁(去皮尖炒),桂枝(淨洗),甘草(各一錢),防風,附子(炮去皮臍,各五分)
上加生薑五片,水煎服。若柔痙自汗者,去麻黃。夏間及病有熱者,減桂枝一半。冬至春初,去黃芩。
白話文:
小續命湯,適用於剛柔兩種痙攣。藥方包括:麻黃(去節)、人參、黃芩(酒炒)、芍藥(酒炒)、川芎(酒洗)、防己、杏仁(去皮尖炒)、桂枝(淨洗)、甘草(各一錢)、防風、附子(炮去皮臍,各五分),另加生薑五片,水煎服。若柔痙伴有自汗者,去除麻黃。夏季或病患有熱症者,減少桂枝用量一半。冬季至春季,去除黃芩。
麻黃葛根湯,治剛痙無汗惡寒。
麻黃,赤芍藥(各三錢),乾葛(四錢半),豆豉(半合)
上銼作一服,加蔥白三莖,水煎稍熱服。
麻黃加獨活防風湯,治發熱無汗,反惡寒者,名曰剛痙。
麻黃(去節),桂枝(各一兩),芍藥(三兩),甘草(半兩),獨活,防風(各一兩)
上銼,每服一兩,水煎溫服。
葛根湯,治太陽病無汗,而小便反少,氣上衝胸,口噤不得語,欲作剛痙。
白話文:
麻黃葛根湯,適用於剛開始發熱抽搐、沒有汗、怕冷的症狀。
方劑:麻黃和赤芍各三錢,乾葛四錢半,豆豉半合。
用法:將以上藥材切碎,加水煎煮,加入蔥白三莖,稍稍熱一些服用。
麻黃加獨活防風湯,適用於發熱沒有汗,反而怕冷的症狀,稱為剛痙。
方劑:麻黃去掉節,桂枝各一兩,芍藥三兩,甘草半兩,獨活和防風各一兩。
用法:將以上藥材切碎,每次取一兩,水煎煮溫熱服用。
葛根湯,適用於太陽病沒有汗,但是小便反倒減少,氣往上衝胸部,嘴巴緊閉不能說話,想要發作剛痙的症狀。
葛根(一錢半),麻黃(一錢),桂枝,芍藥,甘草(各七分半)
上銼,一服加生薑三片,大棗二枚,水煎服。
瓜蔞桂枝湯,治太陽病,其證備,身體強兀兀,然脈反沉遲,此為柔痙。
瓜蔞根(二兩),桂枝,芍藥(各三兩),甘草(二兩,炙),生薑(三兩),大棗(十二枚)
上銼,以水九升,煮取三升,作三服,連飲取微汗。如汗不出,少頃以熱粥湯發之。
桂枝加川芎防風湯,治發熱自汗,而不惡寒者,名曰柔痙。
白話文:
葛根(一錢半)、麻黃(一錢)、桂枝、芍藥、甘草(各七分半),將這些藥材切碎,每次服用時加入生薑三片,大棗兩枚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此方名為瓜蔞桂枝湯,用於治療太陽病,其症狀齊備,身體僵硬,但脈象反而沉遲,這屬於柔痙。
瓜蔞根(二兩)、桂枝、芍藥(各三兩)、甘草(二兩,炙)、生薑(三兩)、大棗(十二枚),將這些藥材切碎,用九升水煮取三升,分三次服用,連續服用至微微出汗。如果不出汗,過一會兒用熱粥湯引發汗液。
此方名為桂枝加川芎防風湯,用於治療發熱自汗,但不惡寒的疾病,稱為柔痙。
桂枝,芍藥,生薑(各一兩半),甘草,防風,川芎(各一兩),大棗(六枚)
上銼,每服二兩,水三盞,煎至一盞,溫服。
柴胡加防風湯,治汗後不解,乍靜乍燥,目直視,口噤,往來寒熱,脈弦者,少陽風痙也,此方主之。
柴胡(一兩),人參,黃芩(各五錢),半夏(六錢),防風(一兩),甘草,生薑(各六錢),棗(三個)
上銼,每服一兩,水煎溫服。
大承氣湯,治剛痙,為病胸滿口噤,大便實熱,臥不著席,腳攣急,必齘齒,此屬陽明裡證也,以此下之。(齘,音械,齒相切也。齘,齒上下相抵也)
白話文:
桂枝、芍藥、生薑各一兩半,甘草、防風、川芎各一兩,大棗六枚,將這些藥材切碎,每次取二兩,加水三碗,煎煮至一碗,溫熱服用。這個方子叫做「柴胡加防風湯」,適用於出汗後體溫不退,忽冷忽熱,眼睛直視,嘴巴緊閉,反覆發冷發熱,脈象弦緊的人,這是少陽經風邪引起的痙攣,這個方子可以治療。
柴胡一兩,人參、黃芩各五錢,半夏六錢,防風一兩,甘草、生薑各六錢,大棗三個,將這些藥材切碎,每次取一兩,水煎溫服。這個方子叫做「大承氣湯」,適用於剛開始痙攣,胸悶口緊,大便乾結發熱,臥床不安,腳部抽筋,並且牙齒咬緊,屬於陽明經實熱症,用這個方子瀉下治療。
大黃(七錢半),厚朴,枳實(各一兩),芒硝(半合)
上銼碎,以水二碗先煎枳樸二味,取汁一碗半,去渣納大黃,再煎至一碗,去渣納芒硝,更煎一二沸,溫服,以利為度。
白話文:
將大黃七錢半、厚朴、枳實各一兩、芒硝半合,以上藥材先將其切碎。
取水兩碗,先煎厚朴和枳實兩種藥材,煎至一碗半時,去渣,再加入大黃,繼續煎煮至一碗,去渣後再加入芒硝,繼續煎煮一、兩沸,溫熱服用,以通便為度。
3. 治外感陰痙方
倉公當歸湯,治賊風口噤,角弓反張,發痙無汗。
當歸,防風(各七錢半),獨活(一兩半),附子(一枚),細辛(半兩),麻黃(一兩二錢半)
上㕮咀,以酒五升,水三升,煮取三升,服一升。口不開者,格口納湯。一服當蘇,二服小汗,三服大汗。
八物白朮散,治陰痙,手足厥冷,筋脈拘急而無汗者。
白話文:
倉公當歸湯,用來治療因風邪入侵導致的口不能張開、身體僵硬、發熱抽搐、不出汗的症狀。
藥方如下:當歸、防風各七錢半,獨活一兩半,附子一枚,細辛半兩,麻黃一兩二錢半。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五升酒、三升水煮沸,直到剩三升藥汁,服用一升。如果病人無法張開嘴巴,可將藥汁灌入嘴中。服用一劑藥後,症狀就會改善,服用兩劑後輕微出汗,服用三劑後大量出汗。
八物白朮散,用來治療陰寒內侵導致的四肢厥冷、筋脈拘急、不出汗的症狀。
白朮,麻黃(去根節),茯苓,五味子,羌活(各半兩),附子(炮),桂心(各三錢),良薑(一錢)
上銼,每服四錢,加生薑五片,水煎服。凡用麻黃宜斟酌,不可過多。
桂枝加芍藥防風防己湯,治發熱脈浮而細者,附太陰也,必腹痛,宜此方。
桂枝(一兩半),防風,防己(各一兩),芍藥(二兩),生薑(一兩半),大棗(六枚)
白話文:
白朮、麻黃(去掉根節)、茯苓、五味子、羌活各半兩,附子(炮製)、桂心各三錢,良薑一錢,一起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四錢,加生薑五片,用水煎服。使用麻黃時需謹慎,不可過量。桂枝加芍藥防風防己湯,用來治療發熱、脈搏浮而細、屬於太陰經病變、伴有腹痛的患者,這個方劑非常適合。桂枝一兩半,防風、防己各一兩,芍藥二兩,生薑一兩半,大棗六枚。
上銼,每服一兩,水三盞,煎至一盞半,去渣溫服。
附子防風散,治陰痙閉目合口,手足厥冷,筋脈拘急,汗出不止。
白芷,五味子(各一兩),防風,甘草,附子,乾薑,茯苓(各七錢半),柴胡(一兩半),桂心(半兩)
上為末,每服三錢,加生薑四片,水煎,溫服。
附子湯,治手足逆冷,筋脈拘急,汗出不止,項強,口噤痰湧。
附子(炮),白朮,獨活(各五分),川芎,肉桂(各三分)
白話文:
將藥物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兩,用三碗水煎煮至一碗半,去除藥渣,溫熱服下。
附子防風散,用於治療陰寒痙攣、閉目合口、手足冰冷、筋脈拘急、汗出不止的症狀。
白芷、五味子(各一兩)、防風、甘草、附子、乾薑、茯苓(各七錢半)、柴胡(一兩半)、桂心(半兩)。
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加入生薑四片,用清水煎煮,溫熱服下。
附子湯,用於治療手足冰冷、筋脈拘急、汗出不止、項部強直、口緊閉、痰涌的症狀。
附子(炮製)、白朮、獨活(各五分)、川芎、肉桂(各三分)。
上作一服,加棗一枚,水煎服。
桂心白朮湯,治陰痙手足厥冷,筋脈拘急,汗出不止。
白朮,桂心,附子(炮),防風,川芎,甘草(各等分)
上每服五錢,加薑棗水煎服。
白話文:
治療陰痙、手腳冰冷、筋脈緊繃、汗流不止,可用桂心白朮湯。藥方包含白朮、桂心、炮附子、防風、川芎、甘草,各等分。每次取五錢,加薑棗水煎服,並可加一枚紅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