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四十四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十四 (1)

1.

虞氏,曰:《內經》曰:諸痙項強,皆屬於濕(痙風,強病也。項為足之太陽,濕兼風化而侵寒水之經,濕之極也。然太陽所至,為屈伸不利。太陽之復,為腰睢反痛,屈伸不便者是。又為寒水反勝之虛邪矣)。又曰:諸暴強直,皆屬於風。《原病式》曰:筋頸強直而不柔和也。夫肝木屬風而主筋。經曰:諸暴強直屬風,理宜然也。其所謂諸痙項強,而屬於濕者何歟?蓋太陽陰濕,甚則兼風化,亢則害,承乃制也。是故知痙之為病,濕為本,風為標耳。故仲景有剛柔二痙之分,不可不辨。蓋剛為陽痙,而柔為陰痙也。若夫太陽發熱,無汗惡寒,脈弦長,頸急胸滿,口噤,手足攣急,咬牙,甚則搐搦,角弓反張,此為剛痙。太陽微熱,多汗,不惡寒,脈遲澀弦細,四肢不收,時時搐搦,開目含口,此為柔痙。大抵因風濕二氣襲於太陽之經,亦有輕重之分,其風氣勝者為剛痙,風性剛急故也。濕氣勝者為柔痙,濕性柔和故也。外有諸虛之候,表虛不任風寒,亦能成痙,是以或產後,或金瘡,或跌僕撲傷,癰疽潰膿之後,一切去血過多之證,皆能成此疾也。此乃虛為本,而風為標耳。亦有絕無風邪,而亦能使人筋脈攣急,而為角弓反張之候者,血脫無以養筋故也。丹溪甚言不可作風治,而用風藥,恐反燥其餘血而致不救,可不慎歟。

白話文:

虞氏曰:

《內經》說:「所有痙攣、項強,都屬於濕。」(痙風,指的是強直的病症。項部是足太陽經所循行之處,濕邪兼夾風邪侵犯寒水經,是濕邪極盛的表現。然而太陽經所至之處,就會導致屈伸不利。太陽經復發,就會出現腰部僵硬疼痛、屈伸不便,這就是寒水反勝之虛邪的表現。)

又說:「所有暴發性的強直,都屬於風。」《原病式》說:「筋頸強直而不柔軟。」因為肝屬木,木主風,而風又主筋。經書上說「諸暴強直屬風」,這就符合道理了。

那麼,為什麼有些痙攣、項強屬於濕呢?因為太陽經屬陰濕,濕邪嚴重時,就會兼夾風邪,亢盛則會造成損害,所以要以承製之法來治療。因此,我們知道痙攣的病因,濕邪是根本,風邪是表象。

所以仲景有剛痙和柔痙之分,不可不辨。剛痙是陽痙,柔痙是陰痙。

假如太陽經發熱,無汗惡寒,脈象弦長,頸部僵硬、胸悶,口噤,手足攣縮,咬牙,嚴重時甚至抽搐,角弓反張,這就是剛痙。

如果太陽經微熱,多汗,不惡寒,脈象遲澀弦細,四肢不收,時時抽搐,睜眼張口,這就是柔痙。

總之,風濕二氣侵襲太陽經,也會有輕重之分。風氣盛者為剛痙,因為風性剛急。濕氣盛者為柔痙,因為濕性柔和。

此外,也有虛證導致痙攣的,表虛不耐風寒,也會導致痙攣。所以產後、金瘡、跌僕撲傷、癰疽潰膿之後,一切失血過多的病症,都能導致痙攣。這就屬於虛證是根本,風邪是表象。

也有些人沒有外感風邪,也能出現筋脈攣縮、角弓反張的症狀,這是由於氣血虛脫,不能滋養筋脈所致。丹溪先生強調不可用風藥治療,因為風藥會燥其餘血,反而導致不可救治,不可不慎啊。

婁氏,曰:痙者,口噤,角弓反張者是也。

丹溪,曰:痙大率與癇病相似,比癇為虛,宜帶補,多是氣虛有火兼痰,宜服人參竹瀝之類,不用兼風藥。

丹溪活套,云:昔之所謂剛柔二痙者,當以虛實論之是也。一屬外感,一屬內傷,屬外感者為剛痙,宜用麻黃葛根湯,瓜蔞桂枝湯,小續命湯。在裡者,大承氣之類。屬內傷者為柔痙,宜用補中益氣湯,八物湯,四物湯之類。如以風濕二事分剛柔而治,恐誤醫者不勝其多。今以虛實分治,其理昭然無疑矣。

白話文:

婁氏

說:痙病,是指嘴巴緊閉,角弓反張(指手腳向後反折)的情況。

丹溪

說:痙病大多與癇病相似,但比癇病更虛弱,宜用補益藥物。痙病多是氣虛、有火、兼有痰濕,宜服用人參、竹瀝等藥物,不用配合驅風藥。

丹溪活套

說:過去所說的剛柔二痙,應該用虛實來區分。一種屬外感,一種屬內傷。屬外感者稱為剛痙,宜用麻黃葛根湯、瓜蔞桂枝湯、小續命湯等藥物治療。如果病在內者,則可用大承氣湯等藥物治療。屬內傷者稱為柔痙,宜用補中益氣湯、八物湯、四物湯等藥物治療。如果用風濕兩種因素來區分剛柔而治療,恐怕誤診的醫生會很多。現在用虛實來分治,道理很清楚,沒有疑問。

趙氏,曰:按仲景云,太陽病發熱無汗而反惡寒,曰剛痙。發熱汗出而不惡寒,曰柔痙。病者身熱足寒,頸項強急,惡寒,時頭熱面赤目腫赤,獨頭搖動,卒口噤,背反張者,痙也。又云:太陽病發汗太多致痙,風病下之則痙。《三因方》云:血氣內虛,外為風寒濕熱所中則痙,以風散氣,故有汗而不惡寒。以寒澀血,故無汗而惡寒。原其所自,多由亡血,筋無所榮,故邪得以襲之,所以傷寒汗下過多,與夫病瘡人及產後致斯疾者,概可見矣。大抵此證有外感者,有內虛者,有因虛而受外邪,與虛而挾痰火濕熱及怒氣者,所因不同,治法亦異。諸書只為外感立方,然人之病此,多是虛證,其可以風藥通治之乎。

白話文:

趙氏曰:

根據仲景所說,太陽病發熱但沒有汗,反而發冷,稱為剛痙。發熱且出汗,但不發冷,稱為柔痙。病人身體發熱但腳寒,頸項僵硬,發冷,有時頭部發熱,臉紅,眼睛腫脹發紅,只有頭部搖晃,突然嘴巴緊閉,背部反弓,這就是痙攣。

仲景又說:太陽病發汗太多導致痙攣,風病下寒邪也可能導致痙攣。

《三因方》說:血氣內虛,外受風寒濕熱侵襲就會導致痙攣。由於風能散氣,所以有汗但不發冷。由於寒能凝血,所以無汗且發冷。

探究其根源,大多是因為失血,筋脈失於濡養,所以邪氣得以侵入。因此,傷寒汗下過多,以及患瘡的人和產後的人容易患上這種病,都可以看到這個道理。

總之,這種病症有外感者,有內虛者,有因虛而受外邪者,也有因虛而挾帶痰火濕熱及怒氣者,病因不同,治療方法也各有差異。

很多醫書只針對外感立方,但是人患上這種病,大多是虛證,能用風藥通治嗎?

海藏,曰:發汗太多因致痙,身熱足寒,項強惡寒,頭熱而腫,目赤頭搖,口噤背反張者,太陽痙也。若低頭視下,手足牽引肘膝相扛,陽明痙也。若一目或左右斜視,並一手一足搐搦者,少陽痙也。汗之,止之,和之,下之,各隨其經,可使必已。

李氏,曰:陽極則為剛痙,多類風證,宜清熱化痰祛風。陰極則為柔痙,多類厥證,宜溫補化痰降火。此丹溪謂實則為剛,虛則為柔,皆危證也。余詳傷寒。痙病發,則身強不醒;癇病發,則身軟時醒。痙癇相似,而實不同。或外因風邪,或內因七情,皆必因痰火而後發痙。痰壅發痙不醒,或隻手足搐搦,左右動搖,宜祛風導痰湯加竹瀝、薑汁。風痰盛者,敗毒散加防風、天麻、黃芩、全蠍、生薑、薄荷,或通聖散加人參、柴胡,間服壽星丸,薑汁竹瀝下。火盛則遍身戰掉,猶火炎而旋轉也。火能燥物,而使氣液不足,宜四物、二陳湯,加芩、連、知母、黃柏、竹瀝、童便,補而散之。實火則胸滿口噤,咬牙腳攣,臥不著床,大便閉者,大承氣湯下之,仍忌風藥。蓋火為風燥之本,能治其本,則風自散而燥自潤矣。七情鬱悶者,烏藥順氣散,八味順氣散主之。諸虛絕無風邪,而筋脈拘急,角弓反張者,乃氣血虛脫,無以主持養筋,此等尤不可純用風藥。經曰:諸痙強直,皆屬於濕。濕極反兼風化制之,實非風也,虛也。故又有言曰,虛為本,痰火外邪為標。氣虛者,補中益氣湯加竹瀝,或六君子湯加黃耆、附子、柴胡。血虛者,四物湯加防風、羌活,或大秦艽湯。痙病比癇更重,甚則因而昏死者有之。

白話文:

海藏、李氏論痙病

海藏說:發汗過多導致痙攣,症狀包括身體發熱、腳冰冷、脖子僵硬怕冷、頭部發熱腫脹、眼睛紅腫、頭搖晃、嘴巴緊閉、背部反弓,這就是太陽經痙攣。如果患者低頭看下方,手腳抽搐,手肘和膝蓋互相抵住,這是陽明經痙攣。如果一隻眼睛斜視或左右斜視,並且一隻手和一隻腳抽搐,這是少陽經痙攣。治療方法根據經絡的不同而有所差異,分別是發汗、止汗、調和、瀉下,可以讓患者痊癒。

李氏說:陽氣盛極則為剛性痙攣,多類似風證,應當清熱化痰、祛除風邪。陰氣盛極則為柔軟痙攣,多類似厥證,應當溫補化痰、降火。丹溪先生說,實證為剛性,虛證為柔軟性,都是危症。我詳細查閱傷寒書,發現痙攣發作時,身體強直、無法清醒;癇證發作時,身體柔軟,時而清醒。痙攣和癇證症狀相似,但實質不同。可能是外因風邪侵襲,也可能是內因七情鬱結,但都必須有痰火存在才能發作痙攣。

痰火壅塞導致痙攣不醒,或僅手足抽搐、左右搖晃,應當服用祛風導痰湯,並加入竹瀝、薑汁。如果風痰盛者,可以服用敗毒散加防風、天麻、黃芩、全蠍、生薑、薄荷,或服用通聖散加人參、柴胡,間隔服用壽星丸,並用薑汁竹瀝送服。如果火盛,則全身顫抖,如同火焰燃燒旋轉。火能燥熱,導致氣液不足,應當服用四物湯、二陳湯,並加入黃芩、黃連、知母、黃柏、竹瀝、童便,以補益氣血,同時散除火邪。

實火則胸悶、嘴巴緊閉、咬牙、腳抽筋、臥牀不安、大便祕結,應當服用大承氣湯瀉下,同時忌用風藥。因為火是風燥之本,治療火邪就能使風邪自然散去,燥邪自然潤化。七情鬱悶者,應當服用烏藥順氣散、八味順氣散。如果沒有風邪,但筋脈拘急、角弓反張,這是由於氣血虛脫,無法滋養筋脈,這種情況更不可單純使用風藥。

經書上說,所有痙攣強直,都屬於濕證。濕氣極度嚴重,反而會伴隨風邪化生來制伏濕氣,並不是真正的風邪,而是虛證。所以還有句話說,虛為本,痰火外邪為標。氣虛者,應當服用補中益氣湯加竹瀝,或六君子湯加黃耆、附子、柴胡。血虛者,應當服用四物湯加防風、羌活,或大秦艽湯。痙攣病比癇證更嚴重,嚴重者甚至會昏迷死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