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四十一 (9)

回本書目錄

卷四十一 (9)

1. 治驚積方

加味妙應丸,治驚積成塊。

甘遂(去心),大戟(去皮),白芥子,穿山甲(炒),鱉甲(燒,各三錢),元胡索,蓬朮(各四錢)

上為細末,糊丸,如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至七十丸,食後,淡薑湯下,以利為度。

白話文:

加味妙應丸主要用於治療驚積形成的腫塊,配方包括甘遂、大戟、白芥子、穿山甲、鱉甲、元胡索、蓬朮,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粉,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五十至七十丸,飯後用淡薑湯送服,直至通利為止。

2. 治血積方

海石丸,治死血成塊,塊去後,須大補之。

海石,三稜,莪朮,桃仁,紅花,五靈脂,香附,石鹼(各等分)

上為末,醋糊丸,如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白朮湯下。一方有蚶殼。

桃仁承氣湯,治瘀血,小腹急痛,大便不利,或譫語口乾,漱口不咽,遍身黃色,小便自利;或血結胸中,手不敢近腹;或寒熱昏迷,其人如狂。

白話文:

[海石丸]方

此方用於治療死血凝結成塊的病症。血塊消散後,需大補身體。

藥材

  • 海石、三稜、莪朮、桃仁、紅花、五靈脂、香附、石鹼(各等份)

製法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醋糊做成丸子,大小如桐子。

用法

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白朮湯送服。

其他版本

有些版本會添加蚶殼。

[桃仁承氣湯]方

此方用於治療瘀血導致的以下症狀:

  • 小腹劇痛、大便不通暢
  • 精神恍惚、口乾舌燥、漱口卻不吞嚥、全身發黃、小便正常
  • 血塊積聚於胸腔,不敢用手靠近腹部
  • 寒熱交替、神志不清、行為狂躁

注釋

  • [ ] 中的文字為中藥名或方劑名,方便查找相關資料。
  • "死血" 指的是已經凝固的血液,不能再正常運行的血液。
  • "大補" 指的是用補氣血的藥物來補充身體的元氣。
  • "瘀血" 指的是血液停滯不流通,形成血塊。
  • "白朮湯" 和 "桃仁承氣湯" 都是常見的中醫方劑,可參考相關資料瞭解其功效。

桃仁(半兩),大黃(炒一兩),甘草(二錢),肉桂(一錢)

上銼,加生薑,水煎服。

桃仁丸,治瘀血不利,發熱作渴,心腹急滿,或肚腹中作痛。

桃仁(四十枚),大黃(四十枚),虹蟲(炒去足,四十枚),水蛭(炒焦,十枚)

上為末,煉蜜丸,如桐子大,每服五六十丸,空腹熱湯下。

桃仁煎,治婦人經脈不通,及血積癥瘕等證。

白話文:

這是一張古代中藥方劑的記錄,描述了兩種藥方:桃仁丸和桃仁煎。桃仁丸用於治療瘀血不通,發熱口渴,心腹脹滿,或腹痛等症狀,主要成分為桃仁、大黃、甘草、肉桂,需研磨後加生薑水煎服。桃仁煎則用於治療婦女經脈不通、血積癥瘕等症狀,主要成分為桃仁、大黃、虹蟲、水蛭,需研磨成粉,煉蜜製成丸劑服用。

桃仁,大黃(炒,各一兩),虻蟲(炒黑,半兩),朴硝(一兩)

上為末,先用醇醋二升半,於銀石器中慢火煎至一升半,下桃仁、大黃、虻蟲,不住手攪千下,次下朴硝,更不住手攪良久,出之丸如桐子大。前一日不用吃晚飯,五更初,用溫酒吞下五丸,日午取下惡物,未見再服,見鮮血止,即以調氣血藥補之。

桃奴散,治血蠱,及瘀血停積,婦人經水不通,男子跌損撲傷,皆效。

桃奴,豭鼠糞,元胡索,肉桂,五靈脂,香附(各炒過),砂仁,桃仁(各等分)

上為末,每服三錢,溫酒調服。

白話文:

桃奴散 方劑及用法說明

藥物組成:

  • 桃仁 一兩
  • 大黃(炒) 一兩
  • 虻蟲(炒黑) 半兩
  • 朴硝 一兩

製備方法:

  1.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末。
  2. 取醇醋二升半,放入銀石器中,以慢火煎煮至一升半。
  3. 加入桃仁、大黃、虻蟲粉末,不停攪拌一千次。
  4. 再加入朴硝粉末,繼續不停攪拌至藥液濃稠。
  5. 將藥液取出,製成如桐子般大小的丸藥。

服用方法:

  1. 服藥前一日晚飯不吃。
  2. 五更時分(凌晨四點左右),用溫酒吞服五丸。
  3. 服藥後,於日午時分(中午)將體內惡物排出。
  4. 若未見效果,可繼續服用。
  5. 若見鮮血止住,則需服用調氣血藥物以補充氣血。

功效主治:

本方主治血蠱、瘀血停積、婦人經水不通、男子跌損撲傷等症。

另附桃奴散方劑:

  • 桃奴 適量
  • 豭鼠糞 適量
  • 元胡索 適量
  • 肉桂 適量
  • 五靈脂 適量
  • 香附(炒) 適量
  • 砂仁 適量
  • 桃仁 適量

以上藥材各等分,研磨成粉末,備用。

備註:

  • 藥材的用量和製備方法需根據具體情況調整,請遵醫囑。
  • 藥材的炒製時間和程度會影響藥效,需注意掌握。
  • 五更指的是凌晨四點左右,日午指的是中午。
  • 醇醋指的是釀造的醋,通常以米醋或穀物醋為主。
  • 銀石器指的是用銀或石頭製成的器皿,古代常用於煎藥。

溫馨提示:

3. 治脅下積塊方

龍薈丸,治脅痛有塊。

當歸,龍膽草,山梔子,黃連,黃柏,大黃,黃芩(各一兩),蘆薈(各半兩),大香(二錢半),麝香(五分,另研)

加薑黃、桃仁各半兩。

白話文:

龍薈丸主要用於治療脅肋疼痛且有腫塊的病症,藥方包括當歸、龍膽草、山梔子、黃連、黃柏、大黃、黃芩各一兩,蘆薈各半兩,大香二錢半,麝香五分(另研),以及薑黃、桃仁各半兩。

上為末,煉蜜丸,如小豆大,小兒如麻子大,每服二三十丸,生薑湯下。

小阿魏丸,治脅下積塊。

三稜(醋炙,一兩),麝香(二分),阿魏(二錢半)

上為末,醋煮陳倉米粉為丸,桐子大。

神效阿魏散,大治痞塊。

大黃(一兩),阿魏(一錢二分。一云二錢二分),天竺黃,蘆薈,白殭蠶(各二錢),孩兒茶,番木鱉子,甘草(各三錢),穿山甲(七片,炮焦)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蜂蜜製成丸藥,大小如小豆,兒童則如麻子大小,每次服用二十至三十丸,用生薑湯送服。

這是小阿魏丸,用於治療脅下積塊。

將三稜(醋炙,一兩)、麝香(二分)、阿魏(二錢半)研磨成粉末,用醋煮陳倉米粉製成丸藥,大小如桐子。

神效阿魏散,主要用於治療痞塊。

將大黃(一兩)、阿魏(一錢二分,或二錢二分)、天竺黃、蘆薈、白殭蠶(各二錢)、孩兒茶、番木鱉子、甘草(各三錢)、穿山甲(七片,炮焦)混合研磨成粉末。
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好酒調服,如重車行十里許,化下膿血即愈。或醋調膏貼臍亦好。

丹溪方,治食積死血,痰積成塊,在兩脅動作,腹鳴嘈雜,眩暈身熱,時作時止。

黃連(一兩半,用茱萸益智仁同炒,只用黃連),山梔(半兩,炒),川芎,神麯,桃仁(去皮),三稜,蓬朮(各半兩,並醋煮),香附(童便浸),山楂(各一兩),蘿蔔子(炒,一兩半)

上為末,麵糊丸。又方,有青皮半兩,白芥子一兩炒。

白話文:

藥方
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好酒調和服用。若感到如重車行駛十里般緩慢,化下膿血即可痊癒。也可以用醋調成膏狀,貼在肚臍上,效果也很好。

丹溪方

此方用於治療飲食積滯、瘀血凝結,痰液積聚成塊,導致兩肋疼痛,動作受限,腹部發出咕嚕咕嚕的鳴響,頭昏眼花、身體發熱,時發時止的症狀。

藥材

  • 黃連:一兩半,用茱萸(或益智仁)同炒,只用黃連本身。
  • 山梔:半兩,炒過。
  • 川芎:半兩。
  • 神麴:半兩。
  • 桃仁:去皮,半兩。
  • 三稜:半兩,用醋煮過。
  • 蓬朮:半兩,用醋煮過。
  • 香附:半兩,用童子尿浸泡過。
  • 山楂:一兩。
  • 蘿蔔子:炒過,一兩半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麵糊做成丸劑服用。

另一個藥方

  • 青皮:半兩。
  • 白芥子:一兩,炒過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服用。

註解

  • 文中所述的藥方出自《丹溪心法》,作者是元代醫家朱丹溪。
  • "三錢"指的是古代藥量的單位,約等於現在的 10 克。
  • 藥方中所列的藥材,部分有別名,例如 "益智仁" 可用於代替 "茱萸","神麴" 也稱 "神曲"。

4. 治諸蟲瘕方

蟯瘕

《史記》曰:臨淄女子薄吾,病甚,眾醫以為寒熱,為當死。臣意診其脈曰:蟯瘕為病,腹大,上膚黃粗,循之慼慼然。臣意飲以芫花一撮,即出蟯可數升,病已三十日如故,蟯得以之於寒濕。寒濕氣鬱篤不發,化為蟲,所以知薄吾病者,切其脈,循其尺,索剌粗而毛焦拳發,是蟲氣也。其色澤者,中臟無邪氣及重病。

雞子致積

北齊褚澄善醫術,建元中,為吳郡太守,民有李道念者,以公事自郡,澄遙見謂曰:汝有奇疾,道唸曰:某得冷疾五年矣。澄診其脈曰:非冷也,由多食雞子所致。令取蒜一升,服之即吐物如升許,涎裹之動,挾涎出視,乃一雞雛,翅距已具而能走。澄曰:未也,盍服其餘。從之,凡吐十三枚,疾乃瘳。

白話文:

蟯瘕

《史記》記載:臨淄有個女子名叫薄吾,病得很重,許多醫生都認為是寒熱症,認為她快要死了。我(作者)認為她的脈象不像是寒熱,而是蟯瘕造成的疾病。她肚子很大,皮膚黃粗,摸上去感覺很粗糙,像是有東西在裡面蠕動。我認為她應該是吃了芫花,才會吐出許多蟯蟲,她的病已經持續三十天了,依然沒有好轉,這應該是因為寒濕導致的。寒濕之氣鬱結不散,就會轉化成蟲,所以我知道薄吾的病症,就是因為她的脈象很粗糙,像是有毛髮一樣,這是蟲氣的表現。她的面色紅潤,代表她的內臟沒有邪氣入侵,也沒有重病。

雞子致積

北齊時期,褚澄是一位醫術精湛的醫生,在建元年間擔任吳郡太守。當時有一個名叫李道唸的平民,因為公事來到郡府,褚澄遠遠地看到他,就說:“你患有奇病。”李道念說:“我患有冷病五年了。”褚澄診了他的脈象,說:“不是冷病,而是因為你吃太多雞蛋造成的。”他讓李道念服用一升蒜,李道念立刻就吐出許多東西,像是雞蛋一樣,而且還有很多涎液裹着,吐出來之後仔細一看,發現裡面有一隻小雞,翅膀和腳都已經長出來了,還會走路。褚澄說:“還沒完,你把剩下的蒜也吃下去。”李道念依言服下,一共吐出了十三枚小雞,病才痊癒。

發瘕

劉宋時,徐文伯篤好醫術。明帝宮人患腰痛牽心,發則氣絕,眾醫以為肉瘕。文伯視之曰:此發瘕也,以油灌之,即吐物如發,引之長三尺,頭已成蛇,又能搖懸柱上,水瀝盡,惟餘一發而已。遂愈。《唐書》:甄權弟立言,善醫,時有尼明律年六十餘,患心腹膨脹,身體羸瘦,已經二年。

立言診其脈曰:腹內有蟲,當是誤食發為之耳。因令服雄黃,須臾吐一蛇,如人手小指,唯無眼,燒之獨有發氣,其疾乃愈。

蛇瘕

隋有患者,嘗飢而吞食,下至胸便即吐出。醫作噎疾、膈氣、翻胃三疾,治之無驗。有老醫任度視之曰:非此三疾,蓋因食蛇肉不消而致斯,但揣心腹上有蛇形是也。病者曰:素有大風,當求蛇肉食,風稍愈,行患此疾。遂以芒硝大黃(一作雄黃)合而治之,微泄利則愈。

白話文:

“發瘕”和“蛇瘕”都是古代醫學中描述的奇特病症。發瘕是指誤食頭髮或頭髮在體內積聚而形成的病症,以吐出頭髮為特徵。蛇瘕則是指誤食蛇肉或蛇肉未消化導致的病症,以腹部有蛇形異物感為特徵。

這些案例說明瞭古代醫學對病症的觀察和治療,以及對一些奇特病症的理解,雖然現在已經不被現代醫學所認可,但反映了當時醫學發展的水平。

鱉瘕

宋有溫革郎中者,自少壯健無疾,孰不信醫,見方書有云:食鱉不可食莧者,故並啖之,自此苦腹痛,每作時,幾不知人,始疑鱉莧所致,而未審也。復以二物,令小蒼頭並食之,遂得疾與革類,而委頓尤劇,未幾遂死。舁其屍,置馬廄未斂也。忽小鱉無數,自上下竅湧出,散走廄中,惟遇馬溺,化為水,革聞自視之,掊聚眾鱉以馬溺灌之,皆化為水。革乃自飲馬溺,其疾亦愈。

巢元方亦謂:有患鱉瘕者,死其主破其腹,得一白鱉,鱉乃活,有乘白馬來看者,白馬遂尿,灌之,隨化為水。

米瘕

乾德中,江浙間有慎道恭者,肌瘦如癆,唯好食米,闕之,則口中清水出,情似憂思,食米頓便如常,眾醫不辨。後遇蜀僧道廣處方以雞屎及白米各半合,合共炒為末,以水一中盞,調頓服。良久,病者吐出如米形,遂瘥。病源謂米瘕是也。

白話文:

鱉瘕

宋朝有個名叫溫革的郎中,從年輕到壯年一直身體健壯,從未得過病,因此不相信醫術。他曾經看到醫書上寫著:吃鱉不可吃莧菜,於是就一起吃了。從此以後,他就飽受腹痛的折磨,每次發作時,幾乎人事不省,才開始懷疑是鱉和莧菜引起的,但還沒有確切的證據。

後來他又再次同時吃了鱉和莧菜,結果病情加重,如同鱉的甲殼一樣,身體變得虛弱無力,沒多久就去世了。人們抬著他的屍體放在馬廄裏,還沒有下葬。突然,無數的小鱉從他身體的上下竅孔湧出來,四散奔逃在馬廄中。奇怪的是,這些小鱉只要遇到馬尿就會變成水。溫革的兒子看見了,趕緊收集起這些小鱉,用馬尿澆灌牠們,結果全部化為水。於是,溫革的兒子也喝了馬尿,他的病也神奇地好了。

巢元方也曾經說過:有人患了鱉瘕,死了之後,家人打開他的肚子,發現裡面有一隻白色的鱉,而這隻鱉卻還活著。正好有人騎著白馬來看望他,白馬就尿了,人們用馬尿灌那隻白色的鱉,結果它就化為水了。

米瘕

宋朝乾德年間,江浙一帶有個名叫慎道恭的人,身體瘦弱得像得了癆病一樣,而且只喜歡吃米飯。如果吃不到米飯,就會流口水,看起來就像憂愁思念一樣,一旦吃了米飯,就馬上恢復正常。很多醫生都無法診斷他的病因。後來,他遇到一位名叫道廣的蜀地僧人,僧人開了個方子:雞屎和米飯各半合,混合在一起炒成粉末,用半碗水調勻,一次服用。過了一會兒,病人吐出了一些米飯形狀的東西,病就痊癒了。醫生說,他的病就是米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