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四十 (1)
卷四十 (1)
1. 論
內經,曰:腸胃為市,無物不受,無物不包。又曰:飲食自倍,腸胃乃傷。若夫飲食不能謹節,則朝損暮傷,自傷成積。積久成熱,濕熱相生,而諸般奇形之蟲,各從五行之氣而化生矣。若腐草為螢之類是也。諸蟲附依腸胃之間,若元氣尚實,未為大害,稍有虛損,遂能侵蝕,隨其蟲動而變生諸病也。若夫膈噎、勞瘵、癩風、蠱脹、狐惑,傷寒等證,無不生蟲。又如螇鼠應聲蟲之類,未易悉舉,醫者宜推類而治之。
醫說,云:九蟲者,一曰伏蟲,長四寸,為群蟲之長。二曰白蟲,長一寸,相生至多,其母長至四五尺,則殺人。三曰肉蟲,狀如爛杏,令人煩滿。四曰肺蟲,其狀如蠶,令人咳。五曰蝟蟲,狀如蛤蟆,令人吐逆嘔噦。六曰弱蟲,狀如瓜瓣,令人多唾。七曰赤蟲,狀如生肉,令人腸鳴。八曰蟯蟲,至微細狀,如菜蟲,居洞腸間,多則為痔漏、癰疽諸瘡,無所不為。九曰蛔蟲,長一尺,貫心則殺人。又有屍蟲,與人俱生,狀如犬馬尾或如薄筋,依脾而居,長三寸許,大害於人,然多因臟虛寒勞熱而生。又云,五臟之蟲心蟲曰蛔,脾蟲寸白,腎蟲如寸截絲縷,肝蟲如爛杏,肺蟲如蠶,皆能殺人。惟肺蟲為急,肺蟲居肺葉之內,蝕人肺系,故成瘵疾,咯血聲嘶,藥所不到,治之為難。有人說《道藏)中,載諸蟲皆頭向下,惟自初一至初五以前頭上行,故用藥者多取月胐(取尾切,音斐,月三日明生之名)以前,蓋此也。如療寸白用良方錫沙、蕪荑、檳榔者,極佳。五更服,蟲盡下,白粥將息。藥用石榴根濃汁半升,下散三錢,丸五枚。
白話文:
《內經》中記載,腸胃就像一個市場,什麼東西都往裡收,什麼東西都包容。又說,飲食過度,就會傷害腸胃。如果飲食不節制,就會早上損傷,晚上又受損,日積月累就會形成積損。時間久了就會化熱,濕熱交織,於是各種奇形怪狀的蟲子,就會隨著五行之氣而化生,就像腐草化螢一樣。這些蟲子寄居在腸胃之間,如果元氣充盈,還不至於造成大礙,但如果稍微虛弱,它們就會侵蝕人體,隨著蟲子的活動而產生各種疾病。比如膈噎、勞瘵、癩風、蠱脹、狐惑、傷寒等症,都是蟲子造成的。還有螇鼠、應聲蟲等等,不勝枚舉。醫生應該根據類似的病症進行治療。
《醫說》中記載,九種蟲子,一是伏蟲,長四寸,是蟲子中的首領。二是白蟲,長一寸,數量很多,母蟲可以長到四五尺,會致人死亡。三是肉蟲,形狀像爛杏,讓人感到腹脹。四是肺蟲,形狀像蠶,讓人咳嗽。五是蝟蟲,形狀像蛤蟆,讓人嘔吐反胃。六是弱蟲,形狀像瓜瓣,讓人唾液增多。七是赤蟲,形狀像生肉,讓人腸鳴。八是蟯蟲,非常細小,像菜蟲,住在肛門周圍,數量多了就會引起痔漏、癰疽等瘡瘍,什麼病都能引起。九是蛔蟲,長一尺,穿透心臟就會致人死亡。還有一種屍蟲,與人一起出生,形狀像犬馬的尾巴或薄筋,住在脾臟,長三寸左右,對人危害很大,多因臟虛寒熱而生。
《醫說》還說,五臟的蟲子,心蟲叫蛔蟲,脾蟲叫寸白,腎蟲像寸長的絲線,肝蟲像爛杏,肺蟲像蠶,都能致人死亡。其中肺蟲最危險,肺蟲住在肺葉內,會侵蝕肺系,導致瘵疾,咯血聲嘶,藥物難以到達,治療很困難。有人說《道藏》中記載,所有蟲子都是頭朝下,只有從初一到初五之前頭朝上,所以用藥時多取月胐(取尾切,音斐,月三日明生之名)以前,這就是原因。比如治療寸白用良方錫沙、蕪荑、檳榔,效果很好。五更服用,蟲子就會全部排出,用白粥調養。藥物可以用石榴根濃汁半升,下散三錢,製成五枚丸藥。
醫余,云:蛔蟲,九蟲之類,人腹中皆有之。小兒失乳而哺早,或食甜過多,胃虛蟲動,令人腹痛惡心,口吐清水,腹上有青筋,火煨使君子與食,以殼煎湯送下甚妙。然世人多於臨臥服之,又無日分,多不驗。唯是於月初四五間五更服之,至日午前蟲盡下,可以和胃溫平藥一兩日調理之,不可多也。凡蟲在人腹中,月上旬,頭向上,中旬橫之,下旬頭向下,故中下旬用藥即不入蟲口,所以不驗也。牛馬之生,上旬生者,行在母前,中旬生者,並肩而行,下旬生者後隨之。貓之食鼠亦然,上旬食上假,中旬中假,下旬下假,自然之理物皆由之,而莫知之。丹溪曰,濕熱之生,臟腑虛,則侵蝕,上半月蟲頭向上易治,下半月蟲頭向下難治。先以肉汁或砂糖引蟲頭向上,然後用藥打蟲,方用楝樹根、檳榔、鶴蝨,夏取汁,冬濃煎,飲之。又萬應丸最好。腹內熱,腸胃虛,蟲行求食。上唇有瘡曰惑蟲,蝕其臟。下唇有瘡曰狐蟲,蝕其肛。(亦有口瘡非狐惑也)
白話文:
古人認為人體內都有蛔蟲,小孩吃奶少或吃太多甜食,胃虛弱就會讓蟲子作怪,導致腹痛噁心、吐口水、肚子上有青筋。用火烤過的使君子,把殼煎湯喝下去最有效。不過,很多人睡前服用,而且沒有挑日子,所以效果不好。最好的時間是月初四、五那天凌晨服用,到中午蟲子就會全部排出來。之後可以用溫和的藥調理一兩天,但不能服用太多。古人觀察到,蟲子在肚子裡,月初的時候頭朝上,月中橫著,月底頭朝下。所以,月中下旬用藥就沒辦法碰到蟲子的嘴,效果自然不好。牛馬出生也是一樣,月初生的走在母馬前面,月中生的並排走,月底生的就走在後面。貓抓老鼠也是一樣,月初抓上層,月中抓中層,月底抓下層。這就是自然規律,很多人卻不知道。丹溪先生說,濕熱入侵、臟腑虛弱就會被蟲子侵蝕。上半月蟲頭朝上比較容易治,下半月蟲頭朝下就難治。可以先用肉汁或糖引誘蟲子頭朝上,然後再用藥驅蟲,可以用楝樹根、檳榔、鶴蝨,夏天取汁,冬天濃煎喝。萬應丸也很有效。肚子裡熱、腸胃虛弱,蟲子就會到處找食物。上嘴唇長瘡叫做惑蟲,會侵蝕內臟。下嘴唇長瘡叫做狐蟲,會侵蝕肛門。當然也有一些口瘡不是狐惑。
李氏,曰:諸蟲皆因飲食不節,或飢飽失宜,或過飧腥鱠炙煿或鱉莧同食,以致中脘氣虛不運而成積,積久成熱,濕熱熏蒸,痰與瘀血凝結,隨五行之氣變化而為諸般奇怪之形,若腐草為螢是也。九蟲,一曰伏蟲,長四寸許,為諸蟲之長。二曰蛔蟲,長尺許,貫心即殺人。三曰白蟲,長一寸,母子相生,其形轉大而長,亦能殺人。四曰肉蟲,狀如爛杏。五曰肺蟲,其狀如蠶。六曰蝟蟲,狀如蛤蟆。七曰弱蟲,又名膈蟲,狀如瓜瓣。八曰赤蟲,狀如生肉。九曰蟯蟲,狀如菜蟲,形至細微。肉蟲令人心煩滿悶;肺蟲令人咳嗽;蝟蟲令人嘔吐呃逆,喜噦,嘈雜,愛吃泥炭,生米,茶鹽,姜椒等物。弱蟲令人多唾。蟯蟲居廣腸,多則為痔,劇則為癩,癰疽疥癬,多蟲之為害。赤蟲令人腸鳴。又有感觸蠢動之物,或山澗蛇虺水蛭遺精,誤飲其水,或草木果品,蟲聚其里,誤食以致心腹刺痛,或引腰脅,時作時止,諸藥不效,乃蟲證也。雄砂丸主之。婦人經閉腹大,僅一月間,便能動作,乃至過期不產,或有腹痛,此必蟲證,雄砂丸,或萬應丸主之。血鱉小兒最多,大人間有,蓋鱉因積瘀而成故也,追蟲打鱉丸。不敢下者,釣蟲黑白丸亦好。但釣後須服調脾和胃藥。
白話文:
李氏曰:
各種蟲病都是因為飲食不節,或是飢飽失宜,或是過度食用生冷、油膩、燒烤的食物,或是鱉與莧菜一同食用,導致中脘氣虛不運,形成積聚。積聚久了就會化熱,濕熱燻蒸,痰與瘀血凝結,隨著五行之氣的變化而呈現出各種奇怪的形狀,就如同腐草生螢一樣。
九種蟲病分別為:
- 伏蟲: 長約四寸,是各種蟲病的首領。
- 蛔蟲: 長約一尺,穿透心臟就會致命。
- 白蟲: 長約一寸,母子相生,形狀會逐漸變大變長,也可能致命。
- 肉蟲: 形狀像爛杏。
- 肺蟲: 形狀像蠶。
- 蝟蟲: 形狀像蛤蟆。
- 弱蟲: 又名膈蟲,形狀像瓜瓣。
- 赤蟲: 形狀像生肉。
- 蟯蟲: 形狀像菜蟲,體型非常細小。
肉蟲會讓人感到心煩、胸悶;肺蟲會讓人咳嗽;蝟蟲會讓人嘔吐、呃逆、喜歡噯氣、胃裡嘈雜、愛吃泥炭、生米、茶鹽、薑椒等食物;弱蟲會讓人唾液過多;蟯蟲居住在直腸,數量多就會導致痔瘡,嚴重就會變成癩病、癰疽、疥癬,都是蟲病的危害;赤蟲會讓人腸鳴。
此外,還有一些因為接觸到蠢動之物,例如山澗中的蛇、虺、水蛭的遺精,誤喝了這些水,或是誤食了蟲聚集的草木果實,導致心腹刺痛,或者牽連腰脅,時作時止,各種藥物都不起作用,這都是蟲病的表現。雄砂丸可以治療。
女性月經閉止、肚子很大,只過了一個月就開始活動,甚至到了生產日期卻沒有生出來,或者腹痛,這也一定是蟲病,雄砂丸或萬應丸可以治療。
血鱉病在小兒中最常見,成年人也會患病,這是因為積瘀而導致的。追蟲打鱉丸可以治療。不敢服用藥丸者,釣蟲黑白丸也可以。但是服用釣蟲黑白丸後,一定要服用調脾和胃的藥物。
凡蟲證,眼眶鼻下青黑,面色痿黃,臉上幾條紅絲,如蟹爪分明,飲食不進,肌肉不生,沉重寒熱,若不早治,相生不已,貫心殺人。又有應聲蟲,每語喉中,如有物作聲,相應者,有人教誦本草至雷丸,則無聲,乃頓服數枚而愈。狐惑蠱注見各條。體虛者俱宜先用補藥,扶其元氣,然後用王道之藥,佐以一二殺蟲之劑,如化蟲丸,使君子丸,五膈下氣丸之類。或追蟲後而繼以溫補亦可。
白話文:
凡是患有蟲病的人,通常會有眼眶和鼻下青黑、面色萎黃、臉上出現幾條紅絲,像蟹爪一樣明顯的症狀。他們食慾不振、肌肉不長,而且容易感到沉重、忽冷忽熱。若不早加治療,病症會相互滋生,最終危及心臟,致人死亡。
還有一種叫做「應聲蟲」的病症,患者說話時喉嚨中會發出奇怪的聲音,仿佛有東西在裡面作響。這種情況,可以讓患者跟著別人念誦本草綱目中關於雷丸的內容,聲音就會消失。之後服用數枚雷丸就能痊癒。至於狐惑蠱注的相關症狀,請參閱其他條目。
體質虛弱的患者,應先服用補藥,扶助元氣,之後再使用治療蟲病的藥物,並佐以少量殺蟲藥劑,例如化蟲丸、使君子丸、五膈下氣丸等。也可以在驅除蟲患之後,再服用溫補藥物。
不然則蟲去,而元氣亦散矣。體實蟲攻上膈,心腹絞痛,用樟木屑,濃煎湯服之,大吐。吐蟲痛減後,煎甘草湯與之和胃。如有積,自吐蟲者,用黑錫灰、檳榔等分為末,米飲下。下蟲用追蟲丸。取積藥苦楝根湯、萬應丸、萬病解毒丹,量選用。
白話文:
否則的話,蟲雖然除掉了,但元氣也散失了。如果身體強健,蟲子侵犯上膈,導致心腹絞痛,可以用樟木屑濃煎成湯服用,可以大量嘔吐。吐出蟲子、疼痛減輕後,再煎甘草湯給病人喝,以和胃。如果有積聚的蟲子,自行吐出蟲子的,可以用黑錫灰和檳榔等分研末,用米湯送服。要驅除蟲子,可以用追蟲丸。如果是積聚的藥物,可以用苦楝根湯、萬應丸、萬病解毒丹,根據情況選擇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