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三十九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十九 (7)

1. 治蠱脹方

諸蠱保命丹,治蜘蛛蠱脹。

肉蓯蓉(三兩),青礬,紅棗,香附(各一斤),大麥芽(一斤半)

上先將蓯蓉,青礬入罐內,同煅煙盡,和前藥為末,糊丸桐子大,每服二十丸,食後酒下。

蛤蟆煮肚法,治蠱脹兼治浮腫。

用癩蛤蟆一個,入豬肚內,煮熟去蛤蟆,將肚一日食盡。

香棗丸,治十種蠱氣病,諸脹,內熱者,尤宜。

白話文:

「諸蠱保命丹」用於治療蜘蛛蠱脹。

將肉蓯蓉三兩和青礬放入罐中,一起煅燒至煙盡,再與香附、紅棗各一斤,以及大麥芽一斤半混合研磨成粉,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子。每次服用二十丸,飯後用酒送服。

「蛤蟆煮肚法」用於治療蠱脹和浮腫。

將一隻癩蛤蟆放入豬肚中,煮熟後取出蛤蟆,將豬肚在一天內吃完。

「香棗丸」用於治療十種蠱氣病以及各種脹滿,尤其適合內熱患者。

苦丁香不拘多少。

上為細末,熟棗為丸,如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空心煎棗湯送下,三服。

蔭按:苦丁香,即苦瓜蒂也。散用之則吐;丸用之則瀉,凡有形之邪,無不出之,亦良方也。

白話文:

苦丁香的用量不限,研成細末,用熟棗做成丸子,大小如桐子般,每次服用三十丸,空腹用熱棗湯送服,連服三次。

苦丁香其實就是苦瓜的蒂,單獨服用可以催吐,製成丸藥服用則可以瀉下,對於一切有形的邪氣都能排出體外,是個很好的方子。

2. 治少腹脹方

澤漆湯,治石水,四肢瘦,腹腫不喘,其脈沉。

澤漆(洗去腥,五兩),桑白皮,射干(洗浸),黃芩,茯苓,白朮(各四兩),澤瀉,防己(各二兩)

上㕮咀,每服五錢,水三盞,烏豆一合,煎二盞,入藥同煎七分,去渣,空腹溫服,日三。

治石水方,少腹堅脹曰石水。陰陽結邪,多陰少陽也。

白話文:

澤漆湯用於治療石水症,症狀包括四肢消瘦、腹部腫脹但不喘不過氣、脈象沉細。藥方由澤漆(洗去腥味,五兩)、桑白皮、射干(洗浸)、黃芩、茯苓、白朮(各四兩)、澤瀉、防己(各二兩)組成。將藥材研磨成粉,每次服用五錢,以三碗水,加入一合烏豆,煎煮至兩碗,加入藥粉同煮七分,去渣,空腹溫服,每日三次。

石水症是指少腹部位堅硬脹滿的病症,是陰陽失調,陰盛陽虛所致。

用石英十兩,槌大豆大,以瓷瓶盛好酒三斗,浸以泥重封瓶口,用馬糞及糠火燒之,長令酒小沸,從卯至午,即住火候,次日暖一中盞飲,日可三度,如吃酒少,隨性飲之,其白石英可更一度燒之。

晞露丸,治寒傷於內,氣凝不流,結於腸外,久為癥瘕,時作疼痛,腰不得伸,名曰腸覃。

京三稜,莪朮(各一兩,酒浸),乾漆(五錢,洗去腥,炒煙盡),茴香(三錢,鹽炒),硇砂(四錢,另研),輕粉(一錢,另研),青皮(去白,三錢),川烏(半兩,炮去皮臍),雄黃(三錢,另研),川山甲(炮,三錢),麝香(五分,另研),巴豆(三十粒,去皮,同莪朮、三稜炒黃色,去不用)

白話文:

取石英十兩,敲成大豆大小,放入瓷瓶中,倒入三斗好酒,用泥土封住瓶口,用馬糞和糠火燒瓶,讓酒微微沸騰,從早上卯時燒到中午午時,然後熄火。第二天溫熱一杯酒飲用,一天可以喝三次。如果酒量小,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飲用。石英可以再次燒制。

晞露丸用於治療寒氣傷及內部,導致氣血凝滯不通,在腸道外形成結塊,久而久之形成癥瘕,時常疼痛,腰部無法伸直,稱為腸覃。

將京三稜、莪朮各一兩,用酒浸泡;乾漆五錢,洗淨腥味後炒至煙盡;茴香三錢,用鹽炒;硇砂四錢,單獨研磨;輕粉一錢,單獨研磨;青皮去除白皮,三錢;川烏半兩,炮製後去除皮和臍;雄黃三錢,單獨研磨;川山甲炮製後,三錢;麝香五分,單獨研磨;巴豆三十粒,去除皮後,與莪朮、三稜一起炒至黃色,不用。

上除另研四味外,余為細末,和勻,生薑汁打糊為丸,桐子大,每服二三十丸,溫生薑湯下,溫酒亦得,食前服。

烏喙丸,治腸覃,亦治乳余並男子疝氣。

烏喙(炮,去皮尖,一錢),半夏(湯洗,四錢),石膏(煅),黎蘆(炒),牡蒙,茯苓(酒浸),桂心,乾薑(炮,各一錢),巴豆(七個,研膏)

上為末,蜜丸如綠豆大,每服三五丸,食後酒飲任下。

白話文:

除了四味藥要另外研磨之外,其餘藥材磨成細粉,混合均匀,用生薑汁調成糊狀,製成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二三十丸,溫熱的生薑湯送服,溫酒也行,飯前服用。

烏喙丸可以治療腸覃,也能治乳余和男子疝氣。

烏喙(炮製,去皮尖,一錢),半夏(用湯洗淨,四錢),石膏(煅燒),黎蘆(炒製),牡蒙,茯苓(浸泡在酒中),桂心,乾薑(炮製,各一錢),巴豆(七個,研磨成膏)。

將上述藥材磨成粉末,用蜜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三五丸,飯後用酒或水送服。

見晛丹,治寒客於下焦,血氣閉塞而成瘕,日以益大,狀如懷子,名曰石瘕。此病多生於女子。

附子(四錢,炮,去皮臍),鬼箭羽(三錢),澤瀉肉桂,元胡索,木香(各二錢),紫石英(一錢),檳榔(二錢半),血竭(一錢半,另研),水蛭(一錢米,炒煙盡),桃仁(湯浸去皮炒黃三十個),京三稜(五錢),大黃(一錢,同三稜酒浸一宿焙乾。睍,胡典切,小視也。)

白話文:

見晛丹

見晛丹用於治療寒邪入侵下焦,導致血氣閉塞,形成瘕塊,且日益增大,形狀如同懷孕,稱為石瘕。此病多發生在女性身上。

方劑組成:

  • 附子(四錢,炮製去皮臍)
  • 鬼箭羽(三錢)
  • 澤瀉、肉桂、元胡索、木香(各二錢)
  • 紫石英(一錢)
  • 檳榔(二錢半)
  • 血竭(一錢半,另研磨)
  • 水蛭(一錢米,炒至煙盡)
  • 桃仁(湯浸去皮炒黃三十個)
  • 京三稜(五錢)
  • 大黃(一錢,與三稜一起用酒浸泡一晚,烘乾。睍,音“賢”,小視也。)

注:

  • 括號內的數字代表藥材的用量,以錢為單位。
  • 括號內的文字為藥材的炮製方法。
  • 「睍」字,音「賢」,意思是「小視」,指的是藥物的作用。

上除血竭、桃仁外,同為細末,和勻,用原浸酒打糊為丸,如桐子大,每服十丸,醋湯調下,溫酒亦得,食前。

石英散,治婦人血結胞門,或為癥瘕,在腹脅間,心腹脹滿腫急如石水狀,俗謂之血蠱。

紫石英(一兩),歸尾,馬鞭草,紅花(炒),蓬朮(炮),烏梅肉(各五錢),三稜(炒),蘇木節,沒藥,琥珀(研),甘草(各一錢)

白話文:

除了血竭和桃仁以外,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,混合均勻,用原酒浸泡後打成糊狀,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十丸,用醋湯送服,溫酒亦可,飯前服用。

石英散,主要用於治療婦女因血瘀而導致的胞門阻塞,或出現癥瘕,位於腹脅間,心腹脹滿腫急如石水狀,俗稱血蠱。

配方如下:紫石英一兩,歸尾、馬鞭草、紅花(炒)、蓬朮(炮)、烏梅肉(各五錢),三稜(炒)、蘇木節、沒藥、琥珀(研)、甘草(各一錢)。

上為末,濃煎,蘇木酒調下二錢,不飲酒,生薑湯調服。

大黃甘遂湯,治女人小腹滿如敦敦狀,小便微難而不渴,為水與血病結在血室也。(敦,音墩,大也)

大黃(四兩,蒸),甘遂(炮),阿膠(炒,各二兩)

上銼,每服三錢,水一盞,煎至七分,去渣溫服,其血當下。

萬病丸,治室女月經不通,臍下堅結,狀如杯升,發熱往來,下痢羸瘦,此為血瘕。若生肉瘕,不可為也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煎煮濃縮,加入蘇木酒二錢,如果不能喝酒,就用生薑湯調服。

大黃甘遂湯用於治療女性小腹脹滿像鼓一樣,小便略微困難但口渴,這是水與血病結在血室造成的。

大黃四兩蒸過,甘遂炮製,阿膠炒過,各二兩。將藥材切碎,每次服用三錢,水一盞,煎至七分,去渣溫服,血塊就會排出。

萬病丸用於治療未婚女性月經不通,臍下有堅硬的包塊,形狀像杯子一樣,伴隨發熱反覆、腹瀉、消瘦,這是血瘕造成的。如果包塊是生肉瘕,則不可使用此方。

乾漆(杵碎炒,令煙出一時許),牛膝(酒浸一宿,各一兩六錢),生地黃(四兩八錢,取汁)

上二味為末,入地黃汁內,慢火熬,候可丸即丸,如梧子大,空心米飲,或溫酒下一丸。日再,勿妄加,病去止藥。女人氣血虛,經不行者不可服。

白話文:

取乾漆研磨成粉末,用火炒至冒煙,時間約莫一會兒。牛膝用酒浸泡一夜,乾漆和牛膝各取一兩六錢。生地黃取四兩八錢,榨汁備用。將乾漆和牛膝研磨成粉末,加入生地黃汁中,用小火慢慢熬煮,直到可以搓成藥丸,丸子大小像梧桐子。空腹時用米湯或溫酒送服一丸,一天服用兩次,不可隨意增加劑量,病好了就停藥。婦女氣血虛弱、月經不調者禁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