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三十九 (4)
卷三十九 (4)
1. 治食脹方
大安丸,治飲食傷脾,成鼓脹者。
山楂肉(炒,一兩),白朮(炒),神麯(炒),半夏(制),茯苓(各一兩),陳皮(去白),連翹,蘿蔔子(生用,各五錢)
上為丸酌服。
加味枳朮湯,治內傷飲食停滯而脹者。
枳實(三錢),白朮(五錢),厚朴(三錢)
上銼,入生薑三片,水煎服。
加味胃苓湯,治傷酒食,濕熱之氣不化,致令腹脹者。
厚朴,蒼朮,陳皮,甘草,白茯苓,澤瀉,豬苓,白朮,桂,山楂,麥芽
上銼,生薑水煎服。
加味三補丸,治傷肉食內脹。
黃連,黃芩,黃柏,香附,半夏曲(各等分)
上為末,蒸餅為丸,用山楂湯下。
大異香散,治失飢傷飽,痞悶停酸,旦食不能暮食,名谷脹。
三稜,蓬莪,青皮(去穰),半夏曲,陳皮,藿香,桔梗,枳殼(炒),香附(炒),益智(各一錢),甘草(炙,五分)
上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棗一枚,水煎,食遠服。
丹溪方,治心腹膨脝,內多食積所致。
南星(一兩半),半夏,瓜蔞仁(另研,各一兩),香附(童便浸),黃連(姜炒,各二兩),礞石(硝煅),蘿蔔子(各五錢),麝香(少許),連翹(五錢)
上為末,麵糊為丸,如桐子大,每服五七十丸,白湯下。
白話文:
【治療飲食過量導致腹部脹大的方法】
-
大安丸:適用於飲食過量傷害脾胃,進而導致腹部鼓脹的情況。成分包括炒山楂肉、炒白朮、炒神麯、製半夏、茯苓各一兩,去白陳皮、連翹、生蘿蔔子各五錢。將以上藥材製成丸狀服用。
-
加味枳朮湯:針對飲食過量導致食物在體內停滯,造成腹部脹大的情況。成分有三錢的枳實、五錢的白朮、三錢的厚朴,加上三片生薑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-
加味胃苓湯:適用於因過量飲酒和食物,導致濕熱氣息無法消化,引起腹部脹大的情況。成分包括厚朴、蒼朮、陳皮、甘草、白茯苓、澤瀉、豬苓、白朮、桂、山楂、麥芽,加入生薑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-
加味三補丸:適用於食用過量肉類導致的腹部脹大。成分有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香附、半夏麯各等份,製成粉末後,以蒸餅做成丸狀,用山楂湯送服。
-
大異香散:適用於飲食過量,導致食物在體內滯留,早晨吃的東西到了晚上還未消化,這種情況被稱為「谷脹」。成分有三稜、蓬莪、去穰青皮、半夏麯、陳皮、藿香、桔梗、炒枳殼、炒香附、益智各一錢,炙甘草五分。將以上藥材作為一次的劑量,加入三片生薑和一枚棗,用水煎煮,飯後一段時間服用。
-
丹溪方:適用於心腹膨脝,由體內食物積累過多所導致。成分有南星一兩半,半夏、瓜蔞仁各一兩,香附(用童便浸泡)、黃連(用薑炒)、礞石(硝煅)、蘿蔔子各五錢,少許麝香,連翹五錢。將以上藥材製成粉末,以麵糊做成丸狀,如桐子大小,每次服用五七十粒,用白湯送服。
2. 治水脹方
葶藶木香散,治濕熱內外甚,水腫腹脹,小便赤澀,大便滑泄。此藥下水濕、消腫脹、止瀉、利小便之聖藥也。
葶藶子,茯苓,豬苓,白朮(各二錢),木香(五分),澤瀉,木通,甘草(各五錢),辣桂(二錢半),白滑石(三兩)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白湯調下,食前服。
白朮木香散,治喘嗽腫滿,欲變成水病者,不能臥,不敢多食,小便閉而不通者。
白朮,豬苓,澤瀉,甘草,木通,木香,赤茯苓(各五分),檳榔(三分),陳皮(去白),滑石(各二錢),官桂(二分)
上切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水煎溫服。
二氣散,治水氣蠱脹滿悶。
白醜,黑醜(各二錢)
上為細末,用大麥面四兩,同一處拌勻,做燒餅,臨臥用清茶一盞下,降氣為驗。
楮實子丸,治水氣鼓脹。
楮實子(一斗,用水一斗、熬成膏子),白丁香(一兩半),茯苓(三兩)
上二味為末,用楮實膏為丸,如桐子大,不計丸數,從少至多,服至小便清利,及腹脹減為度,次服中治丸,末治藥調養,疏啟其中。忌甘苦峻補,其下宜五補七宣丸。婁氏曰:白丁香為行濕之劑,煎湯調下,末治,即黃耆建中湯之類。
葶藶丸,治中滿腹大,四肢枯瘦,小便澀濁。
甜葶藶(隔紙炒),薺菜根(等分)
上為末,煉蜜丸如彈子大,每服一丸,陳皮湯嚼下,只三丸,小便清數,丸當依舊。
防己椒藶丸,治腹滿,口舌乾燥,此腸胃間有水氣。
防己,椒目,葶藶(炙),大黃(各一兩)
上為末,煉蜜丸如桐子大,先食飲,服十丸,日三服,稍增,口中自有津液。渴者,加芒硝五錢。
大戟棗子,專攻水證膨脹。
大戟(連根果,一握),大棗(一斗)
上二物,用水同煮一時,去大戟不用,旋旋吃棗,無時服盡。蔭按:大戟氣大寒而味苦甘,有小毒,能下十二經之水。大棗味甘,取其大補脾胃,而不為攻下所傷耳。服此方,大忌甘草,以其與大戟相反故也,慎之。
白話文:
【治水腫方】
- 葶藶木香散:適用於濕熱過重,身體水腫,腹部脹大,小便色紅且排尿困難,大便滑瀉的情況。這藥能有效排出體內濕氣,消除水腫,止瀉,並促進小便,是治療此症狀的良藥。
藥材包括:葶藶子、茯苓、豬苓、白朮、木香、澤瀉、木通、甘草、辣桂和白滑石。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三錢,用開水調和,飯前服用。
- 白朮木香散:適用於呼吸急促、咳嗽、腫脹,有轉變為水腫趨勢的患者,無法平躺,不敢多吃,且小便不通暢。
藥材包括:白朮、豬苓、澤瀉、甘草、木通、木香、赤茯苓、檳榔、陳皮和滑石、官桂。將所有藥材切成一份,加入三片薑,用水煎煮後溫服。
- 二氣散:適用於水氣引起的脹滿悶痛。
藥材包括:白醜和黑醜。將兩種藥材研磨成細粉,加入四兩的大麥麵粉,拌勻後做成燒餅,在睡前用清茶吞服,可達到降氣的效果。
- 楮實子丸:適用於水氣引起的鼓脹。
藥材包括:楮實子、白丁香和茯苓。將楮實子熬成膏,與其他兩種藥材混合,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子。根據個人情況,由少到多,直到小便清利,腹部脹痛減輕。
- 葶藶丸:適用於腹部脹大,四肢消瘦,小便排泄困難。
藥材包括:甜葶藶和薺菜根。將兩種藥材研磨成粉,用煉蜜製成丸子,每次服用一丸,用陳皮湯吞服,只需三丸,即可使小便通暢。
- 防己椒藶丸:適用於腹部脹滿,口乾舌燥,腸胃有水氣的症狀。
藥材包括:防己、椒目、葶藶和大黃。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,用煉蜜製成丸子,飯前服用十丸,一天三次,逐漸增加用量,會感到口中有津液。若口渴,可添加五錢芒硝。
- 大戟棗子:專門用於治療水腫膨脹。
藥材包括:大戟和大棗。將兩種藥材用水同煮,去掉大戟,持續吃棗,無需定時。需要注意的是,大戟性寒,帶微毒,能幫助排出體內的水分;大棗味甘,主要作用在補脾胃,避免被攻下藥物所傷。使用此方時,嚴禁食用甘草,因為它與大戟相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