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三十七 (1)
卷三十七 (1)
1. 痞滿
(痞,部鄙切。音否,痛也。病結也。氣隔不通也。不痛者為痞滿,痛者為結胸)
白話文:
痞是指感到胸部不適,氣不順暢,可能會感到痛楚。若沒有痛楚則稱為痞滿,有痛楚則稱為結胸。
2. 論
東垣,曰:夫痞者,心下滿而不痛是也。太陰者,濕也。主壅塞,乃土來心下為痞滿也。傷寒下太早亦為痞,乃因寒傷其榮,榮者,血也。心主血,邪入於本,故為心下痞悶。仲景立瀉心湯數方,皆用黃連以瀉心下之土邪,其效如響應桴。故《活人書》云:審知是痞,先用桔梗枳殼湯,非以此專治痞也。蓋因先錯下必成痞證,是邪氣將陷而欲過胸中,故先用截散其邪氣,使不致於痞。先之一字,早用之意也。若已成痞而用之,則失之晚矣。不惟不能消痞,而反損胸中之正氣,則當以仲景痞藥治之。經云:察其邪氣所在而調治之,正謂此也。非止傷寒如此,至於酒積雜病,下之太過,亦作痞滿。蓋下多亡陰。亡陰者,謂脾胃水穀之陰亡也。故胸中之氣因虛下陷於心之分野,故致心下痞。宜升胃氣,以血藥兼之。若全用氣藥導之,則其痞益甚。甚而復下之,氣愈下降,必變為中滿膨脹,皆非其治也。又有虛實之殊,如實痞大便閉者,厚朴枳實湯主之;虛痞大便利者,白芍陳皮湯主之;如飲食所傷痞悶者,當消導之,去其胸中窒塞;上逆兀兀欲吐者,則吐之。所謂在上者,因而越之是也。
白話文:
東垣說:所謂「痞」,就是心下飽滿卻不疼痛的症狀。太陰主濕,容易導致壅塞,而土氣侵入心下就會造成痞滿。傷寒病下得太早也會導致痞,這是因為寒邪傷了榮氣,榮氣就是血。心主血,邪氣入侵心臟本位,就會造成心下痞悶。
仲景創立了「瀉心湯」等多個方劑,都是用黃連來瀉去心下的土邪,其療效如同桴鼓相應。所以,《活人書》說:如果確診是痞,先用「桔梗枳殼湯」,並不是以此專治痞病。因為,如果先前下瀉不當,就必然會形成痞證,這時邪氣正要向下侵入胸中,所以要先用此方截散邪氣,使其不致於形成痞證。「先」字強調的是要早用。如果已經形成痞證再用此方,就失之晚矣。不僅不能消痞,反而會損傷胸中的正氣,那就應該用仲景的痞藥來治療。
《經》書說:「察其邪氣所在而調治之」,正是指的這個道理。不僅傷寒如此,其他因酒積雜病而下瀉過度,也會造成痞滿。因為下瀉過度會損傷陰氣,所謂亡陰,是指脾胃水穀之陰耗損。所以胸中之氣因虛而下陷於心的分野,就會導致心下痞。這時應該升提胃氣,並輔以血藥。如果只用氣藥導引,反而會加重痞證。如果病情加重,再繼續下瀉,氣機就會繼續下降,最終會發展成中滿膨脹,這都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。
此外,痞證還分虛實之別,比如實痞大便閉者,可用「厚朴枳實湯」治療;虛痞大便溏者,可用「白芍陳皮湯」治療;如果因飲食所傷而造成痞悶,就要消導之,去其胸中窒塞;上逆欲吐者,就要吐之。所謂「在上者,因而越之」,就是這個意思。
海藏,曰:治痞獨益中州脾土,以血藥治之,其法無以加矣。傷寒痞者,從血中來。雜病痞者,亦從血中來。雖俱為血證,大抵傷寒之法,從外至內,從有形至無形,故無形氣證,以苦泄之;有形血證,以辛甘散之;中滿者,勿食甘;不滿者,復當食也。中滿者,腹脹也。如自覺滿而外無腹脹之形,即非中滿,乃不滿也。不滿者,病也。當以甘治之可也。(無形氣證,以苦泄之者,枳實黃連之類是也。有形血證,以辛甘散之者,仲景人參湯是也)
劉宗厚,曰:痞之為病,由陰伏陽蓄,氣血不運而成。處心下位中央,䐜滿痞塞,皆土之病也。與脹滿有輕重之分。痞則內覺痞悶,而外無脹急之形,脹滿則外有形也。前人所論,皆指誤下而致之。亦有不因誤下而致者,如中氣虛弱,不能運化精微,則為痞。飲食痰積,不能施化,則為痞。濕熱太盛,土乘心下,則為痞。既痞與濕同治,惟上下分消其氣,如果有內實之證,庶可略與疏導。世人痞塞喜用利藥以求速效,暫時通快,痞若再作,益以滋甚,是不察夫下多亡陰之意也。葉氏曰:痞之與脹,誠有輕重之分。然世之病痞者,自謂小疾不以為重,而喜行疏泄峻利之藥,往往馴至於脹滿而不救也。昔人以商鞅治秦為喻,旨哉斯言,可以為世戒也。(馴,詳倫切。音,旬,馬順也,從也,善也,凡以漸而至,曰馴。又馴,古訓字)
白話文:
海藏、劉宗厚論痞病
海藏說:治療痞病,最重要的是益中州脾土,而以血藥治療,其方法再好不過了。傷寒引起的痞病,來自血中;其他雜病引起的痞病,也來自血中。雖然都是血證,但傷寒的治法,從外到內,從有形到無形,所以無形的氣證,用苦寒藥來瀉;有形的血證,用辛甘藥來散。中滿者,不要吃甘甜的食物;不滿者,就應該吃甘甜的食物。中滿者,就是肚子脹滿。如果自己感覺到滿,但外觀沒有肚子脹滿的樣子,就不是中滿,而是不滿。不滿者,是病,應該用甘甜的食物來治療。 (無形氣證,用苦寒藥來瀉,比如枳實、黃連等。有形的血證,用辛甘藥來散,比如仲景的人參湯。)
劉宗厚說:痞病的發生,是因為陰氣內伏,陽氣積蓄,氣血運行不暢而造成的。它位於心下,也就是中焦的位置,感覺到滿悶堵塞,都是脾土的病。痞與脹滿有輕重之分。痞病就是內覺痞悶,而外觀沒有脹急的形狀;脹滿則外觀有脹滿的形狀。前人所論,都是指誤食下瀉藥而導致的痞病。也有一些不是因為誤食下瀉藥引起的,比如中氣虛弱,不能運化精微,就會變成痞病。飲食痰積,不能消化,也會變成痞病。濕熱太盛,脾土乘犯心下,也會變成痞病。既要治療痞病,也要治療濕邪,只要上下分消其氣,如果有內實的證狀,就可以稍微疏導一下。世人患了痞塞,喜歡用瀉藥來求速效,暫時通暢,但痞病一旦復發,就會更加嚴重,這是不了解下瀉藥會傷陰的道理。葉氏說:痞與脹,確實有輕重之分。但是世人患了痞病,自認為是小病不以為重,喜歡用峻利疏泄的藥物,往往就會演變成脹滿而無法救治。古人以商鞅治秦為喻,這句話很有道理,可以作為世人的警戒。(馴,音旬,從也,善也,凡以漸而至,曰馴。)
丹溪,曰:痞有食積兼濕,心下痞須用枳實、炒黃連。如肥人心下痞,內有濕飲,宜蒼朮、半夏、縮砂、茯苓、滑石之類。如瘦人心下痞,乃鬱熱在上焦,宜枳實、黃連以導之,葛根、升麻以發之。如人飲食後,因冒風寒,飲食不消而作痞滿,宜吳茱萸、縮砂、藿香、草豆蔻之類,溫以化之。如脾氣虛弱,轉運不調,飲食不化而作痞者,宜白朮、陳皮、山楂、神麯、麥芽之類以消之。又曰:痞滿之證不一,有傷寒下早而作痞者,桔梗枳殼湯、小陷胸湯之類。有因酒食填塞胸中而作痞者,保和丸、東垣枳實導滯丸、木香化滯湯之類。
白話文:
丹溪曰:
痞症有食積兼濕者,心下痞悶需用枳實、炒黃連來治療。
若肥胖之人心下痞悶,內有濕飲,宜用蒼朮、半夏、縮砂、茯苓、滑石等藥物。
若瘦弱之人心下痞悶,乃是鬱熱在上焦,宜用枳實、黃連以導之,葛根、升麻以發之。
若人飲食後,因冒風寒,飲食不消而作痞滿,宜用吳茱萸、縮砂、藿香、草豆蔻等藥物,溫之化之。
若脾氣虛弱,轉運不調,飲食不化而作痞者,宜用白朮、陳皮、山楂、神麯、麥芽等藥物以消之。
又曰:
痞滿之證不一,有傷寒下早而作痞者,宜用桔梗枳殼湯、小陷胸湯等藥物。
有因酒食填塞胸中而作痞者,宜用保和丸、東垣枳實導滯丸、木香化滯湯等藥物。
傷寒下多則亡陰而痞者,四物湯加參、苓、白朮、升麻、柴胡,少佐以陳皮、枳殼之類。或大病後,元氣未復而胸滿氣短者,補中益氣湯、橘皮枳朮丸、木香枳朮丸之類。(有因下而結者,從虛及陽氣下陷治之。有不因下而痞者,從上虛及痰飲郁濕熱治之)
戴氏,曰:諸痞及噎膈,乃是痰為氣所激,而上氣又為痰所膈而滯,痰與氣搏,不能流通,並宜二陳湯加順氣之劑。邪氣作痞,宜用疏劑。若氣不順而作此為虛痞,宜於收補之中,微有疏通之意。因七氣所傷,結滯成痰,痞塞滿悶,宜四七湯加木香、香附、枳殼。
白話文:
傷寒病症如果一直拉肚子,就會損耗身體陰氣,導致身體沉重、消化不良。這種情況可以用四物湯加上人參、茯苓、白朮、升麻、柴胡,再稍微添加一些陳皮、枳殼等藥物。或者,如果是大病之後元氣尚未恢復,出現胸悶氣短的症狀,可以用補中益氣湯、橘皮枳朮丸、木香枳朮丸等藥物治療。這些症狀有可能是因為長期腹瀉導致體內虛弱,陽氣下降,也可能是因為身體虛弱導致痰飲積聚,濕熱內阻。
戴氏說:所有身體沉重、吞咽困難的病症,都是因為痰液被氣機刺激,上升的氣機又受到痰液的阻礙,導致氣機不通,痰氣交結。治療這些病症,可以用二陳湯加上順氣的藥物。如果病症是外邪入侵導致身體沉重,可以用疏通氣血的藥物治療。如果病症是氣虛導致身體沉重,則要以收補為主,同時稍微加入一些疏通氣血的藥物。由於七種氣息受損,導致痰液積聚,身體沉重,胸悶氣短,可以用四七湯加上木香、香附、枳殼治療。
李氏,曰:痞與否卦義同。精神氣血,出入流行之紋理閉密,而為心下痞塞,按之不痛,非若脹滿。外有脹急之形,大便易而利者,為虛;大便難而閉者,為實。外感邪氣,自肌表傳入胸膈,為半表半裡證,宜和解。或已經下,胸滿而痛者,為結胸;不滿者為痞滿,同傷寒治法。雜病食積,下之太過,或誤下,則脾胃之陰頓亡,以致胸中至高之氣,乘虛下陷心肺分野。其所蓄之邪,又且不散,宜理脾胃,兼以血藥調之。若用氣藥導利,則氣愈降而痞愈甚,久則變為中滿鼓脹。蓋痞皆自血中來,但傷寒從外之內,宜以苦泄。雜病從內之外,宜以辛散。人徒知氣之不運,而概用枳、梗、檳榔,而不知養陰調血,惜哉。古方,食壅胸中窒塞者,二陳湯探吐。傷飲食胸痞者,枳朮丸。食後感寒以致飲食不化者,二陳湯加山楂、麥芽、神麯。虛寒不散,或寬或急,常喜熱物者,理中湯加枳實。稍久郁成濕熱者,平補枳朮丸。痰火因厚味郁成痰滯者,小陷胸湯,或枳梗二陳湯、導痰湯。火盛者,二陳湯加芩、連、瓜蔞或黃芩利膈丸,用白朮、陳皮煎湯下。或古萸連丸,以瀉肝補脾清濕熱開痞結。久病者,黃連消痞丸。如痰火濕熱太甚者,方敢用三黃瀉心湯,加減量下之。虛者,只宜分消上下,與濕同治。七情氣鬱成痞,不思飲食,食之不散者,木香化滯湯或順氣導痰湯。有稟受中虛,痞滯不運,如飢如微刺者,六君子湯加香附、砂仁。有內傷勞役,濁氣犯上,清氣下陷,虛痞者,補中益氣湯加黃連、枳實、芍藥。便閉,加大黃。嘔,加黃連、生薑、陳皮。冬月,加黃連、丁香。食已心下痞者,平補枳朮丸。停飲中寒者,枳實理中丸。瘀血結成窠囊而心下痞者,用桃仁、紅花、香附、大黃等分為末,酒調服利之,或犀角地黃湯。血虛挾火,遇勞則發,心下不快者,四物二陳湯加桔梗、瓜蔞降之。氣血俱虛者,枳實消痞丸。王道消補,不輕吐下,故古方以芩、連、枳實苦泄;厚朴、生薑、半夏辛散;參、術甘苦溫補;茯苓、澤瀉淡滲。隨病所在調之。通用二陳湯為主,隨證加減。
白話文:
李氏曰:痞與否卦義同。精神氣血,出入流行之紋理閉密,而為心下痞塞,按之不痛,非若脹滿。
李氏說:痞和否卦的意義相同。精神、氣血,在人體內運行流動的紋理閉塞不通,就會導致心下痞塞,按壓時不痛,不像脹滿那樣疼痛。
外有脹急之形,大便易而利者,為虛;大便難而閉者,為實。外感邪氣,自肌表傳入胸膈,為半表半裡證,宜和解。
如果病人表面看起來有脹急的症狀,大便容易排出且通暢,屬於虛證;而大便難排且便秘,則屬於實證。外感邪氣從肌膚表面侵入胸膈,屬於半表半裡證,應該用和解的方法治療。
或已經下,胸滿而痛者,為結胸;不滿者為痞滿,同傷寒治法。雜病食積,下之太過,或誤下,則脾胃之陰頓亡,以致胸中至高之氣,乘虛下陷心肺分野。其所蓄之邪,又且不散,宜理脾胃,兼以血藥調之。
如果病邪已經向下傳入,胸部滿脹且疼痛,屬於結胸;如果不滿脹,則屬於痞滿,這兩種情況都屬於傷寒的治療範圍。雜病引起的食積,如果用瀉下之法過度,或者誤用瀉下之法,就會損傷脾胃的陰氣,導致胸中至高的陽氣乘虛而下,陷於心肺之間。積聚在體內的病邪,也無法散去,應該理脾胃,並用活血藥調治。
若用氣藥導利,則氣愈降而痞愈甚,久則變為中滿鼓脹。蓋痞皆自血中來,但傷寒從外之內,宜以苦泄。雜病從內之外,宜以辛散。
如果用行氣藥物來導利,就會使氣更加下降,痞症更加嚴重,時間久了就會變成中滿鼓脹。因為痞症都是由血中產生的,但是傷寒是由外感而來的,應該用苦味瀉下的藥物;雜病是由內而外的,應該用辛味散寒的藥物。
人徒知氣之不運,而概用枳、梗、檳榔,而不知養陰調血,惜哉。古方,食壅胸中窒塞者,二陳湯探吐。傷飲食胸痞者,枳朮丸。
人們只知道氣機不暢,就一概用枳實、枳殼、檳榔,卻不知道要養陰調血,實在可惜。古代的方劑,食積阻滯胸中,造成窒塞的,可以用二陳湯來探吐。因飲食不當導致胸痞的,可以用枳朮丸。
食後感寒以致飲食不化者,二陳湯加山楂、麥芽、神麯。虛寒不散,或寬或急,常喜熱物者,理中湯加枳實。稍久郁成濕熱者,平補枳朮丸。
食後受寒導致飲食不消化的,可以用二陳湯加入山楂、麥芽、神麴。虛寒不散,或輕或重,經常喜歡熱東西的,可以用理中湯加入枳實。時間久了,積聚成濕熱的,可以用平補枳朮丸。
痰火因厚味郁成痰滯者,小陷胸湯,或枳梗二陳湯、導痰湯。火盛者,二陳湯加芩、連、瓜蔞或黃芩利膈丸,用白朮、陳皮煎湯下。
因吃太多厚味食物,導致痰火郁結,形成痰滯的,可以用小陷胸湯,或者枳梗二陳湯、導痰湯。火盛的,可以用二陳湯加入黃芩、黃連、瓜蔞,或者黃芩利膈丸,用白朮、陳皮煎湯服用。
或古萸連丸,以瀉肝補脾清濕熱開痞結。久病者,黃連消痞丸。如痰火濕熱太甚者,方敢用三黃瀉心湯,加減量下之。
也可以用古代的萸連丸,來瀉肝補脾,清濕熱,開痞結。久病的,可以用黃連消痞丸。如果痰火濕熱過於嚴重,才敢用三黃瀉心湯,根據情況加減藥量服用。
虛者,只宜分消上下,與濕同治。七情氣鬱成痞,不思飲食,食之不散者,木香化滯湯或順氣導痰湯。
虛證的,只宜分消上下,與濕邪一起治療。七情鬱結導致氣滯成痞,不想吃東西,吃了也不消化,可以用木香化滯湯,或者順氣導痰湯。
有稟受中虛,痞滯不運,如飢如微刺者,六君子湯加香附、砂仁。有內傷勞役,濁氣犯上,清氣下陷,虛痞者,補中益氣湯加黃連、枳實、芍藥。
如果天生脾胃虛弱,痞滯不運,感覺好像飢餓,又好像有針刺一樣的疼痛,可以用六君子湯加入香附、砂仁。如果有內傷勞累,濁氣上犯,清氣下降,導致虛痞,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加入黃連、枳實、芍藥。
便閉,加大黃。嘔,加黃連、生薑、陳皮。冬月,加黃連、丁香。食已心下痞者,平補枳朮丸。停飲中寒者,枳實理中丸。
如果便秘,加用大黃。如果嘔吐,加用黃連、生薑、陳皮。冬天,加用黃連、丁香。吃飯之後心下痞塞的,可以用平補枳朮丸。喝了冷飲,導致脾胃中寒的,可以用枳實理中丸。
瘀血結成窠囊而心下痞者,用桃仁、紅花、香附、大黃等分為末,酒調服利之,或犀角地黃湯。血虛挾火,遇勞則發,心下不快者,四物二陳湯加桔梗、瓜蔞降之。
如果瘀血結成包塊,導致心下痞塞,可以用桃仁、紅花、香附、大黃等分研末,用酒調服,或者用犀角地黃湯。如果血虛夾雜着火,勞累就會發作,心下不舒服,可以用四物二陳湯加入桔梗、瓜蔞來治療。
氣血俱虛者,枳實消痞丸。王道消補,不輕吐下,故古方以芩、連、枳實苦泄;厚朴、生薑、半夏辛散;參、術甘苦溫補;茯苓、澤瀉淡滲。隨病所在調之。通用二陳湯為主,隨證加減。
如果氣血都虛弱,可以用枳實消痞丸。王道治病是消補兼施,不輕易用吐瀉之法。所以古代方劑中,用黃芩、黃連、枳實來苦泄;用厚朴、生薑、半夏來辛散;用人參、白朮來甘苦溫補;用茯苓、澤瀉來淡滲。根據病情的不同部位,加以調整。常用的方劑是二陳湯,根據症狀的不同,加減藥物。
吳氏,曰:痞與否同,不通泰也。易曰:天地不交而成痞,故肺氣不降,脾氣不運,升降不通,而名痞也。痞,虛中之實也。許學士云: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,留而不去,其病則實,故治痞者,一補一消。
白話文:
古文中提到的是「痞」這個病症。「痞」是指身體某個部位有阻塞、不通暢的情況。古人認為,如果天和地不能相交,就會形成「痞」這種情況。也就是說,當人體內的肺氣無法下降,脾胃的功能又不好時,就容易出現上下之間的交通受阻,導致「痞」的症狀。
「痞」是一種虛中有實的疾病。意思是說,在某些疾病的初期,可能因為正氣不足,所以才會讓邪氣趁機入侵;但隨著時間過去,邪氣在體內停留太久,病情也就變得更嚴重了。因此治療「痞」的方法,就是一方面要增強正氣(即補),另一方面也要消除邪氣(即消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