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三十六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十六 (4)

1. 治痰膈翻胃方

清痰理胃湯

枳實(麩炒),白朮(炒),半夏(湯泡),陳皮(去白各五分),白茯苓(一錢),甘草(三分)

上銼,水二鍾,姜三片,水煎服。清痰,加竹瀝、薑汁各五茶匙;瀉火,加薑汁、炒黃連五分;開鬱,加香附米、炒神麯、炒橘葉、青皮各五分;嘔吐,加藿香、砂仁;潤氣,加杏仁、麻子仁炒各五分;津少血虛,加川、歸、生地黃各酒洗五分。

開膈利痰湯,治氣結痰壅,膈噎飲食不下者。

半夏,茯苓,陳皮(各一錢半),枳實(一錢二分),桔梗,瓜蔞仁(去油),黃連,香附(各一錢),甘草(三分)

上用水二鍾,煎八分,加竹瀝半盞,薑汁二三匙,食前服。

旋覆花散,治胸中痰結,痞塞不通,不能飲食。

旋覆花,大腹皮,附子(炮,去皮臍),木香(不見火,各五錢),赤茯苓,白朮,前胡,半夏(泡七次),桂心,川芎,人參(各一兩),青皮(去穰,七錢半)

上㕮咀,每服五錢,生薑三片,水煎,食遠服。

參夏湯,治翻胃嘔吐。

人參(三兩),半夏(六兩)

上銼,每服一兩,入白蜜十餘匙,水煎溫服。

瓜蔞實丸,治膈噎,胸膈痞塞,痛徹背脅,喘急妨悶。

瓜蔞實(去殼),枳殼(去穰麩炒),半夏(湯泡七次),桔梗(炒,各一兩)

上為細末,薑汁、米糊丸,如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生薑湯下。

九仙奪命丹,治翻胃,痰涎壅盛。

半夏(薑製),白礬(枯過),厚朴(薑製,各五錢),南星(薑製),人參,甘草(各三錢),木香(四錢),枳殼(麩炒),豆豉(洗過,各一兩)

上為末,老米打糊為餅,如錢大,瓦上焙乾,晴夜露過,每服一餅,細嚼,以姜煎平胃散送下。忌酒、面、熏臘。一方加阿魏三錢,糖裘子五錢,神效。

一方

吳茱萸,黃連,貝母,瓜蔞仁,牛轉草

上丸服。

三花神佑丸,治積痰滿胃,食下即吐。

甘遂,芫花,大戟(拌炒,各半兩),大黃(一兩),黑牽牛(二兩,取頭末),輕粉(一錢)

上共為末,水丸桐子大,每服五丸,漸加五丸,白湯下,以快利止。

蔭按:胃中純是痰,則遏下焦少陽之火,蓄極而通,必作翻胃者勢也。以平劑治之,則經年不效,故用峻厲以下之。此大毒類聚為丸,瞑眩之劑也。惟聲重脈來有力者能行之,若言微脈來無力者,勿輕與也,慎之。

白話文:

[治痰膈翻胃方]

清痰理胃湯

藥材有:麩炒的枳實、炒的白朮、用湯泡的半夏、去了白的陳皮(以上皆五分)、白茯苓(一錢)、甘草(三分)。這些藥材切碎後,加入兩杯水和三片薑,煎煮後服用。如果要清除痰液,可再加入竹瀝和薑汁各五茶匙;若是降火,就加薑汁和炒黃連五分;想解鬱,則加香附米、炒神麯、炒橘葉、青皮各五分;若出現嘔吐,可加藿香、砂仁;想滋潤氣息,就加杏仁、麻子仁炒各五分;若是津少血虛,則加川芎、當歸、生地黃各酒洗五分。

開膈利痰湯,適用於氣結痰壅,食物不易吞嚥的情況。

藥材有:半夏、茯苓、陳皮(各一錢半)、枳實(一錢二分)、桔梗、去了油的瓜蔞仁、黃連、香附(各一錢)、甘草(三分)。加入兩杯水,煎煮至剩八分,再加入半盞的竹瀝和二三匙薑汁,在飯前服用。

旋覆花散,適用於胸中有痰結,胸痞堵塞,無法進食。

藥材有:旋覆花、大腹皮、炮附子、木香、赤茯苓、白朮、前胡、泡七次的半夏、桂心、川芎、人參(各一兩)、去了瓤的青皮(七錢半)。切碎後,每次服五錢,加入三片生薑,用水煎煮,飯後服用。

參夏湯,適用於翻胃嘔吐。

藥材有人參(三兩)、半夏(六兩)。切碎後,每次服一兩,加入十多匙的蜂蜜,用水煎煮,溫熱時服用。

瓜蔞實丸,適用於膈噎,胸膈痞塞,疼痛到背部和側腹,呼吸急促,感到悶。

藥材有:去了殼的瓜蔞實、去了瓤麩炒的枳殼、湯泡七次的半夏、炒的桔梗(各一兩)。磨成細粉,用薑汁和米糊做成像桐子大的丸子,每次服五十粒,用薑湯送服。

九仙奪命丹,適用於翻胃,痰多。

藥材有:薑製的半夏、枯過的白礬、薑製的厚朴(各五錢)、薑製的南星、人參、甘草(各三錢)、木香(四錢)、麩炒的枳殼、洗過的豆豉(各一兩)。磨成粉末,用老米打成糊做成餅,如錢大小,放在瓦上烤乾,晴夜露宿一夜,每次服一餅,細嚼,用薑煎的平胃散送服。忌酒、麵食、燻臘。另一個配方則會加入阿魏三錢、糖裘子五錢,效果神效。

一方

藥材有:吳茱萸、黃連、貝母、瓜蔞仁、牛轉草。這些藥材做成了丸子服用。

三花神佑丸,適用於胃中積痰,吃東西下去就吐。

藥材有:甘遂、芫花、大戟(拌炒,各半兩)、大黃(一兩)、黑牽牛(二兩,取頭末)、輕粉(一錢)。這些藥材一起磨成粉末,用水做成像桐子大的丸子,每次服五粒,逐漸增加五粒,用白湯送服,直到通便效果明顯才停止。

胃中全是痰,就會抑制下焦的火,蓄積到極點,必然會造成翻胃。用普通的藥劑治療,可能長時間都看不到效果,所以需要用強烈的藥物來解決。這是把大毒性的藥物聚集做成丸子,是劇烈的藥劑。只有聲音洪亮、脈搏有力的人才能使用,如果聲音小、脈搏弱,不要輕易使用,請謹慎。

2. 治食膈翻胃方

化滯和中湯,治脾胃弱為飲食所傷,胸膈噎塞,食不運化,此藥最好。

白朮(一錢半),枳實(麩炒),半夏(湯泡),陳皮,黃連(炒),茯苓(各一錢),厚朴(薑汁炒),神麯(炒),麥芽(炒),山楂(各八分),砂仁(七分),甘草(三分)

上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水煎,食前服。

加味保和丸,治食積膈噎。

山楂肉(一兩),半夏(薑製),陳皮,黃連(炒),蘿蔔子(炒,各五錢),神麯(炒三錢),麥芽(炒二錢)

上為末,酒糊或神麯糊丸,如桐子大,每服三五十丸,白湯下。

食鬱越鞠丸,治食噎膈。

山梔,神麯(炒),砂仁,香附(童便制),撫芎,蒼朮(米泔浸七日),梔子

上為末,丸服。

寬中進食丸,滋形氣,喜飲食。

枳實(麩炒,四兩),半夏(七錢),神麯(炒),麥芽(各五錢半炒),人參,草豆蔻,澤瀉(各五錢),白茯苓(三錢),橘皮,青皮(去白),檳榔,豬苓,乾生薑(各二錢半),白朮,甘草(炙,各二錢),砂仁(一錢半),木香(一錢)

上為細末,湯浸蒸餅為丸,如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食後米飲下。

五膈丸,治飲食停積不消,胸膈痞氣。

橘皮(二兩),大黃,牽牛,木香(各一兩)

上為末,煉蜜丸,如桐子大,每服四五十丸,冷水下,此治熱積之劑。

紫沉丸,治中焦吐食,由食積與寒氣相格,故吐而疼。

陳皮(五錢),半夏曲,砂仁(各三錢),烏梅(去核),丁香,杏仁(去皮尖),檳榔(各二錢),白朮,沉香,木香(各一錢),白豆蔻,巴豆霜(另研,各五分)

上為細末,令勻,醋糊丸如黍米大,每服五十丸,食後薑湯下,愈則止。小兒另丸。

厚朴丸,主翻胃吐逆,飲食噎塞,氣上衝心,腹中諸疾。其藥味即與萬病紫菀丸同。

厚朴,蜀椒(去目微炒),川烏頭(炮去皮各一兩半),菖蒲,紫菀(去土苗),吳茱萸(湯洗),柴胡,桔梗,茯苓,官桂,皂角(去皮弦,炙),乾薑(炮),人參(各二兩),黃連(二兩半),巴豆霜(半兩,另研)

上為細末,入巴豆霜,勻,煉蜜為劑。旋旋丸如梧桐子大,每服三丸,漸次加至五七丸,以利為度,生薑湯下,食後即臥。此方治效,與《局方》溫白丸同,及治處暑以後,秋冬間下利大效。春夏加黃連二兩,秋冬再加厚朴二兩。

棗包內靈丹,治男婦小兒胸膈脅肋疼痛,腹脹如鼓,不思飲食,宿食不消,膈噎,神效。

白朮,當歸,川芎,半夏,杏仁,茴香,莪朮,三稜,丁香,沉香(各五錢),良薑,官桂,川椒,胡椒,青皮,陳皮,甘草,草烏(各二錢),木香,巴豆(去油,各三錢)

上為末,醋糊丸如芡實大,每一丸用大棗一個,去核將藥入內,外用紙包,水濕煨熟去紙,細嚼溫酒下。

已上三方,俱系辛熱毒劑,有寒積者宜用。若無寒及虛弱人,勿輕用也。

棗肉平胃散,開胃進食。

蒼朮(米泔浸,五兩),厚朴(薑製),陳皮(去白,各三兩),甘草(炙),紅棗,生薑(各二兩)

上銼,拌勻,以水浸過面上半寸許,煮乾焙燥為末,每服二錢,空心鹽湯,點服。一方,加人參、茯苓。

太倉丸,治脾胃虛弱,不進飲食,翻胃不食。

縮砂仁(二兩),白豆蔻,丁香(各一兩),陳倉米(一升,黃土炒)

上為細末,用生薑自然汁和丸,如桐子大,每服一百丸,食後淡薑湯下。

已上數方,俱調養脾胃,誘進飲食之劑。

白話文:

[治療飲食困難與胃部反流的處方]

化滯和中湯,適用於脾胃功能弱,因飲食過量受損,胸部感到阻塞,食物消化不良的情況,這個藥物非常適合。

包含:白朮(4.5克),炒過的枳實,湯泡過的半夏,陳皮,炒過的黃連,茯苓(各3克),薑汁炒的厚朴,炒過的神麯,炒過的麥芽,山楂(各2.4克),砂仁(2.1克),甘草(0.9克)

以上藥材作為一劑,加上三片生薑,用水煎煮,飯前服用。

加味保和丸,適用於食物積滯導致的胸膈阻塞。

包含:山楂肉(30克),薑製的半夏,陳皮,炒過的黃連,炒過的蘿蔔子(各15克),炒過的神麯(9克),炒過的麥芽(6克)

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酒糊或神麯糊製成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三到五十粒,用白開水送服。

食鬱越鞠丸,適用於食物引起的胸膈阻塞。

包含:山梔,炒過的神麯,砂仁,香附(童便製),撫芎,米泔浸泡七天的蒼朮,梔子

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製成丸藥服用。

寬中進食丸,滋補身體,增加食慾。

包含:炒過的枳實(120克),半夏(21克),炒過的神麯,炒過的麥芽(各16.5克),人參,草豆蔻,澤瀉(各15克),白茯苓(9克),橘皮,去白的青皮,檳榔,豬苓,乾生薑(各7.5克),白朮,炙過的甘草(各6克),砂仁(4.5克),木香(3克)

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湯浸蒸餅製成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三十粒,飯後用米湯送服。

五膈丸,適用於飲食停滯不消化,胸膈痞氣。

包含:橘皮(60克),大黃,牽牛,木香(各30克)

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煉蜜製成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四到五十粒,用冷水送服,這是治療熱積的藥物。

紫沉丸,適用於中焦吐食,由食物積滯與寒氣相抵觸導致的吐且疼。

包含:陳皮(15克),半夏麯,砂仁(各9克),去核的烏梅,丁香,去皮尖的杏仁,檳榔(各6克),白朮,沉香,木香(各3克),白豆蔻,巴豆霜(各1.5克)

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均勻混合,用醋糊製成黍米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五十粒,飯後用薑湯送服,病情好轉就停止使用。兒童需調整用量。

厚朴丸,主要針對胃部反流嘔吐,飲食困難,氣上沖心,腹部各種疾病。其藥物成分與萬病紫菀丸相同。

包含:厚朴,去目微炒的蜀椒,炮製去皮的川烏頭(各45克),菖蒲,去土苗的紫菀,湯洗的吳茱萸,柴胡,桔梗,茯苓,官桂,去皮弦炙的皁角,炮製的乾薑,人參(各60克),黃連(62.5克),巴豆霜(12.5克)

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加入巴豆霜,均勻混合,用煉蜜製成藥劑。每次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三粒,逐漸增加至五到七粒,以通便為度,用薑湯送服,飯後立即躺下。這個處方的療效與《局方》中的溫白丸相同,並且對於處暑後,秋冬期間的下痢有很好的效果。春夏時可增加黃連60克,秋冬時再增加厚朴60克。

棗包內靈丹,適用於男女老少胸膈脅肋疼痛,腹部腫脹如鼓,不想吃東西,宿食不消化,胸膈阻塞,效果神奇。

包含:白朮,當歸,川芎,半夏,杏仁,茴香,莪朮,三稜,丁香,沉香(各15克),良薑,官桂,川椒,胡椒,青皮,陳皮,甘草,草烏(各6克),木香,去油的巴豆(各9克)

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用醋糊製成芡實大小的丸子,每個丸子用一個大棗,去核後將藥放入,外面用紙包住,用水濕潤後煨熟,去掉紙,細嚼後用溫酒送服。

以上三方,都屬於辛辣熱性有毒的藥物,有寒積的人適合使用。如果沒有寒氣或身體虛弱的人,不要輕易使用。

棗肉平胃散,開胃增食。

包含:米泔浸泡的蒼朮(150克),薑製的厚朴,去白的陳皮(各90克),炙過的甘草,紅棗,生薑(各60克)

以上藥材切碎,均勻混合,用水浸泡至藥面以上約半寸,煮乾後烘乾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6克,空腹時用鹽水送服。另一個處方,可以加入人參和茯苓。

太倉丸,適用於脾胃虛弱,無法進食,胃部反流無法進食。

包含:縮砂仁(60克),白豆蔻,丁香(各30克),陳倉米(1000克,黃土炒)

以上藥材磨成細末,用生薑自然汁和成丸,如桐子大小,每次服用一百粒,飯後用淡薑湯送服。

以上多個處方,都是調養脾胃,引導進食的藥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