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三十六 (2)
卷三十六 (2)
1. 脈法
脈經曰:寸緊尺澀,其人胸滿不能食而吐,吐止者,為下之,故不能食。誤言未止者,此為翻胃,故尺為微澀也。寸口脈緊而芤,緊則為寒,芤則為虛,虛寒相搏,脈為陰結而遲,其人則噎。關上脈數,其人則吐。脈弦者,虛也。胃氣無餘,朝食暮吐,暮食朝吐,變於胃反。
寒在於上,醫反下之,令脈反弦,故名曰虛。趺陽脈浮而澀,浮則虛;澀則傷脾,脾傷則不磨,朝食暮吐,暮食朝吐,宿穀不化,名曰胃反。脈緊而澀,其病難治。脈澀而小,血不足,脈大而弱,氣不足。
戴氏,曰:翻胃血虛者,脈必數而無力。氣虛者,脈必緩而無力。氣血俱虛者,則口中多出沫。但見沫大出者必死。有熱者,脈數而有力。有痰者,脈滑數,二者可治。血虛者,四物為主。氣虛者,四君子為主。熱以解毒為主,痰以二陳為主。龔氏曰:翻胃噎膈,寸緊尺澀,緊芤或弦虛寒之厄。關沉有痰,浮澀脾積,浮弱氣虛,澀小血弱。若澀而沉,七情所搏。又曰:脈浮緩者生,沉澀者死。
白話文:
脈經記載,寸脈緊而尺脈澀的人,胸部滿悶,吃不下東西,還可能嘔吐。嘔吐停止了,是因為病症向下發展,所以吃不下。如果誤以為嘔吐還沒停止,那是因為胃反,所以尺脈才會微微澀。寸口脈緊而虛,緊代表寒,虛代表氣虛,虛寒相搏,脈象呈現陰結而遲緩,患者就會感到噎住。關上脈搏數快,患者就會嘔吐。脈象弦緊,代表氣虛。胃氣不足,早上吃的食物晚上吐出來,晚上吃的食物早上吐出來,這是胃反的表現。
寒氣在上,醫生卻用下瀉的方法治療,導致脈象反轉為弦緊,所以稱為虛。趺陽脈浮而澀,浮代表氣虛,澀代表脾胃受損,脾胃受損無法消化食物,早上吃的食物晚上吐出來,晚上吃的食物早上吐出來,宿食無法消化,稱為胃反。脈象緊而澀,病情難治。脈象澀而小,代表血不足,脈象大而弱,代表氣不足。
戴氏說,胃反伴隨血虛的人,脈象必定又快又無力。氣虛的人,脈象必定緩慢無力。氣血俱虛的人,口中會不斷吐出泡沫,如果泡沫量很大,必定會死亡。有熱症的人,脈象快而有力。有痰症的人,脈象滑而快,這兩種病症都可以治療。血虛以四物湯為主,氣虛以四君子湯為主。熱症以解毒藥物為主,痰症以二陳湯為主。龔氏說,胃反噎膈,寸脈緊而尺脈澀,緊而虛或弦緊,都是虛寒的病症。關脈沉而有痰,浮而澀是脾積,浮而弱是氣虛,澀而小是血虛。如果脈象澀而沉,可能是七情所傷。又說,脈象浮而緩的病人會活,脈象沉而澀的病人會死。
2. 通治諸膈噎翻胃方
加減二陳湯,丹溪活套,治膈噎翻胃,悉用此為主治。
陳皮,半夏,茯苓,甘草
上用水煎,加薑汁、竹瀝、童便、韭汁服。如胸中覺有熱悶,加土炒黃連、黃芩、瓜蔞仁、桔梗。如血虛瘦弱之人,合四物湯,加杏仁泥、紅花、童便、韭汁之類,仍不可缺。如氣虛肥白人膈噎者,合四君子湯,亦加竹瀝、薑汁為要藥也。如飲酒人,加砂糖、驢尿入內服。如朝食暮吐,暮食朝吐,或食下須臾即吐者,此胃可容受,而脾不能傳送也。
白話文:
加減二陳湯
丹溪先生活套此方,專治膈間噎塞、翻胃嘔吐,均以它為主要治療藥方。
方劑:陳皮、半夏、茯苓、甘草。
用法:以上藥材用水煎服,再加入薑汁、竹瀝、童便、韭汁。若胸中感覺有熱悶,則需加入土炒黃連、黃芩、瓜蔞仁、桔梗。若患者血虛瘦弱,則需配合四物湯,並加入杏仁泥、紅花、童便、韭汁等,不可缺少。若患者氣虛肥白,亦有膈間噎塞症狀,則需配合四君子湯,同時也要加入竹瀝、薑汁。若患者因飲酒導致此症,則需加入砂糖、驢尿服用。若患者早晨吃飯晚上吐,晚上吃飯早晨吐,或剛吃完飯不久就吐,則說明胃能容納食物,但脾臟無法將食物傳送下去。
或大小腸秘結不通,食返而上奔也,加酒蒸大黃、桃仁之類以潤之。脾不磨者,加麥芽、神麯之類以助化之。有因七情鬱結成氣噎者,加香附、撫芎、木香、檳榔、瓜蔞仁、砂仁。
蔭按:膈噎大便燥結,用大黃,乃急則治其標之劑也。仍用四物湯,加童便、韭汁,多飲牛羊乳為上策也。但不可以人乳代之。蓋人乳內有飲食烹飪之火及七情之火存於中,故不可用。
白話文:
如果大腸和小腸阻塞不通,食物逆流往上衝,可以用酒蒸大黃、桃仁等藥物潤滑腸道。如果脾胃消化功能不好,可以用麥芽、神麴等藥物幫助消化。如果有因為七情鬱結導致氣逆上衝,可以用香附、川芎、木香、檳榔、瓜蔞仁、砂仁等藥物治療。
註解: 膈噎大便燥結,用大黃,是急症治標的藥物。但同時也應使用四物湯,並加入童尿、韭菜汁,多喝牛羊乳效果最佳。但不可用人乳代替,因為人乳中含有飲食烹飪的火氣和七情鬱結的火氣,所以不可使用。
順氣和中湯,治嘔吐翻胃,嘈雜吞酸,痞悶噫氣,噎膈,心腹刺痛,噁心,吐痰水。
陳皮(鹽水炒),香附(醋浸炒),山梔子(薑汁炒黑,各一錢),白朮(八分),白茯苓(七分),半夏(薑汁浸炒),神麯(炒,各六分),黃連(薑汁曬乾,以豬膽汁拌炒),枳實(麩炒,五分),砂仁(三分),甘草(炙二分)
上銼一劑,生薑三片,長流水,入嬌泥,攪澄清水一盅,煎至七分,入竹瀝、童便、薑汁,不拘時,細細溫服。如氣虛,加人參、黃耆各八分。如血虛,加當歸七分,川芎五分。如氣惱,或氣不舒暢,加烏藥五分,木香三分。如胸膈飽悶,加蘿蔔子炒六分。如心下嘈雜醋心,加吳茱萸四分,倍加黃連、白朮。如嘔吐不止,加藿香梗七分。
白話文:
順氣和中湯
功效: 治療嘔吐、反胃、胃部嘈雜、吞酸、胸腹脹悶、打嗝、噎膈、心腹刺痛、噁心、吐痰水等症狀。
藥方:
- 陳皮(鹽水炒):1錢
- 香附(醋浸炒):1錢
- 山梔子(薑汁炒黑):1錢
- 白朮:8分
- 白茯苓:7分
- 半夏(薑汁浸炒):6分
- 神麴(炒):6分
- 黃連(薑汁曬乾,以豬膽汁拌炒):6分
- 枳實(麩炒):5分
- 砂仁:3分
- 甘草(炙):2分
用法:
-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取一劑。
- 生薑三片,加入清水,放入藥粉,攪拌至澄清,約一盅。
- 以小火煎煮,至藥液剩下約七分。
- 加入竹瀝、童便、薑汁,不限時間,溫服。
加減:
- 氣虛者,加人參、黃耆各8分。
- 血虛者,加當歸7分,川芎5分。
- 氣惱或氣不舒暢者,加烏藥5分,木香3分。
- 胸膈飽悶者,加蘿蔔子炒6分。
- 心下嘈雜、醋心者,加吳茱萸4分,並加倍黃連、白朮。
- 嘔吐不止者,加藿香梗7分。
安胃湯,治胃虛,吐食不納。
人參(五分),白朮,茯苓,山藥(炒),當歸,陳皮,半夏(薑汁炒),藿香(各一錢),黃連(薑汁炒),蓮肉(各八分),砂仁(五分),甘草(三分)
上銼一劑,加生薑三片,棗一枚,烏梅一個,水煎溫服。
王道無憂散,治翻胃膈噎,攻補兼濟。
白朮(土炒),白茯苓(各一錢二分),當歸,白芍藥(煨),川芎,生地(酒炒),赤茯苓,砂仁,枳實(麩炒),香附,烏藥,陳皮,半夏(薑汁炒),藿香,檳榔,豬苓,木通,天門冬(去心),麥門冬(各八分),粉草(三分),黃柏(人乳炒),知母(人乳炒),黃芩(炒,各八分),赤芍藥(五分)
白話文:
安胃湯
功效: 治胃虛、吐食不納(胃氣虛弱,飲食難以消化吸收,容易嘔吐)。
藥材:
- 人參(五分)
- 白朮
- 茯苓
- 山藥(炒)
- 當歸
- 陳皮
- 半夏(薑汁炒)
- 藿香(各一錢)
- 黃連(薑汁炒)
- 蓮肉(各八分)
- 砂仁(五分)
- 甘草(三分)
製法: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,取一劑份量,加入生薑三片、大棗一枚、烏梅一個,用水煎煮至溫熱後服用。
王道無憂散
功效: 治翻胃膈噎(胃氣上逆,導致嘔吐、胸悶、吞嚥困難),攻補兼濟(既能攻邪,又能補虛)。
藥材:
- 白朮(土炒)
- 白茯苓(各一錢二分)
- 當歸
- 白芍藥(煨)
- 川芎
- 生地(酒炒)
- 赤茯苓
- 砂仁
- 枳實(麩炒)
- 香附
- 烏藥
- 陳皮
- 半夏(薑汁炒)
- 藿香
- 檳榔
- 豬苓
- 木通
- 天門冬(去心)
- 麥門冬(各八分)
- 粉草(三分)
- 黃柏(人乳炒)
- 知母(人乳炒)
- 黃芩(炒,各八分)
- 赤芍藥(五分)
製法: 藥材研磨成粉末,適量服用。具體用法用量請諮詢醫師。
上銼一劑,水煎服。
安中調氣丸,治翻胃,一切痰氣之疾。
白朮(土炒),陳皮(鹽水炒,各二兩),香附(三兩,長流水浸三日,洗淨,炒黃色),半夏(薑汁浸曬,香油炒),白茯神(去木),枳實(麩炒),黃連(薑汁浸,豬膽汁炒),神麯(炒,各一兩),白芍藥(鹽水洗),紫蘇子(炒),蘿蔔子(炒,各六錢),當歸(酒洗),川芎,白豆蔻(各五錢),木香(一錢),甘草(炙,三錢)
白話文:
藥方:安中調氣丸
**功效:**治療胃反酸、各種痰氣病症。
藥材:
- 白朮(土炒):二兩
- 陳皮(鹽水炒):二兩
- 香附(長流水浸三日,洗淨,炒黃色):三兩
- 半夏(薑汁浸曬,香油炒):一兩
- 白茯神(去木):一兩
- 枳實(麩炒):一兩
- 黃連(薑汁浸,豬膽汁炒):一兩
- 神麴(炒):一兩
- 白芍藥(鹽水洗):一兩
- 紫蘇子(炒):六錢
- 蘿蔔子(炒):六錢
- 當歸(酒洗):五錢
- 川芎:五錢
- 白豆蔻:五錢
- 木香:一錢
- 甘草(炙):三錢
用法: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取一劑,用水煎煮服用。
上為細末,竹瀝、薑汁打神麯糊丸,如綠豆大,每服八十丸,不拘時,白滾湯送下,清米湯亦可。
白話文:
把上面的材料研磨成細粉末,用竹瀉和薑汁調勻後做成藥丸,大小跟綠豆一樣。每次服用80粒,不限時間,可以用溫開水或清米湯吞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