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十三 (2)
卷十三 (2)
1. 治胃寒呃逆方
小青龍湯,治水寒相搏發呃。
麻黃,芍藥,乾薑,炙甘草,細辛,桂枝(各三兩),五味子,半夏(湯洗,各半升)
上八味,以水一斗先煮麻黃,減二升,去上沫,納諸藥煮取三升,去渣,溫服一升。
本事方,治陰毒呃逆。
川烏頭,乾薑(炮),附子(炮),肉桂,芍藥,甘草(炙),半夏,吳茱萸,陳皮,大黃(各等分)
上為細末,每服一錢,姜五片煎,去濁渣,熱服。此三陰經藥也。
丁香散,治心煩呃噫。
丁香,白豆蔻(各半兩),伏龍肝(一兩)
上為末,煎桃仁吳茱萸湯,調下一錢。
三香散,治胃冷呃逆,經久不利。
沉香,紫蘇,白豆蔻(各等分)
上為細末,每服五七分,柿蒂煎湯調下。
桂苓白朮丸,治呃逆,止咳嗽,散痞滿,通壅塞,開堅結痛悶,進飲食,調和五臟。
辣桂,乾薑(各二錢半),茯苓,半夏(湯泡,各一兩),白朮,陳皮(去白),澤瀉(各半兩)
上為細末,麵糊丸如小豆大,每服二三十丸,生薑湯下,日三服。病在上,食後服;病在下,食前服;病在中,不拘時。一方加黃柏、黃連各半兩,水丸服。
呃逆丸
花椒微炒出汗,去目,為末,醋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十五丸,醋湯下。
雄黃酒
雄黃一錢,酒一盞煎七分,急令患人嗅其熱氣,即止。
硫黃嗅法,治呃逆服藥無效者。
硫黃,乳香(各一錢半)
上用酒一盞煎七分,急令患人嗅其熱氣,即止。
白話文:
治胃寒呃逆方
小青龍湯: 治療因水寒相搏引起的呃逆。 方劑組成:麻黃、芍藥、乾薑、炙甘草、細辛、桂枝各三兩,五味子、半夏(湯洗)各半升。 用法:先用水一斗煮麻黃,煮至減去二升,去掉浮沫,再加入其他藥物,煮至三升,去渣,溫服一升。
本事方: 治療陰寒引起的呃逆。方劑組成:川烏頭、乾薑(炮製)、附子(炮製)、肉桂、芍藥、炙甘草、半夏、吳茱萸、陳皮、大黃各等分。用法:研成細末,每次服用一錢,用五片薑煎湯送服,去渣服用。此方為治療三陰經的藥方。
丁香散: 治療心煩引起的呃逆。方劑組成:丁香、白豆蔻各半兩,伏龍肝一兩。用法:研成細末,用煎好的桃仁吳茱萸湯送服一錢。
三香散: 治療胃寒引起的呃逆,且病程較久。方劑組成:沉香、紫蘇、白豆蔻各等分。用法:研成細末,每次服用五到七分,用柿蒂煎湯送服。
桂苓白朮丸: 治療呃逆、咳嗽,散除痞滿,通利壅塞,舒緩堅結疼痛、胸悶,促進食慾,調和五臟。方劑組成:辣桂、乾薑各二錢半,茯苓、半夏(湯泡)各一兩,白朮、陳皮(去白)、澤瀉各半兩。用法:研成細末,用麵糊做成如小豆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二十到三十丸,用生薑湯送服,一日三次。 如果病在上焦,飯後服用;病在下焦,飯前服用;病在中焦,不拘時間服用。 另有一方加黃柏、黃連各半兩,用水做成丸藥服用。
呃逆丸: 方劑組成:花椒微炒至出汗,去蒂,研成細末,用醋糊做成如桐子大小的丸藥。用法:每次服用十五丸,用醋湯送服。
雄黃酒: 方劑組成:雄黃一錢,酒一盞,煎至七分。用法:讓患者迅速嗅聞其熱氣,即可止呃。
硫黃嗅法: 治療服用藥物無效的呃逆。方劑組成:硫黃、乳香各一錢半。用法:用酒一盞煎至七分,讓患者迅速嗅聞其熱氣,即可止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