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三十六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十六 (1)

1.

醫說,云:古今論膈氣,乃有五種。謂憂、恚(胡桂切,音惠,恨怒也)、氣、寒,熱也。夫胸中氣結煩悶,飲食不下,羸瘦無力,此名憂膈。心下實滿,食不消化,噫輒醋心,大小便不利,此名恚膈。胸脅逆滿,咽喉閉塞,噫聞食臭,此名氣膈。心腹脹滿,咳逆腸鳴,食不生肌,此名寒膈。五心中熱,口舌生瘡,骨煩體重,唇乾口燥,背痛胸痹,此名熱膈。噎病亦有五種,謂氣、憂、食、勞、思也。噎者,乃噎塞不通,心胸不利,飲食不下也。各隨其證而治之。

張雞峰,曰:此病不在外,不在內,不屬冷,不屬熱,不是實,不是虛,所以藥難取效。此病緣憂思恚怒,動氣傷神,氣積於內,氣動則諸證悉見,氣靜疾候稍平,手捫之而不得疾之所在,目視之而不知色之所因,耳聽之而不知音之所發,故針灸服藥,皆不見效。此乃神意間病也。頃,京師一士人家有此症,勸令靜觀內養,將一切用心力事,委之他人,服藥方得見效。

白話文:

醫書上說,古今關於膈氣,有五種。分別是憂、恚、氣、寒、熱。

胸中氣結,感到煩悶,吃不下東西,身體消瘦無力,這叫做憂膈。心下感覺飽滿,吃下去的東西無法消化,打嗝時感到胸口發酸,大小便不順暢,這叫做恚膈。胸脅感到悶脹,咽喉堵塞,打嗝時聞到食物的臭味,這叫做氣膈。心腹脹滿,咳嗽逆氣,腸鳴,吃下去的食物無法滋養身體,這叫做寒膈。五臟心火過盛,口舌生瘡,骨頭痠痛,身體沉重,嘴唇乾裂,口乾舌燥,背部疼痛,胸部發悶,這叫做熱膈。

噎病也有五種,分別是氣、憂、食、勞、思。噎病就是食道堵塞不通,心胸不適,吃不下東西。

根據不同的症狀,應該採取相應的治療方法。

張雞峰說:這種病不在外,也不在內,不屬於寒,也不屬於熱,不是實證,也不是虛證,所以用藥很難見效。這種病是由於憂思恚怒,動氣傷神,氣積於內,氣動的時候,就會出現各種症狀,氣靜下來,病症就會稍微減輕。用手摸,找不到病所在,用眼睛看,也看不出來病因,用耳朵聽,也聽不到病源,所以針灸、服藥,都無效。這是神意之間的疾病。

曾經,京城一位讀書人家的孩子患有這種病,我勸他靜心養神,把所有需要用心力的事情都委託給別人,服用藥物後才見效。

潔古,曰:吐有三,氣、積、寒也,皆從三焦論之。上焦在胃口,上通天氣,主納而不出。中焦在中脘,上通天氣,下通地氣,主腐熟水穀。下焦在臍下,下通地氣,主出而不納。是故上焦吐者,皆從於氣,氣者,天之陽也。其脈浮而洪,其證食已暴吐,渴欲飲水,大便燥結,氣上衝胸而發痛,其治當降氣和中。中焦吐者,皆從於積,有陰有陽,食與氣相假為積而痛,其脈浮而弦,其證或先痛而後吐,或先吐而後痛,治法當以小毒藥去其積,檳榔、木香和其氣。下焦吐者,皆從於寒,地道也。其脈大而遲,其證朝食暮吐,暮食朝吐,小便清利,大便秘而不通。治法當以毒藥通其閉塞,溫其寒氣,大便漸通,復以中焦藥和之,不令大府秘結而自安也。(樓氏曰,潔古論三焦吐,其說蓋本於黃帝,所謂氣為上膈,食飲入而還出,為下膈,食晬時,乃反出之其上焦,食已暴吐者,今世謂之嘔吐也。中下二焦,朝食暮吐,暮食朝吐者,今世謂之膈氣翻冒也。今分嘔吐膈氣為二門。晬,祖對切,音最,晬時,周時也)

白話文:

潔古說,嘔吐有三種,分別是氣、積、寒,都從三焦的角度來論述。

上焦位於胃口,向上連接天氣,主要負責吸納而不吐出。中焦位於中脘,向上連接天氣,向下連接地氣,主要負責腐熟水穀。下焦位於臍下,向下連接地氣,主要負責吐出而不吸納。

所以,上焦的嘔吐,都是由於氣引起的。氣是天之陽氣。其脈象浮而洪,症狀是剛吃完飯就馬上嘔吐,口渴想喝水,大便乾燥難解,氣往上衝擊胸部而疼痛。治療方法應當降氣和中。

中焦的嘔吐,都是由於積引起的,既有陰積也有陽積。食物和氣互相依附而形成積聚,導致疼痛。其脈象浮而弦,症狀可能是先痛後吐,也可能是先吐後痛。治療方法應當用小毒藥去除積聚,並用檳榔、木香等藥物來調和氣機。

下焦的嘔吐,都是由於寒引起的。下焦屬於地道。其脈象大而遲,症狀是早上吃飯晚上吐,晚上吃飯早上吐,小便清澈,大便便祕不通。治療方法應當用毒藥通開其閉塞,溫暖其寒氣,等到大便通暢後,再用中焦的藥物來調和,避免大腸積滯,使其自然安好。

(樓氏說,潔古論述三焦嘔吐,其觀點源自黃帝內經,所謂「氣為上膈,食飲入而還出,為下膈,食晬時,乃反出之其上焦」,意思是氣往上衝擊,食物和水飲進了肚子又吐出來,這就是下膈,當到特定時間時,就會反吐到上焦。食已暴吐者,也就是現代人所說的嘔吐。中下二焦,早上吃飯晚上吐,晚上吃飯早上吐,也就是現代人所說的膈氣翻冒。現在將嘔吐和膈氣分為兩個門類。晬,音最,意思是指特定時間,也就是周時。)

王太僕,曰:食不得入,是有火也。食入反出,是無火也。又發明曰:噎者,六腑之所主,陽也,氣也。塞者,五臟之所主,陰也,血也。二者皆因陰中伏火而作也。劉宗厚曰:若三焦傳化失常所致,主於氣也。若血虧胃脘乾槁所致,因於血也。塞,猶填塞不通之義。故發明有治幽門不通,噎塞不便通幽湯例。蓋陽無陰不能通化,陰之失位而陽伏其中,傳化不變而反上行矣。

虞氏,曰:先哲論膈噎翻胃,大率以血液乾槁,其或咽喉窒塞,食不能下,其槁在吸門。或食下則胃脘當心而痛,須臾吐出,食出痛止,其槁在賁門,此皆上焦之膈噎也。其或食物可下,良久復出,其槁在幽門,此中焦之膈噎也。其或朝食暮吐,暮食朝吐,其槁在闌門、大小腸之間,此下焦之膈噎也。雖然,亦有斯須輕病,而為醫所誤者,丹溪論之詳矣(闌門臍下攔約水穀,分膀胱大腸而為糞溺)。丹溪曰:《局方》治一切氣,冷氣,滯氣,逆氣,上氣,悉用香燥熱藥。夫周流於人之一身以為主者,氣也。陽往則陰來,陰往則陽來,一升一降,無有窮已。苟內不傷於七情,外不感於六淫,其為氣也,何病之有?今曰冷氣、滯氣、逆氣、上氣,皆是肺受火邪,氣得炎上之化,有升無降,熏蒸清道,甚而至於上焦不納,中焦不化,下焦不滲,展轉變為嘔、為吐、為膈、為噎、為痰、為飲、為翻胃、為吞酸。夫治寒以熱,治熱以寒,此正治之法也。治熱用熱,治寒用寒,此反佐之法也。詳味《局方》既非正治,又非反佐,此愚之所以不能不疑也。按原病式曰:諸病嘔吐酸,皆屬於熱,諸積飲痞滿中膈,皆屬於濕。諸氣逆衝上,嘔湧溢,食不下,皆屬於火。諸堅痞腹滿,急痛吐腥穢,皆屬於寒。深契仲景之意。觀《金匱要略》用藥微意,可表者汗之,可下者利之,滯者導之,郁者揚之,熱者清之,寒者溫之,偏寒偏熱者反佐而行之,挾濕者淡以滲之,挾虛者補而養之,何嘗例用辛香燥熱之劑以火濟火,實實虛虛,咎將誰孰?或曰:脈訣謂熱則生風,冷生氣,寒主收引,今冷氣上衝矣,氣逆矣,氣滯矣,非冷而何?吾子引仲景之言而斥其非。然則諸氣、諸飲、諸嘔吐、翻胃、吞酸等病,將無寒病耶。予曰:五臟各有火,五志激之,其火隨起,若諸寒為病,必須身犯寒氣,口食寒物,乃為病寒。非若諸火,病自內作,所以氣之病寒者,十無一二。或曰:其餘痰氣嘔吐吞酸,噎膈翻胃,作熱作火論治,於理可通。若病人自言冷氣從下而上,非冷而何。予曰:上升之氣,自肝而出,中挾相火,自下而出,其熱為甚,自覺其冷,非真冷也。火極似水,積熱之甚,陽亢陰微,故見此證。冷生氣者,出高陽生之謬言也。若病果因於寒,當以去寒之劑治之,何至例用辛香燥熱為方。不知權變,豈不誤人。或曰:諸氣,諸飲,與夫嘔吐吞酸膈噎翻胃等症,《局方》未中肯綮,然則要略之方,果足用乎?抑猶有未發者乎?予曰:天地之氣化無窮,人身之病亦變化無窮。仲景之書載道者也。醫之良者,引例推類,可謂無窮之用,假令略有加減,修合終難俞越矩度。夫氣之初病也,其端甚微,或因些小飲食不謹,或因外冒風雨寒暑,或內感七情,或食味過厚,偏助陽氣,積成膈熱,或資稟素實,表密無汗,或性急易怒,陰火炎上,以致津液不行,清濁相干。氣為之病,或痞,或痛,或不思食,或噎噫腐氣,或吞酸,或嘈雜,或膨滿,不求本原,便認為寒,遽以辛香燥熱之劑投之數帖,暫得快然,以為神方,仍前厚味不節,將理不謹,舊疾被劫暫舒,濁液易於攢聚,或半月或一月,前病復作,如此延蔓,自氣成積,自積成痰,此為痰、為飲、為吞酸之由也。痰挾汙血,遂成窠囊,於是為痞、為痛、為嘔、為噎膈翻胃之次第諸症隆起,飲食湯液,泥滯不行,滲道蹇澀,大便或秘或溏,下失傳化,中焦愈停,醫者不察,猶孰為冷,翻思前藥,隨手得快,以冀一旦豁然之效,不思胃為水穀之海,多血多氣,氣清和則能受。脾為消化之官,氣清和則能運。今得香熱之藥,偏助氣血沸騰。其始也,胃液凝聚,無所容受。其久也,脾氣耗散,傳化漸遲。其有胃熱易飢,急於得食,脾傷不磨,鬱積成痛,醫者猶曰虛而積寒,非尋常草木可療,妄以烏、附,助佐丹劑,專意服餌,積而久也。血液俱耗,胃脘乾槁。其槁在上,近咽之下,水飲可行,食物難入,間或可入,入亦不多,名之曰噎。其槁在下,與胃相近,食雖可入,難盡入胃,良久復出,名之曰膈,亦曰翻胃。大便秘小,若羊屎。然名雖不同,病出一體。要略論飲有六,曰痰飲、懸飲、溢飲、支飲、留飲、伏飲,分別五臟諸證,治法至矣盡矣。第恨醫者不善處治,病者不守禁忌,遂使藥助病邪,展轉深痼,去生漸遠,深可哀憫。或曰:千金諸方,治膈噎翻胃,未嘗廢薑桂等劑,何也?予曰:氣之鬱滯,久留清道,非借香熱不足以行,然悉有大黃、石膏、竹茹、芒硝、澤瀉、前胡、朴硝、茯苓、黃芩、蘆根、瓜蔞等藥為之佐使,其始則同,其終則異,病邪易伏,故易於安。或曰胃脘乾槁者,古方果可治乎?將他有要捷之法,或可補先人之未發者乎?予曰:古方用人參以補肺,御米以解毒,竹瀝以清痰,乾薑以養血,粟米以實胃,蜜水以潤燥,生薑以去穢,正是此意。張雞峰亦曰,噎當是神思間病。惟內觀自養可以治之。此言深中病情,治法亦為近理。夫噎病生於血乾,夫血者,陰氣也。陰主靜內外兩靜,則臟腑之火不起,而金水二氣有養,陰血自生。腸胃津液傳化合宜,何噎之有?

白話文:

王太僕

說:「食物無法進入,是因為有火。食物進入又吐出來,是因為無火。」他又解釋說:「噎,是六腑所掌管,屬陽、屬氣。塞,是五臟所掌管,屬陰、屬血。這兩種情況都是由於陰中伏火而起。」

劉宗厚

說:「如果三焦傳化失常所致,主要在氣。如果血虛胃脘乾枯所致,則因於血。」塞,指的是填塞不通的意思。因此,王太僕舉例說明瞭治療幽門不通、噎塞不便的[通幽湯]。因為陽氣沒有陰氣的滋潤,無法正常傳化,陰氣失位,陽氣伏於其中,傳化不變反而上行。

虞氏

說:「古人論膈噎翻胃,大多認為是血液乾枯所致。如果咽喉窒塞,食物無法下嚥,乾枯的地方是在吸門。如果食物下嚥後胃脘就會痛,痛在心口附近,很快就會吐出來,食物吐出後疼痛就停止,乾枯的地方是在賁門,這些都是上焦的膈噎。如果食物可以下嚥,但過了一段時間又吐出來,乾枯的地方是在幽門,這是中焦的膈噎。如果早上吃的食物晚上吐,晚上吃的食物早上吐,乾枯的地方是在闌門,大小腸之間,這是下焦的膈噎。」

虞氏接著說:「雖然如此,也有輕微的病症,卻被醫生誤診的情況,丹溪論述得很詳細(闌門位於臍下,攔截水穀,分流膀胱和大腸,形成糞溺)。丹溪說:《局方》治療一切氣,包括冷氣、滯氣、逆氣、上氣,都用香燥熱的藥物。人體周流的根本是氣。陽氣往,陰氣來,陰氣往,陽氣來,一升一降,無窮無盡。如果內不傷於七情,外不感於六淫,氣機正常,怎麼會有病呢?現在所謂的冷氣、滯氣、逆氣、上氣,都是肺臟受到火邪的侵襲,氣機上炎,有升無降,燻蒸清道,嚴重時會導致上焦不納,中焦不化,下焦不滲,反覆變化,出現嘔吐、膈噎、痰飲、翻胃、吞酸等症狀。治寒用熱,治熱用寒,這是正治的方法。治熱用熱,治寒用寒,這是反佐的方法。仔細品味《局方》,既非正治,又非反佐,這就是我不能不懷疑的原因。

根據原病式記載,諸病嘔吐酸,皆屬熱,諸積飲痞滿中膈,皆屬濕,諸氣逆衝上,嘔湧溢,食不下,皆屬火,諸堅痞腹滿,急痛吐腥穢,皆屬寒。這與仲景的觀點相吻合。觀察《金匱要略》用藥的微意,可表者汗之,可下者利之,滯者導之,鬱者揚之,熱者清之,寒者溫之,偏寒偏熱者反佐而行之,挾濕者淡以滲之,挾虛者補而養之,何曾例用辛香燥熱之劑以火濟火,實實虛虛,罪過應由誰來承擔呢?

有人說:《脈訣》說熱則生風,冷生氣,寒主收引,現在冷氣上衝,氣逆,氣滯,不是寒氣是什麼?您引用仲景的言論來批評它是不對的。那麼,諸氣、諸飲、諸嘔吐、翻胃、吞酸等病,難道沒有寒病嗎?

我說:五臟各有火,五志激之,其火隨起,如果寒氣致病,必須身犯寒氣,口食寒物,才會得寒病。不像火邪,病自內作,所以氣病寒者,十無一二。

有人說:其他的痰氣、嘔吐、吞酸、噎膈、翻胃,用熱火論治,在理上可以通。但是,病人自己說冷氣從下而上,不是寒氣是什麼?

我說:上升之氣,從肝臟而出,中間夾雜着相火,從下而上,其熱甚烈,自覺其冷,並非真的冷。火極似水,積熱極度,陽亢陰微,所以才會出現這種症狀。冷生氣,是高陽生的謬論。如果病真的由寒氣引起,應該用祛寒的藥物治療,怎麼能一味地用辛香燥熱的藥方呢?不懂得權變,豈不是誤人子弟?

有人說:《局方》治療諸氣、諸飲、嘔吐、吞酸、膈噎、翻胃等症,並沒有抓住關鍵,那麼《金匱要略》的方劑,真的管用嗎?或者還有沒有未發明的地方呢?

我說:天地之氣化無窮,人身之病亦變化無窮。仲景的著作是道義之書。良醫能夠舉一反三,推類旁通,其應用無窮無盡。即使略有增減,修合終究難以超越矩度。

氣病的初期,其端倪十分微弱,可能是由於飲食稍有不慎,或者外感風寒暑濕,或者內感七情,或者食味過厚,偏助陽氣,積成膈熱,或者稟賦素實,表密無汗,或者性急易怒,陰火炎上,導致津液不行,清濁相干。氣機受阻,或痞或痛,或不思食,或噎噫腐氣,或吞酸,或嘈雜,或膨滿,如果不追究根本,就認爲是寒氣,立刻用辛香燥熱之劑投之數帖,暫時感到舒服,就以爲是神方,仍然以前厚味不節,將理不謹,舊疾被劫暫時舒緩,濁液容易積聚,或半月或一月,舊病復發,如此延蔓,由氣成積,由積成痰,這就是痰、飲、吞酸的由來。痰挾污血,遂成窠囊,於是出現痞、痛、嘔、噎膈、翻胃等一系列症狀,飲食湯液,泥滯不行,滲道蹇澀,大便或祕或溏,下失傳化,中焦愈停,醫生不察,還以爲是寒氣,回想起之前的藥物,隨手就用,希望能夠立竿見影,卻不考慮胃是水穀之海,多血多氣,氣清和則能受。脾是消化之官,氣清和則能運。現在用香熱的藥,偏助氣血沸騰。其始也,胃液凝聚,無所容受。其久也,脾氣耗散,傳化漸遲。其有胃熱易飢,急於得食,脾傷不磨,鬱積成痛,醫生卻說虛而積寒,不是尋常草木可療,妄以烏、附,助佐丹劑,專意服餌,積而久之,血液俱耗,胃脘乾槁。如果乾枯在上面,靠近咽喉下方,水飲可以通行,食物難以進入,偶爾可以進入,進入也不多,叫做噎。如果乾枯在下面,靠近胃,食物雖然可以進入,但難以全部進入胃,過了一段時間又吐出來,叫做膈,也叫翻胃。大便便祕,像羊屎一樣。雖然名稱不同,但病源相同。

《金匱要略》論飲有六種,即痰飲、懸飲、溢飲、支飲、留飲、伏飲,分別對應五臟的各種症狀,治療方法非常完備。只是可惜有些醫生不善於治療,病人不遵守禁忌,導致藥物助長病邪,病情反覆加重,離康復越來越遠,令人十分痛心。

有人說:千金方治療膈噎、翻胃,從未捨棄薑桂等藥物,這是爲什麼呢?

我說:氣的鬱滯,長期滯留在清道,不借助香熱藥物,不足以使其通行。但是,也要配合大黃、石膏、竹茹、芒硝、澤瀉、前胡、朴硝、茯苓、黃芩、蘆根、瓜蔞等藥作爲佐使,其始則同,其終則異,病邪容易潛伏,所以容易安頓。

有人說:胃脘乾槁,古方真的可以治療嗎?難道還有更快捷的方法,可以補充先賢的不足嗎?

我說:古方用人參以補肺,御米以解毒,竹瀝以清痰,乾薑以養血,粟米以實胃,蜜水以潤燥,生薑以去穢,正是這個道理。張雞峯也說,噎是神思間病,只有內觀自養才能治之。這句話深刻地揭示了病情的本質,治療方法也十分合理。噎病源於血乾,血是陰氣,陰主靜,內外兩靜,則臟腑之火不起,而金水二氣有養,陰血自生。腸胃津液傳化合宜,哪會有噎呢?

,曰:翻胃即膈噎,膈噎乃翻胃之漸,大約有四,血虛、氣虛、有熱、有痰。病之初起,因內傷外感,而致痞痛噫酸嘈雜等症,醫者率用《局方》辛香燥劑,劫之而愈,復作復劫,延蔓至久而成噎膈。展轉深痼,良可哀憫。

治法用童便、韭汁、竹瀝、牛羊乳、驢尿氣虛,入四君子;血虛,入四物;有痰,用二陳,入氣血等藥中,切不可用香燥藥,宜薄滋味。氣虛以四君子為主。血虛以四物為主。氣血俱虛者,則口中多出沫,但見沫大出者不治。有痰以二陳為主。寸關脈沉而澀者,以解毒為主,二者可治。

有氣結者,用開導之劑。有陰火炎上者,作陰火治。有積血者,當消息去之。韭汁能下膈中瘀血。年少者,四物湯,清胃脘血,血燥不潤,故便澀,大便澀者難治,常令食兔肉則便利。年高者不治,治必用參朮輩,關防氣虛胃虛。糞如羊屎者,斷不可治,大腸無血故也。

白話文:

此外,翻胃就是膈噎,膈噎是翻胃的初期表現,大致分為四種:血虛、氣虛、有熱、有痰。疾病剛開始時,由於內傷外感而導致痞痛、噫酸、嘈雜等症狀,醫生通常使用《局方》中的辛香燥劑,快速治療而痊癒,但反复發作,不斷用藥,久而久之就會演變成噎膈。病情反覆,症狀加重,令人十分可憐。

治療方法是用童便、韭菜汁、竹瀝、牛乳、驢尿,氣虛者要加入四君子湯;血虛者要加入四物湯;有痰者要加入二陳湯,並根據氣血情況加入其他藥物,絕對不能使用辛香燥劑,要以清淡的口味為主。氣虛者以四君子湯為主,血虛者以四物湯為主。氣血都虛弱的人,嘴巴裡會流出很多泡沫,如果泡沫過多則無法治療。有痰者以二陳湯為主。寸關脈沉而澀者,以解毒為主,這兩種情況都可以治療。

有氣結者,要用開導氣機的藥物;有陰火炎上者,要用治療陰火的方法;有積血者,要用消散瘀血的藥物。韭菜汁可以消除膈中瘀血。年輕人可以服用四物湯,清熱胃脘血,血燥不潤,所以大便會便秘,大便便秘者很難治療,可以常吃兔肉來通便。年紀大的人則無法治療,治療一定要使用人參、白朮等藥物,避免氣虛、胃虛。糞便像羊屎一樣的人,就不要治療了,因為大腸已經沒有血了。

,云:一中年婦人翻胃,以四物湯,加帶白陳皮,留尖桃仁,生甘草,酒紅花,濃煎。入驢尿以防生蟲,與數十貼而安。一木匠,勤工作而有艾妻,且喜酒,病翻胃半年。面白,脈澀不勻。重取則大而無力。大便燥結,形體羸弱,精血耗故也。取新溫牛乳細飲之,每次盡一杯,晝夜五七次,漸至八九次,半月便潤,月餘而安。然或口乾,蓋酒毒未解,飲以甘蔗汁少許。一人年四十,病翻胃。二月不喜飲食或不吐,或吐。涎裹食出,得吐則快,脈澀,重取弦大。因多服金石房中藥所致,時秋熱,以竹瀝御米為粥,二三啜而止,頻與之,遂不吐,後以流水煮稀粥,少入竹瀝與之,間以四物湯,加陳皮益其血。一人咽膈間,常覺有物閉悶,飲食防礙,脈澀稍沉,形色如常,予作曾飲熱酒所致。遂以生韭汁,每服半盞,日三服,至二斤而愈。一人不能頓食,喜頻食。一口忽咽膈壅塞,大便燥結,脈澀似真藏脈,喜其形瘦而色紫黑,病見乎冬,卻有生意,以四物湯加白朮、陳皮,濃煎,入桃仁十二粒,研,再煎沸,飲之。更多食諸般血以助藥力,三十帖而知,至五十帖而便潤,七十帖而食進,百帖而愈。一人食必屈曲下膈,瀝瀝微痛,脈右澀而關沉,左卻和,此瘀血在胃脘之口。氣因鬱而為痰,必食物所致。詢其去臘日,飲點剁酒三盞,遂以韭汁半盞冷飲,細細呷之,盡半斤而愈。

白話文:

一、中年婦人翻胃

一位中年婦女患有翻胃的毛病,醫生用四物湯,加入帶白陳皮,留尖桃仁,生甘草,酒紅花,濃煎。再加入驢尿以防生蟲,服用數十帖後就痊癒了。

二、木匠翻胃

一位木匠,工作勤勞,但是妻子愛喝酒,他也常喝酒,因此患了半年多的翻胃。他面色蒼白,脈象澀而無力,大便乾燥,體質虛弱,這是因為精血耗損所致。醫生建議他喝溫熱的新鮮牛奶,每次喝一杯,一天五到七次,逐漸增加到八到九次,半個月後大便開始通暢,一個多月後就痊癒了。但偶爾會口乾舌燥,這是因為酒毒尚未完全消除,可以喝一些甘蔗汁。

三、四十歲男子翻胃

一位四十歲的男子患有翻胃,兩個月來食慾不振,時而嘔吐,時而不吐,吐出來的痰裹著食物,吐完後就舒服一些,脈象澀,重按則弦大。這是因為長期服用金石藥物所致,時值秋季,天氣炎熱。醫生用竹瀝煮米粥,讓他少量多次食用,不再嘔吐。之後用清水煮稀粥,少量加入竹瀝給他喝,並間隔服用四物湯加陳皮,以補血。

四、咽膈閉悶

一位病人經常覺得咽喉和食道之間有東西堵住,影響飲食,脈象澀而略沉,面色如常。醫生認為這是因為經常喝熱酒造成的。於是用生韭菜汁,每次喝半杯,一天喝三次,喝了二斤後痊癒了。

五、不能頓食

一位病人不能一次吃很多,喜歡少量多次吃飯。只要一口食物下嚥,就會覺得咽喉和食道堵塞,大便乾燥,脈象澀,類似真藏脈,身體消瘦,面色紫黑。他患病於冬天,卻有生機。醫生用四物湯加入白朮、陳皮,濃煎,再加入十二粒桃仁研磨,再次煎沸,給他喝。並建議他多食用各種血肉以增強藥力。服用三十帖後見效,五十帖後大便通暢,七十帖後食慾恢復,一百帖後痊癒。

六、食必屈曲下膈

一位病人每次吃飯時都覺得食物下嚥後卡在食道,伴有輕微疼痛,右脈澀而關沉,左脈則和緩。醫生認為這是因為胃脘口有瘀血積聚,氣機鬱結化為痰,可能是飲食不當所致。詢問得知他臘月時喝了三杯糯米酒,於是醫生給他喝了半杯冷的韭菜汁,慢慢喝完後痊癒了。

古方用人參以補肺,御米以解毒,竹瀝以清痰,乾薑以養血,粟以實胃,蜜以潤燥,姜以去穢,有治寒者,必為當時有實因於寒者,用之得效,不比《局方》泛論使凡有此證,率用之也。挾寒者間或有之,今人率因痰氣,久誤於醫,傳變而成,其無寒也明矣。

集略,云:夫五噎五膈者,或由飲食痰飲,七情過用,脾胃內虛,以吞酸吐酸作痛之始。原病式曰:嘔湧溢食不下,火氣炎上,胃膈熱甚,則傳化失常故也。不可用香燥大熱之劑,亦有服耗氣藥過多,中氣不運而致者,當補氣自運,有服通利藥過多,致血液耗竭而愈結者,當補血潤血自行,如痰飲阻滯,脈結澀者,當清痰瀉熱,其火自降。有脾胃陽火衰,其脈沉細而微者,當以辛香之藥溫其氣,仍以益陰養胃為主,非如局方之惟務燥烈也。如實熱太甚,承氣三湯可下之。脾胃衰虛者禁用。大抵養血生津,清痰降火,潤氣補脾,開鬱為上,枳朮二陳湯降火,以酒炒芩、連清痰,以竹瀝、薑汁開鬱,以神麯、香附潤氣,以麻仁、杏子生津,以烏梅潤燥,少加白蜜,其間腸胃燥結,至食罷如羊屎者,不能為矣。調養之法,務在戒性安靜,張雞峰云:噎是神思間病,當內觀自養,使臟腑之火不起,以培金水二氣,若不守戒,忌厚味、房勞之人,及年高無血者,不愈。

白話文:

古時候的醫方,用人參來補肺,用御米來解毒,用竹瀝來清痰,用乾薑來養血,用粟米來充實胃部,用蜂蜜來潤燥,用薑來去除穢物。如果有治寒的病症,一定是當時有實際的寒邪因素,用這些藥物就能有效治療,不像《局方》那樣泛泛地說只要有這種症狀,就一律使用這些藥物。

有一些病症確實帶有寒性,但現在的人大多是因痰氣積聚,長期誤治,病情傳變而成的,其實根本沒有寒邪。

《集略》中記載:所謂五噎五膈,有可能是因為飲食、痰飲、七情過度、脾胃內虛,而導致吞酸吐酸、疼痛的症狀。病因分析指出:如果出現嘔吐、食物無法下咽、火氣上炎、胃膈熱盛的現象,就是因為身體的消化功能失常造成的。這種情況不能使用香燥、大熱的藥物。

也有一些病人是服用耗氣藥過多,導致中氣不運而引起的病症,應該補氣來讓氣機自行運行。還有一些病人是服用通利藥過多,導致血液耗竭而結塊,應該補血潤血來讓血液自行運行。如果痰飲阻滯,脈象結澀,就應該清痰瀉熱,這樣火氣就會自行下降。

如果脾胃陽火衰弱,脈象沉細微弱,就應該用辛香的藥物來溫暖氣機,同時還要以益陰養胃為主,不能像《局方》那样只注重燥烈性的藥物。如果實熱過盛,可以用承氣三湯來瀉下。脾胃衰虛的人則不能使用承氣三湯。

總之,養血生津、清痰降火、潤氣補脾、開鬱是最重要的原則。枳朮二陳湯可以降火,用酒炒黃芩、連翹可以清痰,用竹瀝、薑汁可以開鬱,用神麴、香附可以潤氣,用麻仁、杏仁可以生津,用烏梅可以潤燥,少量加入白蜜,這樣就能避免腸胃燥結,吃飯後排泄物像羊屎一樣的狀況。

調養的方法,最重要的是戒除性慾、保持心神安寧。張雞峰說:噎膈是心神不寧引起的疾病,應該內觀自養,讓臟腑之火不生,以培育金水二氣。如果不守戒律,忌食厚味、房事勞累,以及年老體弱、血氣不足的人,很難治癒。

蔭按:夫膈噎翻胃之證,因火而成,其來有漸,病源不一。有因思慮過度而動脾火者;有因忿怒過度而動肝火者;有因久食煎炒而生胃火者;有因淫欲忘反而起腎火者。蓋火氣炎上,熏蒸津液成痰,初則痰火未結,咽膈乾燥,飲食不得流利,為膈為噎;久則痰火已結,胃之上脘不開,飲食雖進,停滯膈間,須臾便出,謂之嘔吐。至於胃之下脘不開,飲食雖進,停滯胃中,良久方出,謂之翻胃。

丹溪云:年高者不治。蓋少年氣血未虛,用藥劫去痰火,病不復生。老年氣血已虛,用藥劫去痰火,雖得暫愈,其病復作。所以然者,氣虛則不能運化而生痰,血虛則不能滋潤而生火故也。丹溪又云:此證切不可用香燥之藥,若服之必死。宜薄滋味,夫證屬熱燥香燥之藥非宜。

白話文:

所謂的胸口梗塞、反胃症狀,都是因為體內火氣所導致,並非突然發生,而是逐漸形成的,而病因也有很多。有可能是因為過度思慮而引發脾火,也有可能是因為過度憤怒而引發肝火,也有可能是因為長期食用煎炒食物而生胃火,甚至可能是因為縱慾而引發腎火。這些火氣往上炎燒,熏蒸津液形成痰液,初期痰火尚未凝結,咽喉乾燥,飲食無法順利吞咽,就會出現胸口梗塞的感覺。時間久了,痰火就會凝結,胃的上脘部位無法打開,即使吃下食物,也會停留在胸口,很快就會吐出來,這就是所謂的嘔吐。至於胃的下脘部位無法打開,食物雖然吃進去,卻停留在胃中,過很久才吐出來,這就是所謂的反胃。

丹溪先生說:年紀大的人這種病就不容易治好。因為年輕人氣血尚未虛弱,用藥物去除痰火,病就不會再復發。但老年人氣血已經虛弱,用藥物去除痰火,雖然可以暫時治好,但病很快就會復發。這是因為氣虛無法運化而生痰,血虛無法滋潤而生火。丹溪先生還說:這種病絕對不能使用辛香燥烈的藥物,如果服用,必死無疑。應該以清淡的食物為主,因為這種病屬於熱燥之症,辛香燥烈的藥物並不適合。

又香散氣燥耗血,滋味助火而生痰也。予嘗用霞天膏,加於補虛藥中,以治此證者。一人則吐瀉以去積血;一人則吐瀉以去積痰,俱獲病安思食。但二人俱不能節戒,隨啖肥甘,終不能免。殊不知此證挾虛,雖云病去,而脾胃尚弱,肥甘難化,故病復也。噫,得此證者,可不謹哉,可不懼哉。

若用霞天膏吐瀉後,宜用人參膏補之。又按吳氏曰:噎膈者,有物噎塞,妨礙飲食之名,方書稱五噎五膈。五噎者,氣噎、憂噎、勞噎、食噎、思噎也。五膈者,憂膈、恚膈、氣膈、寒膈、熱膈也。立言雖曰有五,說症其實未周,今不拘其說,只據世人所有之證立方焉。翻胃者,胃不能安穀,食下即出之名也。

白話文:

香氣散發會使身體乾燥,耗損血液,味道辛辣會助長內火,導致痰液產生。我曾經用霞天膏加入補虛藥物中,治療這種病症。其中一個人吐瀉排出積血,另一個人吐瀉排出積痰,兩人病症都得到緩解,又能正常吃飯。然而,兩人都不節制飲食,依然隨意食用肥甘厚味,最終病症復發。殊不知這種病症帶有虛弱之氣,雖然表面上病症消失了,但脾胃依然虛弱,無法消化肥甘厚味,所以病症才復發。哎,患有這種病症的人,難道不應該謹慎小心,心存畏懼嗎?

如果用霞天膏吐瀉之後,應該用人參膏來補益身體。另外,吳氏醫書中記載:「噎膈」是指有異物阻塞食道,導致飲食無法順暢通過的病症,醫書中稱之為「五噎五膈」。「五噎」是指氣噎、憂噎、勞噎、食噎、思噎;「五膈」是指憂膈、恚膈、氣膈、寒膈、熱膈。雖然書中提到「五噎五膈」,但實際上症狀並不止這些,我現在不拘泥於這些說法,只根據世人常見的病症來制定藥方。翻胃是指胃部無法安頓食物,食物一入口就吐出來的病症。

嗜酒燥暴之人多有此疾。若胃脘未枯,皆為可治。已枯者,從容用藥,猶可久延,若造次不察病理,非惟無益,而又害之矣。(張雞峰云:內觀靜養,深中病情,然其中有挾蟲、挾血、挾痰與食而為患者,皆當按法兼治,不可忽也)

李氏,曰:飲食不下,而大便不通,名膈噎。疏云:膈有拒格意,即膈食翻胃也。玉機云:噎塞大便不通,通幽湯。故以膈噎為題。《局方》以噎近咽,膈近胃而遺下焦,又妄分十膈五噎,皆非經旨。病因內傷憂鬱失志,及飲食淫欲而動脾胃肝腎之火。或因雜病誤服辛香燥藥,俱令血液衰耗,胃脘枯槁,其槁在上焦賁門者,食不能下,下則胃脘當心而痛,須臾吐出乃止。賁門即胃脘上口,言水穀自此奔入於胃,而氣則傳之於肺也。其槁在中焦幽門者,食物可下,良久復出。幽門與中脘相近,言其位幽僻,胃中水穀自此而入小腸也。其槁在下焦闌門者,朝食暮吐,暮食朝吐。闌門臍下攔約水穀,分水膀胱大腸而為糞溺,是大小腸膀胱乃氣血津液流通之道路也。經曰:三陽結謂之膈,小腸熱結,則血脈燥,大腸熱結,則不能便,膀胱熱結,則津液涸。三陽熱結,脈必洪數有力。前後閉塞,下既不通,必反而上行,所以噎食不下。縱下復出,乃陽火上行而不下降也。實火,黃連解毒湯加童便、薑汁,或益元散入薑汁,澄白,卻為小丸,時時服之,溫六丸尤妙。甚者,陶氏六一承氣湯,人參利膈丸。虛火衝上食不入者,枳梗二陳湯加厚朴、白朮及木香少許,或古萸蓮丸。渴者錢氏白朮散。大便閉者,導滯通幽湯或參仁丸、麻子仁丸。當噎未至於膈之時,便宜服此防之。膏肓之疾豈可怠忽。間有身受寒氣,口傷冷物,以脾胃火衰,膈上若冷,腸鳴,脈必滑微,宜暫用丁香煮散、五膈湯、五噎湯、單附子散以劫之。若不求其本,偏認為寒,概用辛香燥藥,必至爍陰不救。古云:膈噎神思間病,惟內觀自養之,益七情火熾,熏蒸津液為痰為積,積久則血愈衰。針經曰:怒氣所至,食則氣逆不下。勞氣所至,為膈噎喘促。思氣所至,為中痞三焦閉塞,咽嗌不利,痰飲脈滑或伏,二陳湯、古參夏湯、化痰丸、瓜蔞實丸,或用黃連、吳茱萸、貝母、瓜蔞仁、牛轉草水煎。食積,脈滑而短,枳朮丸加黃連、陳皮、半夏,或狗米平胃丸、虎脂平胃丸,或用保和丸二錢加姜炒黃連三錢,山楂二錢為丸,如麻仁大,胭脂為衣,每六十丸,人參煎湯,入竹瀝下。七情鬱結,脈沉而澀,飲食喜靜,胸背痛者,四七湯、溫膽湯。痞滿煩悶微嗽,二便不利者,分心氣飲、四磨湯,或木香檳榔二味等分為末,白湯下。傷神不睡者,十味溫膽湯、硃砂安神丸。腹脹腸鳴者,木香勻氣散。有積聚者,阿魏撞氣丸。惡聞食氣者,五膈寬中散。氣虛不能運化生痰者,脈必緩而無力,四君子湯。大便秘,加蘆根、童便。氣虛甚者,六君子湯加附子、大黃。酒毒加甘蔗汁,單人參湯、人參膏尤妙。血虛不能滋潤生火者,脈必數而無力,四物湯加童便、竹瀝、薑汁。大便閉,加桃仁、紅花。有瘀血,加壯丹皮、韭汁。防生蠱,加驢尿。血虛甚,加乾薑。血燥,加牛、羊乳汁,不可以人乳代之。蓋人乳反有七情飲食之毒火故也。氣血俱虛者,八物湯主之。不問虛實,俱以益陰養胃為主,庶免後患。

白話文:

愛喝酒、性情暴躁的人,容易得這種病。如果胃脘還沒枯竭,都是可以治療的。已經枯竭的人,也要從容用藥,還能延緩病情,如果急於求成,不瞭解病理,不僅無益,反而會加重病情。(張雞峯說:要內觀靜養,深入瞭解病情,但其中夾雜著蟲、血、痰和食物而導致疾病的患者,都應該按照法理綜合治療,不可忽視。)

李氏,曰:飲食不下,而大便不通,名膈噎。疏雲:膈有拒格意,即膈食翻胃也。玉機雲:噎塞大便不通,通幽湯。故以膈噎為題。《局方》以噎近咽,膈近胃而遺下焦,又妄分十膈五噎,皆非經旨。病因內傷憂鬱失志,及飲食淫慾而動脾胃肝腎之火。或因雜病誤服辛香燥藥,俱令血液衰耗,胃脘枯槁,其槁在上焦賁門者,食不能下,下則胃脘當心而痛,須臾吐出乃止。賁門即胃脘上口,言水穀自此奔入於胃,而氣則傳之於肺也。其槁在中焦幽門者,食物可下,良久復出。幽門與中脘相近,言其位幽僻,胃中水穀自此而入小腸也。其槁在下焦闌門者,朝食暮吐,暮食朝吐。闌門臍下攔約水穀,分水膀胱大腸而為糞溺,是大小腸膀胱乃氣血津液流通之道路也。經曰:三陽結謂之膈,小腸熱結,則血脈燥,大腸熱結,則不能便,膀胱熱結,則津液涸。三陽熱結,脈必洪數有力。前後閉塞,下既不通,必反而上行,所以噎食不下。縱下復出,乃陽火上行而不下降也。實火,黃連解毒湯加童便、薑汁,或益元散入薑汁,澄白,卻為小丸,時時服之,溫六丸尤妙。甚者,陶氏六一承氣湯,人參利膈丸。虛火衝上食不入者,枳梗二陳湯加厚朴、白朮及木香少許,或古萸蓮丸。渴者錢氏白朮散。大便閉者,導滯通幽湯或參仁丸、麻子仁丸。當噎未至於膈之時,便宜服此防之。膏肓之疾豈可怠忽。間有身受寒氣,口傷冷物,以脾胃火衰,膈上若冷,腸鳴,脈必滑微,宜暫用丁香煮散、五膈湯、五噎湯、單附子散以劫之。若不求其本,偏認為寒,概用辛香燥藥,必至爍陰不救。古云:膈噎神思間病,惟內觀自養之,益七情火熾,燻蒸津液為痰為積,積久則血愈衰。針經曰:怒氣所至,食則氣逆不下。勞氣所至,為膈噎喘促。思氣所至,為中痞三焦閉塞,咽嗌不利,痰飲脈滑或伏,二陳湯、古參夏湯、化痰丸、瓜蔞實丸,或用黃連、吳茱萸、貝母、瓜蔞仁、牛轉草水煎。食積,脈滑而短,枳朮丸加黃連、陳皮、半夏,或狗米平胃丸、虎脂平胃丸,或用保和丸二錢加姜炒黃連三錢,山楂二錢為丸,如麻仁大,胭脂為衣,每六十丸,人參煎湯,入竹瀝下。七情鬱結,脈沉而澀,飲食喜靜,胸背痛者,四七湯、溫膽湯。痞滿煩悶微嗽,二便不利者,分心氣飲、四磨湯,或木香檳榔二味等分為末,白湯下。傷神不睡者,十味溫膽湯、硃砂安神丸。腹脹腸鳴者,木香勻氣散。有積聚者,阿魏撞氣丸。惡聞食氣者,五膈寬中散。氣虛不能運化生痰者,脈必緩而無力,四君子湯。大便祕,加蘆根、童便。氣虛甚者,六君子湯加附子、大黃。酒毒加甘蔗汁,單人參湯、人參膏尤妙。血虛不能滋潤生火者,脈必數而無力,四物湯加童便、竹瀝、薑汁。大便閉,加桃仁、紅花。有瘀血,加壯丹皮、韭汁。防生蠱,加驢尿。血虛甚,加乾薑。血燥,加牛、羊乳汁,不可以人乳代之。蓋人乳反有七情飲食之毒火故也。氣血俱虛者,八物湯主之。不問虛實,俱以益陰養胃為主,庶免後患。

解釋

這段文字主要描述了一種叫做“膈噎”的病症。李氏認爲,飲食不進,大便不通,稱爲“膈噎”。作者解釋了“膈噎”的病因:內傷憂鬱失志、飲食過度、誤服燥藥等等,都會導致胃脘枯槁,出現不同類型的“膈噎”。

文中詳細介紹了“膈噎”的不同症狀,並根據不同的病因和症狀,提出了相應的治療方案。

部分專業術語

  • 膈噎: 是一種食不下咽、大便不通的病症,也稱爲“噎膈”。
  • 賁門: 胃的入口。
  • 幽門: 胃的出口。
  • 闌門: 指臍下的部位,與大小腸、膀胱相連。
  • 三陽結: 指的是小腸、大腸和膀胱的經絡熱結。
  • 實火: 指的是體內陽氣過盛,熱氣過旺。
  • 虛火: 指的是體內陰氣不足,導致虛火上升。
  • 膏肓之疾: 指難以治療的疾病。
  • 七情: 指的是喜怒哀樂憂思驚恐這七種情緒。
  • 中痞: 指的是胃脘痞滿,食慾不振的病症。
  • 痰飲: 指的是體內痰液積聚。
  • 食積: 指的是食物積滯於胃腸。
  • 氣虛: 指的是體內元氣不足。
  • 血虛: 指的是體內血液不足。

總結

這段文字是一段關於“膈噎”的診斷和治療的古籍片段,它詳細闡述了“膈噎”的病因、症狀、以及相應的治療方案,體現了中醫重視辨證施治的理念,也包含了古代醫家豐富的臨牀經驗。

通用二陳湯,加童便、竹瀝、薑汁、韭汁。有熱,加土炒芩連、瓜蔞、桔梗。七情,加香附、川芎、木香、檳榔。不納食,加麥芽、神麯。熱結,食反上奔,加大黃、桃仁。氣虛,合四君子湯。血虛,合四物湯。雜方燒針丸、杵糠丸、紫金錠、霞天膏、神仙奪命丹、古阿魏散,或靈砂燒酒下。

白話文:

一般使用二陳湯,再加入童尿、竹瀝、薑汁、韭菜汁。如果有發熱症狀,就加土炒黃芩、瓜蔞、桔梗。如果是七情所致,則加香附、川芎、木香、檳榔。若不思飲食,就加麥芽、神曲。如果有熱結,食物反胃上涌,則加黃連、桃仁。如果氣虛,就配合四君子湯。血虛的話,就配合四物湯。另外還可以參考燒針丸、杵糠丸、紫金錠、霞天膏、神仙奪命丹、古阿魏散,或是以靈砂燒酒服用。

凡五十歲後,血枯糞如羊屎,及年少不淡薄飲食,不斷絕房室者,不治。

袖珍論,曰:又有下虛之人氣上控膈,令人心下緊滿痞急,肌中苦痹,緩急如刺,不得俯仰,名曰胸痞。其證類乎五膈,又當以嚴氏瓜蔞實丸治之,臨證又宜詳審。

白話文:

凡是到了五十歲後,血液乾涸大便像羊糞一樣乾燥的人,以及年輕時飲食沒有節制、不斷絕性生活的人,無法治療。這是《袖珍論》中的說法:“還有那些身體虛弱但氣上升到喉嚨口的情況,導致人的心臟緊繃、胃部緊迫和不適感強烈,肌肉感到麻痹且有類似針扎的感覺,不能抬頭或低頭,這就是所謂的胸部脹滿症候羣。”這種症狀類似於五種類型的胃腸病,也應當用嚴氏瓜蔞實丸來治療,在臨牀上還需要詳細審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