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三十五 (2)
卷三十五 (2)
1. 脈法
脈經,曰:脈滑者,多血少氣;澀者,少血多氣;大者,血氣俱多;小者,血氣俱少。脈來大而堅者,血氣俱實。脈來細而緩者,血氣俱虛。代者,氣衰。細者,氣少。浮而細者,氣欲絕。闢大而滑,中有短氣。尺脈澀而堅,為血實氣虛;尺脈細而微,血氣俱不足也。
劉立之,曰:下手脈沉,便知是氣。沉極則伏,澀弱難愈,其或沉滑,氣兼痰飲病也。
脈訣舉要,曰:沉弦細動,皆氣痛證。心痛在寸,腹痛在關,下部在尺,脈象顯然。
白話文:
脈象滑利,代表血液充盈而氣不足;脈象澀滯,代表血液不足而氣充盈;脈象強勁,代表血液和氣都充足;脈象微弱,代表血液和氣都缺乏。脈象強勁而堅硬,代表血液和氣都充盈實滿;脈象細弱而緩慢,代表血液和氣都虛弱不足。脈象時而強勁時而微弱,代表氣虛衰弱。脈象細小,代表氣不足。脈象浮而細小,代表氣將要消失。脈象強勁而滑利,但呼吸短促,代表氣虛。尺脈澀滯而堅硬,代表血液充盈而氣虛;尺脈細弱而微小,代表血液和氣都不足。
如果摸到脈象沉於指下,就能知道是氣虛。氣虛極度嚴重就會沉伏下去,澀弱難以恢復,如果摸到脈象又沉又滑,代表氣虛伴隨痰飲。
脈象沉弦細弱,都是氣痛的徵兆。心痛在寸脈,腹痛在關脈,下半身疼痛在尺脈,脈象變化明顯。
2. 治滯氣方
桔梗枳殼湯,治諸氣痞結滿悶。
枳殼,桔梗(各二兩),甘草(五錢)
上㕮咀,每服四錢,生薑五片,水煎溫服。
快氣湯,治一切氣疾,心腹脹滿,胸膈噎塞,噫氣吞酸,胃中痰逆嘔,及宿酒不解,不思飲食。
陳皮(去白),香附子(炒,各二錢),砂仁,桔梗,甘草(各一錢)
白話文:
桔梗枳殼湯,用於治療各種氣滯引起的胸腹痞結、滿悶。
枳殼和桔梗各兩兩,甘草五錢。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取四錢,加入生薑五片,用清水煎煮後溫服。
快氣湯,用於治療各種氣疾,包括心腹脹滿、胸膈噎塞、噯氣吞酸、胃中痰逆嘔吐,以及宿酒不醒、不思飲食等。
陳皮去除白皮,香附子炒制,砂仁、桔梗、甘草各一錢。
上入生薑三片,水煎服。
三因七氣湯,治喜怒悲思憂恐驚之氣結成痰涎,狀如破絮,或如梅核,在咽喉之間,咯不出,咽不下,此七情所為也。或中脘痞滿,氣不舒快;或痰涎壅盛,上氣喘急;或因痰飲中阻,嘔逆噁心,並宜服之。
半夏(五錢),茯苓(四錢),厚朴(三錢),紫蘇(二錢)
上㕮咀,每服四錢,生薑七片,棗子一枚,水煎熱服。婦人惡阻,尤宜服之。但半夏用薑汁製過。
加味二陳湯,治氣通用。
白話文:
七氣湯,顧名思義,是用於治療因七情 (喜怒悲思憂恐驚) 所引起的氣鬱化痰。 它主要針對痰結於咽喉,狀似破絮或梅核,難以咯出或吞嚥的情況。 此外,七氣湯還可用於治療胃脘部脹滿不適、氣短喘促、痰多、嘔吐等症。
加味二陳湯是在二陳湯的基礎上添加了紫蘇,增強了通氣效果。 此方適合治療氣機鬱滯,特別是婦女懷孕期間的嘔吐。 需要注意的是,半夏需要用生薑汁浸泡處理,以減輕其毒性。
半夏(湯泡七次),陳皮(去白),白茯苓(各二錢),甘草(炙,一錢)
上每服五錢,生薑三片,水煎服。上焦氣滯,加枳、梗、香附、砂仁。中焦加厚朴、枳實、三稜、莪朮。下焦加青皮、木香、檳榔。因怒者,加山梔、香附。痞滿,加黃連、枳實。痰盛,加瓜蔞。脅痛,加青皮、柴胡、芍藥、草龍膽。刺痛,加枳殼。氣實,加烏藥、香附。氣虛,加參、朮、木香。
白話文:
這是一個中醫藥方,主要用於治療消化系統疾病,例如胃氣上逆、腹脹、腹痛、消化不良等。
藥方組成
- 半夏:止嘔,降逆。
- 陳皮:理氣,燥濕。
- 白茯苓:健脾,滲濕。
- 甘草:調和藥性,緩解藥物的副作用。
用法
- 將以上藥物混合在一起,每次取五錢,加入生薑三片,用水煎煮服用。
加減
- 上焦氣滯:指胃氣上逆,胸悶,氣短等症狀,可加枳實、梗、香附、砂仁,以行氣止痛。
- 中焦加厚朴、枳實、三稜、莪朮:用於治療胃脘脹滿,消化不良等症狀。
- 下焦加青皮、木香、檳榔:用於治療腸胃氣滯,腹痛腹脹等症狀。
- 因怒者:指因情緒激動導致的胃氣上逆,可加山梔、香附,以清熱解鬱。
- 痞滿:指胃脘脹滿,按之有抵抗感,可加黃連、枳實,以清熱瀉火,消痞散結。
- 痰盛:指痰多,可加瓜蔞,以消痰止咳。
- 脅痛:指肋骨附近疼痛,可加青皮、柴胡、芍藥、草龍膽,以疏肝理氣,止痛。
- 刺痛:指胃脘部刺痛,可加枳殼,以行氣止痛。
- 氣實:指氣機鬱滯,可加烏藥、香附,以行氣解鬱。
- 氣虛:指氣虛乏力,可加人參、白朮、木香,以補氣益脾。
注意事項
- 本藥方僅供參考,具體用藥需根據患者的病情,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。
- 藥材的品質和劑量會影響療效,請選用正品藥材,並嚴格按照醫生的指示服用。
- 服用藥物期間,如有任何不適,請立即停止服用,並及時就醫。
喜動心火,加黃連。怒動肝火,加柴胡。思動脾火,加芍藥。悲動肺火,加黃芩。恐動腎火,加黃柏。成郁不解者,煎吞交感丹。
蘇子降氣湯,治虛陽上攻,氣不升降,痰涎壅塞,胸膈噎塞,並年久肺氣,至效。
川歸(去頭),甘草(炙),前胡(去蘆),厚朴(薑製,各五分),肉桂(少去皮),陳皮(去白,各七分半),半夏,紫蘇子(另研,各一錢)
白話文:
喜怒思悲恐,五情傷神需辨證用藥
喜悅過度容易導致心火旺盛,可以用黃連來降火。 生氣憤怒則容易導致肝火上升,可以用柴胡來疏肝理氣。 思慮過度容易傷脾,可以用芍藥來健脾養血。 悲傷過度容易傷肺,可以用黃芩來清熱化痰。 恐懼過度容易傷腎,可以用黃柏來滋陰降火。
如果情緒鬱結,久久不能解開,可以服用交感丹來疏解。
蘇子降氣湯治虛陽上攻,氣機失調
蘇子降氣湯,主要用於治療虛陽上衝、氣機升降失調,導致痰涎阻塞,胸膈憋悶不舒,以及久病肺虛等症。
蘇子降氣湯藥方
川芎(去掉頭部)、甘草(炙烤)、前胡(去掉蘆頭)、厚朴(用薑汁制)、肉桂(少去皮)、陳皮(去白)、半夏、紫蘇子(另研磨),各取五分,除紫蘇子外,其他藥材各取七分半,紫蘇子取一錢。
上切,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水煎服。虛冷人加桂五分,黃耆一錢。
沉香降氣湯,治陰陽壅滯,氣不升降,胸膈痞悶,噫醋吞酸。
香附(四兩),砂仁(五錢),沉香(四錢),甘草(炙,一兩二錢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入鹽少許,白湯調下。
香橘湯,治一切氣不快,久病服藥不下者。
香附子,陳皮(去白),枳實(生用),白朮,甘草(炙,各等分)
白話文:
將香附四兩、砂仁五錢、沉香四錢、甘草(炙)一兩二錢,研磨成細粉。每次服用二錢,加入少許鹽,用白開水調服。
香橘湯用於治療各種氣機不暢的症狀,以及久病服用藥物不順的患者。
將香附子、陳皮(去除白色外皮)、枳實(生用)、白朮、甘草(炙)各取相同份量。
上為末,每服二錢,鹽湯調,或薑棗煎,尤妙。
橘皮一物湯,治諸氣攻刺,及感風寒暑濕。
初症通用,凡酒食所傷,中脘痞塞,妨悶嘔吐吞酸。
橘皮洗淨
上銼,用新汲水煎服。
烏附湯,調中快氣,治心腹刺痛。
香附子(一兩),烏藥(半兩),甘草(三錢)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入鹽少許,沸湯調服。
木香破氣散
香附子(四兩),烏藥,片薑黃(各二兩),木香,甘草(各半兩)
白話文:
橘皮一物湯是用來治療各種氣機攻刺,以及風寒暑濕引起的病症。它適合初期的症狀,凡是因酒食所傷,導致中脘痞塞、妨悶嘔吐吞酸的患者,都可以服用。將橘皮洗淨後銼碎,用新汲水煎服。烏附湯則能調中快氣,治療心腹刺痛。將香附子、烏藥、甘草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三錢,加少許鹽,用沸水沖服。木香破氣散則由香附子、烏藥、薑黃、木香、甘草等藥材組成。
上為末,每服二錢,鹽湯空心調下。
枳殼煮散,治大棗傷肝,氣痛引兩脅。
防風,川芎,枳殼,細辛,桔梗,葛根,甘草
上銼,水煎服。
復元通氣散,治諸氣閉澀,耳聾耳疼,腹癰便癰,瘡疽無頭,一切氣刺。活血止痛,內消瘡腫。
青皮,陳皮(去白,各四兩),川山甲(炮),瓜蔞根(各二兩),甘草(三兩半,半生半炒)
白話文:
上藥研成末狀,每次服用二錢,用鹽湯在空腹時調服。
枳殼煮散,用來治療大棗傷肝,氣痛引發兩肋疼痛。
防風、川芎、枳殼、細辛、桔梗、葛根、甘草,將這些藥材切碎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復元通氣散,用來治療各種氣機閉塞、耳聾耳痛、腹癰便癰、瘡疽無頭、一切氣刺等症狀。此藥方具有活血止痛、內消瘡腫的功效。
青皮、陳皮(去除白色部分,各取四兩)、川山甲(炮製)、瓜蔞根(各取二兩)、甘草(取三兩半,一半生用,一半炒制)。
上為末,每服一錢,熱酒調下。瘡無頭者津液調塗。
紫蘇子湯,治憂思過度,邪傷脾肺,心腹膨脹,喘促胸滿,腸鳴氣走,漉漉有聲,大小便不利,脈虛緊而滿。
紫蘇子(一兩),大腹皮,草果仁,半夏,木香,厚朴(薑汁炒),橘紅,木通,白朮,枳實(炒),人參,甘草(炙,各半兩)
上㕮咀,每服四錢,加生薑五片,棗二枚,水煎溫服。
白話文:
紫蘇子湯用來治療憂思過度導致脾肺受損,出現心腹膨脹、呼吸急促胸悶、腸鳴氣走、漉漉有聲、大小便不順暢,脈象虛弱緊實等症狀。配方包括紫蘇子一兩、大腹皮、草果仁、半夏、木香、厚朴(薑汁炒)、橘紅、木通、白朮、枳實(炒)、人參、甘草(炙,各半兩),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四錢,加入生薑五片、大棗二枚,水煎溫服。另外,若出現沒有膿頭的瘡瘍,可用藥粉加津液調和塗抹患處。
紫沉通氣湯,治三焦氣澀,不能宣通,腹脅脹,大便秘。
紫蘇葉,枳殼(麩炒),陳皮(去白),赤茯苓,甘草(炙),檳榔(各一兩),沉香,木香,麥門冬(去心),五味子,桑白皮,黃耆,薄荷葉,荊芥穗,枳實,乾生薑(各五錢)
上㕮咀,每服半兩,水煎空心服。
三和散,治七情之氣,結於五臟,不能流通。以致脾胃不和,心腹痞悶,大便秘澀。
白話文:
紫沉通氣湯可用於治療三焦氣滯不通,導致腹部兩側脹痛、便秘的症状。其由紫蘇葉、枳殼、陳皮、赤茯苓、甘草、檳榔、沉香、木香、麥門冬、五味子、桑白皮、黃耆、薄荷葉、荊芥穗、枳實、乾生薑等藥材組成,每服半兩,水煎空腹服用。
三和散則可用於治療七情郁結,導致五臟氣滯不通,進而影響脾胃功能,出現心腹脹悶、便秘等症状。
羌活,紫蘇,宣木瓜(薄切,焙),沉香(各一兩),木香,白朮,檳榔,陳皮,甘草(炙,各七錢半),川芎(三兩),大腹皮(一錢)
上㕮咀,每服五錢,水煎服。
茯苓湯,治胸中氣塞短氣。
茯苓(三兩),甘草(一兩),杏仁(五十枚)
上㕮咀,以水一斗三升,煮取六升,分六服,日三服。
通氣湯,治胸滿短氣,噎。
半夏(八兩),生薑(六兩),橘皮(三兩),吳茱萸(四十枚)
白話文:
羌活、紫蘇、木瓜(切薄片,烘乾)、沉香、木香、白朮、檳榔、陳皮、甘草(炙)、川芎、大腹皮,這些藥材各取一兩,除了大腹皮只取一錢之外,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,每次服用五錢,用水煎服。
茯苓三兩,甘草一兩,杏仁五十枚,這些藥材研磨成粉,用水一斗三升煎煮,煮到剩六升,分六份,一天服用三次。
半夏八兩,生薑六兩,橘皮三兩,吳茱萸四十枚,將這些藥材一起煎煮,用來治療胸悶、氣短、吞嚥困難。
上㕮咀,每服一兩,水煎服。一方用桂二兩,無橘皮。
下氣湯,治胸腹背閉滿,上氣喘息。
杏仁(四七枚),大腹檳榔(二七枚)
上㕮咀,以童子小便三升,煮取一升半,分再服。曾患氣發,輒合服之。
枳橘湯,治胸痹,胸中氣塞短氣。須審氣滯何部分,以引經藥導之。
橘皮(八錢),枳殼(一錢半),生薑(四錢)
上銼,水煎服。郁甚,加薑黃少許。
葉氏消氣散,治血氣凝滯,心脾不和,腹急中滿,四肢浮腫,飲食無味,小便不清。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一兩,用水煎煮服用。另一種方法用桂枝二兩,不用橘皮。
下氣湯,用於治療胸腹背部脹滿,上氣喘不過氣。
杏仁(四十七枚),大腹檳榔(二十七枚)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童子尿三升,煮至一升半,分兩次服用。曾患有氣喘病的人,發病時就服用此藥。
枳橘湯,用於治療胸痹,胸中氣滯,呼吸短促。需先判斷氣滯在身體的哪個部位,再用引經藥物引導之。
橘皮(八錢),枳殼(一錢半),生薑(四錢)
將藥材切碎,用水煎煮服用。如果症狀嚴重,可以加少許薑黃。
葉氏消氣散,用於治療血氣凝滯,心脾不和,腹部脹滿,四肢浮腫,飲食無味,小便混濁。
陳皮(去白炒,一兩),白茯苓,草果仁(炒),大腹皮(洗焙),紫蘇(連根),木通(各二兩),青皮(去白),桔梗(炒),半夏,人參,木香,沉香(各半兩)
上㕮咀,每服三錢,加生薑四片,棗一枚,水煎,空心服。
分氣紫蘇飲,治男婦脾胃不和,胸膈噎塞,腹脅疼痛,氣促喘急,心下脹悶,飲食不思,嘔逆不止。
紫蘇葉,五味子,桑白皮,茯苓,陳皮(去白),草果仁,大腹皮,桔梗,甘草(炙,各一錢半)
上㕮咀,每服加生薑三片,入鹽少許同煎,空心服。
白話文:
陳皮(去除白色部分,用文火炒,一兩),白茯苓、草果仁(炒)、大腹皮(洗淨烘乾)、紫蘇(連根)、木通(各二兩),青皮(去除白色部分)、桔梗(炒)、半夏、人參、木香、沉香(各半兩)。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加入生薑四片、紅棗一枚,用水煎煮,空腹服用。
此方名為「分氣紫蘇飲」,主治男女脾胃不和、胸膈氣滯、腹脅疼痛、氣促喘急、心下脹悶、食慾不振、嘔吐不止等症狀。
紫蘇葉、五味子、桑白皮、茯苓、陳皮(去除白色部分)、草果仁、大腹皮、桔梗、甘草(炙,各一錢半)。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時加入生薑三片、少許鹽,用水煎煮,空腹服用。
流氣飲子,治男子婦人五臟不和,三焦氣壅,心胸痞悶,咽塞不通,腹脅膨脹,嘔吐不食;及上氣喘急,咳嗽痰盛,面目浮,四肢腫,大便秘結,小便不通;及憂思太過,鬱結不散,走注疼痛,腳氣腫痛,並皆治之。
紫蘇葉,青皮,當歸,芍藥,烏藥,茯苓,桔梗,半夏,川芎,黃耆,枳實(各一錢),防風,枳殼,陳皮,大腹子,連皮,檳榔,木香,甘草(炙,各五分)
上細切,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棗一枚,水煎服。
二十四味流氣散,治腹中氣滯,痞悶不快,胸膈走痛,此方主之。
白話文:
流氣飲子
主治: 適用於男女皆可,症狀包含五臟不和,三焦氣機阻滯,心胸痞悶,咽喉阻塞,腹部兩側膨脹,嘔吐不食;以及上氣喘急,咳嗽痰多,面容浮腫,四肢腫脹,大便祕結,小便不通;還有思慮過度,鬱結不散,疼痛遊走,腳氣腫痛,以上這些症狀,都可以用此方治療。
藥物組成:
- 紫蘇葉,青皮,當歸,芍藥,烏藥,茯苓,桔梗,半夏,川芎,黃耆,枳實(各一錢)
- 防風,枳殼,陳皮,大腹子(連皮),檳榔,木香,甘草(炙,各五分)
用法: 將以上藥材切碎,製成一劑藥,加入生薑三片,大棗一枚,用水煎煮服用。
二十四味流氣散
主治: 適用於腹部氣機阻滯,痞悶不舒,胸膈疼痛遊走,此方為主要治療方法。
陳皮,青皮,甘草(炙),厚朴(薑製),紫蘇,香附(各四兩),大腹皮,丁香皮,檳榔,木香,草果,莪朮(炮),桂,藿香(各一兩半),人參,白朮,麥門冬(去心),赤茯苓,枳殼(炒),石菖蒲,木瓜,白芷,半夏(各一兩),木通(二兩)
上銼,每服一兩,加生薑三片,大棗一枚,水煎服。
蔭按:氣者,陽也。升降出入,法乾之行健不息,使氣無留滯,斯無痛苦。若人以寒熱怒恚喜憂愁七氣干之,則痞悶痛楚之疾生爾。今夫寒則氣收,收則氣不流矣,故用丁、皮、肉桂、草果之屬,溫而行之。熱則氣亢,亢則氣不流矣,故用麥門、赤茯苓、木通之屬,清而導之。
白話文:
配方中包含陳皮、青皮、甘草、厚朴、紫蘇、香附、大腹皮、丁香皮、檳榔、木香、草果、莪朮、桂、藿香、人參、白朮、麥門冬、赤茯苓、枳殼、石菖蒲、木瓜、白芷、半夏、木通等藥材。每服使用一兩藥材,並加入生薑三片和紅棗一枚,用水煎服。
這方子主要是通過溫和行氣、清熱導滯來治療因氣滯導致的各種病症。例如,寒氣會導致氣收縮,氣流不暢,因此使用丁香、陳皮、肉桂、草果等溫熱藥材來疏通氣血。而熱氣會導致氣亢奮,氣流也不暢,因此使用麥門冬、赤茯苓、木通等清熱藥材來引導氣血流通。
怒則氣逆,逆則氣不流矣,故用檳榔、枳殼、厚朴、木香之屬,抑而下之。恚則氣積,積則氣不流矣,故用青皮、陳皮、腹皮、木香、莪朮之屬,快而利之。喜則氣緩,緩則氣不流矣,故用人參、白朮、甘草之屬,補而益之。憂則氣沉,沉則氣不流矣,故用白芷、紫蘇之屬,升而浮之。
愁則氣鬱,鬱則氣不流矣,故用香附、菖蒲、半夏、藿香之屬,利而開之。或問七氣之來,豈能並至,方以二十四味,何示人以弗精專矣。余曰:氣證與諸證不同,諸證者,痰血食積,屬於有形。故著於一處,偏於一隅,可以單方治也。若夫七情之氣,屬於無形,上下左右,散聚無常,故集辛香之品而流動之。
白話文:
生氣就會導致氣逆,氣逆就會阻塞氣血運行,因此要用檳榔、枳殼、厚朴、木香等藥物來抑制氣逆,使氣下降。生怒就會導致氣積,氣積就會阻塞氣血運行,因此要用青皮、陳皮、腹皮、木香、莪朮等藥物來疏通氣積,使氣流通。高興就會導致氣緩,氣緩就會阻塞氣血運行,因此要用人參、白朮、甘草等藥物來補益氣虛,使氣運行順暢。憂慮就會導致氣沉,氣沉就會阻塞氣血運行,因此要用白芷、紫蘇等藥物來升舉氣沉,使氣上升。
憂愁就會導致氣鬱,氣鬱就會阻塞氣血運行,因此要用香附、菖蒲、半夏、藿香等藥物來疏通氣鬱,使氣流通。有人會問,七情之氣怎麼可能同時出現?為何要用二十四味藥,難道不精專嗎?我說:氣證和其他疾病不同,其他疾病如痰、血、食積等,都屬於有形的物質。所以會集中在一處,偏向某個部位,可以用單方藥物治療。而七情之氣屬於無形的,會在上下左右、散聚不定,因此要用辛香等藥物來調理氣血,使之流動。
雖二十四味,不厭其煩,譬之韓候之兵,多多益善云爾。
分心氣飲,治男子婦人一切氣不和,或因憂愁思慮,忿怒傷神;或臨食憂戚,或事不遂意,使抑鬱之氣,留滯於胸膈之間,不能流暢,致心胸痞悶,脅肋虛脹,噎塞不通,噫氣吞酸,嘔噦噁心,頭目昏眩,四肢倦怠,面色痿黃,口苦舌乾,飲食減少,日漸羸瘦;或因病之後,胸中虛痞,不思飲食,皆可服之。
木通(去節),赤芍藥,赤茯苓,官桂,半夏,大腹皮,青皮(去穰),陳皮(去白),甘草,羌活,桑白皮(炒,各八分),紫蘇葉(二分)
白話文:
雖二十四味,不厭其煩,譬之韓候之兵,多多益善雲爾。
意思是:雖然這方子有二十四味藥材,看似繁複,但不必嫌煩,就如同韓信帶兵,兵力越多越好,藥材越多,效果也越好。
分心氣飲,治男子婦人一切氣不和,或因憂愁思慮,忿怒傷神;或臨食憂戚,或事不遂意,使抑鬱之氣,留滯於胸膈之間,不能流暢,致心胸痞悶,脅肋虛脹,噎塞不通,噫氣吞酸,嘔噦噁心,頭目昏眩,四肢倦怠,面色痿黃,口苦舌乾,飲食減少,日漸羸瘦;或因病之後,胸中虛痞,不思飲食,皆可服之。
這是一個名為「分心氣飲」的方劑,可以治療男女各種氣血不調的病症。例如因憂愁、思慮、生氣傷神,或是在吃飯時心情憂鬱,或是事情不如意,導致心氣鬱結,停留在胸膈之間,無法流通,造成心胸憋悶、兩肋脹痛、吞嚥困難、打嗝、反胃、噁心、頭昏眼花、四肢無力、臉色發黃、口苦舌乾、食慾不振、逐漸消瘦;或者因病後,胸中空虛,不想吃東西,這些情況都可以服用此方。
木通(去節),赤芍藥,赤茯苓,官桂,半夏,大腹皮,青皮(去穰),陳皮(去白),甘草,羌活,桑白皮(炒,各八分),紫蘇葉(二分)
方劑的藥材包括:木通(去掉節)、赤芍藥、赤茯苓、官桂、半夏、大腹皮、青皮(去掉果肉)、陳皮(去掉白皮)、甘草、羌活、桑白皮(炒製,各八分)、紫蘇葉(二分)。
上作一服,水二鍾,姜三片,棗二枚,燈心草十莖,煎八分,食遠服。
分心氣飲,治症同前。
紫蘇,枳實,藿香,香附子(各一錢半),半夏,陳皮,甘草,丁皮(各一錢),白朮,人參,木香,大腹子,大腹皮,桑白皮,草果,桔梗,麥門冬,厚朴
上銼,加生薑三片,棗子一枚,燈心十莖,水煎溫服。
木香化滯湯,治因憂氣食濕面,結於中脘,腹皮底微痛,心下痞滿,不思飲食,食之不散,常常痞氣。
半夏(一兩),草豆蔻(半兩),枳實(二錢),柴胡(四錢),木香,橘皮(各三錢),當歸(一錢),甘草(炙),紅花(各五分)
白話文:
將藥材水煎,水量兩碗,加入薑片三片、紅棗兩枚、燈心草十莖,煎煮至八分,飯後服用。
分心氣飲,主治症狀同前。
紫蘇、枳實、藿香、香附子各一錢半,半夏、陳皮、甘草、丁皮各一錢,白朮、人參、木香、大腹子、大腹皮、桑白皮、草果、桔梗、麥門冬、厚朴,將上述藥材切碎,加入生薑三片、紅棗一枚、燈心草十莖,水煎溫服。
木香化滯湯,用於治療因憂慮、飲食不節、濕氣停滯於中脘,導致腹部皮下隱痛、心下痞滿、食慾不振、飯後脹滿、經常有痞氣的症狀。
半夏一兩,草豆蔻半兩,枳實二錢,柴胡四錢,木香、橘皮各三錢,當歸一錢,甘草炙,紅花各五分。
上㕮咀,每服五錢,加生薑三片,水煎服。
東垣木香順氣散,治濁氣在上,則生䐜脹。
木香,蒼朮,草豆蔻(各三分),厚朴(四分),青皮,陳皮,益智,茯苓,澤瀉,半夏,吳茱萸,當歸(各五分),升麻,柴胡(各一分)
上銼,加生薑三片,水煎服。
東垣升陽順氣湯,治忿怒傷肝,思想傷脾,悲哀傷肺,以致各經火動,有傷元氣,發熱不思飲食。
升麻,柴胡,陳皮(各一兩),半夏,人參(各三錢),黃耆(四錢),當歸,草豆蔻(各一錢),神麯(炒,一錢半),黃柏,甘草(各五分)
白話文:
上方的藥材,每次服用五錢,加入生薑三片,水煎服用。
東垣所創的木香順氣散,用於治療濁氣上犯導致的胸悶脹滿。
木香、蒼朮、草豆蔻各三分,厚朴四分,青皮、陳皮、益智、茯苓、澤瀉、半夏、吳茱萸、當歸各五分,升麻、柴胡各一分。
將藥材切碎,加入生薑三片,水煎服用。
東垣所創的升陽順氣湯,用於治療由於怒傷肝、思傷脾、悲傷肺而導致各經火動,傷及元氣,出現發熱不思飲食的症狀。
升麻、柴胡、陳皮各一兩,半夏、人參各三錢,黃耆四錢,當歸、草豆蔻各一錢,神麴(炒)一錢半,黃柏、甘草各五分。
上㕮咀,每服半兩,加生薑煎服。
治氣六合湯,治亡血後,七情所傷,或婦人產後、月信後著氣。
當歸,川芎,芍藥,地黃,木香,檳榔
上銼,水煎服。
木香枳朮丸,破滯氣,消飲食,開胃進食。
木香,枳實(各一兩),白朮(二兩)
上為細末,荷葉燒飯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溫水送下。
木香檳榔丸,疏導三焦,寬利胸膈,破痰逐飲,快氣消食。
白話文:
上藥咀嚼,每次服用半兩,加入生薑煎湯服用。這個方子用來治療氣六合湯的症狀,以及因失血後、七情所傷、或婦女產後、月經後導致的氣虛。
藥材包括當歸、川芎、芍藥、地黃、木香、檳榔,將這些藥材切碎後,用水煎服。
木香枳朮丸可以破除滯氣,消解飲食積滯,開胃促進食慾。
藥材包括木香、枳實(各一兩)、白朮(二兩),將這些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荷葉燒飯做成丸藥,大小如梧桐子,每次服用五十丸,溫水送服。
木香檳榔丸可以疏通三焦,舒暢胸膈,破除痰飲,快速消除食積。
木香,枳殼(麩炒),青皮(去白),杏仁(去皮尖麩炙),檳榔(各一兩),郁李仁(去皮),皂角(去皮酥炙),半夏曲(各二兩)
上為末,別以皂角四兩,用漿水一碗,搓揉熬膏,更入熟蜜少許,和丸如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食後生薑湯下。
木香順氣丸
木香,大腹皮,蘿蔔子(各半兩),枳殼(麩炒),陳皮,補骨脂,香附子(各一兩),牽牛(六兩,炒)
上為末,水丸,如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溫水下。
白話文:
將木香、枳殼(麩炒)、青皮(去白)、杏仁(去皮尖麩炙)、檳榔(各一兩)、郁李仁(去皮)、皂角(去皮酥炙)、半夏曲(各二兩)研磨成粉末。另外取皂角四兩,用漿水一碗搓揉熬膏,再加入少量熟蜜,和成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五十丸,飯後用生薑湯送服。
此外,將木香、大腹皮、蘿蔔子(各半兩)、枳殼(麩炒)、陳皮、補骨脂、香附子(各一兩)、牽牛(六兩,炒)研磨成粉末,用水製成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五十丸,溫水送服。
木香順氣丸
枳殼,檳榔,陳皮,青皮,藿香(各五錢),半夏,砂仁,川芎(各三錢),京三稜,香附子,當歸(各二錢),木香(一錢)
上為末,麵糊為丸,如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食遠薑湯送下。
木香導氣丸,治憂思傷脾,停積飲食,常服消食化氣。
神麯,麥芽(各四兩),蘿蔔子,杏仁(麩炒,各三兩),牽牛末,木香,陳皮(去白),青皮(各二兩)
上為末,將杏仁、蘿蔔子研泥同麵糊丸,如桐子大,每服三五十丸,鹽湯下。
白話文:
木香順氣丸
組成:
- 枳殼、檳榔、陳皮、青皮、藿香(各五錢)
- 半夏、砂仁、川芎(各三錢)
- 京三稜、香附子、當歸(各二錢)
- 木香(一錢)
製法: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麵糊製成丸子,大小如桐子。
用法:
每次服用五十丸,飯後用薑湯送服。
木香導氣丸
主治:
憂思傷脾,停積飲食,常服消食化氣。
組成:
- 神麯、麥芽(各四兩)
- 蘿蔔子、杏仁(麩炒,各三兩)
- 牽牛末、木香、陳皮(去白)、青皮(各二兩)
製法: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杏仁、蘿蔔子研磨成泥,與麵糊混合製成丸子,大小如桐子。
用法:
每次服用三、五十丸,用鹽湯送服。
消脹丸,快胸中氣,除腹脹,消宿食。
木香,檳榔,黑牽牛(炒),蘿蔔子(炒,各等分)
上為末,滴水丸如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生薑、蘿蔔湯食後下。
青木香丸,治胸中噎塞,氣滯不行,腸中水聲,嘔吐痰逆,不思飲食,常服寬中利膈。
青木香(三兩),補骨脂(炒),蓽澄茄(各四兩),黑牽牛(二十四兩炒香,取頭末十二兩),檳榔(酸粟米飯裹濕紙包,火中煨,令紙焦去飯,四兩。)
白話文:
消脹丸
功用: 迅速消除胸中氣悶,去除腹脹,消解積存的宿食。
組成: 木香、檳榔、黑牽牛(炒)、蘿蔔子(炒),各等分。
製法: 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,製成如桐子般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三十丸。
用法: 飯後用生薑、蘿蔔湯送服。
青木香丸
功用: 治療胸中噎塞、氣滯不通、腸鳴水聲、嘔吐痰逆、食慾不振等症狀,常服可以寬中理氣、疏通膈膜。
組成: 青木香(三兩)、補骨脂(炒)、蓽澄茄(各四兩)、黑牽牛(二十四兩炒香,取頭末十二兩)、檳榔(酸粟米飯裹濕紙包,火中煨烤至紙焦去飯,四兩)。
上為末,清水和丸,如綠豆大,每服三十丸,茶湯熟水任下。
一方,治怒後氣痛。
青皮,半夏(各一錢),陳皮,柴胡,黃芩(各五分),木通(三錢),甘草(炙,二分)
上銼,加生薑三片,水煎服。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末,用清水和成丸子,大小如綠豆般,每次服用三十粒,可以用茶水或溫水送服。
另外,治療因生氣導致的氣痛,可以用青皮、半夏(各一錢)、陳皮、柴胡、黃芩(各五分)、木通(三錢)、甘草(炙,二分),將這些藥材切碎,加入生薑三片,水煎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