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一·上 (34)
卷一·上 (34)
1. 脈法
脈經,曰:凡黃,候寸口脈,近掌無脈,口鼻黑色並不可治。脈沉,渴欲飲水,小便不利者,必發黃也。酒疸者,或無熱,清言了了,腹滿欲吐,鼻燥。其脈浮者,先吐之;沉弦者,先下之。酒疸下之,久久為黑疸,目青面黑,心頭如啖蒜齏之狀,大便正黑,皮膚四肢不仁,其脈浮弱,顏黑微黃,故知難治。谷疸寸口脈微而弱,微則惡寒,弱則發熱,當發不發,骨節疼痛,當煩不煩而極汗出。趺陽脈緩而遲,胃氣反強,飽則煩滿,滿則發熱消穀,食已則飢。谷強肌瘦,名曰谷疸。陽明病脈遲者,食難用飽,飽則發寒熱頭眩者,必小便難。此欲作谷疸,雖下之腹滿如故。趺陽脈緊而數,數則為熱,熱則消穀,緊則為寒,食則滿也。尺脈浮為傷腎,趺陽脈緊為傷脾,風寒相搏,食已則眩,穀氣不消,胃中苦濁,濁氣下流。小便不通,陰被其寒,熱流膀胱身體盡黃,名曰谷疸。
脈訣舉要,曰:五疸實熱,脈必洪數,其或微澀,症屬虛弱。
白話文:
【脈法】
《脈經》提到:凡是黃疸病,應觀察寸口脈,如果靠近手掌部分沒有脈象,加上口鼻周圍出現黑色,這種情況是無法治療的。如果脈象沉,患者感到口渴想喝水,且小便排泄不順,這必定會引發黃疸。對於因過量飲酒引起的黃疸,有的病人可能沒有發燒,說話清晰,但有腹部脹滿、想嘔吐和鼻子乾燥的症狀。如果脈象浮動,應先讓患者嘔吐;脈象沉弦,應先用瀉下方法治療。對過量飲酒引發的黃疸進行瀉下治療,時間久了會轉變成黑疸,表現為眼睛發青、臉色發黑,心臟部位有如吃蒜末般的感覺,大便顏色漆黑,皮膚和四肢失去知覺。脈象浮弱,臉色發黑略帶黃色,由此可判斷疾病難以治癒。如果谷疸的寸口脈微弱,微弱代表怕冷,弱表示發熱,該發熱卻不發,出現骨節疼痛,該煩躁卻不煩躁,反而大量出汗。趺陽脈緩慢且遲滯,顯示胃氣反常強烈,飯後感到脹滿,脹滿後發熱且消化加快,飯後很快就感到餓。人體肌肉瘦弱,卻有強烈的食慾,這是谷疸的特徵。陽明病脈象遲緩,飯後難以飽足,飯後會出現寒熱交錯、頭暈的現象,一定會有小便困難。這可能是谷疸的前兆,即使使用瀉下方法,腹部脹滿的症狀仍然存在。趺陽脈緊繃且頻繁,頻繁表示體內有熱,熱就會加速消化,緊繃表示體內有寒,進食後感到脹滿。尺脈浮動表示腎臟受損,趺陽脈緊繃表示脾臟受損,風寒交錯,飯後會感到頭暈,食物無法正常消化,胃部有沉重感,混濁氣體向下流動,導致小便不暢,身體受寒,熱氣聚集在膀胱,全身變黃,這就是谷疸。
《脈訣舉要》提到:五種黃疸都是由實熱引起,脈象必定洪大且頻繁,如果脈象微弱且遲滯,病情屬於虛弱。
2. 治黃汗方
桂枝加黃耆湯,治黃汗,身體疼重,發熱兩脛自冷,此方主之。
桂枝(二錢),芍藥(三錢),甘草(炙一錢),黃耆(三錢),生薑(五片),大棗(二枚)
上作一服,水煎食遠服,仍飲熱粥,以助藥力。黃汗者,汗出皆黃沾衣有色也。得之汗出時,入水取浴,水從汗孔入,濕鬱於表,故病黃,邪傷其衛故自汗,濕熱相搏,故身體疼重而發熱。病原寒水所傷,寒氣屬陰,水性就下,故兩脛自冷。客者除之,故用桂枝之辛甘,以解肌表之邪;泄者收之,故用芍藥之酸寒,以斂榮中之液。
虛以受邪,故用黃耆之甘溫,以實在表之氣;辛甘發散為陽,故生薑、甘草,可以為桂枝之佐。乃大棗者,和脾益胃之物也。
黃耆湯,治黃汗,身體腫,發熱不渴,汗出染衣黃色。
黃耆(去蘆,蜜炙),赤芍藥,茵陳蒿(各二兩),石膏(四兩),麥門冬(去心),豆豉(各一兩),甘草(炙,半兩)
上㕮咀,每服五錢,水一盞,生薑三片,煎七分,溫服不拘時。
桂枝苦酒湯,治黃汗身腫發熱。
黃耆(三錢),芍藥,桂枝(各八分)
上水煎,入苦酒三匙。初服當心煩,以苦酒阻故也,至六七日稍愈。一方,用好酒代苦酒。如腰以下無汗,強痛不食;煩躁,小便不利,本方用桂枝加甘草四分,姜煎微汗。未汗再服。
白話文:
【治療黃汗的處方】
使用「桂枝加黃耆湯」來治療黃汗症,主要症狀包含身體疼痛沉重,並伴隨發燒,兩腿感覺特別冰冷。這帖藥方適用於這些症狀。
藥材包含:桂枝(二錢),芍藥(三錢),炙甘草(一錢),黃耆(三錢),生薑(五片),大棗(二枚)
將以上藥材做成一劑,用水煎煮後,在飯後服用,同時喝些熱粥以增強藥效。所謂黃汗,就是出汗時汗水呈現黃色,沾染衣物留下顏色。這種病症通常是在出汗時進入水中沐浴,導致水分透過汗孔滲入體內,濕氣在體表鬱積,因此出現黃汗的症狀。邪氣侵擾防衛系統,所以會自發性的出汗,濕氣與熱氣相互纏鬥,導致身體疼痛沉重且發燒。病因源自於被冷水傷害,冷水屬陰,水性向下,所以兩腿會感到特別的冷。外來的邪氣要排除,所以用桂枝的辛甘味道,來消除皮膚表面的邪氣;流失的要收攏,所以用芍藥的酸寒特性,來收攏血液中的液體。
體虛易受邪氣影響,所以用黃耆的甘溫特性,來鞏固體表的氣息;辛甘的味道有助於發散陽氣,所以生薑和甘草,可以輔助桂枝的功效。而大棗則能調和脾胃,有益胃部健康。
「黃耆湯」可治療黃汗症,身體浮腫,發燒但不口渴,出汗時汗水會染黃衣物。
所需藥材:去蘆黃耆(蜜炙)、赤芍藥、茵陳蒿(各二兩),石膏(四兩),麥門冬(去心)、豆豉(各一兩),炙甘草(半兩)
將以上藥材切碎,每次服用五錢,用一盞水煎煮至剩七分,溫熱時服用,不限定時間。
「桂枝苦酒湯」可治療黃汗症,身體浮腫且發燒。
所需藥材:黃耆(三錢),芍藥、桂枝(各八分)
用水煎煮,加入三匙苦酒。初次服用可能感到心煩,這是因為苦酒的阻礙效果,但服用六七天後,情況會逐漸改善。另一種做法是用好酒代替苦酒。如果腰部以下沒有汗出,感到強烈疼痛,食慾不佳,心情煩躁,小便不通暢,可以在原方基礎上,增加炙甘草四分,用薑煎煮至微微出汗。若未出汗,可再次服用。
3. 治黃疸方
丹溪治黃疸方,疸症不必分五,同是濕熱,此方主之。
黃芩(炒),黃連(炒),梔子(炒黑),茵陳,豬苓,澤瀉,蒼朮(制),青皮(去穰,炒),草龍膽(各五分)
谷疸加三稜、蓬朮、縮砂、陳皮、神麯。
上切作一服,水煎服。
蔭按:用芩、連、梔子、龍膽之苦,所以去熱;豬苓、澤瀉之淡,所以去濕;茵陳蒿氣微寒而味苦平,為陰中之陽,則兼濕熱而治者也,故為黃家君主之藥;蒼朮所以燥濕,青皮所以破滯;而谷疸諸品之加,乃推陳致新之意也。
茵陳五苓散,治傷寒或伏暑發黃,小便不利者,此方主之。
茵陳,豬苓,茯苓,澤瀉,白朮(各一錢),官桂(少許)
一方,去桂,名加減五苓散。
上為細末十分和勻,先食飯後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一云薑棗煎。
蔭按:熱病小便不利,濕熱內蓄,勢必發黃。茵陳,黃家神良之品也,故諸方多用之。豬苓、澤瀉、茯苓、白朮,味平而淡,故可以導利小水;官桂之加,取其辛熱,能引諸藥直達熱邪蓄結之處。經曰:甚者從治,此之謂也。
茵陳茯苓湯,治發黃小便澀,煩躁而渴者,此方主之。
茵陳(二錢),茯苓,豬苓,桂枝(各一錢),滑石(一錢半)
上銼,水煎服。
蔭按:熱在內,其熱不得泄越,故發黃。小便澀者,熱之所注也。煩躁者,熱犯上焦,清陽之分也。渴者,邪熱蒸灼,不能生液潤喉也。是方也,茵陳主治黃疸,佐以茯苓、豬苓則利;佐以滑石則利熱;佐以桂枝,則同氣相求,直達邪熱之巢穴。內熱既去,則津液自生,氣自化,小便自利,煩渴自解,身黃自除矣。
茯苓滲濕湯,治黃疸,氣熱嘔吐而渴欲飲冷,身體面目俱黃,小便不利,不得安臥,不思食。
白茯苓(五分),茵陳蒿(六分),澤瀉,豬苓(各三分),黃芩(生),黃連,山梔,防己,白朮,蒼朮,陳皮,青皮(各二分)
上㕮咀,水煎,空心服。谷疸去黃芩加枳實。一方無黃芩、青皮,有秦艽、葛根。
必效散,治黃疸通用。
葶藶(隔紙炒),龍膽草,山梔子,茵陳,黃芩(各等分)
上每服一兩,水煎溫服,不拘時。
麻黃醇酒湯,治黃疸脈浮,宜汗之。
麻黃(三兩)
上用好清酒五升,煮取二升五合,頓服盡。冬月用酒煮,夏月用水煮。
瓜蒂散,諸疸腹滿欲吐,鼻燥脈浮者,宜以此方吐之。
瓜蒂,赤小豆,淡豆豉(各五分)
上為細末,水調服。一方,用瓜蒂二十七枚,以水一升,煮取五合,去渣頓服。
蔭按:但腹滿欲吐,邪在上也;鼻燥者,邪在氣分也;脈浮者,邪未盡入於裡也。吐中有發散之義,故吐於浮脈正宜。瓜蒂苦而善湧,赤小豆平而解熱,淡豆豉腐而勝燥,此古人之宣劑好。如頭額兩太陽痛者,令病人噙水一口,以瓜蒂散一字,吹入鼻中,泄出黃水而愈。
小柴胡湯,諸黃腹痛而嘔者,宜以此和解之。
柴胡(二錢),黃芩(一錢半),半夏(七分),甘草(五分),人參(七分)
上銼一劑,生薑三片,棗二枚水煎服。
茵陳梔子大黃湯,治發黃,小便赤澀,大便秘結者,此方主之。
茵陳(一兩),梔子(三枚),大黃(三錢半)
上切作一服,水三盞,煎至盞半,溫服。蓋茵陳苦寒,能利黃疸;梔子瀉火,屈曲而下,能療小便之赤澀;大黃能攻大便之秘結。大小既利,則濕熱兩泄,而黃自除矣。
大黃硝石湯,治黃疸腹滿,小便不利而赤,自汗出。此為表和裡實,當下之。
大黃,黃柏,硝石(各四兩),梔子(十五枚)
上水煎將熟,納硝石頓服。
黃連散,治黃疸,大小便秘澀壅熱,累效。
大黃(醋拌炒),黃連(各二兩),黃芩,甘草(炙,各一兩)
上為極細末,每服二錢,食後溫水調下,日三服。先用瓜蒂散搐鼻,取下黃水,卻服此藥。
搐鼻瓜蒂散,治黃疸,遍身如金色,累效。
瓜蒂(二錢),母丁香(一錢),黍米(四十九粒),赤小豆(半錢)
上先將瓜蒂為末,次入三味再碾。至夜,令病人先含水一口,將藥半字搐入鼻內,待吐下水便睡,至半夜或次日,取下黃水,直候利水止,即服黃連散,或茵陳五苓散。病輕者五日,病重者半月見效。
葶藶苦參散,治濕熱內甚,小便赤澀,大便時秘,飲食少進,諸藥不效,因為久黃。
苦參,黃連,瓜蒂,黃柏,大黃(各一兩),葶藶(二兩)
上為細末,每服一錢半,清米飲調下,以吐利為度。隨時看虛實加減。
梔子柏皮湯,治發黃,身熱不止,大小便利者,此方主之。
梔子(十五枚),黃柏(二兩),甘草(一兩)
上切作一服,水煎服。
蔭按:發黃身熱不止者,陽邪未去也,大便利,故不用大黃,小便利,故不用五苓,但以梔子、柏皮之苦勝其熱,甘草之甘緩其勢,則治法畢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