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三十三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十三 (4)

1. 治消渴愈後諸病方

辛潤緩肌湯(一名清神補氣湯),治消渴證才愈,止有口乾,腹不能努,此藥主之。

生地(酒洗),細辛(各一分),熟地黃(三分),石膏(四分),黃柏(酒炒),黃連(酒炒),生甘草,知母(各五分),柴胡(七分),當歸身,荊芥穗,桃仁,防風(各一錢),升麻(一錢半),紅花(少許),杏仁(六個),花椒(兩個)

上㕮咀,作一服,水煎,食遠稍熱服。

瓊玉膏,治三消最好,愈後亦可常服。

方見虛損門。

忍冬丸,治消渴既愈之後,預防發癰疽之患。

用忍冬草不拘多少,根莖花葉皆可用,置瓶罐內,用無灰好酒浸,以糠火煨一宿,取出曬乾,入甘草少許,研為細末,以所浸酒打麵糊為丸,如桐子大,每服一百丸,溫酒米飲任下,不拘時。

五豆湯,解酒毒,止消渴,能發小兒痘疹不出,並解發渴之後成瘡痍者。

黑豆,黃豆,綠豆,青豆,赤小豆(各五升),乾葛(一斤),甘草(一斤),貫眾(半斤)

上前藥俱不銼,用水五斗五升,臘八日用大鍋熬至熟,濾出豆汁,另以瓷甕盛,箬葉紙重封。春夏月間酒後渴,隨意飲。大人渴後或成瘡瘍,小兒痘瘡不出,皆可飲,最效。

白話文:

【治療消渴症後各種疾病的處方】

第一個處方是「辛潤緩肌湯」,也叫做「清神補氣湯」,適用於消渴症剛剛痊癒,只感到口乾,腹部乏力的情況。這個處方的主要成分包括:生地、細辛、熟地黃、石膏、黃柏、黃連、生甘草、知母、柴胡、當歸身、荊芥穗、桃仁、防風、升麻、紅花和杏仁等。將所有藥材切碎,作為一劑,用水煎煮,飯後趁熱服用。

第二個處方是「瓊玉膏」,對於治療三消症效果最佳,痊癒後也可長期服用。具體配方請參考虛損門。

第三個處方是「忍冬丸」,適用於消渴症痊癒後,預防膿瘍等疾病。使用忍冬草,根、莖、花、葉都可以,放入瓶罐中,用無灰的好酒浸泡,以糠火煨一夜,取出曬乾,加入少量甘草,研磨成細粉,再用浸泡過的酒調製成麪糊,做成如梧桐籽大小的丸狀。每次服用一百粒,用溫酒或米湯送服,不限時間。

最後一個處方是「五豆湯」,可以解酒毒,止消渴,幫助小兒痘疹發出,同時也能治療消渴後形成的瘡痍。所需藥材有:黑豆、黃豆、綠豆、青豆、赤小豆、乾葛和甘草、貫眾。將所有藥材整顆使用,用水五斗五升,在農曆十二月初八用大鍋熬煮至熟,過濾出豆汁,倒入瓷器容器中,用箬葉紙密封。春夏期間,酒後口渴可隨意飲用。大人消渴後形成瘡瘍,或是小孩痘瘡不發,都可飲用,效果極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