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三十三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三十三 (1)

1.

東垣,曰:陰陽別論云,二陽結謂之消。脈要精微論云,癉成為消中(癉謂濕熱也,熱積於中,故變為消中也)。夫二陽者,陽明也。手陽明大腸主津液,病消則目黃口乾,是津不足也。足陽明胃主血,熱則消穀善飢,血中伏火,乃血不足也。結者,津液不足,結而不潤,皆燥熱為病也。此因數食甘美而多肥,故其氣上溢,轉為消渴。治之以蘭,除陳氣也,不可服膏粱。芳草,石藥,其氣慓悍,能助燥熱也。越人云,邪在六腑,則陽脈不合,陽脈不合,則氣留之,氣留之,則陽脈盛矣。陽脈大盛,則陰氣不得營也,故皮膚肌肉消削是也。經云,凡治消癉,僕擊,偏枯,痿厥,氣滿,發逆,肥貴人則膏粱之疾也。岐伯曰,脈實病久可治,脈弦小病久不可治。後分為三消,高消者,舌上赤裂,大渴引飲,經云心移熱於肺,傳於膈消者是也,以調胃承氣湯、三黃丸治之。下消者,煩躁引飲,耳輪焦乾,小便如膏。叔和云,焦煩水易虧,此腎消也,以六味地黃丸治之。總錄所謂末傳能食者,必發腦疽背瘡。不能食者,必傳中滿鼓脹,皆為不治之證。潔古老人分而治之,能食而渴者,加白虎人參湯。不能食而渴者,錢氏白朮散倍加葛根治之。上中既平,不復傳下消矣。前人用藥,厥有旨哉。或曰,未傳瘡疽者,何也?此火邪勝也。其瘡痛甚而不潰,或赤水者是也。經云有形而不痛,陽之類也,急攻其陽,無攻其陰,治在下焦,元氣得強者生,失強者死。未傳中滿者何也,以寒治熱,雖方士不能廢其繩墨而更其道也。然臟腑有遠近,心肺位近,宜制小其服,腎肝位遠,宜制大其服。皆適其所至所為,故知過與不宜,皆誅罰無過之地也。如高消中消制之太急,速過病所,久而成中滿之病。正謂上熱未除,中寒復生者,非藥之罪,失其緩急之治也。處方之際,宜加意焉。

白話文:

東垣說:「陰陽別論」中提到,二陽結聚就叫做消渴。而「脈要精微論」則說,濕熱積聚於內,就會變成消渴。二陽指的是陽明,手陽明大腸主司津液,消渴患者眼睛發黃、口乾舌燥,就是津液不足的表現。足陽明胃主司血液,熱邪侵襲則容易消穀善飢,血中蘊藏著熱火,也是血不足的表現。結聚指的是津液不足,無法滋潤,導致身體乾燥,都是燥熱引起的疾病。這通常是因過度食用甘美肥膩的食物,導致氣向上溢,轉變成消渴。治療要用蘭草去除陳腐之氣,不可再食用膏粱厚味。芳草、石藥氣性強悍,反而會助長燥熱。越人說,邪氣侵入六腑,就會導致陽脈不通,陽脈不通則氣機停滯,氣機停滯則陽脈亢盛。陽脈亢盛,就會導致陰氣不足,無法滋養肌膚,因此出現皮膚肌肉消瘦。經書中記載,凡是治療消渴、僕擊、偏枯、痿厥、氣滿、發逆等疾病,都是肥貴人因食用膏粱厚味所致。岐伯說,脈象實而病程久的可以治療,脈象弦細而病程久的則難以治療。後人將消渴分為三種:高消,舌頭上出現紅色裂紋,口渴難忍,不停喝水,經書中說這是心火移熱於肺,再傳導至膈肌引起的,可以用調胃承氣湯、三黃丸治療。下消,煩躁不安,口渴難忍,耳輪乾燥,小便如同膏脂。叔和說,這種情況是焦慮煩躁,導致津液虧損,屬於腎虛,可以用六味地黃丸治療。總而言之,消渴發展到末期,能吃飯的患者,必會出現腦疽背瘡。不能吃飯的患者,必會發展成腹脹鼓滿,都是不治之症。潔古老人針對不同情況進行治療,能吃飯又口渴的,用白虎人參湯,加重白虎湯劑量。不能吃飯又口渴的,用錢氏白朮散,並增加葛根的劑量。上消和中消痊癒後,就不會再發展成下消。前人用藥,真是有道理啊。有人會問,為什麼有些患者沒有出現瘡疽呢?那是因為火邪太過旺盛,瘡痛劇烈卻不潰破,或者出現赤水流注。經書中記載,有形體而不痛的,是屬於陽邪的表現,要急攻其陽,不要攻其陰,治療重點在於下焦,元氣充足者就能活命,元氣不足者就會死亡。為什麼有些患者沒有出現腹脹鼓滿呢?那是因為用寒涼的方法治療熱症,即使是方士也不能違背醫學規律,更改治療方法。然而,臟腑有遠近之分,心肺位置靠近,藥量要稍微控制一下;腎肝位置較遠,藥量要稍微加大一些。都要根據臟腑的位置和功能,適當調整藥物,這樣才能做到過與不及都不犯錯。如果高消和中消治療過於急躁,很快達到疾病部位,時間久了,就會導致腹脹鼓滿的病情。這是因為上焦熱邪未除,中焦又出現寒邪,這並不是藥物的問題,而是因為沒有掌握緩急治療的原則。在開方用藥時,一定要格外留心。

劉宗厚,曰:消渴小便多者,蓋燥熱太甚,而三焦腸胃之腠理拂鬱結滯,緻密壅塞,而水液不能浸潤於外,以養乎百體。故腸胃之外,燥熱太甚,雖多飲水,入於腸胃之內,終不能浸潤於外,故渴不止而小便多。水液既不能浸潤於外,則陰燥竭無以自養,故久而多變為聾盲、瘡瘍、痤痱而危殆也。治此疾者,宜補腎水陰寒之虛,而瀉心火陽熱之實,除腸胃燥熱之甚,濟肌體津液之衰,使道路散而不結,津液生而不枯,氣血利而不澀,則病自己矣。

婁氏,曰:上消者,經謂之膈消,膈消,渴而多飲是也。中消者,經謂之消中,消中者,渴而飲食俱多,或不渴而獨食是也。下消者,經謂之腎消,腎消者,飲一溲二,其溲如膏油,即膈消消中之傳變。王注謂肺臟消燥,氣無所持是也。蓋肺藏氣,肺無病,則氣能管攝津液,而津液之精微者,收養筋骨血脈,余者為溲。肺病則津液無氣管攝,而精微亦隨溲下,故飲一溲二,而溲如膏油也。筋骨血脈無津液以養之,故其病漸成形瘦焦乾也。然肺病本於腎虛,腎虛則心寡於畏,妄行凌肺而移寒與之,然後肺病消。故仲景治渴而小便反多,用腎氣丸補腎救肺,後人因名之腎消,以補腎也。或曰,經既云肺消死不治。仲景復用腎氣丸治之何也?曰,飲一溲二者,死不治。若飲一未至溲二者,病尚淺,猶或可治。故仲景腎氣丸治飲水一斗,小便亦一斗之證。若小便過所飲者,亦無及矣。

白話文:

劉宗厚說:患有消渴症,小便量多的病人,是因為體內燥熱過於嚴重,導致三焦、腸胃的腠理阻塞,導致水液無法滋潤到身體表面,進而無法滋養百骸。因此,腸胃外部燥熱難消,即使喝再多水,也無法滋潤到身體外部,所以才會一直感到口渴,並且小便量多。水液無法滋潤到身體外部,就會導致陰液枯竭,身體無法自行滋養,久而久之就會演變成耳聾眼瞎、瘡瘍、痤痱等症狀,危及生命。治療這種病症,應當滋補腎臟的水陰寒虛,瀉去心臟的火陽熱實,消除腸胃的燥熱,補充肌體的津液衰竭,讓氣血流通順暢,不再阻塞,津液自然生成,不再枯竭,氣血暢通,不再阻塞,如此才能治癒疾病。

婁氏說:上消,經書稱為膈消,膈消就是口渴而大量飲水。中消,經書稱為消中,消中就是口渴,並且大量飲食,或者不渴但只吃東西。下消,經書稱為腎消,腎消就是喝一口水,排兩口尿,尿液像膏油一樣,這是膈消和中消的演變。王注說,這是肺臟消燥,氣無所依附。因為肺主氣,肺沒有病,氣就能夠管攝津液,津液的精華部分用來滋養筋骨血脈,剩下的就成為尿液。肺有病,津液就沒有氣來管攝,精微部分也隨尿液排出,因此喝一口水,排兩口尿,尿液像膏油一樣。筋骨血脈沒有津液滋養,就會逐漸消瘦,變得乾枯焦黃。但是肺病根源在腎虛,腎虛則心臟沒有畏懼之心,妄行侵犯肺臟,將寒氣傳給肺臟,然後才導致肺病消渴。所以仲景治療口渴而小便反多,使用腎氣丸補腎救肺,後人因此稱之為腎消,就是因為要補腎。有人說,經書上說肺消是死症,仲景為什麼還要用腎氣丸來治療呢?因為喝一口水,排兩口尿,才是死症。如果只喝一口水,還沒有排兩口尿,病症還不嚴重,還是可以治療的。所以仲景用腎氣丸治療喝水一斗,小便也一斗的症狀。如果小便量超過飲水量,就無藥可救了。

丹溪,曰:上消者肺也,多飲水而少食,大小便如常。中消者胃也,多飲食而小便赤黃。下消者腎也,小便濁淋如膏之狀,又曰,上焦渴,是心火刑煉肺金而作渴,法當降火清金,宜蘭香葉、白葵花、白豆蔻、蓽澄茄、升麻、黃柏,引清氣升而渴止。中焦渴,飲食入胃,傳送太急,不生津液,食已則飢,胃中有熱,宜用黃芩、石膏。下焦渴者,肝腎二經有熱,必是小便頻數,宜用五味子、知母、黃柏、玄參以養陰兼養肺,降火生血為主。大法黃連、天花粉二味為末,藕汁、人乳汁、生地黃汁、佐以蜜薑汁為膏,和二末,徐徐留舌上,以白湯少許送下,能食者加石膏、天花粉,治消渴之聖藥也。三消皆忌用半夏,血虛亦忌用。消渴苦泄瀉,先用白朮、白芍藥炒為末調服後,卻服諸汁膏。

白話文:

丹溪說:上消是肺的問題,患者常喝水卻少吃東西,大小便正常。中消是胃的問題,患者常吃東西,但小便顏色赤黃。下消是腎的問題,患者小便混濁,像膏狀,尿頻。

再說,上焦口渴,是心火過旺灼傷肺金導致的,需要降火清金。可以使用宜蘭香葉、白葵花、白豆蔻、蓽澄茄、升麻、黃柏,引導清氣上升,就能止渴。

中焦口渴,是因為飲食進入胃後,傳輸過快,不生津液,飯後就餓,胃中有熱,宜用黃芩、石膏治療。

下焦口渴,是因為肝腎二經有熱,必然小便頻數,宜用五味子、知母、黃柏、玄參來滋陰兼養肺,降火生血為主。

治療消渴的常用方法是:黃連、天花粉二味研成粉末,用藕汁、人乳汁、生地黃汁混合蜜薑汁做成膏,和二味藥末混合,慢慢含在舌頭上,用少量白湯送下,能吃東西的病人可以加石膏、天花粉,這是治療消渴的聖藥。

三消都忌用半夏,血虛的人也要忌用。

如果消渴伴隨腹瀉,要先用白朮、白芍藥炒成粉末調服,然後再服用上述的各種汁膏。

李氏,曰:經云,二陽結謂之消渴。二陽者,手陽明大腸主津液,足陽明胃主血,津血不足,發為消渴。又有燥結者,肺與大腸為表裡也。有氣分渴者,因外感傳裡,或服食煎燥,熱耗津液,喜飲冷水,當與寒涼滲劑,以清利其熱,熱去則陰生而渴自止矣。有血分渴者,因內傷勞役,精神耗散,胃氣不升,或病後胃虛亡津,或餘熱在肺,口乾作渴,喜飲熱湯,當與甘溫酸劑,以滋益其陰,陰生則燥除,而渴自止矣。所謂消者,燒也,如火烹燒物也。三消,上中既平,不復傳下。上輕中重下危,總皆肺被火邪熏蒸日久,氣血凝滯。故能食者,末傳癰疽,水自溢也。不能食者,末傳脹滿;火自炎也,皆危。熱在上焦,心肺煩燥,舌赤唇紅,少食引飲,小便數者,四物湯合生脈散,加天花粉、地黃汁、藕汁、乳汁。酒客加葛根。能食者,白虎加人參湯。不食者,錢氏白朮散、清心蓮子飲。又膈滿者,謂之膈消,麥門冬飲子。火留肉分,變為癰腫者,忍冬藤丸、黃耆六一湯、益元散。熱蓄中焦,脾胃消穀善飢,不甚渴,小便赤數,大便硬者,四物湯加知母、黃柏、石膏、黃芩、滑石以降火。熱甚者,調胃承氣湯、三黃丸。初病寒中,陰勝陽郁,後變為熱中者,升麻葛根湯、瀉黃散。濕積毒者,消渴瓝丸,虛者錢氏白朮散。便閉者當歸潤燥湯,泄瀉者白朮芍藥湯。上中二消者,蘭香飲子。心火乘脾者,黃連豬肚丸。肝侵氣衝,肌熱不食,食即吐蛔者,烏梅丸、鐵粉丸。有蟲耗其津液者,單苦楝湯。水停於下,變為胕腫者,五苓散,或去桂加人參尤妙。熱伏下焦,腎分精竭,引水自救,隨即溺下,小便混濁,如膏淋然,腿膝枯細,面黑耳焦形瘦者,四物湯加知母、黃柏、五味子、元參。人乳汁善調水火,或補陰丸、腎氣丸、先天坎離丸、八味丸去附子加五味子、元菟丸、鹿菟丸、夢授天王補心丹、威喜丸、妙香散、單繭絲湯,或十全大補湯去桂倍地黃,加知母、黃柏。上熱下冷者,清心連子飲。有五味過度之人,真氣既盡,邪氣獨留,陽道興強,不交精泄者,謂之強中。小便或油膩,或赤黃,或泔白,或渴而且利,或渴而不利,或不渴而利,飲食滋味入腹,如湯澆雪,隨小便而出,落於溝中,結如白脂,肌膚日瘦者,無治法。

白話文:

李氏曰:

經書上說,二陽結聚就會造成消渴。所謂二陽,是指手陽明大腸經主司津液,足陽明胃經主司血液,當津液和血液不足時,就會出現消渴症狀。

此外,還有因燥熱結聚而導致的消渴。肺和大腸相表裡,若肺部有熱,也會導致大腸乾燥,進而出現消渴。

氣分渴是指由於外感傳入內裡,或服用煎炸的食物,導致熱氣耗傷津液,患者喜歡喝冷水。治療此症,應使用寒涼滲透的藥物,以清熱解毒,熱去則陰生,渴症自然就會消失。

血分渴是指由於勞累過度,精神耗散,胃氣不升,或病後胃虛,導致津液流失,或餘熱留滯在肺部,患者口乾舌燥,喜歡喝熱湯。治療此症,應使用甘溫酸性的藥物,滋補陰液,陰液生長,燥熱消除,渴症自然就會消失。

所謂,指的是燒灼,如同火烹燒食物一樣。三消,分別是指上消、中消和下消,上消和中消若未得到治療,就會發展成下消。上消症狀較輕,中消症狀較重,下消症狀最危急。三消的根本原因都是由於肺部長期受到火邪燻蒸,導致氣血凝滯。

能吃飯的病人,最終可能會發展成癰疽,水腫自溢;不能吃飯的病人,最終可能會發展成腹脹,火邪燃燒,這些都是非常危險的症狀。

熱在上焦,心肺煩燥,舌頭紅、嘴脣紅,吃飯少,喜歡喝水,小便頻繁,可以用四物湯合生脈散,再加入天花粉、地黃汁、藕汁、乳汁。酒客還要加葛根。能吃飯的病人,可以用白虎加人參湯。不能吃飯的病人,可以用錢氏白朮散、清心蓮子飲。

如果出現膈滿,稱為膈消,可以用麥門冬飲子治療。

如果熱邪留滯在肉分,變成癰腫,可以用忍冬藤丸、黃耆六一湯、益元散治療。

熱邪積聚在中焦,脾胃消化食物能力下降,經常感到飢餓,但不太口渴,小便顏色赤紅,次數頻繁,大便乾燥,可以用四物湯加知母、黃柏、石膏、黃芩、滑石來降火。熱邪嚴重者,可以用調胃承氣湯、三黃丸治療。

如果初期是寒邪入中,陰氣盛而陽氣鬱結,之後轉化為熱邪入中,可以用升麻葛根湯、瀉黃散治療。

如果體內濕氣積聚,導致消渴,可以用消渴瓝丸治療。虛寒者可以用錢氏白朮散治療。

如果大便不通,可以用當歸潤燥湯治療。如果出現腹瀉,可以用白朮芍藥湯治療。

上消和中消,可以用蘭香飲子治療。

心火乘脾,可以用黃連豬肚丸治療。

肝火侵犯氣衝,導致肌肉發熱,不愛吃飯,吃飯就吐蛔蟲,可以用烏梅丸、鐵粉丸治療。

如果體內有蟲子耗傷津液,可以用單苦楝湯治療。

如果水停留在下焦,變成胕腫,可以用五苓散治療,去桂皮加人參效果更佳。

如果熱邪伏在下焦,腎氣虧虛,導致精液耗損,身體被迫引水自救,就會出現小便混濁,如膏狀一樣,腿膝枯瘦,面色黑、耳朵焦黃,身形消瘦,可以用四物湯加知母、黃柏、五味子、元參治療。

人乳汁能夠很好地調節水火,也可以服用補陰丸、腎氣丸、先天坎離丸、八味丸(去附子加五味子)、元菟丸、鹿菟丸、夢授天王補心丹、威喜丸、妙香散、單繭絲湯,或者十全大補湯(去桂皮加倍地黃,再加知母、黃柏)。

上熱下冷,可以用清心連子飲治療。

如果五味飲食過度,導致真氣耗損,邪氣獨留,陽道亢奮,不能交合泄精,稱為強中。小便可能油膩、赤黃、泔白,或者口渴卻小便頻多,或者口渴但小便不多,或者不渴卻小便頻多。飲食的味道進入腹中,如同湯澆雪一樣,隨小便排出,流到溝渠中,凝結如同白脂,肌膚日漸消瘦,這種情況就沒有辦法治療了。

治渴,初宜養肺降心,久則滋腎養脾。蓋本在腎,標在肺。腎暖則氣上升而肺潤,腎冷則氣不升而肺焦,故腎氣丸為消渴良方也。然心腎皆通乎脾,養脾則津液自生,參苓白朮散是也。三消通用單文蛤為末,水調服,回津止渴。單瓜蔞根丸,消渴神藥。大忌半夏燥劑。抑論水包天地,人身臟腑,亦津液真水所包。

然有形者,凡水也,兌也,坤也。無形者,天一所生之水,氣也,坎也,乾也。能以無形之水,沃無形之火,是謂能濟。雜病渴多虛熱,實熱者少,凡渴後忌針灸,令瘡口出水而死。或云渴禁半夏,渴不宜汗。

白話文:

治療口渴,剛開始應該滋養肺臟,降心火,時間久了就要滋養腎臟、脾臟。因為口渴的根源在腎,表現則在肺。腎臟溫暖,氣就能上升,肺臟就會滋潤;腎臟冰冷,氣就無法上升,肺臟就會乾燥,所以腎氣丸是治療消渴的良方。然而心臟和腎臟都與脾臟相通,滋養脾臟就能讓津液自然產生,參苓白朮散就是這個道理。三消症都可以用文蛤研磨成粉,用水調服,回補津液止渴。瓜蔞根丸也是治療消渴的良藥。治療口渴,絕對禁止使用半夏這種燥性藥物。從理論上來說,水包容著天地,人體的臟腑也由津液真水包圍。

有形的水,就是指兌、坤,無形的水,就是天一所生的水,也就是氣,也就是坎、乾。能用無形之水澆灌無形之火,才能真正解決問題。大多數疾病引起的口渴都是虛熱,實熱很少見,因此口渴後要避免針灸,以免瘡口流出水而致命。也有人說口渴的時候不能用半夏,也不宜出汗。

蔭按:三消之證,皆燥熱結聚也。治上消者,宜潤其肺,兼清其胃;治中消者,宜清其胃,兼滋其腎;治下消者,宜滋其腎,兼補其肺,勿專執本經而治也。然消渴病宜慎者有三,一飲酒,二房勞,三鹹食及面。能慎此三者,雖不服藥,亦自可愈。

白話文:

按:三消症狀,都是由於燥熱聚集所致。治療上消症狀,應當滋潤肺部,並兼顧清潔胃部;治療中消症狀,應當清潔胃部,並兼顧滋養腎臟;治療下消症狀,應當滋養腎臟,並兼顧補充肺部,不要單純固守某個經絡而進行治療。然而,對於消渴病,有三個方面需要謹慎:一是飲酒,二是房事勞累,三是食用鹹食和麵食。若能謹慎這三點,即使不服用藥物,也可自行痊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