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三十一 (3)
卷三十一 (3)
1. 治氣虛喘方
人參定喘湯,治肺虛作喘,神效。
人參,阿膠,麻黃,半夏,五味子,桑白皮,甘草(各四兩),罌粟殼(蜜炙,二錢)
上每服三錢,加生薑水煎服。
一方,治肺氣不足,久嗽而喘。
人參,茯苓,麥門冬,五味子,甘草,阿膠,款冬花
上咀片,水二鍾,煎八分,通口服。
一方,治氣虛,短氣而喘。
白朮,半夏(薑製),甘草,麥門冬,天門冬,人參,五味子,阿膠
一方有蜜炙黃柏、地骨皮。
上咀片,水二鍾,姜三片,煎八分,通口服。
益氣養肺湯,治氣虛而喘。
人參,黃耆(蜜炙,各一錢半),五味子(十五粒),麥冬(去心),白朮,茯苓(各一錢),阿膠(蛤粉炒),陳皮,半夏(各七分),甘草(五分)
上用水二鍾,煎八分,食遠服。
五味子湯,治肺虛作喘,脈大者。
五味子(二錢,炒),人參(去蘆),麥門冬(去心),杏仁(去皮尖),陳皮(去白,各二錢半)
上加生薑三片,紅棗三枚,水煎服。
六君子湯,治氣虛痰喘。
人參,白朮,茯苓,甘草(炙),半夏(薑製),陳皮(去白,各一錢)
上銼,加生薑三片,水煎。
蔭按:氣壯則痰行,氣虛則痰滯,痰遮氣道,故令人喘。甘者可以補氣,參苓朮草,甘物也。辛者可以治痰,半夏、陳皮,皆辛物也。用甘則氣不虛,用辛則痰不滯,氣利痰行,何喘之有。或惡人參之補而去之,此不知虛實之妙者也。然必有是證方可用,不然遺誤非輕。
白話文:
【治療氣虛喘息的方劑】
「人參定喘湯」,適用於因肺虛導致的喘息,效果顯著。
藥材包括人參、阿膠、麻黃、半夏、五味子、桑白皮和甘草各四兩,以及罌粟殼(需蜜炙)二錢。每次服用三錢,加入生薑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「一方」,適用於肺氣不足,長期咳嗽且伴有喘息的情況。
藥材包括人參、茯苓、麥門冬、五味子、甘草、阿膠和款冬花。將藥材切片,加入二杯水,煎煮至剩八分,全量服用。
「一方」,針對氣虛導致的呼吸短促和喘息。
藥材包括白朮、半夏(薑製)、甘草、麥門冬、天門冬、人參、五味子和阿膠。另有一方還包含蜜炙黃柏和地骨皮。將藥材切片,加入二杯水,並加入三片薑,煎煮至剩八分,全量服用。
「益氣養肺湯」,適用於氣虛導致的喘息。
藥材包括人參、黃耆(需蜜炙)、五味子、麥門冬(去心)、白朮、茯苓、阿膠(蛤粉炒)、陳皮、半夏和甘草。用水二杯,煎煮至剩八分,飯後服用。
「五味子湯」,適用於因肺虛導致的喘息,脈搏大的情況。
藥材包括五味子(需炒)、人參(去蘆)、麥門冬(去心)、杏仁(去皮尖)、陳皮(去白)。加入生薑三片,紅棗三枚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「六君子湯」,適用於氣虛導致的痰喘。
藥材包括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(炙)、半夏(薑製)和陳皮(去白)。加入生薑三片,用水煎煮。
附註:氣壯則能幫助祛痰,氣虛則會導致痰液滯留。痰液阻塞氣道,所以會讓人喘息。甘味的藥材可以補氣,如人參、茯苓、白朮和甘草,都是甘味的藥材。辛辣的藥材可以幫助祛痰,如半夏和陳皮,都是辛辣的藥材。使用甘味藥材可以避免氣虛,使用辛辣藥材可以防止痰液滯留,氣順痰行,何來喘息。有人可能因為害怕人參的補性而棄之不用,這是不懂虛實之間的微妙關係。然而,必須在符合症狀的情況下使用,否則可能會造成誤診。
2. 治胃虛喘方
加味生脈散,治胃虛極則氣上逆,抬肩擷肚。
人參,麥門冬,五味子,杏仁,陳皮,白朮
上銼,水煎服。
附子理中湯,治脾肺虛寒,痰涎壅塞,少有動作,喘嗽頻促,脈來遲細。
人參,甘草(炙),白朮,乾薑(炒),附子(制,各一錢)
一方加胡椒,不用附子。
上銼一劑,水煎服。此證為虛,而脈為寒也。虛則宜補,參朮甘草所以補虛;寒則宜溫,乾薑附子所以溫寒。
白話文:
【治療胃虛喘息的處方】
第一個處方是改良版的「生脈散」,適用於胃氣極度虛弱導致氣往上衝,呼吸困難到必須抬高肩膀、腹部用力的情況。藥材包括人參、麥門冬、五味子、杏仁、陳皮和白朮。這些藥材需切碎後用水煎煮服用。
第二個處方是「附子理中湯」,針對脾肺虛寒,痰多堵塞,稍微活動就喘息不止,脈搏遲緩細微的情況。所需藥材有人參、炙甘草、白朮、炒乾薑和炮製過的附子,每種藥材各用一錢。另一版本的處方會加入胡椒,但不使用附子。這些藥材同樣需切碎後用水煎煮服用。這個症狀屬於虛弱且寒涼,虛弱需要補充,人參、白朮和甘草就是為了補充虛弱;寒涼需要溫暖,炒乾薑和附子的作用就是溫暖身體。
3. 治陰虛喘方
補陰平肺湯,治陰虛火自下逆上而喘。
黃柏(鹽水炒),知母,當歸(酒洗),白芍藥,麥門冬(去心,各一錢半),五味子(十五粒,槌碎),生地(姜酒炒,二錢),甘草(五分)
上作一服,水煎,食遠服。有痰加橘紅、貝母各一錢。
加味四物二陳湯,治陰虛自小腹下火起衝上而喘者,宜降心火,補真陰。
當歸,川芎,生地(酒炒),白芍藥,陳皮,半夏,茯苓,甘草,知母,黃柏,枳殼,黃芩
上銼,生薑三片,水煎服。
加味四物湯,治血虛陽無所依附,上奔而喘。
當歸,川芎,生地(姜酒炒,各一錢),芍藥(倍用),人參(五分),五味子(五分)
上銼,水煎服。
天門冬膏,降火滋陰、清肺補腎之妙劑。余官金陵時,每半夜後,喘促不能眠,累數月不愈,一日製此膏服之,日三四次,一二日頓止。
天門冬一味,不拘多少,溫水潤透,去皮心,於砂鍋內熬取汁,其滓用布絞濾,搗爛如泥,再用水熬,如此三次,將汁傾放一處,量入蜂蜜,以甘苦得中為度,再用慢火熬至稀糊樣,瓷器收貯。每用一二匙,滾湯點服。
白話文:
【治療陰虛喘息的方子】
一、補陰平肺湯:適用於因陰虛導致的火氣從下逆向上引發喘息的情況。
使用黃柏(以鹽水炒過)、知母、當歸(用酒洗過)、白芍藥、麥門冬(去心)、五味子(槌碎)、生地(用薑和酒炒過)、甘草等材料,各一錢半至二錢或五分,混合後煮一劑,飯後服用。如果伴有痰多,可以添加橘紅、貝母各一錢。
二、加味四物二陳湯:適用於因陰虛導致小腹下方的火氣上衝引起喘息,需要降心火,補充真陰。
材料包括當歸、川芎、生地(酒炒)、白芍藥、陳皮、半夏、茯苓、甘草、知母、黃柏、枳殼、黃芩等,混合後加入三片生薑,煮水服用。
三、加味四物湯:適用於血虛導致的陽氣無所依附,上奔而喘。
材料包括當歸、川芎、生地(薑酒炒)、芍藥(加倍使用)、人參、五味子等,混合後煮水服用。
四、天門冬膏:這是一種降火滋陰、清肺補腎的妙方。我在金陵任官時,常在半夜後喘息難眠,持續數月未愈,一日製作此膏服用,每日三四次,一二日即見效。
主要材料為天門冬,不論多少,以溫水浸泡使其濕潤,去除外皮和心部,在砂鍋內熬煮取出汁液,再用布絞榨出殘渣,把汁液收集起來,再加入適量的蜂蜜,調至甘苦適中,再以慢火熬至糊狀,存放在瓷器中。每次使用一兩匙,以熱水沖泡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