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二十八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十八 (4)

1. 治火咳嗽方

清金化痰湯,治積火炎上,咽喉干痛,面赤,鼻出熱氣,其痰嗽而難出,色黃且濃,或帶血絲,或出腥臭。

黃芩,山梔(各一錢半),桔梗(二錢),麥門冬(去心),貝母,知母,桑白皮,瓜蔞仁(炒),橘紅,茯苓(各一錢),甘草(四分)

白話文:

清金化痰湯用於治療熱邪上炎,導致咽喉乾燥疼痛,臉色發紅,鼻腔呼出熱氣,痰液咳出困難,顏色黃濃,可能帶有血絲或腥臭味。

上水二鍾煎八分,食後服。如痰帶血絲,加天冬、阿膠。

加味瀉白散,治感熱嗽者,口乾煩熱,胸滿有痰。

桑白皮,地骨皮,桔梗,知母,陳皮(各一錢二分),黃芩,青皮(各一錢),甘草(四分)

上水二鍾煎八分,食後溫服。

丹溪方,治火嗽有痰,面赤,夏月嗽者尤宜。

黃芩,山梔,桑白皮,杏仁,天花粉,知母,貝母,桔梗,甘草

白話文:

用兩碗水煎藥,煎到剩下八分,飯後服用。如果痰中帶血絲,可以加入天冬和阿膠。

加味瀉白散,用於治療因熱氣引起的咳嗽,患者會口乾舌燥,煩躁發熱,胸悶有痰。

桑白皮、地骨皮、桔梗、知母、陳皮各一錢二分,黃芩、青皮各一錢,甘草四分。

用兩碗水煎藥,煎到剩下八分,飯後溫熱服用。

丹溪方,用於治療因燥熱引起的咳嗽,患者會伴有痰液,面部發紅,尤其適合夏季咳嗽者。

黃芩、山梔、桑白皮、杏仁、天花粉、知母、貝母、桔梗、甘草。

上咀片,水煎服。

二母寧嗽湯,治因傷酒食,胃火上炎,沖逼肺氣,痰嗽經旬不愈,一服即瘥。

貝母(去心),知母(各一錢半),梔子,黃芩(各一錢二分),石膏(一錢),桑白皮,茯苓,瓜蔞仁,陳皮(各一錢),枳實(七分),五味子(十粒),生甘草(二分)

上銼一劑,生薑煎服。

麥門冬湯,治火熱乘肺,咳嗽有血,胸脅脹滿,五心煩熱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切片,用水煎服。二母寧嗽湯用於因傷酒食、胃火上炎,導致肺氣上衝、痰咳經久不愈的患者,一劑即可見效。藥材包括貝母(去心)、知母(各一錢半)、梔子、黃芩(各一錢二分)、石膏(一錢)、桑白皮、茯苓、瓜蔞仁、陳皮(各一錢)、枳實(七分)、五味子(十粒)、生甘草(二分)。將藥材切碎成一劑,用生薑煎服。麥門冬湯用於火熱侵犯肺部,導致咳嗽帶血、胸脅脹滿、五心煩熱的患者。

麥門冬(去心),桑白皮(炒),生地黃(各一錢),半夏,紫菀,桔梗,麻黃,淡竹葉(各七分),五味子(杵),甘草(各五分)

上銼,薑、水煎服。

加減小柴胡湯,治咳嗽,寒熱往來。

柴胡,半夏,黃連(炒,各一錢),甘草(炒),乾薑(炮,各五分),五味子(炒,杵,三分)

白話文:

將麥門冬(去掉心)、桑白皮(炒過)、生地黃(各一錢)、半夏、紫菀、桔梗、麻黃、淡竹葉(各七分)、五味子(搗碎)、甘草(各五分)這些藥材磨成粉末,用生薑和水煎服。

這個方劑叫做加減小柴胡湯,用來治療咳嗽、寒熱交替發作的症狀。

另外,柴胡、半夏、黃連(炒過,各一錢)、甘草(炒過)、乾薑(炮製過,各五分)、五味子(炒過、搗碎,三分)也是這個方劑的成分。

上銼,水煎服。

清上噙化丸,清火化痰,止嗽定喘。

瓜蔞霜,天門冬(去心),橘紅,枯芩(去朽,酒炒),海石(煅),柿霜(各一兩),連翹,元參,青黛(各五錢),風化硝(三錢)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如龍眼大,食遠噙化。

芩半丸,治上焦有熱,咳嗽生痰。

黃芩,半夏(各一兩)

上為末,生薑汁打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七十丸,食後淡薑湯下。

白話文:

上銼,水煎服。
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清水煎煮後服用。

清上噙化丸,清火化痰,止嗽定喘。

清上噙化丸具有清熱化痰,止咳平喘的功效。

瓜蔞霜,天門冬(去心),橘紅,枯芩(去朽,酒炒),海石(煅),柿霜(各一兩),連翹,元參,青黛(各五錢),風化硝(三錢)

藥材包括:瓜蔞霜、天門冬(去掉心)、橘紅、枯芩(去除腐朽部分,用酒炒)、海石(煅燒)、柿霜(每種各一兩)、連翹、元參、青黛(每種各五錢)、風化硝(三錢)。
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如龍眼大,食遠噙化。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煉蜜製成丸藥,大小如龍眼,飯後含服,慢慢融化。

芩半丸,治上焦有熱,咳嗽生痰。

芩半丸用於治療上焦熱盛,咳嗽痰多的症狀。

黃芩,半夏(各一兩)

藥材包括:黃芩、半夏(每種各一兩)。

上為末,生薑汁打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七十丸,食後淡薑湯下。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生薑汁調製成糊狀,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七十丸,飯後用淡薑湯送服。

青金丸,一名與點丸,與清化丸同用,瀉肺火,降膈上熱痰。

片子黃芩(炒)

上為末,糊丸或蒸餅丸如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白湯下。

清化丸,與青金丸同用,專治熱嗽及咽痛,故苦能燥熱濕,輕能治上。

燈籠草(炒)

上為末,蒸餅丸服。又用醋調,敷咽喉間痛。

白話文:

青金丸

,又名與點丸,與清化丸功效相同,用於瀉肺火,降膈上熱痰。

藥方

  • 片子黃芩(炒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製成糊丸或蒸餅丸,大小如桐子。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白湯送服。

清化丸

,與青金丸功效相同,專治熱咳及咽喉疼痛,因苦味能燥熱濕,輕能治上焦。

藥方

  • 燈籠草(炒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製成蒸餅丸服用。亦可用醋調和藥末,敷於咽喉間疼痛處。

2. 治痰咳嗽方

加味二陳湯,治嗽動有痰,痰出嗽止。

陳皮(去白),半夏,茯苓,甘草(炙),桔梗,桑白皮,瓜蔞仁,杏仁

上銼,加生薑三片,水煎服。如胸膈作悶,加枳殼、紫蘇;春加薄荷、荊芥,夏加黃芩、黃連;有火,亦加芩、連。

白話文:

加味二陳湯是治療咳嗽痰多、痰出即止的常用方劑。方中以陳皮、半夏、茯苓、甘草為基礎,再加入桔梗、桑白皮、瓜蔞仁、杏仁等藥材,以清熱化痰、止咳平喘。根據患者不同體質和季節變化,可以適當加減藥材。例如,胸膈悶脹者加枳殼、紫蘇;春夏季服用可加入薄荷、荊芥或黃芩、黃連等清熱解表藥物。若患者出現熱證,則需加入黃芩、黃連以清熱瀉火。

桔梗湯,除痰下氣,胸膈脹滿,痰逆噁心,飲食不進。

陳皮(去白),半夏(薑製),桔梗(炒,各一兩),枳實(麩炒,三錢)

上銼,每服三錢,生薑五片水煎服。

橘皮半夏湯,治痰嗽久不已者。

橘皮(去白,半兩),半夏(湯泡七次,二錢半)

上為末,分二服,每服加生薑十片,水煎服。

橘甘散,治痰嗽,極有效驗。

橘皮(去白,四兩),甘草(炙,一兩)

白話文:

桔梗湯能化痰降氣,適用於胸膈脹滿、痰逆噁心、食慾不振等症狀。藥方包含陳皮、半夏、桔梗、枳實,每次服用三錢,用生薑五片煎水服用。橘皮半夏湯則用於治療長期咳嗽痰多,由橘皮和半夏製成,每次服用加生薑十片煎水飲用。橘甘散則以橘皮和甘草製成,用於治療咳嗽痰多,效果顯著。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白湯調下。

洗肺散,治咳嗽痰盛,肺氣不利。

半夏(三錢),黃芩(二錢),天冬(去心),麥冬(去心),五味子(各一錢半),杏仁(去皮尖,七個),甘草(五分)

上㕮咀作一服,加生薑五片,水煎,食後服。

人參散,治咳嗽痰壅通用。

人參,桔梗,半夏曲,五味子,細辛,枳殼,赤茯苓,杏仁(不去皮,各一錢),甘草(炙,五分)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兩錢,用白開水送服。

洗肺散,用於治療咳嗽痰多,肺氣不暢。

半夏三錢,黃芩二錢,天冬(去心)一錢半,麥冬(去心)一錢半,五味子一錢半,杏仁(去皮尖)七個,甘草五分。

將上述藥材一起研磨成粉,做成一劑,加入生薑五片,用水煎煮,飯後服用。

人參散,用於治療咳嗽痰多,氣逆不通。

人參一錢,桔梗一錢,半夏曲一錢,五味子一錢,細辛一錢,枳殼一錢,赤茯苓一錢,杏仁(不去皮)一錢,甘草(炙)五分。

上㕮咀,加生薑三片、烏梅半個,水煎,食後服。一方無杏仁,不用烏梅。痰嗽,加紫茸,添甘草。

人參飲,治痰嗽。

半夏,南星,寒水石,柴胡,款冬花,五味子,豬牙皂角,甘草(炙)

上㕮咀,每服八錢,生薑五片水煎服。熱,加黃芩。

人參飲子,治痰嗽寒熱壅盛。

人參,白朮,半夏,茯苓,桔梗,五味子(各一兩),枳殼,甘草(炙,各半兩)

白話文:

將上藥研磨成粉末,加生薑三片、烏梅半個,水煎,飯後服用。有一種配方不含杏仁,也不需用烏梅。如果痰咳嚴重,可以加入紫茸,並添加甘草。

人參飲,主治痰咳。

配方:半夏、南星、寒水石、柴胡、款冬花、五味子、豬牙皂角、甘草(炙)。

將上藥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八錢,用生薑五片水煎服。如果發熱,可以加入黃芩。

人參飲子,主治痰咳寒熱壅盛。

配方:人參、白朮、半夏、茯苓、桔梗、五味子(各一兩)、枳殼、甘草(炙,各半兩)。

上㕮咀,每服三錢,生薑五片水煎,空心服。治寒壅者,加杏仁不去皮、紫蘇各半兩。

人參清肺散,治痰嗽咽乾,聲不出。

人參,陳皮,貝母(各一錢半),半夏,桔梗,茯苓,桑白皮,知母,枳殼,杏仁,黃連(各一錢),麥門冬,地骨皮,甘草(各五分),五味子(一個),谷花(七分)

上銼,加生薑三片,水煎服。

一方,治咳嗽痰喘。

南星(炮),半夏(湯泡,各一兩),陳皮(去白,一兩半),杏仁(去皮尖,五錢),五味子,甘草(炙,各三錢),款冬花,人參(各二錢)

白話文:

上方的藥方,每次服用三錢,用五片生薑水煎,空腹服用。治療寒氣阻塞者,再加入杏仁(不去皮)和紫蘇各半兩。

人參清肺散,用來治療痰咳、咽喉乾燥、聲音嘶啞。

藥方:人參、陳皮、貝母(各一錢半)、半夏、桔梗、茯苓、桑白皮、知母、枳殼、杏仁、黃連(各一錢)、麥門冬、地骨皮、甘草(各五分)、五味子(一個)、谷花(七分)。

將以上藥材切碎,加入三片生薑,水煎服用。

另外一個方子,治療咳嗽痰喘。

藥方:南星(炮製)、半夏(湯泡,各一兩)、陳皮(去白,一兩半)、杏仁(去皮尖,五錢)、五味子、甘草(炙烤,各三錢)、款冬花、人參(各二錢)。

上銼,每服加生薑五片,水煎,臨臥溫服。忌生冷、油膩。

丹溪方,治喘嗽,去濕痰。

白朮,蒼朮,半夏,香附(各一兩),黃芩,貝母,杏仁(去皮尖,各半兩)

上為末,薑汁打糊丸服。

丹溪方,治咳嗽有痰。

蒼朮(一錢),半夏(一錢半),茯苓(五分),陳皮(五分),桔梗,甘草(各二分)

上銼,加生薑三片,煎服。

丹溪方,治肥人濕痰咳嗽。

白朮(二錢半),半夏,苦參(各一錢半),陳皮(一錢)

上銼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,竹瀝與水共一盞煎,食遠吞三補丸十五丸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磨成粉末,每服加入生薑五片,用水煎煮,睡前溫熱服用。忌食生冷、油膩的食物。

這是丹溪先生的方子,用來治療喘咳,去除濕痰。

白朮、蒼朮、半夏、香附(各一兩)、黃芩、貝母、杏仁(去皮尖,各半兩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薑汁調成糊狀,製成丸劑服用。

這是丹溪先生的方子,用來治療咳嗽帶痰。

蒼朮(一錢)、半夏(一錢半)、茯苓(五分)、陳皮(五分)、桔梗、甘草(各二分)
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加入生薑三片,煎煮服用。

這是丹溪先生的方子,用來治療肥胖者因濕痰引起的咳嗽。

白朮(二錢半)、半夏、苦參(各一錢半)、陳皮(一錢)

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,製成一劑,加入生薑三片,竹瀝和水一起煎煮,飯後服用三補丸十五粒。

白朮丸,治咳嗽體重,嗜臥脈緩。

白朮,茯苓,半夏(各等分)

上為粗末,作五分或半兩,水二盞、生薑七片煎一半,取清水調神麯末二錢服之。病甚者,玉壺丸大妙,永除根。

白朮散,治夏暑大熱,或醉飲冷酒,痰濕咳嗽不止,胸膈不利。

白朮,茯苓,黃芩,半夏(各等分)

上為粗末,每服五錢,水二盞、生薑三片同煎,去渣,調陳皮、神麯末各一錢,食後服。

潤肺散,治形瘦脈澀,咳嗽有痰者,宜以此潤肺。

白話文:

白朮丸,用來治療咳嗽、體重下降、嗜睡、脈搏緩慢的症狀。

將白朮、茯苓、半夏各取等量,研成粗末,每次服用五分或半兩。取兩杯水,加入七片生薑,煎煮至一半,取清水調入二錢的神麴末,服用。病情嚴重的,可服用玉壺丸,效果顯著,能徹底根治。

白朮散,用來治療夏季暑熱引起的發燒,或因飲用冰涼酒而導致的痰濕咳嗽不止、胸膈不適。

將白朮、茯苓、黃芩、半夏各取等量,研成粗末,每次服用五錢。取兩杯水,加入三片生薑一起煎煮,去渣後,加入一錢陳皮和一錢神麴末,飯後服用。

潤肺散,用來治療形體消瘦、脈搏澀滞、咳嗽有痰的症狀,適合用來滋潤肺部。

貝母(去心,一兩),瓜蔞仁,青黛(各五錢)

上為末,姜,蜜調成膏,噙化。一方用香附,無貝母,治婦人夜熱痰嗽,月經不調。

人參清金丸,治熱止嗽,消痰定喘。

人參,柴胡(各一兩),黃芩,半夏,甘草(炙,各七錢),陳皮,麥門冬,青黛(各二錢),五味子(二十一粒)

上為細末,麵糊為丸如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食後白湯下。

金珠化痰丸,治痰熱,安神定志,除頭痛眩暈,心怔忡恍惚,胸膈煩悶,涕唾稠黏,痰實咳嗽,咽膈不利。

白話文:

貝母去掉心,一兩,瓜蔞仁和青黛各五錢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薑汁和蜜調製成膏狀,含服慢慢化開。另一方藥方則用香附,不加貝母,主要用於治療婦女夜間發熱、痰咳、月經失調等症狀。

人參清金丸用於治療發熱、止咳、化痰、定喘。

人參和柴胡各一兩,黃芩、半夏、甘草(炙烤過)各七錢,陳皮、麥門冬、青黛各二錢,五味子二十一粒。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麵糊做成丸子,大小如桐子般,每次服用三十丸,飯後用白湯送服。

金珠化痰丸用於治療痰熱、安神定志,消除頭痛眩暈、心悸怔忡恍惚、胸膈煩悶、鼻涕唾液稠黏、痰多咳嗽、咽喉不適等症狀。

半夏(薑製,四兩),白礬(枯,二兩),皂莢仁(炒黃),天竺黃(各一兩),生龍腦(研細,半兩),金箔(二十片,為衣)

上皂角仁半為末,與諸藥同拌勻,生薑自然汁為丸如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食後臨臥生薑湯下。

青礞石丸,治痰嗽。

青礞石(硝煅),黃芩(各五錢),半夏(二兩),白朮(一兩),陳皮,茯苓(各七錢半),風化硝(二錢)

白話文:

將半夏(用薑製,四兩)、白礬(枯燥,二兩)、皂莢仁(炒至黃色,一兩)、天竺黃(一兩)、生龍腦(研磨成細粉,半兩)、金箔(二十片,作為藥衣)這些藥材,取一半皂莢仁研磨成粉末,與其他藥材混合均勻,用生薑汁製成丸子,大小如桐子,每次服用三十丸,飯後睡前用生薑湯送服。

青礞石丸用於治療痰咳。

將青礞石(用硝石煅燒)、黃芩(各五錢)、半夏(二兩)、白朮(一兩)、陳皮、茯苓(各七錢半)、風化硝(二錢)混合使用。

上為末,炒神麯薑汁打糊丸。

化痰丸,治痰嗽。

黃芩(酒洗,一兩半),南星,貝母(去心,各一兩),滑石,白芥子(去殼,各五錢),風化硝(二錢半)

上為末,湯浸蒸餅丸。

謝傳清金丸,化痰止嗽,清金降火,又解酒毒。

薄荷(四兩),百藥煎(二兩),土桔梗,孩兒茶(各五錢),砂仁,訶子(各三錢),硼砂(二錢)

白話文:

將神麴、生薑汁混合後,磨成糊狀,做成丸子。

黃芩(用酒洗淨,一兩半),南星,貝母(去掉心,各一兩),滑石,白芥子(去掉殼,各五錢),風化硝(二錢半),研磨成粉末,用湯浸泡蒸餅,做成丸子。

薄荷(四兩),百藥煎(二兩),土桔梗,孩兒茶(各五錢),砂仁,訶子(各三錢),硼砂(二錢),混合後製成丸子。

上為末,以粉草半斤、水煮成膏和,為丸如櫻桃大,每噙化一丸,緩緩嚥下。

天竺黃餅子,治一切痰嗽,上焦有熱,心神不安,甚效。

膽南星(三錢),薄荷葉,天竺黃,硃砂(各二錢),茯苓,天花粉,甘草(各一錢),片腦

上為末,煉蜜入生地黃汁,和藥作餅子,每用一餅噙化,食後服。

清化丸,治肺郁痰喘嗽,睡不安寧。

白話文:

用半斤粉草用水煮成膏狀,製成櫻桃大小的丸子,每次含化一丸,慢慢吞下。此方叫做天竺黃餅子,主治各種痰嗽,上焦有熱,心神不安,效果显著。

膽南星三錢,薄荷葉、天竺黃、硃砂各二錢,茯苓、天花粉、甘草各一錢,片腦,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加入煉蜜和生地黃汁,混合成餅子,每次含化一餅,飯後服用。此方叫做清化丸,主治肺郁痰喘嗽,睡不安寧。

貝母,杏仁,青黛

上為末,砂糖入薑汁泡蒸餅丸如彈子大,噙化。

半夏丸,治肺臟鬱熱痰嗽,胸膈塞滿。

瓜蔞仁(另研),半夏(湯泡七次,各一兩)

上為末,薑汁打神麯糊,丸如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食後薑湯下。

半瓜丸,治痰嗽。

半夏,瓜蔞仁(各五兩),貝母,桔梗(各二兩),枳殼(一兩半),知母(一兩)

上為細末,生薑汁浸蒸餅丸如桐子大,每服三五十丸,薑湯下。

小黃丸,治熱痰咳嗽,脈洪面赤,煩躁心痛,唇口乾燥,多喜笑。

白話文:

貝母杏仁青黛丸

  • 成分:貝母、杏仁、青黛
  • 製法: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加入砂糖和薑汁,用蒸餅揉成彈子大小的丸子。
  • 用法:含服,慢慢融化。
  • 主治:肺臟鬱熱、痰嗽、胸膈塞滿。

半夏丸

  • 成分:半夏、瓜蔞仁(研磨)
  • 製法:將半夏以湯水浸泡七次,然後與瓜蔞仁一起研磨成粉末,用薑汁和神麴糊混合,揉成桐子大小的丸子。
  • 用法:每次服用五十丸,飯後用薑湯送服。
  • 主治:痰嗽。

半瓜丸

  • 成分:半夏、瓜蔞仁、貝母、桔梗、枳殼、知母
  • 製法: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末,用生薑汁浸泡蒸餅,揉成桐子大小的丸子。
  • 用法:每次服用三、五十丸,薑湯送服。
  • 主治:熱痰咳嗽、脈洪面赤、煩躁心痛、脣口乾燥、多喜笑。

天南星(洗),半夏(各一兩),黃芩(一兩半)

上為細末,薑汁浸蒸餅為丸如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至七十丸,白湯下。

白朮丸,治濕痰咳嗽,脈緩面赤,肢體沉重,嗜臥不收,腹脹而食不消。

天南星,半夏(各一兩),白朮(一兩半)

上為細末,湯浸蒸餅為丸如桐子大,每服五七十丸,食後薑湯下。局方防己丸亦可用。

薑桂丸,治寒痰咳嗽,脈沉面黑,小便急痛,足寒而逆,心多恐怖。

天南星,半夏,官桂(去皮,各一兩)

白話文:

將天南星、半夏(各一兩)、黃芩(一兩半)研磨成細粉,用薑汁浸泡蒸熟的餅做成丸藥,大小如桐子,每次服用五十至七十丸,用白湯送服。

白朮丸用於治療濕痰咳嗽,脈象緩慢,面色發紅,肢體沉重,嗜睡懶動,腹部脹滿,食慾不振。

將天南星、半夏(各一兩)、白朮(一兩半)研磨成細粉,用湯浸泡蒸熟的餅做成丸藥,大小如桐子,每次服用五七十丸,飯後用薑湯送服。也可以使用局方防己丸。

薑桂丸用於治療寒痰咳嗽,脈象沉細,面色發黑,小便急痛,足部冰冷,心神恐懼。

將天南星、半夏、官桂(去皮,各一兩)研磨成細粉。

上為細末,蒸餅丸如桐子大,每服五七十丸,食後生薑湯下。

玉粉丸,治氣痰咳嗽,脈急面白,氣上喘促,淅灑寒熱,悲愁不樂。

天南星,半夏(各一兩),陳皮(去白,二兩)

上為細末,湯浸蒸餅丸如桐子大,每服五七十丸,人參生薑湯食後下。

星香丸,治諸氣嗽生痰。

南星,半夏(各三兩,同用白礬雨化水浸一宿),陳皮(去白),香附子(皂角水浸一日,各三兩)

上四味不見火,為末,薑汁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臨臥薑湯下。

白話文:

玉粉丸:

組成:

  • 天南星:一兩
  • 半夏:一兩
  • 陳皮(去白):二兩

製法:

  1.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。
  2. 以湯浸泡蒸餅,搓成如桐子大小的丸子。

用法:

每次服用五七十丸,飯後用生薑湯送服。

功效:

治療氣痰咳嗽、脈象急促、面色蒼白、氣喘吁吁、寒熱交替、情緒低落等症狀。

星香丸:

組成:

  • 天南星:三兩
  • 半夏:三兩(與白礬一同用雨水浸泡一晚)
  • 陳皮(去白):三兩
  • 香附子:三兩(用皁角水浸泡一日)

製法:

  1.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,過程中不可使用火。
  2. 以薑汁糊將藥末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子。

用法:

每次服用五十丸,睡前用薑湯送服。

功效:

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咳嗽,並伴有痰液。

星半丸,治諸般咳嗽。

南星(薑製),半夏曲,凝水石(凝水石,鹽之精也,入水中年久結成,故名凝水石。凝水石即軟石膏),枯礬,殭蠶(炒),乾生薑(各一兩)

上為末,生薑汁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薑湯食後下。

瓜蔞半夏丸,治咳嗽喘滿。

瓜蔞,杏仁(去皮尖),枯礬(各一兩),半夏(湯泡,二兩),款冬花(一兩半),麻黃(去根節,一兩)

上為末,用瓜蔞汁、生薑自然汁同水糊為丸如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食後臨臥淡茶湯下。忌生冷、鹹酸。

白話文:

星半丸,用來治療各種咳嗽。

南星(用薑汁炮製),半夏曲,凝水石(凝水石是鹽的精華,在水中經過長時間沉澱形成,因此稱為凝水石。凝水石就是軟石膏),枯礬,殭蠶(炒過),乾生薑(各一兩)。

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生薑汁糊成丸子,大小如桐子,每次服用五十丸,飯後用薑湯送服。

瓜蔞半夏丸,用來治療咳嗽喘滿。

瓜蔞,杏仁(去除皮尖),枯礬(各一兩),半夏(用湯水泡過,二兩),款冬花(一兩半),麻黃(去除根節,一兩)。

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瓜蔞汁、生薑汁和水一起糊成丸子,大小如桐子,每次服用三十丸,飯後臨睡前用淡茶湯送服。忌食生冷、鹹酸食物。

玉液丸,治風壅,化痰涎,利咽膈,清頭目,除咳嗽,止煩熱。

寒水石(煅令赤,出火毒,水飛過,二十兩),半夏(湯洗,焙為末,十兩),白礬(枯,研細,十兩)

上合研,麵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食後淡薑湯下。

玉芝丸,治風壅痰實,頭目昏眩,咳嗽身重,咽喉不利。

人參,干薄荷,白茯苓,白礬(枯),南星(米泔浸,焙,各三兩),半夏(湯洗七次,薑汁和作曲,六兩)

上為末,生薑汁煮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食後薑湯下。如痰盛燥熱,薄荷湯下。

白話文:

玉液丸

玉液丸用於治療風邪阻滯,痰涎壅塞,咽喉不利,頭目昏眩,咳嗽不止,煩熱等症。

藥方:

  • 寒水石(煅燒至紅色,除去火毒,用水飛過,二十兩)
  • 半夏(用湯水洗淨,焙乾研成粉末,十兩)
  • 白礬(煅燒至枯,研成細末,十兩)

將以上藥材混合研磨,用麵糊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飯後用淡薑湯送服。

玉芝丸

玉芝丸用於治療風邪阻滯痰濕,頭目昏眩,咳嗽氣喘,身重乏力,咽喉不利等症。

藥方:

  • 人參(三兩)
  • 幹薄荷(三兩)
  • 白茯苓(三兩)
  • 白礬(煅燒至枯,三兩)
  • 南星(用米泔水浸泡,焙乾,三兩)
  • 半夏(用湯水洗淨七次,加入薑汁和成麵糊,六兩)
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生薑汁煮糊,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藥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飯後用薑湯送服。若痰多熱盛,可用薄荷湯送服。

玉壺丸,治風痰吐逆咳嗽,頭痛目眩。

南星,半夏,天麻(俱生用,各一兩),白麵(三兩)

上為細末,同白麵和勻,滴水丸如桐子大,曬乾,每服三十丸,以水一大鐘先煎令沸,下之煮五七沸,候藥浮起即漉出晾乾,用薑湯下。

祛痰丸,治風痰喘嗽。

人參,木香,天麻(各一兩),槐角子(七錢半),陳皮(去白),茯苓,青皮(去穰),白朮(煨,各二兩),半夏(七錢半),牙皂角(去皮弦,酥炙九次)

白話文:

玉壺丸主治風痰引起的嘔吐、咳嗽、頭痛、頭暈眼花。將南星、半夏、天麻(都用生品,各一兩)、白麵(三兩)研成細末,與白麵混合均勻,製成如桐子大小的滴水丸,曬乾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用水一大鐘先煎至沸騰,再放入藥丸煮五七沸,待藥丸浮起後濾出晾乾,用薑湯送服。

祛痰丸主治風痰引起的喘咳。將人參、木香、天麻(各一兩)、槐角子(七錢半)、陳皮(去白)、茯苓、青皮(去穰)、白朮(煨,各二兩)、半夏(七錢半)、牙皂角(去皮弦,酥炙九次)研成粉末服用。

上為細末,生薑自然汁打糊為丸如桐子大,每服五七十丸,食後臨臥溫酒送下。

天麻丸,治風痰。

天麻,半夏,天南星(各一兩),雄黃(少許),白麵(三兩)

上以水丸,每服五七十丸至百丸,煎水沸,下丸煮十餘沸,後用薑湯下,食前。

大白丹,治三焦氣澀,破除余痰,止嗽開胃。

半夏(洗),天南星(炮),寒水石(炮),白礬(枯),白附子(炮),乾薑(炮,各等分)

上為細末,麵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食後溫生薑湯下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生薑汁調成丸子,大小如桐子。每次服用五七十丸,飯後睡前用溫酒送服。

天麻丸可用於治療風痰。

配方:天麻、半夏、天南星各一兩,雄黃少許,白麵三兩。

將藥材混合後用水製成丸子,每次服用五七十丸至百丸,用沸水煎煮,放入丸子,煮十餘沸後,用薑湯送服,飯前服用。

大白丹可用於治療三焦氣澀、清除痰濁、止咳開胃。

配方:半夏(洗淨)、天南星(炮製)、寒水石(炮製)、白礬(枯燥)、白附子(炮製)、乾薑(炮製,各等分)。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麵糊製成丸子,大小如桐子。每次服用三十丸,飯後用溫生薑湯送服。

延壽丹,治風壅痰嗽,或寒痰咽膈不利。

天麻(半兩),枸杞,乾薑(各一兩半),明礬(一兩,半生半枯)

上為細末,酒和成劑,再用蒸餅裹定,於籠內蒸熟,去面,搓為丸如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溫水下,食後臨臥服。

防風丸,治風痰上攻,頭痛惡心,項急目眩,旋暈,痰涎壅滯,昏憒。

天麻(酒浸一宿),川芎(洗),防風,甘草(炙,各一兩),硃砂(五錢,為衣)

上為末,每兩作十丸,硃砂為衣,每服一丸,荊芥湯化下,茶亦得,不拘時。

白話文:

延壽丹

功效: 治療風寒痰阻所致的咳嗽,或寒痰阻滯咽喉不適。

組成: 天麻(半兩)、枸杞、乾薑(各一兩半)、明礬(一兩,半生半枯)

製法: 將以上藥材研成細末,用酒調和成劑,再用蒸熟的餅裹緊,放入籠中蒸熟,去除餅皮,搓成桐子大小的丸子。

用法: 每次服用三十丸,溫水送服,飯後臨睡前服用。

防風丸

功效: 治療風痰上擾,導致頭痛惡心,項強頭暈,眩暈,痰涎壅滯,昏昏沉沉。

組成: 天麻(用酒浸泡一夜)、川芎(洗淨)、防風、甘草(炙制,各一兩)、硃砂(五錢,作爲藥丸外衣)

製法: 將以上藥材研成細末,每兩藥末製成十丸,用硃砂作爲藥丸外衣。

用法: 每次服用一丸,用荊芥湯或茶水送服,不拘時間。

川芎丸,消風壅,化痰涎,利咽膈,清頭目旋暈。

川芎,薄荷(各七錢半),桔梗(半兩),防風(去蘆,一兩半),甘草(三兩半)

上為末,煉蜜丸,每兩半作五十丸,每服一丸,細嚼,臘茶湯下,食後臨臥。

大利膈丸,治風痰實喘咳嗽,風氣上攻。

牽牛(生用,四兩),半夏(湯洗),青皮(去白,各二兩),木香(五錢),槐角,檳榔,大黃(各三錢),皂角(去皮弦子,酥炙,三兩)

白話文:

川芎丸

功效: 消散風邪壅塞,化解痰涎,利咽喉,清頭目眩暈。

藥材: 川芎、薄荷(各七錢半)、桔梗(半兩)、防風(去蘆,一兩半)、甘草(三兩半)

製法: 將以上藥材研成細末,用煉蜜做成丸子,每兩半做五十丸。

服用方法: 每次服用一丸,細細嚼碎,用溫熱的臘茶水送服,飯後或臨睡前服用。

利膈丸

主治: 治風痰阻滯、喘咳,風邪上攻。

藥材: 牽牛(生用,四兩)、半夏(用熱水洗淨)、青皮(去白,各二兩)、木香(五錢)、槐角、檳榔、大黃(各三錢)、皁角(去皮弦子,酥炙,三兩)

上為細末,生薑汁麵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生薑湯下。

一方,取痰。

藜蘆,人參蘆(各二錢),細辛(二錢半),防風,牙皂角(去皮弦,泡,各一錢)

上為末,用酸漿水一碗食後溫服,候吐痰,覺胸中盡,用冷蔥湯時呷。

丹溪方,治風熱痰嗽。

南星,海粉(各二兩),半夏(一兩),瓜蔞仁,蘿蔔子,黃連,青黛,石鹼(各半兩),防風,皂角灰(各三錢)

上為末,神麯丸服。

皂角化痰丸,治癆風,心脾壅滯,痰涎或多,喉中不利,涕唾稠黏,咽塞吐逆,不思飲食,或時昏瞶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生薑汁和麵糊製成丸子,每個丸子大小像桐子一樣,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生薑湯送服。

這個方子可以化痰。

取藜蘆、人參蘆、細辛、防風、牙皂角(去皮弦,泡好)各適量,研磨成粉末,用酸漿水一碗,飯後溫服,待吐出痰液,感到胸中舒暢後,用冷蔥湯漱口。

丹溪方可以治療風熱痰嗽。

取南星、海粉、半夏、瓜蔞仁、蘿蔔子、黃連、青黛、石鹼、防風、皂角灰各適量,研磨成粉末,用神麴丸劑型服用。

皂角化痰丸可以治療癆風、心脾壅滯、痰涎過多、喉嚨不舒服、鼻涕和唾液稠黏、咽喉堵塞、嘔吐、食欲不振、偶爾昏迷等症狀。

枳殼(炒,二兩),天南星(炮),半夏(湯泡七次),白附子(炮),白礬(枯),人參,赤茯苓(各一兩),皂角木白皮(酥炙,一兩)

上為細末,生薑汁打麵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食後溫水下。

防風丸,治痰嗽,胸中氣不清利。

防風,枳殼(炒,各半兩),白朮(一兩)

上為末,煨飯丸,每服六七十丸,薑湯下。

一方,治咳逆上氣,痰飲心痛。

海蛤(燒為粉,研極細,過數日火毒散用之),瓜蔞仁(帶穰,同研)

上丸如麻子大,白湯下。

一方,治寒痰喘嗽。

白話文:

將枳殼炒製、天南星炮製、半夏用湯浸泡七次、白附子炮製、白礬乾燥、人參、赤茯苓各取一兩、皂角木白皮酥炙後取一兩,混合研磨成細粉,用生薑汁調成麵糊,搓成桐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三十丸,飯後溫水送服,用於治療痰嗽、胸中氣鬱不暢。

另外,將防風、枳殼炒製、白朮各取適量,混合研磨成粉,用飯煮成丸藥,每次服用六七十丸,薑湯送服,用於治療咳嗽逆氣上衝、痰飲心痛。

對於咳逆上氣、痰飲心痛,可將海蛤燒成粉末,研磨極細,放置數日讓火毒散去後使用,再與瓜蔞仁帶着種子一起研磨成丸藥,如麻子大小,白湯送服。

對於寒痰喘嗽,可使用以上方法治療。

草烏(五錢),麻黃(二錢)

上為末,每服三大錢,蘿蔔一個同煮令熟,只吃蘿蔔,妙。

潤下丸,治氣實有痰,又治積氣,並大腸經氣滯痰嗽。

陳皮(去白,八兩),甘草,食鹽(各五錢)

上以水拌,令鹽水乾,焙燥為末,蒸餅丸如桐子大,或為末,白湯點服,立效。

透羅丹,治痰實咳嗽,胸膈不利。

皂角(去皮弦,酥炙),黑牽牛(微炒),半夏(湯洗,各二兩),大黃(水浸,焙),杏仁(麩炒,去皮尖,各一兩),巴豆(去油,另研,一錢)

白話文:

草烏五錢,麻黃二錢,研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大錢,與一個蘿蔔一起煮熟,只吃蘿蔔,效果神奇。這是潤下丸,用來治療氣實有痰、積氣以及大腸經氣滯痰嗽。

陳皮去白八兩,甘草和食鹽各五錢,用清水拌勻,將鹽水蒸乾,焙乾研成粉末,製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,或直接研成粉末,用白湯送服,效果立竿見影。這是透羅丹,用來治療痰實咳嗽、胸膈不利。

皂角去皮弦,酥炙;黑牽牛微炒;半夏湯洗;大黃水浸後焙乾;杏仁麩炒去皮尖;巴豆去油另研,各取二兩,巴豆取一錢。

上為細末,生薑自然汁丸如桐子大,食後生薑湯下二十丸。咳嗽甚者,三四服必效。

丹溪方,治痰嗽喘。

南星(二錢),半夏,滑石(各三錢),江子(五錢,去油),輕粉(少許)

上為末,皂角仁浸濃汁丸如桐子大,每服七十丸。

本事方,治諸般痰嗽。

半夏(薑汁浸一宿),天南星(各一兩),白礬,杏仁(麩炒黃,去皮尖),牙皂(去皮子),青黛(各半兩),焰硝(二錢),巴豆(二十一粒,去殼,生用)

上為末,薑汁糊丸如綠豆,每服七丸,臨臥薑湯下,小兒五丸。

辰砂半夏丸,治一切痰飲咳嗽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生薑汁和成丸子,大小如桐子般。飯後用生薑湯送服二十丸。咳嗽嚴重的,服用三到四次就會見效。

這個方子出自《丹溪方》,用於治療痰咳喘。

南星兩錢,半夏、滑石各三錢,江子五錢,去除油脂,輕粉少許。
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皂角仁浸泡的濃汁和成丸子,大小如桐子般,每次服用七十丸。

這個方子出自《本事方》,用於治療各種痰咳。

半夏用薑汁浸泡一夜,天南星各一兩,白礬、杏仁(用麩炒至黃色,去皮尖),牙皂(去皮子),青黛各半兩,焰硝兩錢,巴豆二十一粒,去殼,生用。
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薑汁糊成丸子,大小如綠豆般,每次服用七丸,睡前用薑湯送服,小兒服用五丸。

這個方子叫做辰砂半夏丸,用於治療各種痰飲咳嗽。

用大半夏一斤湯泡七次,曬乾為末,用生絹袋盛貯於瓷盆內,用淨水洗,出去粗渣,將洗出半夏末就於盆內日曬夜露,每日換新水,七日七夜,澄去水,將半夏粉曬乾,每半夏粉一兩入飛過細硃砂末一錢,用生薑汁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七十丸,用淡生薑湯下,食後服。

粉黛散

蚌粉(新瓦上炒令通紅,放地上出火毒,半兩),青黛(少許)

上同研勻,用淡齏水滴入麻油數點調服。

綬帶李防禦,京師人。初為入內醫官,值嬪御閣妃苦痰嗽,終夕不寐,面浮如盤,時方有盛寵,徽宗幸其閣見之,以為慮,馳遣呼李。先數用藥,弗應,詔令往內東門供狀,若三日不效當誅。李憂技窮,與妻對泣,忽聞門外叫云:咳嗽藥一文錢一帖,吃了今夜得睡。李使人市藥十帖,其色淺碧,用淡齏水滴麻油數點調服。

白話文:

粉黛散

半夏處理方法:

將半夏一斤用湯泡七次,每次泡完後曬乾,然後磨成粉末。用生絹袋盛裝半夏粉放入瓷盆內,用清水洗去粗渣。將洗淨的半夏粉留在盆中,白天曬太陽,晚上露在月光下,每天換一次清水,持續七天七夜。最後,將水倒掉,將半夏粉曬乾。

製丸方法:

取半夏粉一兩,加入飛過細硃砂末一錢,用生薑汁調和成如桐子般大小的丸子。

服用方法:

每次服用七十丸,用淡生薑湯送服,飯後服用。

蚌粉散:

將蚌粉(在新瓦上炒至通紅,放地上散去火毒,取半兩)和青黛(少許)研磨成粉末,用淡齏水滴入麻油數點調服。

綬帶李治病故事:

綬帶李是京師人,曾擔任內醫官。有一次,嬪御閣妃患了咳嗽痰多,整夜不能睡覺,臉色浮腫,看起來很虛弱。當時,閣妃受到徽宗皇帝的寵愛,皇帝非常擔心,立刻派人去請綬帶李。之前用過很多藥,但都沒效果,皇帝下令綬帶李三日內治好病,否則就會處死他。綬帶李感到無能為力,和妻子抱頭痛哭。這時,外面有人叫賣:「咳嗽藥一文錢一帖,吃了今夜就能睡。」綬帶李派人去買了十帖,藥呈淺碧色,用淡齏水滴入麻油數點調服。

李疑草藥性厲,並三為一,自試之,既而無他。於是取三帖合為一,揣入禁庭授妃,請分二服以餌。是夕嗽止,比曉面腫亦消。內侍走,白天顏絕喜,賜金帛,厥值萬緡。李雖幸其安,而念必宣索方書,何辭以對,殆亦死爾。命僕俟前賣藥人過,邀入坐,飲以巨鍾,語之曰:我見鄰里服嗽藥多效,意欲得方,倘以傳我,諸物為銀百兩,皆以相贈不吝。曰:一文藥安得其值如此,防禦要得方,便當奉告。

只蚌粉一物,新瓦炒令通紅,拌青黛少許耳。叩其所從來,曰:壯而從軍,老而停汰,頃見主帥有此,故剽得之,以其易辦,姑藉以度餘生,無他也。李給之終身焉。

白話文:

李醫師懷疑草藥藥性猛烈,將三帖藥合為一帖,自己先試服,發現沒有其他不良反應。於是,他將這帖藥分成兩份,送進宮中給妃子服用,請她分兩次服用。當晚咳嗽止住,第二天早上臉腫也消了。內侍跑來,臉上帶著喜色,賞賜李醫師金帛,價值萬緡。李醫師雖然慶幸妃子病情好轉,但想到內侍必定會追問藥方,自己該如何回答,恐怕難逃一死。於是,他叫僕人等候賣藥人經過,邀請他坐下,給他喝了一大杯酒,然後對他說:「我看到鄰居服用治咳嗽的藥很有效,想要得到藥方,如果你願意傳授給我,我願用百兩銀子買下,絕不吝嗇。」賣藥人說:「一文錢的藥怎麼可能值這麼多?如果是防禦要藥,就應該上報朝廷。」

原來藥方只用蚌粉一種藥材,將新的瓦片炒到通紅,拌入少許青黛即可。李醫師問他從哪裡學得的藥方,賣藥人說:「我年輕時從軍,年老退役後,曾見主帥服用過這個藥方,所以就偷學了過來。因為這個藥方容易製作,我便以此謀生,別無他法。」李醫師於是資助他度過餘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