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十一 (12)
卷十一 (12)
1. 治傷酒方
生薑(一斤,去皮切片,以鹽二兩醃一宿,焙乾),橘紅,乾薑(各三兩),廣朮(炮,三錢),三稜(炮),甘草(炙,各二錢),丁香(五十枚),白豆蔻,砂仁(各三十粒),益智仁(二十粒),木香,茴香(炒,各一錢)
上為末,煉蜜丸,每兩作五丸,硃砂為衣,生薑湯細嚼下。
解酒化毒丹,治飲酒過度,遍身手足發熱,口乾煩渴,小便赤少。
白滑石(水飛,一升),白粉葛,大粉草(各三兩)
上為末,每服三錢,冷水、熱湯任調服,日進二三次,不拘時。
一方,治中酒不醒,及傷食。
巴豆(去油,三粒),烏梅(二枚),丁香(三粒),胡椒(五粒)
上為末,入飯同搗二三千下,為丸如桐子大,細嚼,丁香湯下五七丸,小兒一丸。
一方,治飲酒房勞受熱,積日不食,四月中熱,飲酒不已,酒入百脈心氣,令人錯謬失常。
人參,芍藥,白薇,瓜蔞根,枳實,知母(各一錢),生地黃,酸棗仁(各二錢),茯神(一方作茯苓,一錢半),甘草(五分)
上㕮咀,水煎服。
神仙列仙散,治飲酒所傷,以致遍身疼痛,腰腳強跛,手足煩麻,胃脘疼痛,胸膈滿悶,肚腹膨脹,嘔吐瀉利及酒食停久,一應積聚,黃疸熱臌,並皆治之。
木香,沉香,茴香(微炒),檳榔(各一錢),萹蓄(二錢),瞿麥(五錢),麥芽(一兩半),大黃(微炒焙,一兩)
上為末,每服三五錢,五更熱酒調下。能飲者,多飲二三杯不妨。仰面臥,手叉胸前,至天明取下,大便如魚腦,小便如血,為效。忌生冷硬物及葷腥,只啖米粥。
烏梅丸,消酒食神效。
神麯(炒),烏梅,麥芽,龍腦葉
上為末,以甘草煎膏子為丸。
硼砂丸,消酒清膈。
硼砂(三錢),薄荷(一錢),冰片,麝香(各五分)
上為末,以甘草膏子為丸,辰砂為衣。
酒症丸,治飲酒過度,頭旋,噁心嘔吐,酒停,遇酒即吐,久而成癖者。
雄黃(如皂角子大),巴豆(不去油皮),蠍梢(各十五枚)
上研細,入白麵五兩半,水和丸如豌豆大,候稍干,入麩炒香,將一丸放水中,浮即去麩,每服二丸,溫酒下,茶亦可。
一方,治飲酒頭痛。
竹茹五兩,以水八升煮取五升,去渣令冷,納破雞子五枚,攪勻,更煮二沸,飲二升,使盡瘥。
一方,治飲酒,腹滿不消。
煮鹽湯,以竹筒灌大孔中。
一方,治飲酒中毒。
煮大豆三沸,飲汁三升。一方,搗茅根汁,飲三升。一方,酒漬干椹汁服之。
一方,治惡酒健嗔。
取空井中倒生草,燒灰飲之,勿令知。一方,取其人床上塵,和酒飲之。
一方,飲酒令無酒氣。
干蔓菁根二七枚,蒸三遍,為細末,每服二錢許,酒後水調服。
白話文:
治傷酒方
解酒化毒丹: 治療飲酒過度,全身手腳發熱,口乾舌燥,小便量少顏色深紅。方劑包含白滑石、白粉葛、大粉草。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可以用冷水或熱水沖服,一天服用二到三次,時間不限。
一方: 治療酒醉不醒及傷食。方劑包含巴豆、烏梅、丁香、胡椒。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與米飯一起搗碎二三千下,搓成桐子大小的丸藥,細嚼後用丁香湯送服,每次五到七丸,兒童服用一丸。
一方: 治療因飲酒過度勞累而導致身體虛弱,長期不進食,夏季中暑,持續飲酒,酒精進入全身經絡影響心氣,導致神志錯亂。方劑包含人參、芍藥、白薇、瓜蔞根、枳實、知母、生地黃、酸棗仁、茯神(或茯苓)、甘草。將藥材切碎後水煎服。
神仙列仙散: 治療因飲酒導致的全身疼痛、腰腿酸痛乏力、手腳麻木、胃脘疼痛、胸悶、腹脹、嘔吐腹瀉、以及食物積滯、黃疸、腹水等症狀。方劑包含木香、沉香、茴香、檳榔、萹蓄、瞿麥、麥芽、大黃。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到五錢,用溫熱的酒送服。能飲酒者,可多飲二三杯。服藥後仰臥,雙手交叉放在胸前,直到天亮再起床,大便如魚腦狀,小便如血色,則為有效。忌食生冷硬物及葷腥,只吃米粥。
烏梅丸: 治療酒食積滯,效果顯著。方劑包含炒神麴、烏梅、麥芽、龍腦葉。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甘草煎煮的膏藥做成丸藥。
硼砂丸: 治療酒後引起的胸膈鬱悶。方劑包含硼砂、薄荷、冰片、麝香。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甘草膏做成丸藥,朱砂為衣。
酒症丸: 治療飲酒過度,頭暈、噁心嘔吐、宿醉,一喝酒就吐,久而久之成為習慣性嘔吐。方劑包含雄黃、巴豆、蠍子尾。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加入白麵,和成豌豆大小的丸藥,晾乾後用麩炒香,將丸藥放入水中,浮起來的去掉麩皮,每次服用兩丸,用溫酒或茶送服。
一方: 治療飲酒導致的頭痛。方劑用竹茹水煎煮,加入打碎的雞蛋,再煮沸後服用。
一方: 治療飲酒後腹脹不消。用煮沸的鹽水,用竹筒灌入肛門。
一方: 治療飲酒中毒。服用煮沸的大豆湯,或茅根汁,或酒漬干桑葚汁。
一方: 治療因喝酒而暴怒。服用燒成灰的井邊生草,或將病人睡床上的灰塵與酒混合後飲用,但需偷偷進行。
一方: 去除酒氣。將干蔓菁根蒸三次,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二錢,酒後用溫水送服。
(原方劑中用量單位多為古代單位,現代已鮮少使用,故未作單位換算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