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十一 (9)
卷十一 (9)
1. 治傷冷食方
雄黃聖餅子,治一切酒食所傷,心腹滿悶不快。
雄黃(五錢),巴豆(一百個,去油心膜),白麵(十兩,重羅過)
上三件,除白麵,余同為細末,共面和勻,用新水和作餅子如手大,以水再煮浮於湯上,漉出,看硬軟捏作餅子如桐子大,每服五七餅,加至十餅、十五餅。嚼食一餅利一行,二餅利二行,食前茶酒任下。
感應丸,治虛中積冷,氣弱有傷停積,胃脘不能傳化;或因氣傷冷,因飢飽食,飲酒過多,心下堅滿,兩脅脹痛,心腹大疼,霍亂吐瀉,大便頻,後重遲澀,久痢赤白,膿血相雜,米穀不化,愈而復發;又治中酒,嘔吐痰逆,噁心喜唾,頭旋,胸膈痞滿,四肢倦怠,不思飲食,不拘新舊冷積,並皆治之。
木香,肉豆蔻,丁香(各一兩五錢),乾薑(炮,一兩),巴豆(七十個,去皮心膜,研出油),杏仁(一百四十粒,湯泡,去皮尖,研),百草霜(二兩)
上前四味為末,外入百草霜、杏仁、巴豆,同和勻,用好蠟六兩熔化成汁,以重絹濾其渣,更以好酒一升,於銀石器內煮蠟數沸,傾出,候酒冷其蠟自浮於上,取蠟秤用丸,春夏修合用清油一兩,銚內熬令香熟,次下酒煮蠟四兩,同化成汁,就銚內乘熱拌和前藥末,秋冬修合用清油一兩半,成劑,分作小錠子,油紙裹,旋丸,每服三五丸,空心薑湯下。
海藏神應丸,治一切冷物冷水,及乳酥所傷,小腹痛,腸鳴,水穀不化。
丁香,木香(各二錢),巴豆,杏仁,百草霜,乾薑(各五錢),黃蠟(二兩)
上先將黃蠟用好醋煮,去渣穢,將巴豆、杏仁同炒黑煙盡,研如泥,將黃蠟再上火,春夏入香油半兩,秋冬八錢,溶開下杏仁、巴豆攪勻,次下丁香、木香等藥末,研勻,搓作錠子,油紙裹,旋丸桐子大,每服三五丸,溫米湯送下,食前,日三服,大有神效。
丁香脾積丸,治諸般食積氣滯,胸膈脹滿,心腹刺痛。
良薑(醋煮),丁香,木香,巴豆(去油,各五錢),莪朮,三稜(各一兩),青皮(一兩),皂莢(燒,三片),百草霜(三匙)
上為末,麵糊丸麻子大,每服十丸至二十丸,五更白湯下,利去三五行,以粥補住。如止是脾積氣,陳皮煎湯下;吐酸,薑湯下;夏月嘔吐,藿香甘草湯下;小腸氣,炒茴香酒下;婦人血氣刺痛,醋湯下;冬月嘔吐,菖蒲湯下;小兒疳氣,使君子煎湯下。
如意丸,治氣虛積冷,停食不消,心下堅痞,噫宿腐氣,及霍亂吐瀉,水穀不化,一切食積之疾,並皆治之。
半夏(湯洗),三稜,莪朮,枳殼(去穰),檳榔,陳皮,乾薑,黃連(各三兩),巴豆(三十七粒,連殼同用)
上銼如豆大,用好醋煮乾,焙為末,薄糊丸如綠豆大,每服十丸至二十丸,食後用茶清,薑湯任下。孕婦不宜服。
白話文:
治傷冷食方
雄黃聖餅子:治療各種酒食所造成的傷害,症狀包括心腹飽脹、悶悶不快。
將雄黃五錢、巴豆一百個(去除油心膜)、白麵十兩(用細篩過篩)三種藥材,除了白麵以外,其餘兩種磨成細末,與白麵混合均勻,用清水和成像手心大小的餅子,再用水煮至浮於湯面,撈出,根據硬度調整成桐子大小的餅子。每次服用五到七個餅子,最多可服用到十到十五個。每吃一個餅子,就會通便一次;吃兩個餅子,就會通便兩次。可在飯前飲茶或酒。
感應丸:治療虛寒積冷,氣虛導致的傷食積滯,胃脘無法消化食物;或者因氣虛受寒、飢飽不均、飲酒過度,出現心下堅硬飽脹、兩脅脹痛、心腹劇痛、霍亂嘔吐腹瀉、大便次數頻繁、排便困難、久瀉(便中帶血或膿)、食物消化不良,以及反覆發作的症狀;也治療飲酒過度引起的嘔吐、痰逆、噁心、唾液增多、頭暈、胸膈痞滿、四肢無力、食慾不振等症狀,不論是新近或陳舊的寒積,皆可治療。
將木香、肉豆蔻、丁香各一兩五錢,乾薑(炮製)一兩,巴豆七十個(去皮心膜,研磨出油),杏仁一百四十粒(溫水浸泡,去皮尖,研磨),百草霜二兩,以上四味藥材磨成粉末,再加入百草霜、杏仁、巴豆粉末混合均勻。用好蠟六兩熔化成汁液,用細密的絹布過濾掉雜質,再加入一升好酒,在銀或石器中煮沸數次,倒出,待酒冷卻後蠟自然浮於上面,取蠟稱重,製成藥丸。春夏季製作時加入一兩清油,在銚子中熬製至香熟,然後加入四兩用酒煮熔的蠟,混合均勻;秋冬季節製作時則加入一兩半清油。製成藥丸後,用油紙包好,旋轉成丸,每次服用三到五丸,空腹用薑湯送服。
海藏神應丸:治療各種寒涼食物、冷水以及乳酪等所造成的傷害,症狀包括小腹疼痛、腸鳴、食物消化不良。
將丁香、木香各二錢,巴豆、杏仁、百草霜、乾薑各五錢,黃蠟二兩,首先將黃蠟用好醋煮,去除雜質;將巴豆、杏仁炒至黑色,煙氣散盡,研磨成泥;將黃蠟再加熱,春夏季加入半兩香油,秋冬季節加入八錢香油,熔化後加入杏仁、巴豆泥攪拌均勻;然後加入丁香、木香等藥末,研磨均勻,搓成藥錠,用油紙包好,旋轉成桐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三到五丸,溫米湯送服,飯前服用,每日三次,療效顯著。
丁香脾積丸:治療各種食物積滯、氣滯,症狀包括胸膈脹滿、心腹刺痛。
將良薑(醋煮)、丁香、木香、巴豆(去油,各五錢)、莪朮、三稜(各一兩)、青皮(一兩)、皂莢(燒焦,三片)、百草霜(三匙)磨成粉末,用麵糊製成麻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十到二十丸,五更(凌晨五點)用白湯送服,服用後會通便三到五次,之後用粥來調理。如果是單純的脾積氣,可用陳皮煎湯送服;如果是嘔吐酸水,可用薑湯送服;夏季嘔吐,可用藿香甘草湯送服;如果是小腸氣,可用炒茴香酒送服;婦女因血氣導致的刺痛,可用醋湯送服;冬季嘔吐,可用菖蒲湯送服;小兒疳氣,可用使君子煎湯送服。
如意丸:治療氣虛積冷、食物停滯不消化、心下堅硬痞滿、呃逆宿食、霍亂嘔吐腹瀉、食物消化不良以及各種食積病症。
將半夏(湯洗)、三稜、莪朮、枳殼(去瓤)、檳榔、陳皮、乾薑、黃連(各三兩),巴豆三十七粒(連殼同用),切成豆子大小,用好醋煮乾,焙乾研磨成粉,用薄麵糊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十到二十丸,飯後用茶或薑湯送服。孕婦忌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