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二十五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十五 (1)

1.

集略,論曰:《內經》云:諸熱瞀瘛(音務翅。瞀,昏悶也;瘛,抽掣也。邪熱傷神則瞀,亢陽傷血則瘛),諸禁鼓慄,如喪神守(禁,噤也,寒厥咬牙曰噤;鼓,鼓頷也;慄,戰也。病寒戰而精神不能主持,如喪失神守也),諸逆衝上(火性炎上也,諸臟諸經皆有逆氣,其陰陽虛實有不同者),諸躁狂越(躁,煩躁不安也;狂,狂亂也;越,失常度也。熱盛於外則肢體躁擾,熱盛於內則神志躁煩。蓋火入於肺則煩,火入於腎則躁。煩為熱之輕,躁為熱之甚),諸病胕腫,疼酸驚駭(胕腫,浮腫也。胕腫疼酸者,陽實於外,火在經也;驚駭不安者,熱乘陰分,火在臟也),以及注泄嚏嘔,瘡瘍喉痹,暴喑(不能言也)鬱冒(神明亂也),瞤瘛(瞤,目動也),耳聾目瞑,皆屬於火(手少陽相火之熱乃心包絡三焦之氣也)。火有君相之分,其實一氣而已。心為君火,君不主令,相火代之,其性寄於肝腎之內,附於脾肺之間。火與元氣不兩立,火盛則煎熬真陰,陰虛則病,陰絕則死。苦寒之味,能瀉有餘之火。若飲食勞倦,內傷元氣,為陽虛之病,以甘溫之劑除之,如參、耆、甘草之屬;若陰微陽強,相火熾盛,以乘陰位,為血虛之病,以甘寒之劑降之,如當歸、地黃之屬;若心火亢極,鬱熱內實,為陽強之病,以鹹冷之劑折之,如大黃、朴硝之屬;若腎水受傷,真陰失守,無根之火,為陰虛之病,以壯水之劑制之,如生地、元參之屬;若右腎命門火衰,為陽脫之病,以溫熱之劑濟之,如附子、乾薑之屬;若胃虛,過食冷物,抑遏陽氣於脾土,為火鬱之病,以升散之劑發之,如升麻、葛根之屬。治積熱者,始而涼和,次而寒取,不愈則因熱而從之,再不愈則技窮,莫若取之陰,以益腎水之不足,而使其制心之有餘可也;若夫病沉寒者,始而溫和,次而熱取,不愈則因寒而從之,再不愈則技窮也,莫若取之陽,以益心火之不足,而使其制腎水之有餘可也。夫火,出於心而原於肝,固當平七情,尤當戒怒戒郁;本於腎而主於肺,因當戒色欲,尤當戒酒戒勞。智者陰平陽秘,神氣以安;昧者徇情縱欲,因致積熱,使燔灼臟腑,消爍肌膚,良工無以為計,哀哉。

白話文:

集略 論曰

《內經》說:凡是發熱、昏迷、抽搐(瞀,昏迷也;瘛,抽搐也。邪熱傷神則瞀,亢陽傷血則瘛)的病症,以及口噤、頷部鼓動、身體顫抖(禁,噤也,寒厥咬牙曰噤;鼓,鼓頷也;慄,戰也。病寒戰而精神不能主持,如喪失神守也),以及氣逆上衝(火性炎上也,諸臟諸經皆有逆氣,其陰陽虛實有不同者),以及煩躁不安、狂亂失常(躁,煩躁不安也;狂,狂亂也;越,失常度也。熱盛於外則肢體躁擾,熱盛於內則神志躁煩。蓋火入於肺則煩,火入於腎則躁。煩為熱之輕,躁為熱之甚),以及肢體浮腫、疼痛酸楚、驚恐不安(胕腫,浮腫也。胕腫疼酸者,陽實於外,火在經也;驚駭不安者,熱乘陰分,火在臟也),以及尿頻、流鼻涕、嘔吐、瘡瘍、喉嚨堵塞、突然失聲(不能言也)、神志不清(神明亂也)、眼皮跳動(瞤,目動也)、耳聾、眼盲,這些病症都屬於火(手少陽相火之熱乃心包絡三焦之氣也)。

火分為君火和相火,其實本質上是一氣。心為君火,君火不能主導的時候,相火就會取代它,相火寄居於肝腎之中,附著於脾肺之間。火與元氣不能共存,火盛就會煎熬真陰,陰虛則病,陰氣耗盡則死。

苦寒味的食物,可以瀉去多餘的火氣。如果飲食勞倦,內傷元氣,導致陽虛,就需要用甘溫的藥物來治療,例如人參、黃耆、甘草等;如果陰虛陽盛,相火熾盛,侵犯陰位,導致血虛,就需要用甘寒的藥物來降火,例如當歸、地黃等;如果心火亢盛,熱邪內積,導致陽盛,就需要用鹹冷的藥物來折火,例如大黃、朴硝等;如果腎水受損,真陰不足,無根之火,導致陰虛,就需要用滋補腎水的藥物來治療,例如生地、元參等;如果右腎命門火衰,導致陽氣虛脫,就需要用溫熱的藥物來溫補,例如附子、乾薑等;如果胃虛,過食寒涼,抑制了陽氣,導致火鬱,就需要用升散的藥物來疏通,例如升麻、葛根等。

治療積熱的病症,一開始可以用涼和的藥物,然後再用寒涼的藥物,如果沒有效果,就需要根據熱的程度選擇藥物,如果還是沒有效果,就無計可施了,只能用滋補腎水的藥物,以制約心火的過盛;治療沉寒的病症,一開始可以用溫和的藥物,然後再用熱性的藥物,如果沒有效果,就需要根據寒的程度選擇藥物,如果還是沒有效果,就無計可施了,只能用滋補心火的藥物,以制約腎水的過盛。

火,源於心而根源於肝,所以要平心靜氣,尤其要戒怒戒郁;火,本於腎而主於肺,所以要戒色欲,尤其要戒酒戒勞。聰明的人陰平陽秘,神氣安寧;愚昧的人縱情放縱,導致積熱,焚灼臟腑,消損肌膚,即使再高明的醫生也無能為力,令人惋惜!

劉宗厚,曰:火之為病,其害甚大,其變甚速,其勢甚彰,其死甚暴。何者,蓋能燔灼焚焰,飛走狂越,消鑠於物,莫能御之。遊行乎三焦虛實之兩途,曰君火腠,猶人火也,曰相火也,猶龍火也。火性不妄動,能不違於道,常以稟位聽命,運行造化生存之機矣。夫人在氣交之中,多動少靜,欲不妄動,其可得乎。故凡動者皆屬火化,火一妄行,元氣受傷,勢不兩立,偏勝則病,移害他經,事非細故,動之極也,病則死矣。經所謂一水不勝二火之火,出於天造。君相之外,又有厥陽。臟腑之火,根於五志之內,六慾七情激之,其火隨起。蓋大怒則火起於肝,醉飽則火起於胃,房勞則火起於腎,大棗動中則火起於肺。心為君主,自焚則死矣。丹溪又啟火出五臟,主病曰諸風掉眩屬肝火動之類。經所謂一水不勝五火之火,出自人為。又考《內經》病機一十九條,內舉屬火者五,諸熱瞀瘛皆屬於火之類。而河間又廣其說,火之致病者甚多,深契《內經》之旨。曰:諸病喘嘔吐酸,暴注下迫,轉筋,小便渾濁,腹脹大,鼓之有聲如鼓,癰疽瘍疹,瘤氣結核,吐下霍亂,瞀郁腫脹,鼻塞鼽衄,血溢白泄,淋閟身熱,惡寒戰慄,驚惑悲笑,譫妄,衄衊血汙,此皆少陰君火之熱,乃真心小腸之氣所為也。若瞀瘛,暴喑冒昧,躁擾狂越,罵詈驚駭,胕腫疼酸,氣逆衝上,禁慄,如喪神守,嚏嘔瘡瘍,喉痹,耳鳴及聾,嘔滿溢,食不下,目昧不明,瞤瘛,暴病暴死,此皆少陽相火之熱,乃心包絡三焦之氣所為也。是皆火之變見為諸病也,為脈虛則浮大,實則洪數,藥之所主,各因其屬。君火者,心火也,可以濕伏,可以水滅,可以直折,惟黃連之屬可以制之;相火者,龍火也,不可以水濕折之,當從其性而伏之,惟黃柏之屬可以降之。噫!瀉火之法豈止如此,虛實多端,不可不察。以臟氣目之,黃連瀉心火,黃芩瀉肺火,芍藥瀉脾火,柴胡瀉肝火,知母瀉腎火。此皆苦寒之味,能瀉有餘之火耳。若飲食勞倦,內傷元氣,氣火不兩立,為陽虛之病,以甘溫之劑除之,如黃耆、人參、甘草之屬;若陰微陽強,相火熾盛,以乘陰位,日漸煎熬,為血虛之病,以甘寒之劑降之,如當歸、地黃之屬;若心火亢極,鬱熱內實,為陽強之病,以鹹冷之劑折之,如大黃、朴硝之屬;若腎水受傷,真陰失守,無根之火,為陰虛之病,以壯水之劑治之,如生地、元參之屬;若右腎命門火衰,為陽脫之病,以溫熱之劑濟之,如附子、乾薑之類;若胃虛,過食冷物,抑遏陽氣於脾土,為火鬱之病,以升散之劑發之,如升麻、葛根之屬。不明諸類,而求火之為病,施治何所依據。故於諸經集略其說,以備處方之用,庶免實實虛虛之禍也。

白話文:

劉宗厚論火之為病

劉宗厚說:火在人體中一旦發病,危害極大,變化迅速,勢頭明顯,死亡也極為突然。這是因為火具有燔灼焚焰的特性,可以飛走狂越,消鑠萬物,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抵擋它。

火在人體內遊行於三焦虛實之間,一種是君火,如同人體的陽氣,一種是相火,如同龍火。火性本不妄動,只要不違背天道,就能常守本位,聽命於自然,運行造化,維持生命。

然而人處於氣交之中,多動少靜,想要不妄動,談何容易。所以凡是動者,皆屬火化,火一旦妄行,元氣就會受傷,兩者勢不兩立,火盛則生病,還會移害其他經脈,不可小覷。經書中說「一水不勝二火之火」,就是指這種由天造的火勢。

除了君相二火之外,還有厥陽之火。臟腑之火,根源於五志之內,六慾七情激發它,火就會隨之而起。比如,大怒則肝火上炎,醉飽則胃火熾盛,房勞則腎火虧損,運動過度則肺火亢進。心為君主,如果心火自焚,就會導致死亡。

丹溪翁也說火出於五臟,主病如諸風掉眩皆屬肝火動之類。經書中說「一水不勝五火之火」,就是指這種由人為造成的火勢。

再考《內經》病機一十九條,其中有五條屬於火症,諸熱瞀瘛皆屬於火之類。而河間先生更廣泛地闡述了火的致病原理,深契《內經》之旨。他說:諸病喘嘔吐酸,暴注下迫,轉筋,小便渾濁,腹脹大,鼓之有聲如鼓,癰疽瘍疹,瘤氣結核,吐下霍亂,瞀郁腫脹,鼻塞鼽衄,血溢白泄,淋閟身熱,惡寒戰慄,驚惑悲笑,譫妄,衄衊血汙,這些都是少陰君火之熱,乃真心小腸之氣所為。

若瞀瘛,暴喑冒昧,躁擾狂越,罵詈驚駭,胕腫疼酸,氣逆衝上,禁慄,如喪神守,嚏嘔瘡瘍,喉痹,耳鳴及聾,嘔滿溢,食不下,目昧不明,瞤瘛,暴病暴死,這些都是少陽相火之熱,乃心包絡三焦之氣所為。

這些都是火變為病的表現,脈象虛則浮大,實則洪數,藥物治療要根據不同的屬性而定。

君火者,心火也,可以用濕伏之法,也可以用水滅之,也可以直接折之,唯黃連之屬可以制之;相火者,龍火也,不可用水濕折之,應從其性而伏之,唯黃柏之屬可以降之。

噫!瀉火之法豈止如此,虛實多端,不可不察。以臟氣目之,黃連瀉心火,黃芩瀉肺火,芍藥瀉脾火,柴胡瀉肝火,知母瀉腎火。這些都是苦寒之味,能瀉有餘之火耳。

若飲食勞倦,內傷元氣,氣火不兩立,為陽虛之病,以甘溫之劑除之,如黃耆、人參、甘草之屬;若陰微陽強,相火熾盛,以乘陰位,日漸煎熬,為血虛之病,以甘寒之劑降之,如當歸、地黃之屬;若心火亢極,鬱熱內實,為陽強之病,以鹹冷之劑折之,如大黃、朴硝之屬;若腎水受傷,真陰失守,無根之火,為陰虛之病,以壯水之劑治之,如生地、元參之屬;若右腎命門火衰,為陽脫之病,以溫熱之劑濟之,如附子、乾薑之類;若胃虛,過食冷物,抑遏陽氣於脾土,為火鬱之病,以升散之劑發之,如升麻、葛根之屬。

不明諸類,而求火之為病,施治何所依據。故於諸經集略其說,以備處方之用,庶免實實虛虛之禍也。

選要,曰:積熱者,謂溫熱之毒久而蘊積於內也。蓋心主熱屬火,然人久蘊積熱毒之氣於三焦,必與心火相從,陽火太盛而作熱,或素嗜辛辣芳馨肥甘之味,或飲醇酒,或服丹石之藥,以致燥熱積於臟腑之中。火熱上熾,上乘心肺,或口舌生瘡,咽喉腫痛,或目赤頭眩,或痰涎稠濁,或大小便秘結,此皆積熱之所致也。其有陰虛生內熱,或為消渴,或為癰疽諸熱之病,又當隨證論之。若但蘊積熱毒,發於上焦者宜清涼之,結於臟腑者宜盪滌之,陰虛內熱者宜滋補腎水以攝伏之,斯治之要也。

潔古,曰:有表而熱者,謂之表熱;無表而熱者,謂之裡熱。故苦者以治五臟,五臟屬陰而居於內;辛者以治六腑,六腑屬陽而在於外。故曰:內者下之,外者發之。又宜養血益陰,身熱自除(以脈言之,浮數為外熱,沉數為內熱。浮大有力為外熱,沉大有力內熱)。暴熱者病在心肺,積熱者病在腎肝。暴熱者宜局方雄黃解毒丸,積熱者宜局方妙香丸。暴者上喘也,病在心肺,謂之高喘,宜木香金鈴子散。上焦熱而煩者,宜牛黃散。有病久憔悴,發熱盜汗,謂之五臟齊損,此勞熱骨蒸之病也,瘦弱虛損,煩喘腸澼下血,皆蒸勞也,治法宜養血益陰,熱能自退,此謂不治而治也,錢氏地黃丸主之。

白話文:

所謂「積熱」,指的是溫熱之毒在體內長期累積。由於心臟屬火,若人體三焦長期積聚熱毒之氣,必會與心火相伴,造成陽火過盛而發熱。這可能是由於長期嗜食辛辣、香濃、肥膩的食物,或飲酒過量,或服用含金屬的藥物,導致燥熱積聚在臟腑內。火熱向上蔓延,影響心肺,可能出現口舌生瘡、咽喉腫痛、眼紅頭暈、痰液稠濁、大小便不通等症狀,都是積熱所致。如果屬於陰虛生內熱,例如消渴症或癰疽等熱病,則需根據實際情況辨證論治。

針對積熱,若熱毒僅停留在上焦,宜用清涼藥物;若熱毒積聚在臟腑,宜用清熱解毒的藥物;若因陰虛而生內熱,則需滋補腎水以抑制熱毒,這是治療積熱的關鍵。

此外,「表熱」是指有外感症狀的發熱,「裡熱」則是指無外感症狀的發熱。苦味藥物能治五臟,五臟屬陰,位於身體內部;辛味藥物能治六腑,六腑屬陽,位於身體外部。因此,內熱應當瀉下,外熱應當發散。同時,也需注重養血益陰,使體熱自然消退。

若出現突然發熱,病在心肺,稱為「暴熱」,宜服用雄黃解毒丸;若出現長期積熱,病在腎肝,宜服用妙香丸。暴熱伴隨呼吸急促,病在心肺,稱為「高喘」,宜服用木香金鈴子散。上焦發熱伴隨心煩,宜服用牛黃散。

若病程長久,身體消瘦,發熱盜汗,稱為「五臟齊損」,這是勞熱骨蒸之病。瘦弱虛損、心煩氣喘、腸道出血,都是勞熱所致。治療方法應以養血益陰為主,體熱自然消退,此為不治而治,可服用地黃丸。

東垣,曰:五臟有邪,各有身熱,其狀各異。以手捫摸有三法:以輕手捫之則熱,重按之則不熱,是熱在皮毛血脈也;重按之筋骨之分,則熱蒸手極甚,輕摸之則不熱,是熱在筋骨間也;輕手捫之則不熱,重手加力按之亦不熱,不輕不重按之而熱,是熱在筋骨之上,皮毛血脈之下,乃熱在肌肉也。此謂三法。以三黃丸通治之。細分之,則五臟各異矣。肺熱者,輕手乃得,微按全無,瞥瞥然見於皮毛上,為肺主皮毛故也,日西尤甚,其證必見喘咳,灑淅寒熱,輕者瀉白散,重者涼膈散、白虎湯之類治之,及地黃地骨皮散;心熱者,心主血脈,微按之皮膚之下,肌肉之上,輕手乃得,微按之皮毛之下則熱,少加力按之則全不熱,是熱在血脈也,日中太甚,其證煩心心痛,掌中熱而噦,以黃連瀉心湯、導赤散、硃砂安神丸、清涼散之類治之;脾熱者,輕手捫之不熱,重按至筋骨又不熱,不輕不重,在輕手重手之間,此熱在肌肉,遇夜尤甚,其證必怠惰嗜臥,四肢不收,無氣以動,以瀉黃散、調胃承氣湯,治實熱用之,人參黃耆散、補中益氣湯,治中虛有熱者用之;肝熱者,按之肌肉之下,至骨之上,乃肝之熱,寅卯間尤甚,其脈弦,其病四肢滿悶,便難轉筋,多怒多驚,四肢困熱,筋痿不能起於床,瀉青丸、柴胡飲之類治之,兩手脈弦者,或寅申發者,皆肝熱也,俱宜用之;腎熱者,輕按之不熱,重按之至骨,其熱蒸手,如火如炙,其人骨蘇蘇然,如蟲蝕其骨,困熱不任,亦不能起於床,滋腎丸、六味地黃丸主之。又曰:小兒癍後,餘熱不退,痂不收斂,大便不行,是謂血燥,則當以陰藥治之,因而補之,用清涼飲子通大便而瀉其熱。潔古云:涼風至而草木實。夫清涼飲子乃秋風徹熱之劑也,此甘寒瀉火也。傷寒表邪入於裡,日晡潮熱,大渴引飲,譫語狂躁,不大便,是胃實,乃可攻之。夫胃氣為熱所傷,以承氣湯瀉其上實,元氣乃得周流,承氣之名於此具矣。此苦寒瀉熱濕也,今世人以苦寒瀉火,故備陳之。除熱瀉火,非甘寒不可,以苦寒瀉火,非徒無益,而反害之,故有大熱,脈洪大,服苦寒劑而熱不退者,加石膏。如證退而脈數不退,洪大而病有加者,宜減苦寒,加石膏。如大便軟或泄者,加桔梗,食後服之。此藥誤用,則其害非細,用者旋旋加之。如食少者,不可用石膏。石膏善能去脈數,如病退而脈數不退者,不治。又云:治熱以寒,溫而行之有三,皆因大熱在身,止用人參、黃耆、甘草,此三味者皆甘溫,雖表裡皆熱,燥發於內,捫之肌熱於外,能和之,汗自出而解矣。此溫能除大熱之至理,一也。熱極生風,乃左遷入地,補母以虛其子,使天道右遷順行,諸病得天令行而必愈,二也。況大熱在上,其大寒必伏於內,溫能退寒,以助地氣,地氣者,在人乃胃之生氣,使真氣旺,三也。又云:能食而熱,口舌乾燥,大便難者,實熱也,以辛苦大寒之劑下之,瀉熱補陰。經云:陽盛陰虛,下之則愈。脈洪盛而有力者是已。不能食而熱,自汗氣短者,虛熱也,以甘寒之劑瀉熱補氣。經云:治熱以寒,溫而行之。脈虛弱無力者是已。

白話文:

東垣 說:五臟若有邪氣,各自會產生熱度,但表現形式各異。有三種觸診方法:

  1. 輕輕觸摸感到熱度,用力按壓卻沒有熱感,表示熱度在皮膚、血液和脈絡層。
  2. 用力按壓到筋骨交界處,熱感非常強烈,輕輕觸摸卻沒有熱感,表示熱度在筋骨間。
  3. 輕輕觸摸不感到熱度,用力按壓也不感到熱度,但在中間力度按壓時才感到熱度,表示熱度在筋骨之上、皮膚和血液脈絡之下,即熱度在肌肉層。

以上是三種診斷方法,通過這三種方法可以進行普遍治療。若細分則每一個臟器的熱度表現不同:

  • 肺熱:輕輕觸摸就能感受到,稍微用力按壓就完全沒有熱感,熱度顯現於皮膚表面,因為肺主皮膚。傍晚時特別嚴重,可能出現喘息、寒熱不定等症狀。輕度患者可用瀉白散,重度患者可用涼膈散、白虎湯等治療,以及地黃地骨皮散。
  • 心熱:心主血脈,輕輕觸摸就能感受到,稍微用力按壓皮膚下面、肌肉上面,輕輕按壓皮膚下面就有熱感,稍微用力按壓就完全沒有熱感,表示熱度在血脈層。中午時熱度最強,可能出現心煩、心痛、手掌熱、嘔吐等症狀。可用黃連瀉心湯、導赤散、硃砂安神丸、清涼散等治療。
  • 脾熱:輕輕觸摸不感到熱度,用力按壓到筋骨也沒有熱感,位於輕按和重按之間的部位,表示熱度在肌肉層,晚上時特別嚴重,可能出現懶惰、嗜臥、四肢無力等症狀。可用瀉黃散、調胃承氣湯治療實熱,人參黃耆散、補中益氣湯治療中虛有熱。
  • 肝熱:用力按壓到肌肉層與骨頭層之間,表示是肝熱,寅卯時特別嚴重,脈象呈弦狀,四肢沈重、排便困難、易怒、驚恐、四肢困熱、筋萎縮不能起身。可用瀉青丸、柴胡飲等治療。兩手脈象呈弦狀或寅申時發作的,都是肝熱,均適用此治療。
  • 腎熱:輕輕按壓不感到熱度,用力按壓到骨頭層,熱感傳到手,如同火烤,讓人感覺骨頭酥酥的,像是蟲子咬噬骨頭,白天熱度難以忍受,也不能起身。可用滋腎丸、六味地黃丸治療。

對於小孩出疹後仍有餘熱未退、痂皮未收、大便不通的情形,表示血燥,應使用陰性藥物治療並補充身體。清涼飲子能通便並排出熱度。潔古認為,清涼飲子是秋季徹底清熱的藥方,它具有甘寒降火的功效。傷寒表邪進入內部,下午出現潮熱、口渴、狂躁、便祕,表示胃實,可進行攻擊性治療。胃氣被熱氣損傷,使用承氣湯來排除胃上的實熱,使元氣得以流通,承氣湯的名字就是這樣來的。這種治療是苦寒降熱濕的方法,現今人們常使用苦寒降火,因此詳細描述了這些方法。

處理熱度時,非甘寒不可,單用苦寒降火反而有害。對於大熱脈洪大的情況,如果服用苦寒藥物熱度仍未退去,應加上石膏。如果症狀改善但脈數仍未退去,脈洪大且病情加重,應減少苦寒藥物的用量,增加石膏的用量。如果大便軟或洩瀉,應加上桔梗,在餐後服用。若誤用此藥,其害處不小,使用時需逐步添加。對於食量不足的人,不應使用石膏。石膏能夠去除脈數,如果疾病改善但脈數仍未改善,則無需治療。另外,用寒藥治療熱度,溫和地進行有三種方法,都是因為大熱在身體,只使用人參、黃耆、甘草這三種甘溫藥物。即使表裡都熱,燥熱從內部發出,觸摸到肌膚的熱度,這三種藥物能夠調和,使熱度自行排出,達到解熱的目的。這是溫和能夠除掉大熱的原理之一。熱度極致會產生風熱,從上部移動到下部,補充母體以削弱子體,使天道順行,各個疾病在得到自然的治療之道後必然痊癒。此外,大熱在上部,大寒必定存於內部,溫和可以退寒,幫助脾胃之氣,脾胃之氣在人體中就是胃的生氣,讓真氣旺盛。對於能吃但有熱度,口舌乾燥,大便困難的實熱情況,使用苦寒大劑量藥物排出熱度,補充陰液。經典中提到,陽盛陰虛時,使用此法治療會有好轉效果。脈洪盛有力正是這種情況。對於不能吃但有熱度,自汗、氣短的虛熱情況,使用甘寒藥物降熱補氣。經典中提到,用寒藥治療熱度,溫和地進行。脈虛弱、無力正是這種情況。

海藏,曰:晝熱則行陽二十五度,大抵柴胡飲子;夜熱則行陰二十五度,大抵四順飲子。平旦發熱,熱在行陽之分,肺氣主之,故用白虎湯以瀉氣中之火;日晡潮熱,熱在行陰之分,腎氣主之,故用地骨皮散以瀉血中之火。或問:寒病服熱藥而寒不退,熱病服寒藥而熱不退,何也。答曰:啟玄子云:熱不得寒,是無水也;寒不得熱,是無火也。寒之不寒,責其無水;熱之不熱,責其無火。經云:滋其化源。源既已絕,藥之假焉,能滋其真水火也。

白話文:

海藏曰:

白天發熱,屬於陽氣過盛,體溫上升二十五度,一般使用柴胡飲子治療;晚上發熱,屬於陰氣過盛,體溫上升二十五度,一般使用四順飲子治療。

清晨發熱,熱氣屬於陽氣過盛,肺氣主之,所以用白虎湯瀉去肺氣中的熱;下午潮熱,熱氣屬於陰氣過盛,腎氣主之,所以用地骨皮散瀉去血氣中的熱。

有人問:寒病服用溫熱藥物,寒症卻不退;熱病服用寒涼藥物,熱症卻不退,這是為什麼?

回答說:啟玄子說:熱症若不能得到寒涼的治療,是因為體內缺乏水分;寒症若不能得到溫熱的治療,是因為體內缺乏火氣。寒症不寒,是因為缺乏水分;熱症不熱,是因為缺乏火氣。

《內經》說:滋養其化源。如果化源已經枯竭,藥物只能暫時起到滋養的作用,能幫助滋養其真正的水火。

丹溪,曰:人具五行,各一其性。惟火也,心為君火,而又有相火者寄乎肝腎二臟之間,經所謂二火也。諸動為火,五者之性,感物而動,經所謂五火也。相火易起,五火相煽,則妄動矣。火起於妄,變化莫測,無時不有,煎熬真陰,陰虛則病,陰絕則死,陰虛火動者難治(戴氏曰:脈數而無力者,是陰虛)。實火可瀉,黃連解毒之類;虛火可補,參朮生甘草之類(謂之實者,邪氣實也;謂之虛者,正氣虛也)。鬱火可發,當看何經。風寒外束者可發,輕者可降,重則從其性而升之。凡火盛者,不可驟用寒涼,必須溫散。火急甚者必緩之,生甘草兼瀉兼緩,參、術亦可。人壯氣實,火盛顛狂者,可用正治,或硝水冰水與之。虛火盛狂者,以生薑湯與之,若投冰水正治,立死。補陰則火自降,炒黃柏、生地黃之類。氣有餘便是火,煩躁者,氣隨火升也。氣從左邊起者,肝火也,左金丸治之;氣從臍中起者,陰火也,大補丸治之;氣從腳下起入腹者,虛之極也,蓋火起九泉之下,此病十不救一,治法以附子末盦湧泉穴,以四物湯加降火藥服之。飲酒人發熱者難治,不飲酒人因酒發熱者亦難治。輕手按之熱甚,重手按之不甚,此熱在肌表,宜清之,地骨皮、麥門冬、竹茹之類;重手按之熱甚而烙手,輕手按之不覺熱,此病在肌肉之內,宜發之,東垣升陽散火湯、火鬱湯之類。手心熱屬熱鬱,用火鬱湯,或用梔子、香附、白芷、半夏、川芎、曲糊丸。木通下行,瀉小腸火;人中白瀉肝火;黃芩、黃連以豬膽汁拌炒,能瀉肝膽之火;黃柏加細辛,瀉膀胱之火;青黛能瀉五臟之鬱火,元參能瀉無根之遊火。小便降火極速,山梔子能降火從小便中泄去,其性能屈曲下行,人所不知。

白話文:

丹溪論火

丹溪說:人體具有五行,每種元素都具有其特性。然而,火元素尤其重要,心臟是君火,而肝臟和腎臟之間還存在相火,這兩者合稱為二火。各種動作都與火相關,五臟的特性皆受外界影響而有所動作,這就是所謂的五火。相火容易升起,五火互相煽動,就會導致妄動。火因妄念而生,變化無常,隨時隨地都可能出現,煎熬真陰,陰虛則生病,陰氣耗盡則死亡。陰虛火動的病症難以治療。(戴氏說:脈搏數而無力,就是陰虛。)

實火可以用瀉藥來治療,例如黃連解毒類藥物;虛火可以用補藥來治療,例如人參、白術、甘草類藥物。(所謂實者,指邪氣實也;所謂虛者,指正氣虛也。)鬱火則需要根據病症所在經絡來治療。風寒外束者可用發散的方法治療,輕者可降,重者則可根據火性向上升發。凡火盛者,不可驟用寒涼藥物,必須用溫散藥物治療。火急甚者必須緩解,可以用生甘草兼瀉兼緩的方法治療,人參、白術也可以用。人體壯實氣血充盈,火盛導致神志顛狂者,可用正治方法治療,可以使用硝石水或冰水灌服。虛火盛而導致神志狂躁者,可以用生薑湯來治療,如果用冰水灌服,就會立刻死亡。補益陰氣,火氣自然下降,可用炒黃柏、生地黃等藥物。

氣盛則火旺,煩躁不安者,氣隨火升也。氣從左邊升起者,是肝火,可用左金丸治療;氣從臍中升起者,是陰火,可用大補丸治療;氣從腳下升起進入腹中者,屬於虛之極,火起於九泉之下,此病十不救一,治療方法是用附子末敷湧泉穴,並服用四物湯加降火藥物。飲酒之人發熱難治,不飲酒之人因酒發熱亦難治。輕輕按壓身體,感覺熱度明顯,用力按壓則不甚明顯,說明熱在肌表,宜清熱,可用地骨皮、麥門冬、竹茹等藥物治療;用力按壓感覺熱度明顯,甚至灼手,輕輕按壓則不覺熱,說明熱在肌肉內部,宜發散,可用東垣升陽散火湯、火鬱湯等藥物治療。手心發熱屬於熱鬱,可用火鬱湯,或用梔子、香附、白芷、半夏、川芎、曲糊丸等藥物治療。

木通下行,瀉小腸火;人中白瀉肝火;黃芩、黃連用豬膽汁拌炒,能瀉肝膽之火;黃柏加細辛,瀉膀胱之火;青黛能瀉五臟之鬱火,元參能瀉無根之遊火。小便降火極速,山梔子能降火從小便中泄去,其性能屈曲下行,人所不知。

丹溪活套,云:凡去上焦濕熱,須酒洗黃芩以瀉肺火,如肺有實熱宜用。如虛熱而用黃芩則傷肺氣,須先用天門冬保定肺氣,然後用之。如去中焦濕熱與痛,須用黃連以瀉心火,若中焦有實熱宜用。若脾胃氣虛,不得轉運,及中焦有鬱熱者,當用白茯苓、白朮、黃芩、葛根代之。如胸中煩熱,須用梔子,實熱者切當。若虛煩,須用補藥為主,人參、白朮、黃芩、芍藥、茯苓、麥門冬、大棗之類。下焦有濕熱腫痛,並膀胱有火邪者,須用酒洗防己、草龍膽、黃柏、知母之類,固是捷藥。若肥白人氣虛者,宜用白朮、蒼朮、南星、滑石、茯苓之類。如黑瘦之人下焦有濕熱腫痛者,必用當歸、紅花、桃仁、牛膝、檳榔等藥。柴胡瀉肝火,須用片芩佐之;片芩又能瀉肺火,須用桑白皮佐之。若歸尾者,能瀉大腸之火。黃連瀉心火,若用豬膽汁拌炒,更以草龍膽佐之,大能瀉膽中之火。白芍藥瀉脾火,若冬月用,必以酒浸炒,蓋其性之酸寒也。知母、黃柏瀉腎火,又瀉膀胱之火。梔子瀉三焦之火,在上中二焦用連皮殼,在下焦須去殼,水洗去黃漿,炒焦色,研細用之。人中白非獨瀉肝火,又能瀉三焦火及膀胱之火,使小便中出,蓋膀胱乃此物之故道也。

白話文:

《丹溪活套》中提到,治療上焦濕熱,需要用酒洗黃芩來瀉肺火,若肺部有實熱,可以採用此方法。但若為虛熱,則會傷肺氣,需要先用天門冬來滋養肺氣,然後再使用黃芩。治療中焦濕熱和疼痛,需要用黃連來瀉心火,若中焦有實熱,也可以使用黃連。但若脾胃氣虛,不能運化,或中焦有鬱熱,就需要用白茯苓、白朮、黃芩、葛根來代替黃連。治療胸中煩熱,需要用梔子,實熱者要謹慎使用。若為虛煩,則需要以補藥為主,例如人參、白朮、黃芩、芍藥、茯苓、麥門冬、大棗等。下焦有濕熱腫痛,以及膀胱有火邪,則需要用酒洗防己、草龍膽、黃柏、知母等藥物,這是有效的藥物。若肥胖體質的人氣虛,宜用白朮、蒼朮、南星、滑石、茯苓等藥物。若瘦弱體質的人下焦有濕熱腫痛,則需要用當歸、紅花、桃仁、牛膝、檳榔等藥物。柴胡瀉肝火,需要用片芩輔助;片芩也能瀉肺火,需要用桑白皮輔助。若使用歸尾,可以瀉大腸之火。黃連瀉心火,若用豬膽汁拌炒,再用草龍膽輔助,可以更有效地瀉膽中之火。白芍藥瀉脾火,若在冬季使用,必須用酒浸炒,因為白芍的性質是酸寒。知母、黃柏瀉腎火,也能瀉膀胱之火。梔子瀉三焦之火,在上中二焦使用連皮殼,在下焦則需要去殼,用水洗去黃漿,炒至焦黃色,研細使用。人中白不僅瀉肝火,還能瀉三焦火以及膀胱之火,使其隨小便排出,因為膀胱是人中白的經絡通道。

李氏,曰:火病死人甚暴,變化無常,一動便傷元氣,偏勝遺害他經。《內經》病機十九條,而屬火者五。劉河間推廣五運為病,屬肝者諸風之火,屬脾胃者諸濕痰火,屬心肺者諸熱實火,屬腎者諸虛之火,散於各經浮游之火,入氣分無根之火,入血分消陰伏火。故曰:諸病尋痰火,痰火生異證。火因內外,須分虛實。外因邪郁經絡,積熱臟腑,此為有餘之火;內因飲食情欲,氣盛似火,此為有餘中不足;陰虛火動,乃不足之火。大要以脈弦數無力為虛火,實大有力為實火。且實火內外皆熱,口渴,日夜潮熱,大小便閉;虛火潮熱有間,口燥不渴。實火因外感邪郁在表者,九味羌活湯;半表半裡,小柴胡湯;入里,大承氣湯;燥渴,白虎湯;因金石炙煿者,黃連解毒湯、防風當歸飲、三黃丸、大金花丸;狂者,黑奴丸。虛火氣虛火盛,因勞倦傷胃,無力身熱,宜保元湯、補中益氣湯加芍藥、黃柏,或四君子湯滲之。如大病及吐瀉後身熱如焚,命門脈脫,為陽衰之病,宜以辛熱溫養其火,則熱自退,附子理中湯、霹靂散主之。血虛火動,因傷色欲,午後發熱,宜四物湯、滋陰降火湯、加味逍遙散、腎氣丸、人中白散。若腎水受傷,生地黃、元參煎膏主之。相火旺甚,氣從臍下起者,正氣湯、坎離丸。如氣從湧泉穴起入腹者,虛極難治,四物湯加白馬脛骨,降陰火以代芩、連,或人中黃亦好,外用附子末津調塗足心。亦有濕熱鬱者,飲食鬱火,因內傷生冷及飲食不化,抑遏陽氣於脾土,四肢熱如燎,以升散之劑發之,升陽散火湯、火鬱湯、瀉陰火升陽湯。七情五志火起,宜隨各經調之。大怒,火起於肝,則手掉目眩,清肝湯加龍膽草、古茱通丸。醉飽,火起於胃,則痞塞腫滿,瀉黃散、戊己丸、單石膏丸。悲哀,火起於肺,則氣促志郁,瀉白散加黃芩、葶藶,單黃芩丸,單苦參丸。房勞,火起於腎,則骨蒸潮熱,大補陰丸、滋腎丸、單黃柏丸;心火輕則煩熱痛癢,單瀉心湯;重則自焚,面青發躁,脈絕暴死。故曰:五志之火,動極不治。總論虛火可補,實火可瀉。輕者可降,重者從其性而升之。君火正治,可以濕伏,可以水滅,可以直折;相火反治,不可以水濕折,惟從其性而伏之。即如實火發狂,宜三黃、硝黃正治;虛火發狂,先與薑湯,然後補陰,其火自降。凡火盛,不可猛用涼藥,必酒炒過,或兼溫散甘緩。又有可發汗者,風寒生冷郁也。五行惟火有二,心為君火,一身之主,腎為相火,遊行於身,常寄肝膽胞絡三焦之間。又膀胱為民火,亦屬於腎。此皆天賦,不可無者。若五志之火,則由於人。是以內傷火多,外感火少。噫!火不妄動,動由於心,靜之一字,其心中之水乎。又曰:三焦積熱,須審虛實。實熱因日服金石炙煿,夜臥熱炕,或火烘衣被,久則蘊積熱毒,在上焦則咽乾口燥而臭,舌糜唇瘡,在中焦則胸滿,乾嘔作渴,在臟腑則大小便閉,法當清心解毒,上熱涼膈散,中熱調胃承氣湯,下熱八正散,三焦俱熱三黃湯、大金花丸。虛熱因燥鑠腎水,相火炎上,口燥煩渴,精神短少,心悸自汗,懶於動作,夜臥睡語,法當降火滋水,三補丸主之,或只清之潤之而已。熱分各經。心熱,單瀉心湯;肝熱,瀉青丸;脾熱,瀉黃散;肺熱,瀉白散;腎熱,滋腎丸;小腸熱,導赤散;胃熱,瀉胃湯;大腸熱,瀉白湯;膀胱熱,加味石膏湯。然諸熱皆屬於心,熱甚則能傷陰,宜硃砂安神丸以清鎮之。熱分氣血氣分實熱,白虎湯或敗毒散加荊芥、青皮、白朮;血分實熱,四順清涼飲;氣血俱實熱,洗心散、甘露飲、澤瀉湯。氣分虛熱,清心蓮子飲,甚者龍腦雞蘇丸,久者宜升陽以散之,小柴胡湯合四君子湯、升陽益胃湯、補中益氣湯。或疑補中益氣,何以治熱。殊不知熱因熱用,溫能除熱之理,蓋大熱在上,大寒必伏於內,溫能退寒,以助地氣。地氣者,在人乃胃之生氣,使真氣旺而邪熱自退。血分虛熱,四物湯加芩、連、山梔,或為丸服,久則滋陰以降之,秦艽扶羸湯,或古歸耆湯、滋陰降火湯,蒸熱者加味逍遙散、坎離丸。氣血俱虛,升陽滋陰,兼用十全大補湯、人參養榮湯,俱加知母、黃柏。然虛熱久,必脾胃不合,三白湯、參苓白朮散調之。風熱,風甚生熱者,兼治風熱,或熱甚生風者,治其熱而風自消。凡頭目腫痛,眩暈眼昏,目赤耳聾,鼻塞口燥,舌乾牙宣,牙腫斑疹之類,皆風熱炎上之所為也。初起上攻者,川芎茶調散、至寶丹、四神丹、上清丸;久而下注血衰者,腎氣丸加知母、黃柏,或當歸龍薈丸、四生散。痰熱者,因痰生熱,因熱生痰,凡咽痛喉閉,膈噎胸痞,癲狂驚悸,怔忡健忘之類,皆痰火滯中之所為也,小調中湯。大調中湯。濕熱者,因濕生熱,或因熱生濕,凡泄瀉下痢、水腫鼓脹,黃疸遺精、白濁疝痛、腰痛腳氣之類,皆濕熱下流之所為也,治見各條。丹溪治濕熱,上焦黃芩,虛者天、麥門冬代之;中焦黃連,虛者白朮、茯苓、葛根代之;下焦草龍膽、防己、黃柏。虛者,肥人蒼朮、南星、滑石;瘦人牛膝、檳榔、桃仁、紅花。經曰:治病必求其本。此風熱痰熱濕熱,乃百病之根本也。

白話文:

李氏曰:火病死人甚暴,變化無常,一動便傷元氣,偏勝遺害他經。《內經》病機十九條,而屬火者五。劉河間推廣五運為病,屬肝者諸風之火,屬脾胃者諸濕痰火,屬心肺者諸熱實火,屬腎者諸虛之火,散於各經浮游之火,入氣分無根之火,入血分消陰伏火。故曰:諸病尋痰火,痰火生異證。火因內外,須分虛實。外因邪郁經絡,積熱臟腑,此為有餘之火;內因飲食情欲,氣盛似火,此為有餘中不足;陰虛火動,乃不足之火。大要以脈弦數無力為虛火,實大有力為實火。

實火內外皆熱,口渴,日夜潮熱,大小便閉;虛火潮熱有間,口燥不渴。

實火因外感邪郁在表者,九味羌活湯;半表半裡,小柴胡湯;入里,大承氣湯;燥渴,白虎湯;因金石炙煿者,黃連解毒湯、防風當歸飲、三黃丸、大金花丸;狂者,黑奴丸。

虛火氣虛火盛,因勞倦傷胃,無力身熱,宜保元湯、補中益氣湯加芍藥、黃柏,或四君子湯滲之。如大病及吐瀉後身熱如焚,命門脈脫,為陽衰之病,宜以辛熱溫養其火,則熱自退,附子理中湯、霹靂散主之。

血虛火動,因傷色欲,午後發熱,宜四物湯、滋陰降火湯、加味逍遙散、腎氣丸、人中白散。若腎水受傷,生地黃、元參煎膏主之。相火旺甚,氣從臍下起者,正氣湯、坎離丸。如氣從湧泉穴起入腹者,虛極難治,四物湯加白馬脛骨,降陰火以代芩、連,或人中黃亦好,外用附子末津調塗足心。

亦有濕熱鬱者,飲食鬱火,因內傷生冷及飲食不化,抑遏陽氣於脾土,四肢熱如燎,以升散之劑發之,升陽散火湯、火鬱湯、瀉陰火升陽湯。

七情五志火起,宜隨各經調之。大怒,火起於肝,則手掉目眩,清肝湯加龍膽草、古茱通丸。醉飽,火起於胃,則痞塞腫滿,瀉黃散、戊己丸、單石膏丸。悲哀,火起於肺,則氣促志郁,瀉白散加黃芩、葶藶,單黃芩丸,單苦參丸。房勞,火起於腎,則骨蒸潮熱,大補陰丸、滋腎丸、單黃柏丸;心火輕則煩熱痛癢,單瀉心湯;重則自焚,面青發躁,脈絕暴死。故曰:五志之火,動極不治。

總論虛火可補,實火可瀉。輕者可降,重者從其性而升之。君火正治,可以濕伏,可以水滅,可以直折;相火反治,不可以水濕折,惟從其性而伏之。即如實火發狂,宜三黃、硝黃正治;虛火發狂,先與薑湯,然後補陰,其火自降。凡火盛,不可猛用涼藥,必酒炒過,或兼溫散甘緩。又有可發汗者,風寒生冷郁也。

五行惟火有二,心為君火,一身之主,腎為相火,遊行於身,常寄肝膽胞絡三焦之間。又膀胱為民火,亦屬於腎。此皆天賦,不可無者。若五志之火,則由於人。是以內傷火多,外感火少。噫!火不妄動,動由於心,靜之一字,其心中之水乎。

又曰:三焦積熱,須審虛實。實熱因日服金石炙煿,夜臥熱炕,或火烘衣被,久則蘊積熱毒,在上焦則咽乾口燥而臭,舌糜唇瘡,在中焦則胸滿,乾嘔作渴,在臟腑則大小便閉,法當清心解毒,上熱涼膈散,中熱調胃承氣湯,下熱八正散,三焦俱熱三黃湯、大金花丸。虛熱因燥鑠腎水,相火炎上,口燥煩渴,精神短少,心悸自汗,懶於動作,夜臥睡語,法當降火滋水,三補丸主之,或只清之潤之而已。

熱分各經。心熱,單瀉心湯;肝熱,瀉青丸;脾熱,瀉黃散;肺熱,瀉白散;腎熱,滋腎丸;小腸熱,導赤散;胃熱,瀉胃湯;大腸熱,瀉白湯;膀胱熱,加味石膏湯。然諸熱皆屬於心,熱甚則能傷陰,宜硃砂安神丸以清鎮之。

熱分氣血氣分實熱,白虎湯或敗毒散加荊芥、青皮、白朮;血分實熱,四順清涼飲;氣血俱實熱,洗心散、甘露飲、澤瀉湯。氣分虛熱,清心蓮子飲,甚者龍腦雞蘇丸,久者宜升陽以散之,小柴胡湯合四君子湯、升陽益胃湯、補中益氣湯。或疑補中益氣,何以治熱。殊不知熱因熱用,溫能除熱之理,蓋大熱在上,大寒必伏於內,溫能退寒,以助地氣。地氣者,在人乃胃之生氣,使真氣旺而邪熱自退。血分虛熱,四物湯加芩、連、山梔,或為丸服,久則滋陰以降之,秦艽扶羸湯,或古歸耆湯、滋陰降火湯,蒸熱者加味逍遙散、坎離丸。氣血俱虛,升陽滋陰,兼用十全大補湯、人參養榮湯,俱加知母、黃柏。然虛熱久,必脾胃不合,三白湯、參苓白朮散調之。

風熱,風甚生熱者,兼治風熱,或熱甚生風者,治其熱而風自消。凡頭目腫痛,眩暈眼昏,目赤耳聾,鼻塞口燥,舌乾牙宣,牙腫斑疹之類,皆風熱炎上之所為也。初起上攻者,川芎茶調散、至寶丹、四神丹、上清丸;久而下注血衰者,腎氣丸加知母、黃柏,或當歸龍薈丸、四生散。

痰熱者,因痰生熱,因熱生痰,凡咽痛喉閉,膈噎胸痞,癲狂驚悸,怔忡健忘之類,皆痰火滯中之所為也,小調中湯。大調中湯。

濕熱者,因濕生熱,或因熱生濕,凡泄瀉下痢、水腫鼓脹,黃疸遺精、白濁疝痛、腰痛腳氣之類,皆濕熱下流之所為也,治見各條。丹溪治濕熱,上焦黃芩,虛者天、麥門冬代之;中焦黃連,虛者白朮、茯苓、葛根代之;下焦草龍膽、防己、黃柏。虛者,肥人蒼朮、南星、滑石;瘦人牛膝、檳榔、桃仁、紅花。經曰:治病必求其本。此風熱痰熱濕熱,乃百病之根本也。

吳氏,曰:水火,人身之陰陽也。陽常有餘,故火證恆多,所謂一水不勝五火是也。人能攝理其火,致之沖和,則調元之手矣。或者寒涼太過,斯又弊焉。自有五行來,不可以無火,故知滅燼之為非,學者慎之。

蔭按:葉氏曰:陰虛火動之說,自丹溪始發,厥功大矣。夫陰虛者,腎水之虛也;火動者,相火因水衰而上炎也。水衰火旺,榮血日損,故用四物湯加黃柏、知母,補其陰以降其火,此治法之善者也。但黃柏、知母苦寒之藥,脾胃虛者非其所宜。予每見得此病服此藥者,反致下泄,飲食不進,正謂氣虛不能勝苦寒,而為所傷也。

五臟以胃氣為本,胃既受傷,而求腎陰之長,必不可得矣。故用黃柏、知母者,又當視脾胃虛實而加損焉。(余昔居家時,曾患虛弱,服此二劑,遂致大瀉,余亦謂云云)

白話文:

吳氏說:「水火是人體的陰陽。陽氣常盛,所以火症經常出現,這就是所謂『一水不勝五火』。人能調節自身火氣,使其平衡,便是掌握了調養身體的訣竅。但如果寒涼過度,也會帶來弊端。自古以來,五行相生相剋,不可無火,所以明白滅火是錯誤的做法,學習者要謹慎。」

葉氏說:「陰虛火動之說,是從丹溪先生開始提出來的,他的貢獻很大。陰虛是指腎水不足,火動是指相火因腎水不足而上炎。水衰火旺,精血日漸損耗,所以用四物湯加入黃柏、知母,補腎陰以降火,這是治療方法中的佼佼者。但是黃柏、知母都是苦寒的藥物,脾胃虛弱的人不適合服用。我經常看到一些患有這種病的人服用這些藥物,反而導致腹瀉、食慾不振,這正是因為氣虛無法抵禦苦寒,而受到傷害。

五臟以胃氣為根本,胃氣受損,就無法滋養腎陰。所以使用黃柏、知母時,還要根據脾胃的虛實情況增減用量。(我以前在家時,曾經患過虛弱症,服用這兩種藥物,結果導致嚴重腹瀉,我也認為這是因為氣虛的原因。)

虞氏,曰:丹溪謂火從腳下起入腹者,為虛極,言尤有未悉者。如果勞怯陰虛之人有此,固當作陰虛治,若壯實之人有此,則是濕鬱成熱之候也。愚嘗冒雨徒行衣濕,得此證,以蒼朮、黃柏加牛膝、防己等藥作丸,服之而愈。後累醫諸人,皆驗。若誤作陰虛治,即成痿證,劇矣。

統旨,曰:或問火熱之名有辨否。曰:《內經》先哲論火者,專指五臟所出而言,其曰君火相火之類是也;論熱者,兼臟之所出及外感而言,其曰諸熱瞀瘛及諸病論之類是也。較二子立名之義,則火似甚於熱;據昔人立言之義,則熱反兼乎火。要知熱即火也,火即熱也,其治一而已矣。

白話文:

虞氏說,丹溪先生認為火從腳底升起進入腹部,是虛弱的表現,但這句話還有未盡之意。如果體虛、陰虛的人出現這種情況,當然應該按照陰虛治療;但如果強壯的人出現這種情況,就是濕氣鬱積化熱的症狀。我曾經冒雨徒步,衣服濕透,就出現了這種情況,我用蒼朮、黃柏、牛膝、防己等藥製成丸藥服用,病就好了。後來很多醫生也用這個方法治療,效果都很不錯。如果錯誤地按照陰虛治療,就會導致痿證,很嚴重。

統旨說,有人問火熱的稱呼有沒有區別。答曰: 《內經》的先哲論述火,專指五臟的火氣而言,例如君火、相火等等;論述熱,則既包括臟腑的火氣,也包括外感造成的熱邪,例如諸熱、瞀瘛、諸病等等。比較這兩個字的命名含義,火似乎比熱更為嚴謹;但根據古人的說法,熱反倒包含了火。總之,熱就是火,火就是熱,治療方法都是一樣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