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一·上 (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·上 (1)

1. 論中食似風

統旨,云:中食之證,忽然厥逆昏迷,口不能言,肢不能舉,狀似中風,皆因飲食過傷,醉飽之後,或感風寒,或著氣惱,以致填塞胸中,胃氣有所不行,陰陽痞膈,升降不通,此內傷之至重者,人多不識。若誤作中風中氣,而以祛風行氣之藥重傷胃氣,其死可立而待。不若先煎姜鹽湯,探吐其食,仍視其風寒尚在者,以藿香正氣散解之。氣滯不行者,以八味順氣散調之。吐後別無他證,只用平胃散加白朮、茯苓、半夏、麴櫱之類調理。如遇此卒暴之病,必須要審問明白,或方食醉飽,或飲食過傷,但覺胸膈痞悶,痰涎壅塞,氣口脈緊盛者,且作食滯治之。

白話文:

總結主旨,可以這樣說:所謂的「中食」症狀,就是突然間會有四肢無力、神智不清的情況發生,嘴無法說話,身體的肢體也無法動彈,看起來就像是中風一樣,其實這都是因為飲食過量所導致的。尤其在大吃大喝後,如果再受風寒或是生氣煩惱,就會造成食物在胸口處堵塞,使得胃部的消化功能受到影響,身體的陰陽運轉失調,氣血循環不暢,這是內傷中最嚴重的一種,許多人往往都辨認不出來。

如果把這種情況誤判為中風或是中氣,然後使用袪風或是行氣的藥物,反而會加重對胃部的傷害,死亡的風險隨即大幅上升。比較好的處理方式是先煮一鍋薑鹽湯,讓患者嘔吐出胃中的食物,接著再觀察患者是否仍有風寒的症狀,如果有的話,可以用藿香正氣散來治療。如果患者是因為氣滯不暢,則可用八味順氣散來調整。嘔吐後如果沒有其他異常反應,只需服用平胃散加上白朮、茯苓、半夏、麴櫱等藥材來調理即可。

若是遇到這種突然發病的情況,一定要詳細詢問患者病發前的狀況,例如是否剛吃完飯或喝醉,或是飲食是否過量,只要患者感覺胸口有悶堵感,口中有痰,且脈搏緊繃,就可以初步判斷是因為食物消化不良所造成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