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二十三 (2)
卷二十三 (2)
1. 論瘧備三因
陳無擇,云,夫瘧備三因,外則感四氣,內則動七情,飲食飢飽,房室勞逸。皆能致之。經所謂夏傷暑,秋痎瘧者,此則因時而敘耳,不可專以此論。外所因證,有寒瘧,有溫瘧,有癉瘧,並同《素問》。有濕瘧者,寒熱身重,骨節煩疼,脹滿自汗,善嘔。因汗出復浴,濕舍皮膚,及冒雨濕。有牝瘧者,寒多不熱,但慘慼振慄,病以時作。此則多感陰濕,陽不能勝陰也。五種瘧疾,以外感風寒暑濕,與衛氣相併而成。除癉瘧獨熱,溫瘧先熱,牝瘧無熱外,諸瘧皆先寒後熱。內所因證,以蓄怒傷肝,氣鬱所致,名曰肝瘧。以喜傷心,心氣耗散所致,名曰心瘧。以思傷脾,氣鬱涎結所致,名曰脾瘧。以夏傷肺,肺氣凝痰所致,名曰肺瘧。以失志傷腎所致,名曰腎瘧。所致之症,並同《素問》。此五種瘧疾,以感氣不和,鬱結痰飲所致。不內外因,有疫瘧者,一歲之間,長幼相似。有鬼瘧者,夢寐不祥,多生恐怖。有瘴瘧者,乍熱乍寒,乍有乍無,南方多病。有胃瘧者,飲食飢飽,傷胃而成,世謂食瘧。有勞瘧者,經年不瘥,前後復發,微勞不任。亦有數年不瘥,結成癥瘕在腹脅,名曰老瘧,亦曰瘧母。以上諸證,各有方治,宜推而用之。
白話文:
陳無擇論瘧疾
陳無擇說,瘧疾的病因可分為三類:
一、外因:
- 感受四時氣候變化:夏天受暑氣,秋天得瘧疾,這是因時而論,不能只依此來判定。
- 七情變化:喜怒憂思悲恐驚,皆可導致瘧疾。
- 飲食起居:飲食過飽或飢餓,房事過度或勞累,亦可導致瘧疾。
外因導致的瘧疾,依症狀分為五種,與《素問》所載相同:
- 寒瘧:寒氣入侵,發病時先寒後熱。
- 溫瘧:溫邪侵襲,發病時先熱後寒。
- 癉瘧:熱邪獨盛,只發熱不發寒。
- 濕瘧:濕邪侵襲,症狀為寒熱交加、身體沉重、骨節痠痛、腹脹、自汗、嘔吐。多因汗出後受涼、居住濕冷環境或淋雨而得。
- 牝瘧:陰寒濕邪侵襲,發病時以寒為主,不發熱,只有發冷、顫抖,病症會週期性發作。此類多因感陰濕之氣,陽氣不足以抵禦陰邪所致。
五種瘧疾中,除了癉瘧只發熱、溫瘧先發熱,牝瘧不發熱之外,其餘皆先發寒後發熱。
二、內因:
- 肝瘧:怒氣鬱結,傷及肝氣所致。
- 心瘧:過度喜悅,耗傷心氣所致。
- 脾瘧:思慮過度,脾氣鬱結,痰飲停滯所致。
- 肺瘧:夏季酷暑傷肺,肺氣凝滯痰飲所致。
- 腎瘧:意志消沉,傷及腎氣所致。
內因導致的瘧疾,其症狀與《素問》所記載一致。這五種瘧疾皆因氣血不調、痰飲鬱結所致。
三、其他因素:
- 疫瘧:流行性瘧疾,一年之中,男女老少皆可染病。
- 鬼瘧:夢境不祥,常生恐怖,恐懼感所致。
- 瘴瘧:南方瘴氣所致,症狀為忽冷忽熱,時有時無。
- 胃瘧:飲食不節,傷及脾胃所致,俗稱「食瘧」。
- 勞瘧:長期勞累,導致體虛,反覆發病,輕微勞動即難以承受。
- 老瘧:瘧疾久治不愈,形成癥瘕積聚在腹脅,稱為「老瘧」或「瘧母」。
以上各類瘧疾,皆有相應的治療方法,應根據具體情況,運用適當的方劑治療。
2. 論瘧疾寒熱皆陰陽二氣所為
葉氏,曰:或問瘧證之論,《內經》詳矣。其曰夏傷於暑,至秋感風寒而作,或為癉瘧,或為溫瘧,或為寒瘧。其寒熱交作之故,余已知之。然後人又謂風寒暑濕四氣各自為瘧,及痰瘧、食瘧之論,不知其寒熱之生也,與《內經》所言之情同否?曰:《內經》言瘧兼風寒暑而成,後人則專指一氣而得者也。雖所感有不同,然以理論之,則四氣之所以為寒熱者,要皆不外乎陰陽相併之一言耳。何以見之,邪之襲人,或風或寒,或暑或濕,在表在裡,淺深不同。人之衛氣,一日一夜周於身,邪氣所居之地,衛氣與之相合,則邪隨氣行,入里則並於陰而為寒,出外則並於陽而為熱,此所以為寒熱之往來也。不可謂風寒暑三氣相兼,與一氣獨得者,其寒熱之病機各異也。若夫痰食二瘧,此自內而得者,其情與外感少殊。蓋痰鬱於中,陰陽痞隔,二氣相爭,爭則陰勝而為寒,陽勝而為熱矣。其寒其熱,非陰陽之相併,乃勝復之道也。食瘧者,多食動脾之所致也。或食積於中而不化,或食雖化而脾受傷,二者皆能致脾氣之虛,脾虛則陰陽之氣失所養而不得其平,不平則戰,戰則寒熱生矣。此寒熱與痰瘧之情相似,但彼由陰陽痞隔,此由陰陽不平,略少異耳。醫者能以此數者而推之,各得其理,則世又有所謂痰瘧、瘴瘧、鬼瘧之證,皆可觸類而長之矣。
白話文:
葉氏曰:
有人問我關於瘧疾的論述,《黃帝內經》已經講得很詳盡了。它說,夏天傷於暑氣,到秋天感受風寒而發病,有可能是癉瘧、溫瘧或寒瘧。寒熱交替發作的原因,我已經知道了。
後來,有些人又說風寒暑濕四氣都能各自導致瘧疾,還談到痰瘧、食瘧的論述,但我不知道這些寒熱的產生,是否與《黃帝內經》所說的道理相同?
我說:《黃帝內經》講的是瘧疾是由風寒暑三氣同時作用而成的,後人則專指單一氣候因素導致的。雖然感受的因素有所不同,但是從理論上講,四氣之所以能引起寒熱,其根本原因都是陰陽相併。
怎麼理解呢?邪氣侵襲人體,可能是風、寒、暑、濕,它們在表在裡,深淺不一。人體的衛氣,一天一夜周流於全身,邪氣所居之地,衛氣與之相合,則邪氣隨着衛氣運行,入裏則與陰氣結合而致寒,外出則與陽氣結合而致熱,這就是寒熱交替發作的原因。
不能說風寒暑三氣同時作用與單一氣候因素導致的瘧疾,其寒熱的病機完全不同。
至於痰食二瘧,這都是由內而發的,其病理與外感略有不同。痰氣鬱結於中,陰陽痞隔,二氣相爭,爭則陰勝而為寒,陽勝而為熱。它們的寒熱,並非陰陽相併,而是陰陽消長的結果。
食瘧者,多因過食傷脾所致。可能是食物積聚在體內不能消化,也可能是食物消化了但脾胃受損,這兩種情況都能導致脾氣虛弱。脾虛則陰陽之氣失養而不得其平,不平則相爭,相爭則寒熱產生。
這種寒熱與痰瘧的情形相似,只是痰瘧是陰陽痞隔,食瘧是陰陽不平,略有不同。
醫者只要能用這些道理去推測,各得其理,那麼世間上其他所謂的痰瘧、瘴瘧、鬼瘧等症,都可以舉一反三,觸類旁通了。
3. 論治瘧須求邪所著處
準繩,云:《內經》論病諸篇,唯瘧論最詳。語邪則風寒暑濕四氣皆得留著而病瘧,論邪入客處所,則有腸胃之外,榮氣之舍,脊骨之間,五臟募原,與入客於臟腑淺深不同。語其病狀,則分寒熱先後,遇寒熱之多寡,則因反時而病,以應令氣生長化收藏之變,此皆外邪所致者也。及乎語溫瘧在臟者,止以風寒中於腎。語癉瘧者,止以肺素有熱。然冬令之寒,既得以中於腎,則其餘四臟令氣之邪,又豈無入客於所屬之臟者乎。既肺本氣之熱為瘧,則四臟之氣,鬱而為熱者,又豈不似肺之為瘧乎。此殆舉一隅,可以三隅反也。故陳無擇謂內傷七情,飢飽房勞,皆得鬱而蘊積痰涎,其病氣與衛氣並則作瘧者,豈非用此例以推之歟。夫如是,內外所傷之邪,皆因其客在榮氣之舍,故瘧有止發之定期。榮氣有舍,猶行人之有傳舍也,故瘧。榮衛之氣日行一周,歷五臟六腑十二經絡之界分。每有一界分,必有其舍,舍有隨經絡沉內薄之瘧邪,故與日行之衛氣,相集則病作,離則病休。其作也,不惟脈外之衛虛併入於陰,《靈樞》所謂足陽明與榮俱行者,亦虛以從之。陽明之氣虛,則天真因水穀而充大者亦暫衰。所以瘧作之際,禁勿治刺,恐傷胃氣與天真也。必待陰陽並極而退,其榮衛天真胃氣離而復集,過此邪留所客之地,然後治之。或當其病未作之先,迎而奪之。丹溪謂瘧邪得於四氣之初,弱者即病。胃氣強者,伏而不得動。至於再感,胃氣重傷,其病乃作。此謂外邪必用汗解,虛者先以參朮實胃,加藥取汗。唯足厥陰最難得汗,其汗至足方佳。大率取汗非用麻黃輩,但開鬱通經,其邪熱即散為汗矣。又云:瘧發於子半之後,午之前,是陽分受病,其病易愈;發於午之後,寅之前,是陰分受病,其病難愈。必分受病陰陽氣血,藥以佐之,觀形察色以別之。蓋嘗從是法而治,形壯色澤者,病在氣分,則通經開鬱以取汗。色稍夭者,則補虛取汗。挾痰者,先實其胃一二日,方服劫劑。形弱色枯者,則不用取汗。亦不可劫,但補養以通經調之。其形壯而色紫黑者,病在血分,則開其阻滯。色枯者,補血調氣。夫如是者,猶為尋常之用。至於取汗不得汗,理血而汗不足,若非更求藥之切中病情,直造邪所著處,何能愈之乎。
白話文:
《內經》中關於瘧疾的論述非常詳盡。瘧疾的病因可以是風寒暑濕等四氣留滯,而邪氣入侵的地方則包括腸胃之外、榮氣之舍、脊骨之間、五臟募原,以及臟腑的淺深部位。瘧疾的病狀可以依寒熱先後、寒熱的輕重程度來區分,也會受到季節變化而有所不同,這些都是外邪所致。至於溫瘧,則認為是風寒侵襲腎臟所致,而癉瘧則認為是肺部有熱。然而,冬季的寒邪可以侵襲腎臟,那麼其他四臟的令氣之邪,又怎麼可能不會侵入各自的臟腑呢?既然肺部的本氣之熱可以引起瘧疾,那麼其他四臟的氣鬱而化熱,又怎麼可能不像肺部一樣引起瘧疾呢?這就像舉一反三,可以類推其他情況。因此,陳無擇認為內傷七情、飢飽房勞等,都可能導致痰涎鬱積,而病氣與衛氣並行就會引起瘧疾,這不就是用這個例子來推論嗎?
由此可知,內外所傷的邪氣,都因其停留在榮氣之舍,所以瘧疾有一定的發作週期。榮氣有舍,就像行人有客棧一樣,所以才會產生瘧疾。榮衛之氣每天運行一周,經過五臟六腑、十二經絡的界分。每有一個界分,就會有一個停駐之處,停駐之處有隨著經絡沉入淺出的瘧邪,所以當它與每天運行的衛氣相遇時就會發病,離開時就病癒。瘧疾發作時,不只是脈外衛氣虛弱而進入陰分,《靈樞》中所說的足陽明與榮氣一同運行,也會虛弱而隨之而行。陽明之氣虛弱,則天真因水穀而充盈的精氣也會暫時衰弱。所以瘧疾發作時,要禁止針刺治療,以免傷及胃氣和天真。一定要等到陰陽雙極而退,榮衛、天真、胃氣離開後再重新聚合,超過這個邪氣停留的地方,才能治療。或者在疾病未發作之前,預先阻止它。丹溪認為瘧邪得於四氣之初,體弱的人就會發病。胃氣強壯的人,邪氣會潛伏而無法發作。等到再次感染,胃氣重傷,疾病就會發作。這就說明外邪必須用汗法治療,體虛者先用參術補益胃氣,再加藥取汗。唯獨足厥陰最難出汗,汗出到足部才算好。總之,取汗不用麻黃等藥,只要開鬱通經,邪熱就會散發成汗。
又說,瘧疾發作在子時後半夜到午時之前,是陽分受病,疾病容易治癒;發作在午時之後到寅時之前,是陰分受病,疾病難以治癒。一定要區分受病的陰陽氣血,用藥輔助,觀察外形和面色來辨別。通常,形狀壯實,面色紅潤的人,疾病在氣分,就要通經開鬱以取汗。面色稍差的人,就要補虛取汗。伴有痰的人,先要補益胃氣一兩天,再服用消痰藥。體弱面色枯槁的人,就不要取汗,也不要服用消痰藥,只需補養以通經調理。形狀壯實而面色紫黑的人,疾病在血分,就要疏通阻滯。面色枯槁的人,就要補血調氣。
以上這些方法,只是尋常之用。如果取汗取不到,理血也出不了汗,如果不是更深入地尋找藥物,直接針對邪氣所在的部位,怎麼能治癒呢?
4. 論瘧為二少陽相合
準繩,云:經曰:夏傷於暑,秋必痎瘧。暑者,季夏也。季夏者,濕土也。君火持權,不與之子,暑濕之令不行也,濕令不行,則土虧矣。所勝妄行,木氣太過,少陽旺也,所生者受病,則肺金不足,所不勝者侮之,故水得以乘之土分。土者坤也,坤土申之分,申為相火,水入於土,則水火相干,陰陽交爭,故為寒熱。兼木氣終見三焦,是二少陽相合也。少陽在濕土之分,故為寒熱。肺金不足,灑淅寒熱,此皆往來未定之氣也,故為痎瘧。久而不愈,瘧不發於夏而發於秋者,以濕熱在酉之分,方得其權,故發於大暑以後也。
白話文:
這本書說,醫書上記載:「夏天如果受暑氣侵襲,到了秋天就容易得瘧疾。」暑氣指的是夏天的最後一個月,這個月屬濕土。心火掌管著人體,如果心火不與暑濕之氣相協調,暑濕之氣就無法順利運行。濕氣無法運行,就會導致脾土虛弱。脾土虛弱,就會導致肝木氣過盛,少陽氣旺盛。肝木生肺金,肺金不足,則水氣就會趁虛而入,侵犯脾土。脾土屬於坤土,坤土屬於申之分,申為相火。水入土中,就會發生水火相爭,導致寒熱交替。同時,木氣最終會到達三焦,這是因為二少陽相合的緣故。少陽氣在濕土之分,所以會出現寒熱交替的症狀。肺金不足,就會出現寒熱交替,這種往來不定之氣,就是瘧疾。如果久治不愈,瘧疾沒有在夏天發作,而是在秋天發作,那是因為濕熱之氣在酉之分,得到了充分的機會,才會在大暑之後發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