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二十三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十三 (2)

1. 論瘧備三因

陳無擇,云,夫瘧備三因,外則感四氣,內則動七情,飲食飢飽,房室勞逸。皆能致之。經所謂夏傷暑,秋痎瘧者,此則因時而敘耳,不可專以此論。外所因證,有寒瘧,有溫瘧,有癉瘧,並同《素問》。有濕瘧者,寒熱身重,骨節煩疼,脹滿自汗,善嘔。因汗出復浴,濕舍皮膚,及冒雨濕。有牝瘧者,寒多不熱,但慘慼振慄,病以時作。此則多感陰濕,陽不能勝陰也。五種瘧疾,以外感風寒暑濕,與衛氣相併而成。除癉瘧獨熱,溫瘧先熱,牝瘧無熱外,諸瘧皆先寒後熱。內所因證,以蓄怒傷肝,氣鬱所致,名曰肝瘧。以喜傷心,心氣耗散所致,名曰心瘧。以思傷脾,氣鬱涎結所致,名曰脾瘧。以夏傷肺,肺氣凝痰所致,名曰肺瘧。以失志傷腎所致,名曰腎瘧。所致之症,並同《素問》。此五種瘧疾,以感氣不和,鬱結痰飲所致。不內外因,有疫瘧者,一歲之間,長幼相似。有鬼瘧者,夢寐不祥,多生恐怖。有瘴瘧者,乍熱乍寒,乍有乍無,南方多病。有胃瘧者,飲食飢飽,傷胃而成,世謂食瘧。有勞瘧者,經年不瘥,前後復發,微勞不任。亦有數年不瘥,結成癥瘕在腹脅,名曰老瘧,亦曰瘧母。以上諸證,各有方治,宜推而用之。

白話文:

陳無擇表示,瘧疾的發生具備三大因素:一是外在受到四季氣候影響;二是內在情緒波動,包括喜怒哀樂等七情影響;三是飲食過飽或飢餓,以及房事過度或勞累。

經典中有所謂夏季受暑氣影響,秋季易患瘧疾的說法,這主要是根據季節的影響來描述的,然而我們不能單純以此來定義。從外在因素來看,瘧疾可分為寒瘧、溫瘧、癉瘧,這些定義都與古籍《素問》相符合。另外,還有濕瘧,患者會出現寒熱交錯、身體沉重、骨節疼痛、腹部脹滿及自汗、易嘔吐的症狀,這是因為汗水後立即沐浴,導致濕氣滯留在皮膚,或是淋雨受潮所致。

又有一種叫做牝瘧,特徵是寒冷感強烈但體溫不高,患者常感到悲慘、畏懼,病情按時段發作,這種情況多是感受了過多的陰濕,陽氣無法壓制陰氣所致。以上五種瘧疾,都是由外在的風寒暑濕影響,與人體防禦系統結合而成。除了癉瘧只有熱感、溫瘧先熱後寒、牝瘧無熱感外,其他類型的瘧疾都是先冷後熱。

再從內在因素來看,若肝臟受怒氣影響,氣血鬱結,就會形成肝瘧。若心臟受喜悅影響,心氣耗散,就會形成心瘧。若脾臟受思考影響,氣血鬱結,唾液堆積,就會形成脾瘧。若肺臟受夏季影響,肺氣凝結成痰,就會形成肺瘧。若腎臟受失望影響,就會形成腎瘧。這些病症,都與《素問》中的描述相符。這五種瘧疾,都是因為感受的氣候不協調,氣血鬱結,痰飲聚集所致。

除此之外,還有非內外因素引起的瘧疾,例如疫瘧,在一年之中,無論老少都有可能感染。鬼瘧,常做噩夢,容易產生恐懼感。瘴瘧,忽冷忽熱,病情時好時壞,南方較常見。胃瘧,飲食不當,導致胃部受損,俗稱食瘧。勞瘧,多年未能痊癒,病情反覆發作,稍微勞累就承受不了。還有可能多年未愈,最終在腹部形成瘤塊,稱為老瘧,也叫瘧母。

對於上述各種情況,都有相應的治療方法,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使用。

2. 論瘧疾寒熱皆陰陽二氣所為

葉氏,曰:或問瘧證之論,《內經》詳矣。其曰夏傷於暑,至秋感風寒而作,或為癉瘧,或為溫瘧,或為寒瘧。其寒熱交作之故,余已知之。然後人又謂風寒暑濕四氣各自為瘧,及痰瘧、食瘧之論,不知其寒熱之生也,與《內經》所言之情同否?曰:《內經》言瘧兼風寒暑而成,後人則專指一氣而得者也。雖所感有不同,然以理論之,則四氣之所以為寒熱者,要皆不外乎陰陽相併之一言耳。何以見之,邪之襲人,或風或寒,或暑或濕,在表在裡,淺深不同。人之衛氣,一日一夜周於身,邪氣所居之地,衛氣與之相合,則邪隨氣行,入里則並於陰而為寒,出外則並於陽而為熱,此所以為寒熱之往來也。不可謂風寒暑三氣相兼,與一氣獨得者,其寒熱之病機各異也。若夫痰食二瘧,此自內而得者,其情與外感少殊。蓋痰鬱於中,陰陽痞隔,二氣相爭,爭則陰勝而為寒,陽勝而為熱矣。其寒其熱,非陰陽之相併,乃勝復之道也。食瘧者,多食動脾之所致也。或食積於中而不化,或食雖化而脾受傷,二者皆能致脾氣之虛,脾虛則陰陽之氣失所養而不得其平,不平則戰,戰則寒熱生矣。此寒熱與痰瘧之情相似,但彼由陰陽痞隔,此由陰陽不平,略少異耳。醫者能以此數者而推之,各得其理,則世又有所謂痰瘧、瘴瘧、鬼瘧之證,皆可觸類而長之矣。

白話文:

葉氏說,有人詢問關於瘧疾的理論,《內經》對此已有詳盡的論述。它指出,如果夏天受到暑熱的傷害,到了秋天再感受到風寒,就可能引發瘧疾,可能是冷瘧,可能是溫瘧,也可能是寒瘧。對於寒熱交替出現的原因,我已經瞭解。但是後人又認爲風、寒、暑、溼四種氣都能單獨引起瘧疾,以及痰瘧和食瘧的說法,我不清楚這種寒熱的產生,是否與《內經》所說的狀況相同?

他說,《內經》提到瘧疾是由風、寒、暑三種氣共同引起的,而後人則專指一種氣就可以引發瘧疾。雖然感受的氣有所不同,但從理論上來說,這四種氣導致寒熱的原因,都離不開陰陽相互作用的原理。怎麼理解呢?當邪氣侵襲人體,無論是風、是寒、是暑還是溼,都在表在裏,深淺不一。人的衛氣,一天一夜會在全身循環一次,邪氣所在的地方,衛氣會與之結合,於是邪氣隨着氣的運行,進入體內就會與陰相結合產生寒,外出體表則與陽相結合產生熱,這就是寒熱交替的原因。不能說風、寒、暑三種氣共同作用,與單一氣作用,它們引發寒熱的病理機制就一定不同。

至於痰和食兩種瘧疾,這是從內部產生的,情況與外感稍微有些不同。痰鬱積在體內,陰陽被阻隔,兩種氣互相爭鬥,爭鬥中陰勝則爲寒,陽勝則爲熱。這種寒熱,不是陰陽的相互作用,而是勝復的規律。食瘧,通常是飲食過多導致脾臟受損造成的。或者食物在體內積聚無法消化,或者食物雖消化但脾臟受損,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脾氣虛弱,脾虛則陰陽之氣失去滋養,不能保持平衡,不平衡則會出現鬥爭,鬥爭就會產生寒熱。這種寒熱與痰瘧的情況類似,只是痰瘧是由於陰陽被阻隔,而食瘧是由於陰陽不平衡,略有差異。醫生能夠根據這些理論推導,掌握其中的道理,那麼世界上所謂的痰瘧、瘴瘧、鬼瘧等病症,都可以通過類比來理解和治療了。

3. 論治瘧須求邪所著處

準繩,云:《內經》論病諸篇,唯瘧論最詳。語邪則風寒暑濕四氣皆得留著而病瘧,論邪入客處所,則有腸胃之外,榮氣之舍,脊骨之間,五臟募原,與入客於臟腑淺深不同。語其病狀,則分寒熱先後,遇寒熱之多寡,則因反時而病,以應令氣生長化收藏之變,此皆外邪所致者也。及乎語溫瘧在臟者,止以風寒中於腎。語癉瘧者,止以肺素有熱。然冬令之寒,既得以中於腎,則其餘四臟令氣之邪,又豈無入客於所屬之臟者乎。既肺本氣之熱為瘧,則四臟之氣,鬱而為熱者,又豈不似肺之為瘧乎。此殆舉一隅,可以三隅反也。故陳無擇謂內傷七情,飢飽房勞,皆得鬱而蘊積痰涎,其病氣與衛氣並則作瘧者,豈非用此例以推之歟。夫如是,內外所傷之邪,皆因其客在榮氣之舍,故瘧有止發之定期。榮氣有舍,猶行人之有傳舍也,故瘧。榮衛之氣日行一周,歷五臟六腑十二經絡之界分。每有一界分,必有其舍,舍有隨經絡沉內薄之瘧邪,故與日行之衛氣,相集則病作,離則病休。其作也,不惟脈外之衛虛併入於陰,《靈樞》所謂足陽明與榮俱行者,亦虛以從之。陽明之氣虛,則天真因水穀而充大者亦暫衰。所以瘧作之際,禁勿治刺,恐傷胃氣與天真也。必待陰陽並極而退,其榮衛天真胃氣離而復集,過此邪留所客之地,然後治之。或當其病未作之先,迎而奪之。丹溪謂瘧邪得於四氣之初,弱者即病。胃氣強者,伏而不得動。至於再感,胃氣重傷,其病乃作。此謂外邪必用汗解,虛者先以參朮實胃,加藥取汗。唯足厥陰最難得汗,其汗至足方佳。大率取汗非用麻黃輩,但開鬱通經,其邪熱即散為汗矣。又云:瘧發於子半之後,午之前,是陽分受病,其病易愈;發於午之後,寅之前,是陰分受病,其病難愈。必分受病陰陽氣血,藥以佐之,觀形察色以別之。蓋嘗從是法而治,形壯色澤者,病在氣分,則通經開鬱以取汗。色稍夭者,則補虛取汗。挾痰者,先實其胃一二日,方服劫劑。形弱色枯者,則不用取汗。亦不可劫,但補養以通經調之。其形壯而色紫黑者,病在血分,則開其阻滯。色枯者,補血調氣。夫如是者,猶為尋常之用。至於取汗不得汗,理血而汗不足,若非更求藥之切中病情,直造邪所著處,何能愈之乎。

白話文:

根據《內經》對各種疾病的討論,對於瘧疾的闡述是最為詳細的。在談到致病因素時,風、寒、暑、濕等四種氣候因素都可能導致瘧疾的發生。如果進一步探討這些致病因素在人體中的影響位置,除了腸胃之外,還有營氣的藏身之所,脊椎骨間,五臟的募原,以及深入臟腑的不同層次。在描述瘧疾的症狀時,會區分發燒和畏寒的先後順序,以及冷熱程度的差異,這通常是由於季節反常而導致,並與自然界的氣候變化,如生長、化育、收藏等過程息息相關,這些都是由外界環境因素引起的瘧疾。

談到溫熱型的瘧疾,通常認為是由風寒侵襲腎臟所引起。而對於癉型瘧疾,則歸咎於肺臟原本就有熱度。然而,既然冬天的寒冷能影響腎臟,那麼其它四個臟器在季節變化時受到的影響,是否也會同樣作用於它們呢?既然肺臟的熱度能引發瘧疾,那麼其它四臟的氣血鬱結形成熱度,是否也會有類似的結果呢?這是一個以偏概全的例子,但可以由此推知其它情況。因此,陳無擇認為,內在的情緒壓力、飲食不均、房事過度等因素,都能使痰涎在體內積聚,當病氣與衛氣相遇時,就會引發瘧疾,這是否也是基於相同的理論呢?

不管是外在還是內在的因素,只要它們影響了營氣的運行,瘧疾就會有固定的發作週期。營氣的運行就像是旅人的歇腳之處,所以瘧疾才會有規律的發作。營衛之氣每天在體內循環一圈,遍歷五臟六腑以及十二條經絡的範圍。每經過一個區域,必然會有一個歇息之所,而在這個歇息之所,潛伏著隨著經絡深層的瘧邪,當它與每日循環的衛氣相遇時,疾病就會發作,一旦分離,症狀就會緩解。發病時,不僅脈外的衛氣會進入陰分,《靈樞》中提到的足陽明經和營氣一起運行的情況也會出現。當陽明經的氣力減弱,身體藉由飲食吸收的精華也會暫時減少。因此,在瘧疾發作期間,應該避免針灸治療,以免傷害到胃氣和身體的元氣。必須等到陰陽兩者達到極點並開始消退,營氣、衛氣、元氣和胃氣重新集合,並且邪氣停留在它原本的位置上,才能進行治療。或者在病發前,提前採取措施來預防。

丹溪認為,瘧邪是在四季交替之際產生的,體質較弱的人會立即生病,而胃氣旺盛的人則會讓邪氣潛伏,無法活動。直到再次感染,胃氣受到重創,瘧疾才會爆發。對於外來的邪氣,必須通過發汗來排除,體質虛弱的人應先服用人參、白朮等藥物來滋補胃氣,再用其他藥物來促進發汗。足厥陰經是最難出汗的地方,只有當汗水流到腳底時,效果纔是最好的。一般來說,發汗並不需要使用麻黃等強烈的藥物,只要能開竅通經,邪熱就會散發成為汗水。此外,如果瘧疾在半夜到中午之間發作,表示是陽分受病,比較容易治癒;如果在下午到凌晨之間發作,表示是陰分受病,則較難治癒。在治療時,必須區分陰陽氣血的狀態,並通過觀察外貌和麪色來判斷。如果病人體魄健壯,面色紅潤,表示病在氣分,可以通過通經開竅來促進發汗。如果面色憔悴,則需要先補虛再發汗。如果病人有痰,應先調理胃氣一兩天,再服用治療瘧疾的藥物。如果病人體弱面色枯槁,就不應該強制發汗,也不能使用劇烈的藥物,只能通過滋補來調節經絡。對於體魄健壯但面色紫黑的病人,表示病在血分,需要清除瘀滯。面色枯槁的病人,則需要補血調氣。這些方法雖然常用,但如果發汗無法奏效,或者調理血液也無濟於事,除非能找到對症下藥的藥物,直接針對邪氣所在的部位,否則很難治癒瘧疾。

4. 論瘧為二少陽相合

準繩,云:經曰:夏傷於暑,秋必痎瘧。暑者,季夏也。季夏者,濕土也。君火持權,不與之子,暑濕之令不行也,濕令不行,則土虧矣。所勝妄行,木氣太過,少陽旺也,所生者受病,則肺金不足,所不勝者侮之,故水得以乘之土分。土者坤也,坤土申之分,申為相火,水入於土,則水火相干,陰陽交爭,故為寒熱。兼木氣終見三焦,是二少陽相合也。少陽在濕土之分,故為寒熱。肺金不足,灑淅寒熱,此皆往來未定之氣也,故為痎瘧。久而不愈,瘧不發於夏而發於秋者,以濕熱在酉之分,方得其權,故發於大暑以後也。

白話文:

根據醫學古籍所述,有這樣的理論:夏季若受到暑熱侵害,到了秋季就可能會引發瘧疾。這裡的暑熱,指的是季夏時節的高溫。季夏,也就是濕土旺盛的時期。當心火(君火)勢力強大,未能與其子(肺金)形成平衡,暑濕的影響就會被抑制。一旦濕氣的運行受阻,土(脾)的能量就會減弱。這時,勝過土的木氣會變得過盛,這代表少陽(肝膽)能量正處於旺盛狀態。而其所生的金(肺)就會因此受損,肺金的能量不足,無法抑制過盛的木氣,結果導致水(腎)趁虛而入,侵蝕到本屬土的部分。

土象徵大地,也就是坤卦的象徵,而坤卦的時間點是在申時。申時正是相火旺盛的時候,水進入土中,水火互相干擾,陰陽兩極的力量開始較量,因而產生寒熱交錯的現象。再加上木氣最終影響到三焦,這就是所謂的二少陽(肝膽和三焦)能量相結合的情況。由於少陽在濕土的環境中,所以才會出現寒熱交替的症狀。肺金能量不足,導致身體時冷時熱,這些都是身體內外氣息交換失調的表現,因而引發了瘧疾。如果病情長時間未能痊癒,那麼瘧疾可能不會在夏季爆發,反而會在秋季出現。這是因為夏季的濕熱到了酉時(秋季)才真正達到頂峯,因此瘧疾多在酷暑後期或秋季爆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