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二十三 (1)
卷二十三 (1)
1. 內經敘瘧
黃帝,問曰:夫痎瘧皆生於風(痎音皆,二日一發之瘧。張介賓曰:痎,皆也。言諸瘧也)。其畜作有時者(畜,邪蓄於經,有時而伏也,作病見於外,不期而發也),何也?岐伯對曰:瘧之始發也,先起於毫毛(憎寒而毛豎也),伸欠乃作(伸者,伸其四體,邪動於經也。欠,呵欠也,陰陽爭引而然),寒慄鼓頷(鼓者,振悚之謂。頷者,腮頷也),腰脊俱痛,寒去則內外皆熱,頭痛如破,渴欲冷飲。帝曰:何氣使然,願聞其道。岐伯曰:陰陽上下交爭,虛實更作,陰陽相移也(邪之所在,則邪實正虛,故入於陰則陰實陽虛,入於陽則陽實陰虛,虛實更作者,以陰陽相移易也)。陽並於陰,則陰實而陽虛。陽明虛,則寒慄鼓頷也(陽明者,胃氣之所出,其主肌肉,其脈循頤頰,故陽明虛,則為寒慄鼓頷)。巨陽虛,則腰背頭項痛(腰背頭項,皆太陽經也。陽虛則寒邪居之,故為痛。病痛者陰也)。三陽俱虛(兼陽明少陽而言)則陰氣勝,陰氣勝則骨寒而痛。寒生於內,故中外皆寒(表裡陰邪皆勝也)。陽盛則外熱,陰虛則內熱,內外皆熱則喘而渴,故欲冷飲也(此邪自陰分而復並於陽分,並於陽則陽勝,陽勝則外內皆熱而喘渴喜冷)。此皆得之夏傷於暑(暑傷於夏,其時則熱盛,其邪則風寒也。如上文曰:痎瘧皆生於風,金匱真言論曰:夏暑汗不出者,秋成風虐)。熱氣盛,藏於皮膚之內,腸胃之外,此榮氣之所舍也(風寒在表,必鬱而為熱,其藏於皮膚之內,腸胃之外,蓋即經脈間耳。榮行脈中,故曰此榮氣之所舍也)。此令人汗空疏,腠理開,因得秋氣,汗出遇風,及得之以浴,水氣舍於皮膚之內,與衛氣並居(暑邪內伏者,陰邪也。秋氣,水氣,亦陰氣也。新邪與衛氣並居,則內合伏暑,故陰陽相薄而瘧作矣。張介賓曰:傷暑為瘧,何謂陰邪。蓋陽暑傷氣,其證多汗,感而即發,邪不能留,其留藏不去者,惟陰暑耳。以其無汗也,故凡患瘧者,必因於盛暑之時貪涼取快,不避風寒,或浴以涼水,或澡於河流,或過食生冷,壯者邪不能居,未必致病。怯者蓄於榮衛,則所不免。但外感於寒者,多為瘧。內傷於寒者,多為痢。使能慎此二者,則瘧痢何由來也)。衛氣者,晝日行於陽,夜行於陰。此氣得陽而外出,得陰而內薄,是以日作(風寒自表而入,則與衛氣並居,故必隨衛氣以為出入,衛氣一日一周,是以新感之瘧,亦一日一作,然則日作之瘧,邪在衛耳,其氣淺,故其治亦易)。帝曰:其間日而作者,何也?岐伯曰:其氣之舍深,內薄於陰(邪居榮氣之間,連乎臟矣)。陽氣獨發,陰邪內著(榮為陰,衛為陽。陽氣獨發者,其行本速。陰邪內著者,其行則遲),陰與陽爭不得出(一遲一速相拒而爭,則陰邪不得與衛氣俱出),是以間日而作也。帝曰:其作日晏,與其日蚤者,何氣使然。岐伯曰:邪氣客於風府,循膂而下(風府,督脈穴。膂,呂同,脊骨曰呂,象形也。一曰夾脊兩旁之肉曰呂。下者,下行至尾骶也)。衛氣一日一夜大會於風府(衛氣每至明旦,則出於足太陽之睛明穴,而大會於風府,此常度也),其明日日下一節(若邪氣客於風府,必循膂而下,其氣漸深,則日下一節,自陽就陰,其會漸遲),故其作也晏,此先客於脊背也(言初感之伏邪也),每至於風府,則腠理開(言衛氣邪氣之會也)。腠理開,則邪氣入,邪氣入則病作。以此日作稍益晏也(會則病作,晏則因邪之日下也)。其出於風府,日下一節,二十五日下至骶骨(項骨三節,脊骨二十一節,共二十四節,邪氣自風府日下一節,故於二十五日下至尾骶),二十六日入於脊內,注於伏膂之內(復自後而前,故於二十六日,入於脊內,以注伏膂之脈。按《歲露篇》曰:入脊內,注於伏沖之脈。蓋衝脈之循背者,伏行脊膂之間,故又曰伏膂也)。其氣上行,九日出於缺盆之中(邪在伏膂之脈,循脊而上,無關節之窒,故九日而出缺盆)。其氣日高(其氣日高則自陰就陽,其邪日退),故作日益蚤也。其間日發者,由邪氣內薄於五臟,橫連募原也(此重申上文未盡之義也。諸經募原之氣,內連五臟。募音幕,按舉痛篇,及全元起本,皆作膜原)。其道遠,其氣深,其行遲,不能與衛氣俱行,不得皆出,故間日乃作也。(邪在陰分,故道遠行遲,而間日作也。《靈樞經》云:瘧者,內薄於五臟,橫連募原,其道遠,其氣深,其行遲,不能日作,故次日乃畜積而作焉。詳畜積二字,則非一日之義明矣。始明邪氣未盛,未與衛氣相當,故未作。必候畜積,與衛氣相當,故作焉)
白話文:
黃帝問道:
為什麼痎瘧(瘧疾)都起於風?而且有些痎瘧發作有時間規律,這是什麼原因呢?
岐伯答道:
瘧疾剛開始發作時,首先會感到毛髮豎起(寒戰,毛髮豎立),伸懶腰(伸展四肢,邪氣開始在經絡中運行),寒慄鼓頷(身體發抖,下巴顫動),腰脊都痛,寒氣退去之後,內外都感到熱,頭痛欲裂,口渴想喝冷飲。
黃帝問道:
是什麼氣導致這種病症呢?請您詳細說明。
岐伯答道:
陰陽在人體上下交替作用,虛實不斷轉換,陰陽互相轉移。邪氣所在的地方,就會出現邪實正虛的情況。因此,邪氣入於陰分,就會導致陰實陽虛,邪氣入於陽分,就會導致陽實陰虛。虛實交替,正是因為陰陽互相轉移的原因。陽氣與陰氣結合在一起,則陰氣實而陽氣虛。陽明經氣虛弱,就會出現寒慄鼓頷的症狀。巨陽經氣虛弱,就會導致腰背頭項疼痛(腰背頭項都屬於太陽經,陽氣虛弱,寒邪就會留駐其中,所以會疼痛。疼痛是陰氣的表現)。三陽經氣(包括陽明、少陽經)都虛弱,就會導致陰氣過盛,陰氣過盛就會骨寒疼痛。寒氣生於內,所以內外都感到寒冷。陽氣盛則外熱,陰氣虛則內熱,內外都熱就會呼吸困難,口渴,所以想喝冷飲。
這些症狀都是因為夏天受暑邪所致。暑邪傷害人體,在夏天熱盛的時候,就會侵入人體,暑邪的本質是風寒。就像上面提到的“痎瘧皆生於風”,《金匱真言論》也說:“夏暑汗不出者,秋成風虐。”熱氣盛,藏在皮膚內,腸胃外,這是榮氣所在的地方。風寒在表,就會鬱結化熱,藏在皮膚內、腸胃外,其實就是經脈之間。榮氣運行在脈中,所以說這是榮氣所在的地方。這樣會導致人體汗液稀少,腠理疏鬆,等到秋天,出汗時遇風,或者用涼水洗澡,水氣就會進入皮膚內,與衛氣共處。暑邪內伏,是陰邪;秋氣、水氣也是陰邪。新邪與衛氣共處,就會與內伏的暑邪結合,導致陰陽相搏,瘧疾發作。《張介賓曰》:暑邪導致瘧疾,為何說是陰邪呢?因為陽暑傷氣,症狀多為出汗,感邪即發,邪氣無法停留,能夠停留不退的只有陰暑。因為陰暑不出汗,所以所有患瘧疾的人,都一定是在酷暑時貪涼取樂,不避風寒,或者用涼水洗澡,或者在河裡洗澡,或者過食生冷,身體強壯的人邪氣無法停留,不一定會生病。身體虛弱的人,邪氣就會停留在榮衛之間,無法避免。外感寒邪,多會導致瘧疾;內傷寒邪,多會導致痢疾。如果能小心這兩點,瘧疾和痢疾就無從談起。
衛氣白天運行在陽分,夜晚運行在陰分。這種氣得陽氣則外出,得陰氣則內薄,所以瘧疾白天發作。風寒從表面進入人體,就會與衛氣共處,所以瘧疾發作的時間必然隨著衛氣的出入而變化。衛氣一天走一圈,所以新感的瘧疾也一天發作一次。因此,日作的瘧疾,邪氣在衛氣中,其氣淺,所以治療也比較容易。
黃帝問道:
為什麼有些瘧疾是隔天發作的呢?
岐伯答道:
因為邪氣停留得深,內薄於陰分,榮氣之間,並連及臟腑。陽氣單獨發作,陰邪在內停留。榮氣屬陰,衛氣屬陽。陽氣單獨發作,運行速度快;陰邪內停留,運行速度慢。陰陽二氣互相阻礙,陰邪無法與衛氣一起外出,所以隔天發作。
黃帝問道:
為什麼有些瘧疾發作時間比較晚,有些比較早呢?是什麼原因呢?
岐伯答道:
邪氣停留在風府穴,沿著脊柱向下運行。衛氣每天晚上會在風府穴會合。第二天,邪氣會向下移動一節,從陽分轉入陰分,會合時間越來越晚,所以發作時間越來越晚。這是因為邪氣一開始停留在脊背,每當衛氣到達風府穴,腠理就會開合。腠理開合,邪氣就會侵入,邪氣侵入就會發病。因此,日作的瘧疾發作時間會逐漸變晚。邪氣從風府穴出來,每天向下移動一節,二十五天後就會到達骶骨。二十六天,邪氣就會從後往前進入脊柱內,到達伏膂之脈。邪氣向上運行,九天後會從缺盆中出來。邪氣越來越高,從陰分轉入陽分,邪氣逐漸退去,所以發作時間越來越早。
隔天發作的瘧疾,是因為邪氣內薄於五臟,橫連募原。因為邪氣在陰分,所以運行路線長,運行速度慢,無法與衛氣一起運行,不能同時外出,所以隔天發作。
注:
- 痎瘧:瘧疾,一種由瘧原蟲引起的傳染病,以發熱、寒戰、出汗等症狀為主要表現。
- 榮氣:一種運行在脈中,滋養肌膚和毛髮的氣。
- 衛氣:一種運行在體表,抵禦外邪入侵的氣。
- 陰陽:中醫理論中的兩個基本概念,陰代表陰柔、寒冷、內在,陽代表陽剛、溫熱、外在。
- 風府穴:位於後頸部,枕骨下方,兩條大筋之間的凹陷處。
- 膂:脊柱。
- 缺盆:鎖骨上方的凹陷處。
- 募原:各經脈循行經過的部位,與五臟相連。
帝曰:夫子言衛氣每至於風府,腠理乃發。發則邪氣入,入則病作。今衛氣日下一節,其氣之發也,不當風府,其日作者奈何?岐伯曰:此邪氣客於頭項,循膂而下者也(凡邪氣客於頭項,則必循膂而下,此其常也),故虛實不同。邪中異所,則不得當其風府也(然邪之所中,亦但隨虛實而異其處,不必盡當風府也。
然則所謂日下者,惟邪氣耳。衛氣周環,豈有日下之理,但氣至而會,其病乃作,則邪氣衛氣,均為日下一節矣)。故邪中於頭項者,氣至頭項而病;中於背者,氣至背而病;中於腰脊者,氣至腰脊而病;中於手足者,氣至手足而病(氣至者,衛氣之至也。至於邪合,然後病作,故其蓄作,則遲早有時)。
白話文:
皇帝問道:「夫子說衛氣每次到達風府,毛孔就會張開。張開的話,邪氣就會入侵,入侵就會生病。現在衛氣每天下降一節,但它張開的時候,卻沒到風府,這天發病的人怎麼辦?」岐伯回答:「這是邪氣停留在頭頸,沿著脊椎向下走的原因(凡是邪氣停留在頭頸,就一定會沿著脊椎向下走,這是常理),因此虛實狀況不同,邪氣入侵的位置也不同,所以不一定會到達風府(邪氣入侵的位置,也只會隨著虛實情況的不同而有所差異,並不一定會都到達風府)。
因此,所謂每天下降的,只是邪氣而已。衛氣循環全身,怎麼可能每天下降呢?只是當氣到達某個部位,邪氣遇上它,就會發病,所以邪氣和衛氣,都會在每天下降一節中發作。因此,邪氣入侵頭頸的人,氣到達頭頸就會生病;入侵背部的人,氣到達背部就會生病;入侵腰脊的人,氣到達腰脊就會生病;入侵手足的人,氣到達手足就會生病(氣到達指的是衛氣到達。當衛氣遇到邪氣,就會發病,所以病症的累積和發作,都有時間上的早晚)。
衛氣之所在,與邪氣相合則病作,故風無常府。衛氣之所發,必開其腠理。邪氣之所合,則其府也。(府者,所以聚物。故凡風之所居,即為風府。衛氣之至,與邪相合則腠理開,開則邪復入之,故無論乎上下左右,皆可中邪。凡邪所中之處,亦皆可稱為風府,故曰風無常府也)
帝曰:善。夫風之與瘧也(此風字,指風證為言,風之與瘧皆因於風),相似同類,而風獨常在,瘧得有時而休者,何也?岐伯曰:風氣留其處(養而不移者也),故常在;瘧氣隨經絡(流變不一者也)沉以內薄(言其深也,即上文薄於五臟,橫連募原之謂),故衛氣應乃作。
白話文:
人體的衛氣,如果與外來的邪氣結合,就會生病。因此,風邪沒有固定的位置。衛氣散發出來時,必然會打開人體的毛孔。邪氣聚集的地方,就是它的府邸。府邸,就是聚集東西的地方。所以,風氣停留的地方,就是風邪的府邸。衛氣到達時,與邪氣結合,就會使毛孔打開,打開後邪氣又會重新進入身體,因此無論上下左右,都可以受到風邪的侵襲。凡是邪氣入侵的地方,都可以稱為風府,所以說風邪沒有固定的位置。
黃帝說:好!風邪和瘧疾(這裡的「風」,指的是風邪的症狀,風邪和瘧疾都是由風邪引起的),彼此相似,同屬一類,但風邪總是存在,瘧疾卻會間歇發作,這是為什麼呢?岐伯回答:風氣停留在一個地方,所以總是存在;瘧疾的邪氣隨著經絡流動,變化不定,深入五臟,横行於經脈的交匯處,所以衛氣對抗它就會發作。
帝曰:瘧先寒而後熱者,何也?岐伯曰:夏傷於大暑,其汗大出,腠理開發,因遇夏氣淒滄之水寒(浴水乘涼之類),藏於腠理皮膚之中,秋傷於風,則病成矣(因暑受寒,則腠理閉,汗不出,寒邪先伏於皮膚之中,得清秋之氣而風襲於外,則病發矣)。夫寒者,陰氣也。風者,陽氣也。
先傷於寒而後傷於風,故先寒而後熱也。病以時作,名曰寒瘧。帝曰:先熱而後寒者,何也?岐伯曰:此先傷於風而後傷於寒,故先熱而後寒也,亦以時作,名曰溫瘧。其但熱而不寒者,陰氣先絕,陽氣獨發,則少氣煩冤,手足熱而欲嘔,名曰癉瘧(陽邪獨亢,故但熱不寒而煩冤少氣。表裡俱病,故手足熱而欲嘔,以熱邪及於胃也)。
白話文:
皇帝問道
瘧疾為什麼會先發寒然後發熱呢?
岐伯回答
夏季過度暴露於酷暑之下,導致大量出汗,毛孔開泄。之後又遭遇寒涼之水(例如洗澡、乘涼時接觸冷水),寒氣便藏於毛孔及皮膚之中。到了秋季,再受到風邪侵襲,便會發病。
(因為暑熱之後受到寒涼,毛孔閉塞,汗液無法排出,寒邪先潛伏於皮膚之中。等到清涼的秋季,外界的風邪襲來,便會引發疾病。)
寒氣屬於陰邪,風邪屬於陽邪。
先受到寒邪侵襲,之後再受到風邪侵襲,所以才會先發寒後發熱。這種疾病會隨著時間週期性發作,稱為寒瘧。
皇帝問道
為什麼有些瘧疾會先發熱然後發寒呢?
岐伯回答
這種情況是先受到風邪侵襲,之後再受到寒邪侵襲,所以才會先發熱後發寒。同樣也會隨著時間週期性發作,稱為溫瘧。
如果只是發熱而不發寒,說明陰氣先被耗竭,陽氣獨自發作,就會出現氣短、心煩、手足發熱想要嘔吐的症狀,這種情況稱為癉瘧。
(陽邪獨盛,所以只發熱不發寒,而且心煩氣短。表裡都受影響,所以手足發熱想要嘔吐,是熱邪侵入胃部造成的。)
帝曰:夫病溫瘧與寒瘧而皆安舍,舍於何臟(安舍者,言其何所居也)?岐伯曰:溫瘧者,得之冬中於風寒(風雖陽邪,其氣則寒,故風寒可以並言),氣藏於骨髓之中,至春則陽氣大發,邪氣不能自出,因遇大暑,腦髓爍,肌肉消,腠理發泄,或有所用力,邪氣與汗皆出,此病藏於腎,其氣先從內出之於外者也(腎應冬,其主骨髓,故冬中風寒而不即病者,則邪氣藏於骨髓之中,或遇春溫,或遇大暑,隨觸而發。故自內達外而為病也)。
如是者,陰虛而陽盛,陽盛則熱矣(自陰出陽則陰虛陽實也)。衰則氣復反入(陽極而衰,故復入於陰分),入則陽虛,陽虛則寒矣,故先熱而後寒,名曰溫瘧(冬中於寒而發為溫瘧,即傷寒之屬,故《傷寒論》有溫瘧一證,蓋本諸此)。帝曰:癉瘧何如?岐伯曰:癉瘧者,肺素有熱,氣盛於身,厥逆上衝,中氣實而不外泄。
白話文:
皇帝問道:「溫瘧與寒瘧,當病發時,都會有所謂的『安舍』,請問這個『安舍』,指的是藏在身體的哪個臟器?(安舍的意思,就是說這個病氣藏在什麼地方)」
岐伯回答:「溫瘧,通常是在冬季受了風寒(雖然風屬陽邪,但其性寒,所以風寒可以並列提及)而發病,病氣會藏在骨髓裡。等到春天陽氣旺盛的時候,邪氣無法自行排出,又遇到酷暑,腦髓就會受灼,肌肉消瘦,腠理(指皮膚的毛孔)開泄,如果此時用力過度,邪氣和汗液都會一起排出。這種病藏在腎臟,病氣一開始是從內向外發作的。(腎臟主管冬季,並主骨髓,所以冬天受風寒但沒有馬上生病的人,邪氣就會藏在骨髓裡,等到春天回暖或遇到酷暑,就會隨之發病。因此,這種病是由內向外發作的)」
皇帝又問道:「這種病,為什麼會先熱後寒呢?」
岐伯回答:「這是因為陰虛陽盛,陽氣盛則熱。(陰氣外泄,就會造成陰虛陽實)等到陽氣極盛而衰的時候,就會反回陰分(陽盛極衰,就會回到陰分),這樣就會造成陽虛,陽虛則寒。所以,溫瘧才會先熱後寒。(冬天受寒而發病的溫瘧,屬於傷寒的範疇,因此《傷寒論》中有溫瘧的記載,其理論來源即在此)」
皇帝問道:「癉瘧又是怎麼回事呢?」
岐伯回答:「癉瘧的病因,是因為肺部本來就有熱氣,氣盛於身,導致厥逆上衝,中氣(脾胃之氣)充實卻無法外泄。」
因有所用力,腠理開,風寒舍於皮膚之內、分肉之間而發,發則陽氣盛,陽氣盛而不衰則病矣。其氣不及於陰(肺素有熱者,陽盛氣實之人也。故邪中於外,亦但在陽分而不及於陰),故但熱而不寒。氣內藏於心,而外舍於分肉之間,令人消爍肌肉,故命曰癉瘧。(氣藏於心,陽之發也,熱在肌肉之間,故令人消爍。
然則癉瘧之所舍者,在心肺兩經耳)
帝曰:瘧未發(謂瘧未作時也),其應何如?岐伯曰:瘧氣者,必更盛更虛。當氣之所在也,病在陽則熱而脈躁,在陰則寒而脈靜(欲察其應,當求氣之所在。故但於證之寒熱,脈之躁靜,可辨其病之陰陽也)。極則陰陽俱衰,衛氣相離,故病得休,衛氣集則復病也。(瘧之或在陰或在陽,陰陽盛極,氣必俱衰,故與衛氣相離而病得休止。
白話文:
由於過度勞累,身體的毛孔張開,風寒之邪入侵皮膚和肌肉之間,進而發病。發病時,陽氣旺盛,陽氣旺盛而不衰退,就會形成疾病。這種病邪隻影響陽氣,不深入陰氣(肺部原本就燥熱者,陽氣旺盛,氣血充盈的人。所以外邪入侵時,只停留在陽氣部位,而不會影響陰氣),因此只會發熱,不會發冷。病邪藏在心臟,並影響肌肉,導致肌肉消瘦,因此稱之為“癉瘧”。(病邪藏在心臟,陽氣發作,熱氣在肌肉之間,因此導致肌肉消瘦。)
癉瘧病邪所在的位置,是心經和肺經。
黃帝問道:瘧疾發作之前,會有什麼徵兆?
岐伯回答:瘧疾的氣息,必然是盛極必衰,虛弱交替。要觀察病邪所在的位置,病邪在陽氣部位時,就會發熱,脈搏跳動急促;病邪在陰氣部位時,就會發冷,脈搏跳動緩慢。(想要觀察徵兆,就要尋找病邪所在的位置。因此,只需觀察寒熱症狀和脈搏跳動的快慢,就能辨別是陰氣病還是陽氣病。)當病邪達到極點時,陰陽氣皆會衰弱,衛氣就會離開,所以疾病就會暫時停止,當衛氣再次聚集時,就會復發。(瘧疾有時影響陰氣,有時影響陽氣,當陰陽氣達到極點時,氣血必然衰弱,所以與衛氣分離,疾病就會暫時停止。)
及衛氣再至,則邪正分爭,病復作矣)
蔭按:夫衛與邪相併則病作,與邪相離則病休。其並於陰則寒,並於陽則熱。離於陰則寒已,離於陽則熱已。至次日又集而併合,則復病也。
帝曰:時有間二日,或至數日發,或渴或不渴,其故何也?岐伯曰:其間日者,邪氣與衛氣客於六腑,而有時相失,不能相得(客猶言會也。邪氣深客於府,則氣遠會希,時與衛氣相失),故休數日乃作也。瘧者,陰陽更勝也。或甚或不甚,故或渴或不渴(陽勝則熱甚故渴也)。
帝曰:論言夏傷於暑,秋必病瘧。今瘧不必應者,何也?岐伯曰:此應四時者也。其病異形者,反四時也(其於春夏冬而病瘧者,其病形多異。正以四時之氣,寒熱各有相反,皆能為瘧也)。
白話文:
當衛氣再次到達時,邪氣和正氣就會爭鬥,疾病就會再次發作。
衛氣和邪氣如果在一起,就會生病;如果分開,就會康復。衛氣和邪氣在一起,在陰則寒,在陽則熱。衛氣和邪氣分開,在陰則寒已經消退,在陽則熱已經消退。到了第二天,它們又會聚集在一起,所以疾病就復發了。
皇帝問:為什麼有時間隔兩天,有時間隔好幾天才會發作,而且有時候會口渴,有時候不口渴呢?岐伯回答:間隔幾天發作的原因是邪氣和衛氣停留在六腑,但它們有時會失之交接,不能互相接觸,因此就會間隔幾天才發作。瘧疾是陰陽互相爭勝的結果。有時嚴重,有時不嚴重,所以有時會口渴,有時不口渴。
皇帝問:你說夏天受暑,秋天就會得瘧疾,但現在有些人沒有得瘧疾,這是為什麼?岐伯回答:這是應四時的道理。那些生病的形態不一樣的人,是因為他們違背了四時之氣。他們在春夏秋冬得瘧疾,病症都不同。這是因為四時之氣,寒熱都有相反的變化,都能導致瘧疾。
其以秋病者寒甚(秋以盛熱之後而新涼束之,陰陽相激,故病為寒甚),以冬病者寒不甚(陽氣伏藏於內,故冬病者雖寒不甚),以春病者惡風(春時陽氣外泄,腠理漸疏,余寒未去,故病多惡風),以夏病者多汗。(夏時熱甚,熏蒸肌表,故病此者多汗)
帝曰:夫經言有餘者瀉之,不足者補之。今熱為有餘,寒為不足。夫瘧者之寒,湯火不能溫也。及其熱,冰水不能寒也。此皆有餘不足之類,當此之時,良工不能止,必須其自衰乃刺之,其故何也?願聞其說(此下言瘧之諸變也,須其自衰乃刺之,謂不可刺於病發之時)。
岐伯曰:經言無刺熇熇之熱(不可刺之,避其來銳也),無刺渾渾之脈(渾渾,陰陽虛實未定也,不得其真刺之,恐有所誤),無刺漉漉之汗(漉音鹿,汗大出也。邪正未分,故不可刺)。故為其病逆,未可治也(於此三者而刺之,是逆其病氣也)。夫瘧之始發也,陽氣並於陰。
白話文:
岐伯說:經書上說,不要針灸那種熱得厲害的病症(因為病氣太盛,針灸會加重病情,要避開這種危險),也不要針灸脈象渾渾沉沉的病人(渾渾沉沉,是指陰陽虛實未定,沒有辦法準確判斷病情,針灸可能會產生誤差),也不要針灸汗出得特別多的病人(漉音鹿,指汗水大量流出。因為病邪和正氣還沒有分開,針灸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)。所以,在這些情況下,病症逆轉,還不能治療(在這種情況下針灸,是逆著病氣,可能會加重病情)。瘧疾剛開始發作時,陽氣會跟隨陰氣一起活動。
當是之時,陽虛而陰盛,外無氣,故先寒慄也。(此陰有餘陽不足也。衛氣並於陰分則表虛,故曰外無氣)陰氣逆極則復出之陽,陽與陰復並於外(氣極於裡則復出於外),則陰虛而陽實,故先熱而渴。夫瘧氣者,並於陽則陽勝,並於陰則陰勝。陰勝則寒,陽勝則熱。瘧者,風寒之氣不常也,病極則復(或陰或陽,瘧本不常,有先寒後熱者,陰極則復於陽也。有先熱後寒者,陽極則復於陰也)。
至病之發也,如火之熱,如風雨不可當也(其暴如此,故名為瘧)。故經言曰:方其盛時,必毀(病邪方盛之時,真氣正衰,若加以刺,必致毀傷);因其衰也,事必大昌(因其衰止而後取之,則邪氣去而事大昌矣)。此之謂也(即上文須其自衰乃刺之謂也)。夫瘧之未發也,陰未並陽,陽未並陰,因而調之,真氣得安,邪氣乃亡。
白話文:
當人體處於陽氣虛弱、陰氣旺盛的狀態時,體表缺乏氣血運行,所以會先出現畏寒發冷的症狀。這是因為陰氣過盛,陽氣不足,導致衛氣偏向於陰分,造成體表虛弱。陰氣逆行到極點,就會反過來使陽氣外溢,陽氣和陰氣同時出現在體表,此時陰氣虛弱,陽氣旺盛,所以會先出現發熱口渴的症狀。瘧疾的病氣,如果偏向陽分,則陽氣就會旺盛;如果偏向陰分,則陰氣就會旺盛。陰氣旺盛就會發冷,陽氣旺盛就會發熱。瘧疾是風寒之氣不固所致,病症嚴重時就會反复發作,有時先寒後熱,有時先熱後寒。先寒後熱是陰氣極盛,反過來使陽氣旺盛;先熱後寒是陽氣極盛,反過來使陰氣旺盛。
當瘧疾發作時,就像烈火燃燒,像狂風暴雨一樣不可抵擋,所以稱為瘧疾。因此經典中說:「在病邪最盛的時候,如果用針刺,必定會造成損傷;等到病邪衰弱的時候,治療就會非常有效。」這就是說,要等到病邪自然衰退之後才能用針刺治療。瘧疾尚未發作時,陰氣尚未與陽氣結合,陽氣尚未與陰氣結合,如果及時調治,真氣就能安穩,病邪就會消退。
故工不能治其已發,為其氣逆也(邪氣正發,乃陰陽氣逆之時,故不可以強治)。帝曰:善。攻之奈何,早晏何如?岐伯曰:瘧之且發也,陰陽之且移也,必從四末始也(陰陽且移,必從四末始者,以十二經並原之氣,皆本於四肢也。故凡瘧之將發,則四肢先有寒意,此即其候)。
陽已傷,陰從之,故先其時,堅束其處(故治之者,當於先時未發之頃,堅束其處,謂四關之上也),令邪氣不得入,陰氣不得出,審候見之,在孫絡盛堅而血者皆取之(邪氣不得流行,乃察其孫絡之堅盛者皆取之。北人多行此法,砭出其血、謂之放寒,其義即此),此真往而未得並者也(故可令真氣自為往來,而邪則無能並也)。凡治瘧,先發如食頃乃可治,過之則失時也。
白話文:
陽氣已經受傷,陰氣隨之而來,所以要早於發病前,將四關以上的地方牢牢束縛住,讓邪氣進不去,陰氣出不來。仔細觀察,如果有血管堅硬並且有血的,就要放血。邪氣不能流通,所以就察看堅硬的血管並且放血。北方人多用這種方法,用砭石放血,叫做放寒,意思就是這樣。這樣就可以讓正氣自然往來,邪氣就無法與之抗衡。總之,治療瘧疾,一定要在發病初期,就像吃飯的時間那樣短暫的時間內治療,超過了這個時間,就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