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一·上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·上 (8)

1. 論痰涎壅盛

丹溪,云:痰壅盛者、口眼喎斜者、不能言者,皆當用吐法。輕者、醒者,用瓜蒂散,或蝦汁,或稀涎散吐之。重者、口噤者,用藜蘆少許,加麝,灌入鼻內吐之,一吐不已,再吐之。亦有不可吐者,虛甚故也。

準繩,云:痰涎壅盛者宜吐之,急救稀涎散、碧霞散,二藥不大嘔吐,但微微令涎自口角流出,自蘇。痰涎壅盛,用橘紅一斤,逆流水五碗煮數滾,去橘紅再煮至一碗,頓服,白湯導之,吐痰之聖藥也。竹瀝、荊瀝少佐薑汁,加入二陳湯、星香散中,乃必用之藥。戴云:肥人多中風,以氣盛於外而歉於內也。肺為氣出入之道,人肥者必氣急,氣急必肺邪盛,肺金克肝木,膽為肝之腑,故痰涎壅盛,所以治之,必先理氣為急。中後氣未盡順,痰未盡降,調理之劑,唯當以藿香正氣散和星香散煎服。此藥非特可以治中風之證,中氣、中惡、霍亂尤宜。中後體虛有痰,宜四君子湯和星香散,或六君子湯和之。脈沉伏無熱者,用三生飲加全蠍一個。養正丹可以墜下痰涎,鎮安元氣,氣實者以星香湯吞之,氣虛者以六君子湯吞之。

白話文:

丹溪先生說,痰液過多導致口眼歪斜,或是無法說話的情況,都應該使用催吐的方法來治療。對於病情較輕或是神智清醒的患者,可以用瓜蒂散,或者是蝦汁,或是稀涎散來進行催吐。然而,對於病情嚴重,或是嘴巴緊閉無法張開的患者,則可用少量的藜蘆,加上麝香,灌入鼻子內來進行催吐,一次吐不乾淨,可以再吐一次。但有些情況是不能催吐的,這通常是由於身體太虛弱。

準繩先生表示,痰液過多的情況適合用催吐的方法治療,應立即使用稀涎散或碧霞散,這兩種藥物不會讓人劇烈嘔吐,只是讓口水從嘴角慢慢流出,病人就會恢復。對於痰液過多,可使用一斤的橘紅,加上五碗逆流的水煮沸多次,去掉橘紅後再煮至剩下一碗,一次喝完,並用白湯引導,這是吐痰的良藥。竹瀝和荊瀝,稍微加上薑汁,加入到二陳湯和星香散中,這是必須使用的藥物。

戴先生認為,體型肥胖的人比較容易中風,因為他們的氣在體外較旺盛而在體內卻不足。肺是氣進出的通道,體型肥胖的人必然氣短,氣短就代表肺部有問題,肺屬金,會剋制肝屬木,膽是肝的腑,因此痰液過多。所以治療時,必須先調整氣的運行。中風後,如果氣還未完全順暢,痰還未完全下降,調理的藥方,應該是以藿香正氣散和星香散煎煮服用。這種藥不僅可以治療中風,對於中氣、中惡、霍亂等疾病也很適用。中風後身體虛弱且有痰的,可以使用四君子湯和星香散,或是六君子湯和之。如果脈搏深沉,沒有發熱的症狀,可以用三生飲加上一個全蠍。養正丹能幫助排出痰液,安撫元氣,氣實的人用星香湯吞服,氣虛的人用六君子湯吞服。

2. 論口噤

準繩,云:以蘇合香丸,或天南星、冰片末,或白梅末擦牙。以鬱金、藜蘆末搐鼻。以黃耆防風湯熏。針人中、頰車各四分。白礬半兩,鹽花一分,細研揩(直皆切,揩平聲)點牙根下,更以半錢匕(音比)綿裹,安牙盡頭。用甘草比中指節,截作五截,於生油內浸過,炭火上炙,候油入甘草,以物斡開牙關,令咬定甘草,可人行十里許時,又換甘草一截,後灌藥,極效。

丹溪,云:許學士治王太后病風,不能言而脈沉,其事急矣,非大補不可也。若用有形之湯藥,緩不及事。乃以防風、黃耆,煎湯數斛,置於床下,湯氣熏蒸,滿室如霧,使口鼻俱受之,其夕便得語。此非智者通神之法不能回也。蓋人之口通乎地,鼻通乎天,口以養陰,鼻以養陽。天主清,故鼻不受有形而受無形;地主濁,故口受有形而兼乎無形也。

白話文:

【討論口噤的情況】

根據古籍「準繩」所記載,如果遇到口噤的情況,可以使用蘇合香丸,或者將天南星和冰片磨成粉末,亦或是使用白梅的粉末擦拭牙齒。也可以使用鬱金和藜蘆的粉末刺激鼻孔。此外,還可以用黃耆防風湯來薰蒸治療。針灸療法方面,可以在人中和頰車穴各插入四分長的針。

具體的藥物使用上,取半兩的白礬和一分的鹽花,細心研磨後擦拭牙根下方,再取約半錢的量用棉布包裹,放置在牙齒的最深處。另取一段與中指節等長的甘草,切成五段,先在生油中浸泡,再在炭火上烘烤,等到油份完全滲入甘草後,用工具撐開牙關,讓患者咬住甘草,大概需要維持這個狀態行走十里的時間,再換新的一段甘草,後續再進行藥物灌注,效果極佳。

丹溪先生記載,許學士曾為王太后治療風疾,當時太后無法說話且脈象深沉,病情危急,必須立即進行大補。但使用有形的湯藥治療,可能會因速度太慢而無法及時救治。因此,許學士以黃耆和防風煎煮大量湯藥,放在牀下,讓湯藥的蒸汽充滿整個房間,如同霧氣一般,使太后口鼻都能接觸到藥氣,當晚就恢復了說話能力。這就是智者的高明之法,非一般人所能及。

人的口與地相通,鼻與天相連,口是用來吸收陰氣,鼻則是吸收陽氣。天空代表清潔,所以鼻只能接受無形的氣息,而不能接受有形的物質;地面代表混濁,所以口能接受有形的物質,同時也能接受無形的氣息。

3. 論口眼喎斜

準繩,云:經曰:木不及曰委和(陽和委屈,發生少也)。委和之紀,其動軟戾拘緩。又云:厥陰所至為軟,蓋軟縮短也。木不及則金化,縮短乘之,以勝木之條達也。戾者,口目喎斜也;拘者,筋脈拘強也。木為金之縮短牽引,而喎斜拘強也。緩者,筋脈縱也。木為金乘,則土寡於畏,故土兼化緩縱於其空隙,而拘緩者自緩也。故口目喎斜者,多屬胃土,然有筋脈之分焉。經曰:足之陽明,手之太陽,筋急則口目為僻,眥急不能卒視,此胃土之筋為喎斜也。又曰:胃足陽明之脈,挾口環唇,所生病者,口喎唇斜,此胃土之脈為喎斜也。口目常動,故風生焉。耳鼻常靜,故風息焉。治宜清陽湯、秦艽升麻湯。或二方合用,黃耆二錢,人參、當歸、白芍各一錢,甘草、桂枝各五分,升麻、葛根、秦艽各一錢,白芷、防風、蘇木、紅花、酒黃柏各五分,水酒各半煎,稍熱服。初起有外感者,加連須蔥白三莖同煎,取微汗,第二服不用。外以酒煮桂,取汁一升,以故布浸拓病上,左喎拓右,右喎拓左。筋急喎斜,藥之可愈,脈急喎斜,非灸不可。目斜灸承泣,口喎灸地倉,如未效,於人迎、頰車灸之。

,云:中而口眼喎斜者,先燒皂角煙燻之,以逐去外邪。次燒乳香薰之,以順其血脈。

羅謙甫,云:太尉中武史公年六十八歲,於至元十月初侍國師於聖安寺丈室中,煤炭火一爐在左邊,遂覺面熱,左頰微有汗,師及左右諸人皆出,因左頰疏緩,被風寒客之,右頰急,口喎於右,脈得浮緊,按之洪緩。予舉醫學提舉忽君吉甫專科針灸,先以左頰上灸地倉穴一七壯,次灸頰車二七壯。後以右頰上熱手熨之。議以升麻湯加防風、秦艽、白芷、桂枝發散風寒,數服而愈。或曰:世醫多以續命等藥治之,今君用升麻湯加四味,其理安在。對曰:足陽明經起於鼻交頞(鼻莖也)中,循鼻外入上齒中,手陽明之經亦貫於下齒中,況兩頰皆屬陽明,升麻湯乃陽明經藥,白芷又行手陽明之經,秦艽治口噤,防風散風邪,桂枝實表而固榮衛,使邪不能再傷,此其理也。夫病有標本經絡之別,藥有氣味厚薄之殊,察病之源,用藥之宜,其效如桴鼓之應。不明經絡所過,不言藥性所宜,徒執一方,不惟無益,而又害之者多矣,學者宜細思之。

綱目,云:《內經》治口眼喎斜,多屬足陽明筋。蓋足陽明筋結頰上,得寒則急,熱則弛。左寒右熱,則左頰筋急,牽引右之弛者,而右隨急牽引喎向左也。右寒左熱,則右頰筋急牽引左之弛者,而左隨急牽引喎向右也。故其治法,以火灸,且為膏油熨其急者,以白酒調和桂末,塗其弛者,又以桑為鉤,以鉤其舌吻之喎斜處,使正平而高下相等。復以水調生桑灰於鉤柄之坎縫處,連頰塗之,以收其弛。兼飲姜酒,啖美肉,使筋脈氣和,以助外之塗熨。不飲酒者,自強其筋骨,以手拊拍其急處,使證自去也。

張子和,云:東杞一夫患口目喎斜,其兩手急數如弦之張,有力而實,其人壯氣充,風火交勝,與調胃承氣湯六兩,以水四升煎作三升,分作四服,令稍熱啜之,前後約瀉四五十行,去一兩,次以苦劑投之,解毒數服,以升降水火,不旬日愈。《脈訣》云:熱則生風。一長吏病口目喎斜,予療之,目之斜灸以承泣,口之喎灸以地倉,俱效。苟不效者,當灸人迎。夫氣虛風入而為偏,上不得出,下不得泄,真氣為邪氣所陷,故宜灸,所以立愈。(樓氏曰:此乃脈急喎斜,故灸之愈。若筋急喎斜,非灸可愈,必用服藥及用燔針劫刺其急處,或用馬膏塗法可愈。故承泣、地倉、人迎,皆足陽明胃脈之所發也)

李氏,曰:風邪初入反緩,正氣反急,牽引口眼喎僻,或左或右,急掐人中,拔頂發,灸耳垂珠,粟米大艾三五壯。外用南星、草烏各一兩,白及一錢,殭蠶七枚為末,薑汁調塗喎處,正即洗去。內用正舌藥,白附子、殭蠶、全蠍等分為末,酒調服二錢。

樓氏,曰:凡半身不遂者,必口眼喎斜,亦有無半身不遂之證而喎斜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