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一·上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·上 (7)

1. 論內因似中風

盧砥鏡,曰:經云:神傷于思慮則內脫,意傷於憂愁則肢廢,魂傷於悲哀則筋攣,魄傷於喜樂則皮槁,志傷於盛怒則腰脊難以俯仰也。何侍郎有女適夫,夫早世,女患十指拳攣,掌垂莫舉,膚體瘡瘍慄慄然,湯劑雜進,飲食頓減,幾於半載。適與診之,則非風也。正乃憂愁悲哀所致耳,病屬內因。於是料內因藥,仍以鹿角膠輩,多用麝香,熬膏貼痿垂處,漸得掌能舉,指能伸,病漸近安。

白話文:

盧砥鏡說:「經書上記載:精神受思慮之傷,就會內虛;意志受憂愁之傷,就會肢體無力;魂魄受悲哀之傷,就會筋脈痙攣;魂魄受喜樂之傷,就會皮膚枯槁;志氣受盛怒之傷,就會腰脊難以彎曲。何侍郎的女兒嫁了人,丈夫早逝,她便患上了十指緊握成拳,手掌下垂不能抬起,皮膚上長滿瘡瘍,身體瑟瑟發抖,喝湯吃藥都難以下嚥,食慾驟減,幾乎到了半年時間。我正好去診治她,發現她的病症不是風邪所致,而是因為憂愁悲傷所引起,屬於內因疾病。於是,我用治療內因的藥物,並且加入鹿角膠等藥材,還用麝香熬製成膏藥,貼在萎縮下垂的地方,漸漸地她的手掌就能舉起來了,手指也能伸展,病情逐漸好轉,接近痊癒。」

2. 論濕病似中風

元戎,云:酒濕之為病,亦能作痹證,口眼喎斜,半身不遂,渾似中風,舌強不正,當瀉濕毒,不可作風病治之而汗也。《衍義》論甚當,《易簡》所言與此相同。

白話文:

古文中提到,“元戎”曾說過:“酒精引起的溼氣如果成為疾病,也能引起癱瘓症狀,如嘴巴和眼睛歪斜、半邊身體不能動彈等,看起來就像中風一樣,舌頭僵硬不正常,應該要清洩溼毒,不可以把它當做是風邪病症來治療並用出汗的方式去處理。”在《衍義》中的討論非常恰當,《易簡》裡的描述跟這裡所述的一樣。

3. 論中氣似風

許學土,云:世言氣中者,雖不見於方書,然暴怒傷陰,暴喜傷陽,憂愁不已,氣多厥逆。往往得此病,便覺涎潮昏塞,牙關緊急,若便作中風用藥,多致殺人。惟宜蘇合香丸灌之便醒,然後隨寒熱虛實而調之,無不愈者。經云:無故而喑,脈不至,不治自己。謂氣暴逆也,氣復則已。審如是,則不服藥自可。

劉宗厚,曰:按氣中之說,即七情內火之動氣厥逆,由其本虛故也,用蘇合香丸通行經絡,其決裂之性如摧枯拉朽,恐氣血虛者非所宜也。後云不治自復之意,蓋警用藥之失,實勝誤於庸醫之手也。

白話文:

許學土說,世俗傳說氣中之症,雖然沒有記載於醫書中,但暴怒傷陰,暴喜傷陽,憂愁不已,就會導致氣逆,常患此病者,會感到口涎流出、神志昏迷、牙關緊閉。如果像中風一樣用藥治療,往往會導致病人死亡。只有用蘇合香丸灌服,才能使病人清醒,之後再根據寒熱虛實進行調理,沒有不治好的。經書上說:沒有原因就失聲,脈搏摸不到,不治療自己就會好。這就是說氣逆,氣血恢復就會好了。如果確實如此,那麼不服用藥物也能自行痊癒。

劉宗厚說:根據氣中的說法,就是七情內火導致氣逆,由於本體虛弱引起的。使用蘇合香丸可以通經絡,它具有破除阻塞的特性,如同摧枯拉朽一般,恐怕氣血虛弱的人不適合使用。後文說不治療自己就會好的意思,是提醒人們不要錯誤用藥,實際上勝過庸醫的醫治。

準繩,云:中氣因七情內傷,氣逆為病,痰涎昏塞,牙關緊急。七情皆能為中,因怒而中者尤多,大略與中風相似。風與氣亦自難辨,風中身溫,氣中身冷;風中多痰涎,氣中無痰涎;風中脈浮,應人迎;氣中脈沉,應氣口。以氣藥治風則可,以風藥治氣則不可。才覺中氣,急以蘇合香丸灌之,候醒,繼以八味順氣散加香附三五錢,或木香調氣散。尚有餘痰,未盡平復,宜多進四七湯及星香散。若其人本虛,痰氣上逆,關格不通,上下升降,或大便虛秘,宜用三和丹。

白話文:

「準繩」這本書裡記載:中氣因為七情內傷,氣逆而導致疾病,出現痰涎昏塞、牙關緊閉的症狀。七情都能導致中氣受傷,特別是因怒而中者居多,症狀和中風很相似。風與氣很難分辨,風中人體溫熱,氣中人體冰冷;風中容易有痰涎,氣中則沒有痰涎;風中脈搏浮,應在人迎脈,氣中脈搏沉,應在氣口脈。用氣藥治療風病可以,但用風藥治療氣病就不行。剛察覺到中氣受傷,就要趕緊用蘇合香丸灌服,待病人醒來,接著服用八味順氣散加香附三五錢,或是木香調氣散。如果還有剩餘痰液,還沒完全康復,應該多喝四七湯和星香散。如果病人本身體虛,痰氣上逆,關卡不通,上下氣機升降失調,或者大便乾秘,應該服用三和丹。

4. 論中食似風

準繩,云:中食之證,忽然厥逆昏迷,口不能言,肢不能舉,狀似中風,皆因飲食過傷,醉飽之後,或感風寒,或著氣惱,以致填塞胸中,胃氣有所不行,陰陽痞隔,升降不通,此內傷之至重者,人多不識。若誤作中風中氣,而以祛風行氣之藥重傷胃氣,其死可立而待。不若先煎姜鹽湯,探吐其食,仍視其風寒尚在,以藿香正氣散解之。氣滯不行者,以八味順氣散調之。吐後別無他證,只用平胃散加白朮、茯苓、半夏、曲、柏之類調理。如遇此卒暴之病,必須審問明白,或方食醉飽,或飲食過傷,但覺胸膈痞悶,痰涎壅塞,氣口脈緊盛者,且作食滯治之。戴云:人之飲食,下咽而入肝,由肝而入脾,由脾而入胃,因食所傷,肝氣不理,故痰涎壅塞,若中風然。亦有半身不遂者,肝主筋故也,治以風藥則誤矣。

蔭按:復庵,名醫也。飲食下咽而先入肝,於理難通,其必有謂矣。姑存之以俟問。

白話文:

中醫古籍中提到,如果突然昏迷、不能說話、肢體無法動彈,看似中風,其實可能是因為飲食過度,吃飽喝醉之後,又受寒風或生氣,導致胸中阻塞,胃氣運行不暢,陰陽失衡,升降功能失調,這是內傷中非常嚴重的狀況,許多人並不了解。如果誤以為是中風或氣虛,用驅風行氣的藥物重傷胃氣,患者可能立刻死亡。最好的方法是先喝薑鹽湯催吐,然後根據情況,如果是風寒未消,就用藿香正氣散治療;如果氣滯不通,就用八味順氣散調理。吐完之後如果沒有其他症狀,可以用平胃散加上白朮、茯苓、半夏、麥芽、柏樹等藥物調理。遇到這種突發疾病,一定要仔細詢問病史,了解是否是飲食過度,或者是否有胸膈痞悶、痰涎阻塞、氣口脈緊等症狀,才能確定是否屬於食滯。戴某說,食物從咽喉進入肝臟,再由肝臟進入脾臟,最後進入胃,如果飲食過度,就會影響肝氣,導致痰涎阻塞,如同中風。有些人還會出現半身不遂,這是因為肝臟主導筋脈,用驅風藥物治療就會弄錯方向。

醫者復庵,是位名醫,他說食物下咽後先進入肝臟,這個說法不太符合道理,一定有他的用意。姑且保留這個觀點,留待日後再討論。

5. 論中惡似風

準繩,云:中惡之證,因冒犯不正之氣,忽然手足逆冷,肌膚粟起,頭面青黑,精神不守,或錯言妄語,牙緊口噤,或頭旋暈倒,昏不知人,即此是卒厥客忤,飛屍鬼擊。吊死問喪,入廟登塚,多有此病。蘇合香丸灌之,候稍蘇,以調氣散和平胃散服,名調氣平胃散。

白話文:

《準繩》中說:中惡的症狀,是因為冒犯了不正之氣,突然手腳冰冷,皮膚起雞皮疙瘩,頭面青黑,精神恍惚,或胡言亂語,牙關緊閉,或頭昏眼花,昏迷不醒,這就是猝死、客忤、飛屍鬼擊。在吊唁死者、探望喪家,或進廟登塚時,很容易發生這種病症。服用蘇合香丸,等到病人稍稍清醒後,再服用調氣散和平胃散混合成的調氣平胃散。

6. 論卒中暴厥

準繩,曰:經云:暴病卒死,皆屬於火。注云:火性速疾故也。然初治之藥,不寒而溫,不降而升,甚者從治也。俗有中風、中氣、中食、中寒、中暑、中濕、中惡之別,但見卒然仆倒,昏不知人,或痰涎壅塞,咽喉作聲,或口眼喎斜,手足癱瘓,或半身不遂,或六脈沉伏,或指下浮盛者,並可用麻油、薑汁、竹瀝,調蘇合香丸。如口噤,抉開灌之。或用三生飲一兩,加人參一兩,煎成,入竹瀝二三杯,薑汁少許;如抉不開,不可進藥,急以生半夏為末,吹入鼻中。或用細辛、皂角、菖蒲為末吹入,得嚏則蘇。此可以驗其受病深淺,又知其可治不可治。若口開、手撒、遺尿者,虛極而陽暴脫也,速用大料參耆接補之,及臍下大艾灸之。

白話文:

經書上說,突然發病而猝死,都是屬於火症。因為火的特性是迅速猛烈。但一開始治療,卻不能用寒涼的藥物,也不能用向下引導的藥物,而是要用溫和上行的藥物,嚴重者才用對症下藥。民間有中風、中氣、中食、中寒、中暑、中濕、中惡等不同的病症,但都表現為突然倒地昏迷,不認識人,或痰液阻塞,喉嚨發出聲音,或口眼歪斜,手足麻痺,或半身不遂,或脈象沉伏,或指下浮腫等症狀,都可以用麻油、薑汁、竹瀝調和蘇合香丸服用。如果患者嘴巴緊閉,就掰開嘴灌藥。也可以用三生飲一兩,加入人參一兩,煎成湯,加入竹瀝兩三杯,少許薑汁。如果掰不開嘴巴,就不要灌藥,趕緊用生半夏研成粉末,吹入鼻孔。也可以用細辛、皂角、菖蒲研成粉末吹入鼻孔,打噴嚏就會醒過來。這樣可以判斷患者病情深淺,也能知道是否可以治療。如果患者嘴巴張開,手腳鬆軟,還有尿失禁的情況,就是虛脫陽氣暴跌,要趕緊用大料、人參、黃芪補救,並在大椎穴(後背第七頸椎下凹陷處)用艾灸。

選要,曰:若氣虛陽脫,卒然倒僕,手足厥逆,自汗出,當用三建、星香、三生之類溫經行濕,以回陽氣。凡中風初中卒倒,牙關緊急,不省人事,可用蘇合香丸灌之,候其甦醒,便不可用。若痰涎壅盛,宜用青州白丸子、蘇合丸相合,用竹瀝、薑汁灌之,然後用順氣之藥治之,切不可驟用腦麝香燥治風之藥,恐引風入於骨髓故也。如風痹頑麻,半身不遂,語言謇澀者,亦可用治風之藥如鐵彈丸、換骨、如聖,或酒浸之藥,皆可用也。傳心方云:治男子婦人涎潮於心,卒然中倒,當即時扶入暖室中,扶策正坐,當面作好醋炭熏之,令醋氣衝入口鼻內,良久,其涎潮聚於心者,自收歸舊。輕者即時甦醒,重者亦省人事,唯不可吃一滴湯水入喉也。如吃湯水,則其涎永繫於心絡不能去,必成廢人。凡中人,髮直,吐沫搖頭,上竄直視,口開手撒,眼合,氣喘遺尿,不知人,或面赤如妝,或頭面青黑,汗綴如珠,聲如鼾睡,皆不可治。

白話文:

這篇選要裡說:如果病人氣虛陽氣衰竭,突然倒地昏迷,手腳冰冷,自發出汗,應該用三建、星香、三生等溫經化濕的藥物,來回補陽氣。

凡是中風初發或突然昏倒,牙關緊閉,不省人事,可以用蘇合香丸灌服,待其甦醒後,就不要再用。如果痰涎阻塞,應該用青州白丸子、蘇合丸等藥物,配合竹瀝、薑汁灌服,之後再用順氣的藥物治療,絕對不可馬上用麝香等燥性藥物治療風症,因為會引發風邪進入骨髓。

如果風痺頑固,肢體麻木,半身不遂,語言不清,也可以用治療風症的藥物,比如鐵彈丸、換骨、如聖等藥物,或者用酒浸泡的藥物,都是可以使用的。

傳心方記載:治療男子或婦女因為心火上炎導致突然昏倒,應該立刻扶到溫暖的房間裡,扶正坐好,在病人面前燒醋炭薰製,讓醋氣進入鼻子和嘴巴,過一會兒,原本在心臟處的熱氣就會自己消散。輕症的病人會立刻甦醒,重症的病人也會恢復意識,但絕對不可喝任何湯水,如果喝了湯水,熱氣就會永遠留在心絡裡無法消散,病人就會變成廢人。

凡是中風的病人,如果頭髮直立,口水外流,搖頭晃腦,向上直視,嘴巴張開,手腳亂動,眼睛閉合,呼吸急促,尿失禁,不認人,或者臉色發紅像塗了胭脂一樣,或者頭臉發青發黑,汗水像珠子一樣,呼吸聲像鼾聲,這些都是不可治療的。

準繩,云:舊說口開心絕,手撒脾絕,眼合肝絕,遺尿腎絕,聲如鼾肺絕,皆為不治之證。然五證不全見者,速服參耆膏,灸臍下,亦有得生者。卒中,眼上戴不能視者,灸第二椎骨、第五椎上各七壯,一齊下火,炷如半棗核大。

丹溪,曰:初中昏倒,急掐人中至醒,然後用藥。一人患滯(即痢)下,一夕昏僕,目上視,溲注汗泄,脈大無倫。此陰虛陽暴絕也,蓋得之病後酒色。灸氣海(穴在臍下一寸半)漸蘇,服人參膏數升而愈。夏月卒倒為暑氣,有因火者,內火外火,合而炎灼也。有因痰者,暑氣激痰,塞礙心竅也,二者皆宜吐之,吐後用藥調理。

白話文:

「準繩」書中記載:古人說嘴巴張開不能合攏,就代表心臟停止跳動;手腳鬆弛無力,就代表脾臟衰竭;眼睛緊閉不睜開,就代表肝臟失靈;小便失禁,就代表腎臟功能喪失;呼吸像鼾聲一樣,就代表肺臟停止運作,這些都是無法治癒的病症。但是,如果五種症狀沒有全部出現,就應該立即服用人參黃耆膏,並灸臍下穴位,也可能救活。中風時,如果患者眼睛向上翻,無法看東西,就應該灸第二、第五椎骨上各七壯,同時下火,艾條大小如半粒棗核。

丹溪先生說:中風初期昏迷不醒,要立即掐人中穴,直到醒來,然後再用藥。曾經有一個人患有久痢,一夜之間昏倒,眼睛向上看,小便失禁,汗流不止,脈象紊亂。這是陰虛陽虛導致的氣血衰竭,應該是因為生病之後過度縱慾所致。灸氣海穴(位於臍下一寸半)後,患者逐漸恢復意識,服用人參膏數升後痊癒。夏天中風是因為暑氣,有些是因火氣導致,內火外火一起燃燒;有些是因痰濕導致,暑氣刺激痰液,阻塞心竅,這兩種情況都需要先吐出來,吐完之後再用藥調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