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一·上 (6)
卷一·上 (6)
1. 治風先順氣和血
戴復庵,云:治風之法,初得之,即當順氣,及其久也,即當活血。久患風疾,四物湯吞活絡丹愈者,正是此義。若先不順氣,遽用烏、附,又不活血,徒用防風、天麻、羌活輩,吾未見其能治也。然順氣之藥則可,破氣、瀉氣之藥則不可。
葉氏,曰:治痰先治氣,氣順則痰利。治風先治血,血行風自滅。人知痰之盛,而不知氣之逆;人知風之作,而不知血之滯。順氣活血,斯得病情矣。若初不順氣,遽用烏、附,又不養血,徒用防、麻,吾未見有能愈者也。
白話文:
【治風先順氣和血】
戴復庵先生表示,治療風病的方法,剛開始應當順應氣機,等到風病持續一段時間後,就應該活化血液循環。長期患有風病的人,服用四物湯搭配活絡丹而痊癒的情況,正是遵循了這樣的治療原則。如果一開始沒有順應氣機,就急著使用烏頭、附子等藥物,又不活化血液,只是單純使用防風、天麻、羌活等藥物,我從來沒見過這種方法能有效治療風病。然而,順應氣機的藥物是可以使用的,但破壞氣機或耗損氣力的藥物是不可以使用的。
葉先生認為,治療痰病首先要調整氣機,氣機順暢了,痰濕自然就能得到改善。治療風病首先要調理血液,血液循環良好,風病自然就會消失。人們通常只知道痰多,卻忽略了氣機的不順;人們知道風病的發作,卻忽略了血液的淤滯。順應氣機,活化血液,這樣才能真正掌握病情。如果一開始沒有順應氣機,就急著使用烏頭、附子等藥物,又不養血,只是單純使用防風、天麻等藥物,我從來沒見過這種方法能讓人痊癒的。
2. 論風本於熱
劉河間,云:風病多因熱盛,俗云風者,言末而忘其本也。所以中風而有癱瘓諸證者,非謂肝木之風實甚而卒中之也,亦非外中於風。良因將息失宜,而心火暴甚,腎水虛衰,不能制之,則陰虛陽實,而熱氣怫(音怫,郁也)郁,心神昏冒,筋骨不為用而卒倒無所知也。多因喜怒思悲恐之五志,有所過極。而卒中者,皆為熱甚故也。所謂肥人多中風者,肥則腠理致密而多鬱滯,氣血難以通利,若陽熱又甚而鬱結甚,故多卒中也。其瘦者,腠理疏通而多汗泄,血液衰少而為燥熱,故多有勞嗽之疾也。然肥人反勞者,由暴然亡液,損血過極故也。瘦人反中風者,由暴然陽熱太甚,而鬱結不通故也。若微則但僵仆。氣血流通,筋脈不攣緩者,發過如故。或熱氣太甚,鬱滯不通,陰氣暴絕,陽氣後竭而死。痰涎者,由熱甚則水化制火而生。偏枯者,與經絡一偏相同。否者,痹而癱瘓也。口噤筋急者,由風熱太甚,以勝水濕,又津液滯於胸膈,以為痰涎,則筋太燥,然燥金主於收斂勁切故也。或筋反緩者,乃燥之甚,血液衰少也。諸筋攣易愈,諸筋痿難復,以燥之微甚也。
準繩,云:有熱盛生風而為卒僕偏枯者,以麻、桂、烏、附投之則殆,當以河間法治之。《紺珠經》云:以火為本,以風為標。心火暴甚,腎水必衰,肺金既摧,肝木自旺。治法先以降心火為主,或清心湯或瀉心湯,大作劑料服之,心火降則肝木自平矣。次以防風通聖散汗之,或大便閉塞,三化湯下之。內邪已除,外邪已盡,當以羌活愈風湯常服之,宣其氣血,導其經絡,病自已矣。或舌謇不語者,轉舌膏或活命金丹以治之,此聖人心法也。或有中風,便牙關緊急,漿粥不入,急以三一承氣湯灌於鼻中,待藥下,則口自開矣,然後按法治之。
白話文:
劉河間說,風病大多數是因為體內熱氣過盛所導致,人們常說的風病,其實是隻看到結果而忘了根本原因。因此,當有人中風出現癱瘓等症狀時,並不是因為肝臟的風氣過盛而突然中風,也不是被外界的風氣所侵襲。實際上,這是因為生活作息不正常,心臟的火氣過盛,腎臟的水氣虛弱,無法抑制心火,導致陰氣虛弱,陽氣過盛,熱氣在體內鬱積,心神混亂,筋骨無法正常運作,因而突然倒地,失去意識。這通常是由喜、怒、憂、悲、恐等情緒過度激動所導致。所謂的肥胖者容易中風,是因為肥胖者皮膚毛孔較密,易於鬱積,氣血循環困難,如果再加上體內的熱氣過盛,鬱結情況更加嚴重,所以更容易突然中風。而體瘦者,皮膚毛孔較疏,多出汗,血液較少,易於產生燥熱,所以更易患勞嗽疾病。然而,肥胖者反而會勞累,是由於突然流失大量體液,血液過度損耗所致。體瘦者反而會中風,是因為突然熱氣過盛,鬱結不通所致。如果病情輕微,可能只是突然倒地。如果氣血流通,筋脈不痙攣,病發後可以恢復如初。如果熱氣過盛,鬱積不通,陰氣突然斷絕,陽氣隨後耗盡,就會死亡。痰涎的產生,是因為熱氣過盛,水氣轉化來抑制火氣而生成。半身不遂,和經絡一側受影響的情況相同。不能活動,就是麻痹和癱瘓。口齒不清,肌肉緊張,是因為風熱過盛,壓制了水濕,津液滯留在胸膈,形成痰涎,導致肌肉過於乾燥,這是因為燥金主宰收斂和堅韌的緣故。有時肌肉反而鬆弛,是因為過度乾燥,血液減少。各種肌肉痙攣較易康復,各種肌肉萎縮難以恢復,這是因為燥的程度不同。
《準繩》中提到,有因熱氣過盛產生風氣,導致突然倒地,半身不遂的患者,如果使用麻黃、肉桂、烏頭、附子等藥物治療,可能會有危險,應按照劉河間的治療方法。《紺珠經》中說,應以火氣為根本,以風氣為標誌。心臟的火氣過盛,腎臟的水氣必然衰弱,肺部的金氣受到破壞,肝臟的木氣自然旺盛。治療方法應首先以降低心臟火氣為主,可以使用清心湯或瀉心湯,大量服用,心臟火氣降低,肝臟的木氣自然平穩。其次,使用防風通聖散發汗,或者如果大便堵塞,使用三化湯來排便。內部的病因已經消除,外部的病因也已清除,應該長期服用羌活愈風湯,宣導氣血,疏通經絡,疾病自然就會消失。如果有舌頭僵硬,無法說話的患者,可以使用轉舌膏或活命金丹來治療,這是聖人的治療心法。有的患者中風後,牙關緊閉,無法進食,應立即使用三一承氣湯灌入鼻中,等到藥物進入體內,牙關就會自動打開,然後再根據病情進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