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一·上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·上 (5)

1. 治風分內外補瀉

葉氏,曰:此證外感內傷,相兼而成者也。至於仲景、無擇、思邈則專主外感,河間、東垣、丹溪則專主內傷。內傷者,未必不由外邪侵侮而作;外感者,未必不本體虛,榮衛失調所致。今詳邪淺者,宜先瀉外感為主,補內傷佐之;邪深者,宜補內傷為主,瀉外感佐之。或先散外邪,而後調補,或先補內傷而後宣解,全在活法,量標本輕重施治也。繼而王安道論中風,分真中、類中,恐人一以風為外邪,故將三子所因,而分真類之目,固可使人易知,殊不知類之一字,原有本病之名,而特以外形相似他病,故可言類,如中寒中暑是也。若以昔人論風為真中風,而以河間主火,東垣主氣,丹溪主濕為類中風,恐為不然。蓋昔人論中風者,言其證也,三子論中風者,言其因也,知乎此,則中風之候詳且明矣。愚故曰外感內傷相兼而成,或相因而為病,豈可以中風一證而歧為二哉。

白話文:

葉氏說:這種病症是由外部感染與內部傷害共同造成的。至於張仲景、高無擇、孫思邈他們,主要關注的是外部感染;劉河間、李東垣、朱丹溪他們,則主要聚焦於內部傷害。內部傷害不一定不是由外部病邪侵犯引起的;外部感染也不一定不是因爲體質虛弱,營衛失調所導致的。現在詳細地來說,如果病邪較淺,應該以清除外部感染爲主,輔助以內傷的調養;如果病邪深入,應該以調養內傷爲主,輔助以清除外部感染。或者先驅散外部病邪,然後進行調補,或者先調養內傷,然後再宣發解表,這完全在於靈活運用治療方法,根據病狀的輕重來實施治療。

接着,王安道在論述中風時,將其分爲真中風和類中風,他擔心人們一概將中風視爲外部病邪,因此將前人的理論依據,分成真中風和類中風的類別,這確實可以讓人們更容易理解。然而,他可能不知道“類”這個字,原本就有指原本疾病的含義,只是因爲它在外形上與其他疾病相似,所以才說是“類”,比如中寒、中暑就是這樣。如果把古人的中風論斷看作是真正的中風,而把劉河間的火熱論、李東垣的氣論、朱丹溪的溼論看作是類中風,恐怕並不正確。因爲古人討論中風,是在描述症狀;而那三位學者討論中風,是在探討病因。瞭解了這一點,那麼中風的症狀就會變得詳細且明確。

我因此說,外部感染與內部傷害是相互影響,甚至可能相互引起疾病,怎麼可以將中風這一病症分割爲兩種呢?

2. 治風分前後緩急

李氏,曰:風證皆痰為患,故治以開關化痰為先,急則祛風,緩則順氣,久則活血。如真氣漸復,痰飲漸消,或有風邪未退,羌活愈風湯調之。實者川芎茶調散,虛者萬寶回春湯,未可全以風治也。

白話文:

李氏表示,所有的風症基本上都是因為痰造成的問題,因此治療上應首先著重在開通身體通道並化解痰濕。在病情危急時,我們要迅速地驅除風邪;病情較輕鬆的時候,我們應順應氣機;而病程拖得長時,則需活血化瘀。

如果患者真正的元氣逐漸恢復,痰濕也逐漸消失,但仍有風邪未完全消退的情況下,我們可以使用羌活愈風湯來調理。對於實證的患者,我們會使用川芎茶調散;對於虛證的患者,則會使用萬寶回春湯。然而,不能一概而論地認為所有風症都只用治風的方法來處理。

3. 治風須藥灸取效

本事方,云:凡中風,續命、排風、風引、竹瀝諸湯,及神精丹、茵芋酒之類,更加以灸,無不愈者。然此病積聚之久,非一日所能攻,皆大劑久而取效。《唐書》載王太后風喑不語,醫者蒸黃耆防風湯數斛,以熏之得瘥。蓋此類也。今人服三五盞求效,則責醫也亦速矣。孟子曰:七年之病,必求三年之艾。久而後知爾。《肘後方》云:凡治中風,莫如續命之類。然此可扶持初病,若要收全功,火艾為良。中風皆因脈道不利,血氣閉塞也,灸則喚醒脈道,而血氣得通,故收全功。

白話文:

這段文字的大意是說,根據《本事方》記載,對於中風的治療,使用如續命湯、排風湯、風引湯、竹瀝湯等湯劑,加上神精丹、茵芋酒等藥物,再配合灸法,通常都能達到治療效果。但必須瞭解的是,這種疾病往往是長期累積而成,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治癒的,往往需要長時間且大量服用藥物才能見效。例如,《唐書》中記載,王太后因中風而無法言語,醫生用黃耆和防風煎煮數斛的湯藥進行蒸薰治療,最後得以康復,就是屬於這種情況。現今的人期望在服用三五杯藥後就能見效,對醫生的期待實在過於急躁。孟子曾說過:「七年之病,必求三年之艾」,意思就是對於長期的病痛,需要有耐心,經過一段時間後才會知道治療的效果。《肘後方》中提到,對於中風的治療,最有效的莫過於續命湯這一類的藥物。然而,這些藥物只能在疾病初期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,若想要完全恢復健康,灸法纔是最好的選擇。因為中風主要是因為血管運行不暢,血氣堵塞所致,而灸法可以刺激血管,使血氣得以流通,因此能達到完全恢復的效果。

4. 論中風不當與痿證同治

丹溪,曰:今世所謂風病,大率與諸痿證混同論治,由《局方》多以治風之藥通治痿也。古聖論風痿,各有條目,源流不同,治法亦異。夫風病外感,善行數變,其病多實,發表行滯,有何不可。《局方》治風之外,又歷述神魂恍惚,起便須人,手足不遂,神志昏憒,癱瘓嚲(同癉,音壇)曳,手足筋衰,眩暈倒僕,半身不遂,腳膝軟弱,四肢無力,顫掉拘攣,不語語澀,諸痿等證,悉皆治之。不思諸痿皆起於肺熱,傳入五臟,散為諸證。其昏惑、瘛瘲、瞀悶、瞀昧,暴病鬱冒,矇昧、暴喑,瘛昧,皆屬於火。曰四肢不舉,舌本強,足痿不收,痰涎有聲,皆屬於土,悉是濕熱之病,當作諸痿論治,若以外感風邪治之,能免實實虛虛之過乎。若夫岐伯、仲景、孫思邈之言風,大意專指外感。劉河間之言風,明指內傷熱證,實與痿證所言諸痿生於熱相合。外感之邪有寒熱虛實,而挾寒者多。內熱之傷皆是虛證,無寒可散,無實可瀉。《局方》本為外感立方,而以內傷熱證混同一治,其為害也,似非細故。

樓氏,曰:丹溪之論,蓋因《局方》治中風猛浪,用發表行濕之藥,戕賊血氣,誅伐根本,不知補養之法,故引痿病以救《局方》之失,而其言如此。然《局方》所述中風手足不遂,起便須人,神魂恍惚,不語語澀等證,即《內經》熱病相同,至於異處,不得不察。《針經·刺節真邪》云:真氣去,邪獨留,發為偏枯。痿論云:陽明虛則宗筋縱(前陰所聚之筋,為諸筋之會),帶脈不引,而足痿不用(帶脈起於季脅,圍身一周,陽明虛則血氣少,不能潤養宗筋,故至弛縱。宗筋縱,則帶脈不能收引,故足痿不為用也)。由是知手足不遂者,在偏枯則手足為邪氣阻塞脈道而然,在痿病則陽明虛,宗筋縱,帶脈不引而然也。痱病有言變志亂之證,痿病則無之也。痱病又名風痱,而內傷外感兼備,痿病獨得於內傷也。痱病發於擊僕之暴,痿病發於怠惰之漸也。凡此皆明痱與痿明是兩疾也。

白話文:

丹溪指出,現今人們常將所謂的風病和各種痿證混淆在一起治療,這主要是因為《局方》中常用治風的藥物來通治痿證。在古代,聖賢們對風病和痿證有明確的區分,兩者的起源不同,治療的方法自然也就不一樣。風病是由外感所致,病情發展迅速且多變化,大多屬實證,使用表散藥物以疏通阻滯,有何不可?然而,《局方》在治風病的同時,還描述瞭如精神恍惚、起身需人扶持、手足活動不便、意識模糊、癱瘓、手足筋力衰退、頭暈倒地、半身不遂、腳膝軟弱、四肢無力、震顫拘攣、語言不清或困難等症狀,認為這些都可以用同樣的療法治理。但他們忽略了這些痿證大多起因於肺熱,並傳入五臟,導致各種症狀的出現。其精神混亂、抽搐、昏迷、視線模糊、突然的頭腦混亂、視覺模糊、突然失聲、抽搐昏迷等都屬於火證。四肢無法舉動、舌頭僵硬、足部痿弱無法控制、痰多聲音沙啞等都屬於土證,全都是濕熱的病症,應當按照痿證的原則來治療。如果用外感風邪的方式來治療,豈不是會導致實證更實,虛證更虛的錯誤?

岐伯、張仲景、孫思邈等人提到的風病,主要指的是外感。劉河間所說的風病,明確指的是內傷熱證,實際上與痿證中提到的痿證由熱產生相吻合。外感的邪氣有寒熱虛實之分,但多數情況下會夾雜著寒氣。內熱的傷害都是虛證,沒有寒氣可以驅散,也沒有實證可以瀉下。《局方》原本是針對外感的病症設計的療法,卻將內傷熱證混在一起治療,這種做法的危害,絕非小事。

樓氏進一步解釋,丹溪的觀點,主要是因為《局方》治療中風時,過度使用表散和祛濕的藥物,損傷血氣,破壞根本,不懂得補養的原則,因此他引用痿病的例子來補救《局方》的不足,才會有這樣的說法。然而,《局方》描述的中風手足活動不便、起身需人扶持、精神恍惚、語言不清或困難等症狀,與《內經》中的熱病相似,但在一些地方卻有所不同,我們必須加以區別。《針經·刺節真邪》中提到:當真氣離去,邪氣獨存時,就會發生半身不遂。痿論中也有提到:當陽明經絡虛弱時,宗筋就會鬆弛(宗筋是指男性生殖器周圍的筋膜,為所有筋膜的匯聚點),帶脈無法收縮,導致腳部痿弱,無法正常使用(帶脈起始於季脅,環繞身體一週,當陽明經絡虛弱時,血氣不足,無法滋養宗筋,所以會變得鬆弛。宗筋鬆弛,帶脈就無法收縮,因此腳部痿弱,無法正常運作)。由此可知,手足活動不便的情況,在半身不遂的情況下,是因為邪氣阻塞脈絡;在痿病的情況下,是因為陽明經絡虛弱,宗筋鬆弛,帶脈無法收縮。痱病會有精神狀態改變的症狀,但痿病並不會有。痱病又稱風痱,可能由內傷和外感共同引起,而痿病則單純由內傷造成。痱病往往在受到重擊後突然發生,而痿病則是在長期怠惰中逐漸發展。這些都清楚地顯示出痱病和痿病是兩種不同的疾病。

5. 論風有真中兼中似中

李氏,曰:西北風高,多真中,宜分治之。東南地濕,多兼中、似中,須審虛實治之。河間主火,東垣主氣,丹溪主濕,三子所主雖殊,而實同也。況濕則中氣不運而生痰,痰因火動而生風,又兼二子之見也。兼中者,東垣所謂非外邪徑傷,乃本氣病也。有醉後當風,頭面多汗,善渴者,名曰漏風,宜黃耆六一湯加參、朮、牡蠣、乾葛。有房勞中風,下體多汗,曰內風,十全大補湯加附子、防風。如入風府曰腦風,入系頭曰目風,在腠理為泄風,與漏風同,但身盡疼耳。久則為腸風,食後曰胃風,又名夾食中風,久則為下血。舊以西北風高,真中宜分臟腑經絡調治,東南地濕,兼中、似中宜分氣血虛實痰火多少調治。然真中兼中,南北互有,且治臟腑者,可不分氣血之虛實乎!治氣血者,又可不分臟腑經絡之邪多少乎!大抵外感重而內傷輕者,先須分表裡法,祛風為主,次用氣血痰法調治;內傷重而外感輕者,先用調補氣血痰法為主,次分臟腑經絡祛風。此活法也。

白話文:

李氏表示:在西北地區,由於風勢強烈,易發生真正意義上的中風,治療時應區分臟腑及經絡進行。

在東南地區,因為地質潮濕,多數情況是混合型中風或類似中風的症狀,治療時需辨別患者氣血的虛實來處理。河間學派注重火熱,東垣學派注重氣,丹溪學派注重濕,三個學派雖然各有側重,但實際上他們的理論是相通的。畢竟,濕氣過重會影響中氣運行,進而產生痰,痰受火熱影響又會引發風,這也是結合了其他兩學派的觀點。

東垣學派認為的混合型中風,並非由外來病邪直接傷害,而是身體自身氣血不調所致。例如,醉酒後吹風,頭面部多汗,口渴的人,被稱為漏風,可以服用黃耆六一湯,再加入人參、白朮、牡蠣和乾葛。

房事過度後中風,下半身多汗,稱為內風,可用十全大補湯,再添加附子和防風。若風進入腦部,稱為腦風;進入眼周,稱為目風;在皮膚腠理層,則稱為泄風,其症狀與漏風相似,只是全身疼痛。長期下來可能發展為腸風,飯後發作的稱為胃風,又名夾食中風,長期下來可能導致下血。

在西北地區,因風勢強烈,真性中風應分別對臟腑、經絡進行調治;在東南地區,因濕氣重,混合型中風或類似中風的症狀,應根據氣血虛實、痰火多少來調治。然而,無論真性中風還是混合型中風,在南北地區都有出現,而且對於調治臟腑,難道可以不考慮氣血的虛實嗎?對於調治氣血,難道可以不考慮臟腑及經絡的邪氣程度嗎?

總的來說,如果外感病重於內傷,應先從表裡法著手,以祛風為主,然後再用調理氣血和痰的方法;如果內傷重於外感,應先以調補氣血和痰為主,再根據臟腑和經絡的狀況祛風。這就是靈活的治療原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