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一·上 (4)
卷一·上 (4)
1. 論東南多屬濕痰
丹溪,曰:真中風邪者,東垣中血脈、中腑中臟之說甚好,子和三法亦可治。諸書只謂外中風邪,惟劉河間作將息失宜,水不制火,極是。然地有不同,西北人外,中者亦有東南人,只是濕土生痰,痰生熱,熱生風也。《局方》本為外感立方,而以內傷熱證混同出治,其害匪輕。大率主血虛有痰,或挾火與濕,治法以痰為先,補養次之。又須分氣虛血虛。氣虛卒倒,參耆湯補之;有痰則濃煎參湯,加竹瀝、薑汁;血虛,四物湯補之,俱用薑汁炒過;有痰再加竹瀝、薑汁,能食者,去竹瀝加荊瀝。半身不遂,大抵多痰,在左屬死血與瘀血,宜四物湯加桃仁、紅花、竹瀝、薑汁;在右屬痰,有熱並氣虛,宜二陳湯,四君子等湯加竹瀝、薑汁。肥白人多濕,少用烏頭、附子行經。凡用烏、附,必用童便煮過,以殺其毒。瘦人陰虛火熱,用四物湯加牛膝、竹瀝、黃芩、黃柏,有痰者加痰藥。治痰氣實而能食,用荊瀝。氣虛少食用竹瀝。此二味開經絡,行血氣故也。入四物湯,必用薑汁助之。
白話文:
丹溪先生說:對於真正因風邪所導致的疾病,東垣先生提到的血脈受風、腑臟受風的理論非常好,而子和先生的三種治療方法也能夠使用。眾多醫書只提到外部受到風邪的影響,唯有劉河間先生認為生活作息失調,水液不能控制火熱的情況,這點非常正確。然而,各地環境有所不同,除了西北地區的人之外,東南地區的人也會受到風邪的影響,但主要問題是濕氣重,產生了痰,痰會生熱,熱又會轉化為風。
《局方》原本是為了對抗外感病而制定的療法,但卻將內傷熱證的治療混為一談,這樣的作法危害不小。基本上,這種病的主要原因是血液不足且有痰,或者伴有火氣和濕氣,治療時應先處理痰的問題,然後再補養身體。此外,還需區分氣虛和血虛。如果是氣虛突然倒下,可以使用參耆湯來補充;如果有痰,則需濃煎參湯,再加入竹瀝和薑汁;血虛的話,可用四物湯補充,都需用薑汁炒過;若有痰,再加竹瀝和薑汁,能進食者,可去掉竹瀝,改加荊瀝。半身不遂的情況,大多是由於痰多造成的,如果是在左側,可能由死血或瘀血引起,可用四物湯加桃仁、紅花、竹瀝、薑汁;若是在右側,可能是痰多,伴隨熱象或氣虛,可用二陳湯或四君子湯加竹瀝、薑汁。
體型肥胖、皮膚白皙的人通常濕氣較重,應少用烏頭、附子等藥材來活血通絡。使用烏頭、附子時,一定要先用童便煮過,以減少毒性。瘦弱的人陰虛火旺,可用四物湯加牛膝、竹瀝、黃芩、黃柏,若有痰,再加祛痰藥。對於痰氣實且能進食的患者,可用荊瀝。氣虛而食慾不佳的患者,可用竹瀝。這兩種藥材能開通經絡,促進血氣運行。加入四物湯中,一定要用薑汁來輔助。
2. 治風用汗吐下三法
張子和,曰:諸風掉眩,皆屬肝木。掉搖眩暈,目喎筋急,手搐瘛瘲(音熾縱,癇病),皆厥陰肝木之用也。經云:風淫所勝,平以辛涼。世何以熱藥治風耶。予治驚風癇病,屢用汗吐下三法,隨治愈。木鬱達之者,吐之令其條達也。汗者,風隨汗出也。下者,推陳致新也。失音悶亂,口眼喎斜,可用三聖散吐之。始牙關緊急,鼻內灌之,吐出涎,口自開也。次用通聖散,涼膈散,大人參半夏丸,甘露飲、除熱養液之寒藥,排而用之。(劉云:按此法的系邪氣卒中,痰涎壅盛,實熱者可用,否則不敢輕易也)
丹溪,云:治中風方,續命、排風、越婢等,悉能除去,而千金多用麻黃,令人不得慮虛,以風邪不得汗則不能泄也。然此治中風,不汗者為宜,若自汗者更用麻黃,則津液轉脫,反為大害。中風自汗,仲景雖處以桂枝湯,至於不住發搐,口眼瞤動,遍身汗出者,豈勝對治。此時獨活湯、續命煮散能復榮衛,卻風邪,不可卻也。凡中風年老虛弱者不可吐,氣虛卒倒者不可吐。
集略論,曰:夫風乃六淫中之一,天之邪氣。人在氣中,形虛者即感之、傷之、中之,皆自外而入者也。古人用藥皆是發散表邪之劑,以其自表而入,亦當自表而出也。至於東垣分在經、在腑、在臟,而有汗下調養之法,可謂詳備。若劉河間以為熱甚制金,不能平木,或濕土過甚,反兼木化,皆非外中於風,乃因內熱而生。丹溪謂數千年得經意者,河間一人耳。由是觀之,若病由風邪而得,元氣壯實者,當從古方發散例,但用藥不宜小續命湯,須分所挾有寒熱溫涼之異,受邪有臟腑經絡之殊。若病因內熱而生者,當從河間之論,不當如子和專以汗吐下為法。蓋病有虛實,難以概論。《內經》之法,風淫於內,治以辛涼。可清熱退風,開結滯,散鬱閉,使宣通而愈,勿用金石大熱之劑。如初得風,覺牙關緊急,不省人事,寸脈滑實而痰盛,按法吐去風痰,待牙關活動,進調蘇合香丸即醒。氣血虛者,又非所宜,令氣少順,分表裡虛實,行汗下吐三法,仍分服清心降火。若邪在表,身熱惡寒,脈浮數,無汗,通聖散加全蠍治之。若裡虛便利,不渴,脈沉弱,自汗,通聖散去芒硝、大黃,加天麻、全蠍、川烏;無熱者,小續命湯主之,用麻黃,黃連能解表。癱瘓日久,宜鐵彈丸治之,亦可通經絡也。諸風淺者,宜散風之藥,通聖散、排風湯調之。寒氣盛者,以烏藥順之。劉宗厚又謂:通聖、涼膈、甘露飲之劑,惟痰涎壅盛,實熱者可用,否則不可輕易也。諸風藥無定式,弱者宜耳垂下灸三壯,兼以蓖麻之膏貼之。凡病之作,多發於每年十二月大寒終氣之後,及己亥之月,厥陰肝木主事之時,故風木甚者,必待此三時而作也。
發明,云:治風當通因通用,惟宜宣發以散之,不可便以苦寒之藥妄下,及龍麝硃砂牛黃諸鎮墜之藥瀉之,須慎之。
蔭按:此言風本外邪,惟宜宣散,此風在表之時也。如傷寒中風,傳入於胃,亦未嘗不可用。論中便字、妄字可見其意。便者有早與急之義;妄者,謂有不當下之義。
白話文:
標題: [治療風疾運用出汗、催吐與瀉下的三種方法]
內容: 張子和說:各種風疾導致的搖晃、眩暈,都屬於肝木的問題。包括搖晃、眩暈、眼睛斜視、肌肉緊繃、手部抽搐以及癲癇等,都是厥陰肝木的功能失常。經典醫書上記載:風邪過盛,應當用辛涼的藥物來平衡。然而爲什麼世間卻常用熱性藥物來治療風疾呢?我治療驚風、癲癇等病症時,多次使用出汗、催吐、瀉下的三種方法,並且屢試不爽。所謂"木鬱達之",就是通過催吐讓肝臟功能得以疏通。出汗,則能讓風邪隨汗水排出體外。瀉下,則能排除陳舊,促進新陳代謝。對於失聲、精神混亂、口眼歪斜的情況,可以使用三聖散進行催吐。開始時,如果牙關緊閉,可以將藥水從鼻內灌入,一旦嘔吐出痰涎,口腔自然會打開。接着,使用通聖散、涼膈散、大人參半夏丸、甘露飲等清熱養液的寒性藥物,按順序施用。(劉雲:根據此法,確實適用於邪氣突然侵襲,痰涎大量積聚,實熱體質的人可以使用,否則就不敢輕易嘗試了)
丹溪認爲:治療中風的處方,如續命湯、排風湯、越婢湯等,都能有效去除風邪,而《千金方》中多使用麻黃,這會讓人擔心體質虛弱者是否適用,因爲如果沒有通過發汗,風邪就不能排出。然而,這種方法最適合治療沒有發汗的中風患者,如果已經自行發汗再使用麻黃,反而會導致體內津液流失,造成更大的傷害。對於中風後持續自汗,張仲景雖然建議使用桂枝湯,但對於那些不停抽搐、口眼顫動、全身汗出的病人,顯然無法應對。此時,獨活湯、續命煮散能夠恢復榮衛,驅逐風邪,是不可或缺的。對於年老體弱的中風患者,以及氣虛突然倒地者,都不適合使用催吐療法。
集略論中提到:風邪是六種外部致病因素之一,屬於天地間的邪氣。人處在大氣中,身體虛弱者就會感染、受傷,被風邪侵入,這些都是從外部進入體內的。古人用藥多爲發散表邪的藥劑,因爲疾病是從體表進入,也應該從體表排除。到了東垣時期,他區分了經絡、臟腑中的風邪,並提出了出汗、瀉下、調養等方法,可以說相當全面。劉河間則認爲,如果體內熱度過高,導致肺金不能平衡肝木,或者溼土過多,反而轉化爲木邪,這些都不是外部侵入的風邪,而是由於內部過熱產生的。丹溪認爲,在數千年中,真正理解經絡理論的只有劉河間一人。因此,如果疾病是由外部風邪引起的,且患者體質健壯,應該遵循古方發散的原理,但用藥時不宜採用小續命湯,必須考慮患者體內寒熱溫涼的不同,以及風邪影響臟腑經絡的差異。如果疾病是由於內部過熱產生的,則應遵循劉河間的理論,不應像張子和那樣僅依靠出汗、催吐、瀉下三種方法。因爲疾病的虛實很難一概而論。《內經》中提到,如果風邪在體內過盛,應當使用辛涼的藥物來清除熱邪,消除阻塞,疏散鬱閉,使氣血暢通,從而達到治癒的效果,不要使用大熱的金石藥物。例如,剛感染風邪時,如果感到牙關緊閉,意識不清,脈象滑實,痰多,可以按照醫理進行催吐,去除風痰。等到牙關活動自如,服用蘇合香丸即可清醒。但如果氣血虛弱者,則不適合這種治療方法,要讓氣血稍微順暢,根據表裏虛實的不同,施行出汗、瀉下、催吐三種方法,同時分服清心降火的藥物。如果邪氣在體表,出現發熱怕冷,脈象浮數,無汗的症狀,可以使用通聖散加上全蠍進行治療。如果體內虛弱,大便不成形,不渴,脈象沉弱,自汗,可以使用通聖散去掉芒硝、大黃,加入天麻、全蠍、川烏;如果沒有熱邪,可以使用小續命湯爲主,加入麻黃和黃連來解表。對於長期癱瘓的患者,可以使用鐵彈丸進行治療,也有助於疏通經絡。對於輕微的風邪,可以使用散風的藥物,如通聖散、排風湯進行調治。對於寒氣旺盛的患者,可以使用烏藥順氣。劉宗厚還指出:通聖散、涼膈散、甘露飲等藥劑,只適用於痰涎積聚,實熱體質的人,其他情況則不宜輕易使用。對於各種風邪的治療沒有固定模式,體質較弱者可以在耳朵下方灸三壯,並貼上蓖麻膏。通常,疾病多在每年十二月大寒結束之後,以及己亥月,即厥陰肝木主管的時期發作,所以風邪嚴重者,往往在這三個時期發病。
發明篇中提到:治療風邪應當採取“通因通用”的原則,主要通過宣發來驅散風邪,不可隨意使用苦寒的藥物或龍腦、麝香、硃砂、牛黃等重鎮墜落的藥物進行瀉下,必須謹慎對待。
蔭按:這裏強調,風邪原本是外來邪氣,應當通過宣發來驅散,這是在風邪處於體表階段的情況。如同傷寒中風,當疾病傳入胃部,也並非不可以使用。論述中的“便”字和“妄”字體現了其含義。“便”意味着早和急;“妄”則表示不應該進行瀉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