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二十二·下 (13)
卷二十二·下 (13)
1. 治暑痢方
黃連香薷飲,治感暑,下痢鮮血。
方見中暑門
六和湯,治感冒成痢,疼甚,食不進。
方見中暑門
益元散,此為治痢之聖藥也,其功不能盡述。
桂府膩白滑石(六兩),粉甘草(炙,一兩)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白水調服無時。一名六一散,一名天水散,加紅曲名清六丸,加乾薑名溫六丸。
加味五苓散,治伏暑熱二氣及冒濕,泄瀉注下,或煩或吐,或渴不止,小便不利。
赤茯苓,豬苓,澤瀉,官桂(不見火),白朮(各一錢二分),人參,滑石,甘草(各一錢半)
上㕮咀,用水二鍾煎八分,空心服。
化滯香薷飲,治感暑,下痢鮮血。
香薷,黃連,白扁豆,厚朴,豬苓,澤瀉,白朮,白茯苓,白芍藥
上銼,水煎服。
薑茶湯,治痢疾腹痛,不問赤白冷熱。蓋姜能助陽,茶能助陰,二者皆能消散,又且調平陰陽,至於暑毒、酒食毒,皆能解之。
老生薑(細切,三片),細茶葉(三錢)
上用新水煎服。一方加連根韭菜同搗汁,酒調服。
仙梅丸,治痢疾發熱發渴者。
細茶,烏梅(水洗,剝去核,曬乾)
上為末,生蜜搗作丸如彈子大,每服一丸,水冷熱隨下。一方陳白梅,好茶、蜜水各半煎服。
白話文:
【治療夏季腹瀉的處方】
黃連香薷飲:適用於因夏季高溫引起,排泄鮮血的腹瀅情況。
處方詳情請參考中暑相關條目。
六和湯:適用於由感冒轉變為腹瀉,疼痛嚴重,無法進食的情況。
處方詳情請參考中暑相關條目。
益元散:被視為治療腹瀉的神效藥物,其功效無法一一細述。 成分包括:六兩的滑石,一兩的炙甘草。將以上成分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三錢,隨時可用清水調服。另稱為六一散或天水散。添加紅麴後稱為清六丸,添加乾薑後則稱為溫六丸。
加味五苓散:適用於潛藏的夏季熱氣以及潮濕環境引起的腹瀉,症狀可能包括煩躁、嘔吐、口渴不止及小便不暢。 成分包括:赤茯苓、豬苓、澤瀉、官桂、白朮各一錢二分,人參、滑石、甘草各一錢半。將以上成分切碎,加入兩杯水煎煮至剩八分,空腹服用。
化滯香薷飲:適用於因夏季高溫引起,排泄鮮血的腹瀅情況。 成分包括:香薷、黃連、白扁豆、厚朴、豬苓、澤瀉、白朮、白茯苓、白芍藥。將以上成分切碎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薑茶湯:適用於腹瀉伴隨腹痛,無論是紅色或白色的血便,冷性或熱性的腹瀉。薑有助於提升體內陽氣,茶有助於滋養陰氣,兩者均能幫助身體消散病氣,同時調節陰陽平衡,對於暑熱和酒精中毒都有解毒效果。 成分包括:三片切細的老薑,三錢的茶葉。以上成分用水煎煮後服用。另一個配方是添加連根韭菜一同搗碎成汁,再用酒調服。
仙梅丸:適用於腹瀉伴有發燒和口渴的情況。 成分包括:茶、去核曬乾的烏梅。以上成分研磨成粉,加入生蜜揉製成彈珠大小的丸狀,每次服用一丸,可依個人喜好以冷水或熱水送服。另一個配方是以半份的陳年白梅、好茶與蜂蜜水煎煮後服用。
2. 治濕痢方
升陽除濕湯,自下而上者,引而去之。
蒼朮(一錢),柴胡,羌活,防風,升麻,神麯,澤瀉,豬苓(各五分),炙甘草,陳皮,麥櫱面(各三分)
上作一服,水煎、空心服。如胃寒腸鳴,加益智仁、半夏各五分,生薑三片,棗一枚,非腸鳴不得用。加木香,治痢如魚凍者最效。
升陽除濕防風湯,治大便閉,或裡急後重,數至圊而不能便,或少有白膿血。少有血慎勿利之,升舉其陽,則陰氣自降矣。
蒼朮(米泔浸炒,四錢),防風(三錢),白朮(一錢),茯苓,白芍藥(各一錢)
上㕮咀作一服,除蒼朮另作片子,水一碗半煮至二盞,納諸藥同煎至一盞,稍熱服,空心食前服。
茯苓湯(東垣),治因傷冷水,瀉變交作赤白痢,腹痛減食,熱燥,四肢困倦無力。
茯苓,豬苓(各六分),澤瀉,歸身(各四分),芍藥(一錢半),升麻,柴胡(各一錢),蒼朮(二分),黃芩(三分),肉桂,甘草(炙,各五分),生薑(二錢)
上㕮咀作二服,水煎,食前稍熱服。一方無升麻、柴胡。
加減胃苓湯,治暴痢赤白相雜,腹痛,裡急後重。
蒼朮,厚朴,茯苓,豬苓,澤瀉(各八分),白朮,陳皮,甘草(炙),黃連(各一錢),木香(三分),檳榔(五分)
上銼,水二鍾煎八分,通口服。
丹溪方,治因飲水過多,腹脹,泄痢帶白。
蒼朮,厚朴,白朮,茯苓,滑石
上銼,水煎,下保和丸。又云加炒曲、甘草。
戊己丸,治脾經受濕,瀉痢不止,米穀不化,臍腹刺痛。
黃連,吳茱萸(去梗,炒),白芍藥(各三兩)
上為末,麵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五七十丸,空心米飲下,日三服。
堅中丸,治脾胃受濕,滑泄注下。
黃連,黃柏,赤茯苓,澤瀉,白朮(各一兩),陳皮,肉豆蔻,白芍藥,人參,官桂,半夏曲(各五錢)
上為末,湯浸蒸餅為丸如桐子大,每服五七十丸,食前溫米飲下。
白話文:
【治療濕痢的處方】
『升陽除濕湯』,用於從下部去除濕氣,引導它從身體排除。
使用白朮、柴胡、羌活、防風、升麻、神麯、澤瀉、豬苓各等量,再加入少量的炙甘草、陳皮和麥櫱面。以上材料做為一劑,用水煎煮,早晨空腹服用。如果胃部寒冷、腸道鳴叫,可以添加益智仁、半夏各等量,以及三片生薑和一個棗,但如果腸道沒有鳴叫的情況,就不要使用這些成分。加入木香,對於像魚凍一樣的痢疾有很好的療效。
『升陽除濕防風湯』,用於治療便祕,或是腹部緊縮感強烈、頻繁地想去廁所卻無法排便,或者只有少量的白色膿血。如果有少許出血,千萬不要進行瀉下治療,應該提升體內的陽氣,這樣陰氣就會自行下降。
使用米泔浸泡炒熟的白朮、防風、白朮、茯苓和白芍藥各等量。以上材料切碎作為一劑,除了白朮之外,其它材料都切成薄片,用一碗半的水煮至剩兩碗,然後再加入其它藥材一起煮至剩一碗,稍微熱的時候服用,最好在飯前空腹服用。
『茯苓湯』(東垣),用於治療因喝冷水導致的赤白痢,腹痛,食慾減退,身體燥熱,四肢疲憊無力。
使用茯苓、豬苓、澤瀉、當歸身、白芍藥、升麻、柴胡、白朮、黃芩、肉桂和炙甘草各等量,以及生薑。以上材料切碎做成兩劑,用水煎煮,飯前稍微熱的時候服用。另一種配方不包含升麻和柴胡。
『加減胃苓湯』,用於治療突然發作的赤白痢,腹痛,腹部緊縮感強烈。
使用白朮、厚朴、茯苓、豬苓、澤瀉、白朮、陳皮、炙甘草、黃連、木香和檳榔各等量。以上材料切碎,用兩杯水煎煮至剩下八分,整體口服。
『丹溪方』,用於治療因喝水過多導致的腹部脹大,帶有白色的瀉痢。
使用白朮、厚朴、白朮、茯苓和滑石。以上材料切碎,用水煎煮,再配以保和丸服用。另外,也可以加入炒麯和炙甘草。
『戊己丸』,用於治療脾臟受到濕氣影響,瀉痢不停,食物無法消化,腹部刺痛。
使用黃連、吳茱萸和白芍藥各等量。以上材料磨成粉末,用麵糊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五七十顆,空腹時以米湯送服,一天三次。
『堅中丸』,用於治療脾胃受到濕氣影響,產生滑泄。
使用黃連、黃柏、紅茯苓、澤瀉、白朮、陳皮、肉豆蔻、白芍藥、人參、官桂和半夏麯各等量。以上材料磨成粉末,用湯浸蒸餅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五七十顆,飯前以溫米湯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