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二十二·下 (7)
卷二十二·下 (7)
1. 論虛坐努責
東垣,云:虛坐而不得大便,皆因血虛也。血虛則裡急,加當歸身。凡後重逼迫,而得大便者,為有物而然。今虛坐努責而不得大便,知其血虛也,故用當歸為君,生血藥佐之。
丹溪,云:其或氣行血和積少,但虛坐努責,此為亡血證。倍用當歸身尾,卻以生地黃、生芍藥、生桃仁佐之,復以陳皮和之,血生自安。
白話文:
東垣說,長時間坐著卻無法排便,都是因為血虛。血虛就會出現裡急後重,所以要加用當歸。如果排便時用力就能排出來,說明是有東西存在腸道。現在長時間坐著用力卻無法排便,就知道是血虛,所以用當歸為主藥,並用補血藥材輔助。
丹溪說,有的人氣血運行不暢,積聚在腸道,雖然長時間坐著用力,但仍然無法排便,這就是血虛的表現。要加倍使用當歸,並用生地黃、生芍藥、生桃仁輔助,再用陳皮來調和,這樣血就能生出來,身體也會安穩。
2. 論膿血稠黏
羅謙甫,曰:《內經》膿血稠黏,皆屬相火,夫太陰主瀉,少陰主痢,是先泄其津液而火就燥,腎惡燥,居下焦血分,其受邪者,故便膿血。然赤黃為熱,青白為寒,治須兩審。治熱以堅中丸、豆蔻丸、香連丸。治寒白膠香散,或多熱少寒,水煮木香膏。虛滑頻數,宜止宜澀,宜養臟湯。
潔古,云:溲而便膿血者,小腸泄也,脈得五至以上洪大者,宜七宣丸。脈平和者,立秋至春分宜香連丸,春分至立秋宜芍藥柏皮丸,四時皆宜加減平胃散。如有七宣丸證者,亦宜服此藥,去其餘邪,兼平胃氣。
白話文:
羅謙甫說,《內經》中提到膿血稠黏,都是相火所致。太陰主瀉,少陰主痢,這都是先泄掉津液,導致火燥。腎臟厭惡乾燥,位於下焦血分,容易受邪氣侵襲,所以便膿血。赤黃色代表熱,青白色代表寒,治療時需要謹慎判斷。熱證可用堅中丸、豆蔻丸、香連丸治療。寒證可用白膠香散治療。如果熱證多,寒證少,可以用水煮木香膏。虛滑頻數,需要止瀉澀腸,可以用養臟湯。
潔古說,小便和糞便中有膿血,是小腸泄瀉所致。脈象得五至以上,脈洪大,應該服用七宣丸。脈象平和,立秋至春分期間應該服用香連丸,春分至立秋期間應該服用芍藥柏皮丸,四季都可服用加減平胃散。如果有七宣丸的證狀,也可以服用此藥,去除其他邪氣,同時平胃氣。
3. 論滑脫
丹溪,云:其或纏滯退減十之七八,穢積未盡,糟粕未實,當以炒芍藥、炒白朮、炙甘草、陳皮、茯苓煎湯,下固腸丸三十粒。然固腸丸性燥,恐尚有滯氣未盡行者,但當單飲此湯,固腸丸未宜遵用。蓋固腸丸者,雖有去濕實腸之功,其或久痢體虛氣弱,滑泄不止,又當以訶子肉、豆蔻、白礬、半夏等藥澀之,甚者添牡蠣,可擇用之。然須以陳皮為佐,恐太澀亦能作疼。又甚者,灸天樞、氣海,此二穴大能止泄。仲景云:下痢便膿血者,桃花湯主之。桃花湯主病屬下焦,血虛且寒,非乾薑之溫、石脂之澀且重不能止血,用粳米之甘引入腸胃。
白話文:
丹溪先生說:如果痢疾症狀已經減輕七到八成,但仍有積穢未清、糟粕未盡的情況,應服用炒芍藥、炒白朮、炙甘草、陳皮、茯苓煎成的湯,並服用三十粒固腸丸。然而固腸丸性燥,如果擔心還有滯氣未盡,就只喝湯,不用服用固腸丸。
固腸丸雖然有去濕實腸的功效,但若久痢導致體虛氣弱,滑泄不止,則應服用訶子肉、豆蔻、白礬、半夏等藥物來收澀止瀉,嚴重者還可以添加牡蠣,可根據情況選擇使用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必須用陳皮來輔助,以免過於收澀而引起疼痛。
嚴重的情況下,可以灸天樞、氣海,這兩個穴位對於止瀉效果顯著。仲景先生說:下痢便膿血者,可用桃花湯治療。桃花湯適用於下焦病症,血虛且寒,單靠乾薑的溫熱和石脂的收澀止血效果不足,因此需要用粳米甘甜的性質引入腸胃,以達到止瀉的效果。
李氏,曰:滑痢不禁,甚則脫肛。血分,四物湯加參、朮、地榆、樗白皮;氣分,真人養臟湯、大斷下丸、靈砂蒼榆湯。
白話文:
李姓醫師說:「如果拉肚子止不住,甚至嚴重到直腸掉出來(即脫肛),就要從血液方面著手治療,可以使用四物湯加上人參和術(可能是某種草藥或植物)以及地榆和樗白皮來調理。如果是因為氣虛導致的拉肚子,可以用真人養臟湯、大斷下丸或是靈砂蒼榆湯進行治療。」
4. 論脫肛
東垣,云:一老僕脫肛日久,近復下痢,裡急後重,白多赤少,不任其苦。此非肉食膏粱者也,必多蔬食,或飲食不節,天氣已寒,衣蓋又薄,寒侵形體。不禁而腸頭脫下者,寒也,滑也。真氣不禁,形質不收,乃血脫也。此乃寒滑,氣泄不固,故形質下脫也。當以澀去其脫而除其滑,以大熱之劑除寒補陽,以補氣之藥升陽益氣,以微咸之味固氣上收,名之曰訶子皮散,一服減半,再服全愈。
戴,云:脫肛一證,最難為藥,熱則肛門閉,寒則肛門脫。內用磁石研末,每二錢,食前米飲調下,外用鐵鏽磨湯蕩洗。
白話文:
李杲說:有一個年老的僕人長期有脫肛問題,最近又有腹瀉症狀,排便時感到緊迫和疼痛,白色糞便比紅色糞便要多一些,他無法忍受這種痛苦。這不是因為吃太多肥膩的食物或是高脂肪食物造成的,而是可能吃了太多的蔬菜或者是飲食沒有規律,天氣已經很冷了,但是衣服穿得又很少,寒冷侵犯到身體導致不能承受,所以才會出現腸道脫垂的情況。這是因為寒邪入侵,使得正氣不足,造成形態上的脫落現象。應該使用止瀉的方法去除掉脫落的部分並消除滑利性,同時服用溫熱性的藥物來驅走寒邪、增強陽氣,以及服用能夠提升元氣的草藥來提高元氣,最後加入稍微帶點鹹味的食材來固定住元氣使其向上回收,這個方子叫做「訶黎勒皮散」,服用一次就能見效一半,再次服用就可以完全康復。 戴亨表示:脫肛是一種非常棘手的疾病,如果太過於燥熱就會使肛門關閉,但是如果太過於寒冷就容易引起肛門脫出。可以食用磁石粉,每次兩錢,在飯前用水送服;另外也可以使用鐵銹水清洗患處。
5. 論大孔開
世云痢、大便不禁,其大孔開如空洞不閉者,用蔥和花椒末搗爛,塞穀道中,並服酸澀固腸之劑收之,如御米殼、訶子皮之類是也,神效。
白話文:
古人認為,如果拉肚子嚴重到無法控制排泄物的情況下,可以使用蔥與花椒粉混合後搗碎,然後塞入肛門內,同時服用一些能夠使腸胃變得更為緊實的藥品來改善症狀。例如像罌粟殼或是訶黎勒等都是有效的藥材,效果非常神奇。
6. 論大孔痛
丹溪,云:痢久,大孔痛,亦有寒熱者,熟艾、黃蠟、訶子燒熏之。因熱流於下,檳榔、木香、黃芩、黃連,加炒乾姜。久下赤白,大孔痛不可忍,炒鹽熨之,又炙枳實熨之。
陳伯天性急,好酒色,奉養過厚,適有事多憂恐,患久瘧,寒熱無時,忽一日大發熱,大便所下,皆是積滯,極臭,大孔極痛,呻吟不絕,其孔陷下。予曰:此大虛也,脈皆弦大而浮。遂以瓦片令敲圓如銅錢狀,燒紅,投童子小便中,急取起令乾,以紙裹安痛處,其時寒,恐外寒乘虛而入也,以人參、當歸、陳皮作濃湯飲之,食淡味,至半月而安。
白話文:
丹溪所言:
丹溪先生說,如果痢疾久治不愈,肛門疼痛,並且伴有寒熱,可以用熟艾、黃蠟、訶子燒燻。這是因為熱氣下注肛門所致。如果痢疾久下,排出赤白便,肛門疼痛難忍,可以用炒鹽熱敷,也可以用炙枳實熱敷。
陳伯的病症:
陳伯天性急躁,喜歡喝酒和女色,平時飲食過於豐盛,近期又因為事情繁多而憂心忡忡,患上了久治不愈的瘧疾,寒熱交替無定時。有一天突然高燒,大便排出很多積滯物,臭氣熏天,肛門劇痛,呻吟不止,肛門還出現下陷。
醫生的診斷和治療:
我診斷他這是大虛之症,脈象弦大而浮。於是用瓦片敲打成銅錢狀,燒紅後放入童子尿中,迅速取出晾乾,用紙包好敷在疼痛處。當時天氣寒冷,擔心外寒乘虛而入,所以又用人參、當歸、陳皮熬成濃湯給他喝,並讓他吃清淡的食物。經過半個月,陳伯的病情終於痊癒。
趙氏,曰:仲景治法,大孔痛,一曰溫之,一曰清之。若久病身冷自汗、脈沉小,宜溫;暴病身熱,脈洪,宜清。
白話文:
趙某說:“張仲景治療的方法,在於處理身體的大穴位疼痛時有兩種方法,一是溫熱療法,二是清涼療法。如果長期患病導致全身發冷並出汗不止且脈象微弱,則應該採用溫熱療法;如果是突然發病並且發熱嚴重,脈搏跳動有力,則應使用清涼療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