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二十二·下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十二·下 (5)

1. 論白痢

東垣,云:大便後有白膿,或只便白膿,因勞倦氣虛,傷大腸也。以黃耆人參補之。如裡急頻見汙衣者,血虛也,更加當歸。如便白膿少有滑,頻見汙衣者,氣脫,加附子皮,甚則加御米殼。如氣澀者,只以甘藥補氣。當安臥不言,以養其氣。(氣澀忌御米殼,但服甘藥,安臥不言)

,云:白痢下如凍膠,或如鼻涕,此屬冷痢,宜先多飲除濕湯加木香一錢,吞感應丸,繼進理中湯。亦有下如魫(音審,魚子)色或如臘茶色者,亦宜用前白痢藥。白臘治後重白膿。

白話文:

【討論白色腹瀉】

東垣先生說:大便後出現白色濃稠物,或者只排出白色的濃稠物,這是由於過度勞累和氣虛導致的大腸受損。可以使用黃耆和人參來補充元氣。如果腹部緊迫感頻繁,甚至弄髒衣物,這是血液不足的現象,應加入當歸補血。若排泄物帶有少量滑液,且頻繁弄髒衣物,表示氣虛嚴重,需加入附子皮,情況更嚴重時,可加入御米殼。如果是氣滯不通的情況,只需服用甘草類藥物來補氣。應該安靜躺著,避免說話,以養護體內的氣。

戴先生提到:白色腹瀉,排出物質像冷凍的膠狀物或鼻涕,這種情況屬於冷痢,應先多喝去濕湯,再加入一錢木香,吞服感應丸,接著服用理中湯。也有排出物質像魫魚卵(音審,魚子)顏色或像臘茶色的情況,也適合使用前述的白色腹瀉治療法。白色臘茶能有效治療排便後的腹部緊迫感及白膿。

以上就是兩位古醫學家對於白色腹瀉的不同看法與治療建議。

2. 論冷熱痢

李氏,曰:冷熱不調,赤白各半,古姜墨丸。或乍溏乍澀,似痢非痢,古萸連丸。

白話文:

李氏表示:當身體的冷熱調節失衡,導致痢疾的分泌物赤白相間,這種情況下,可以使用古老的薑墨丸來治療。又或者,當你的情況是時而稀軟時而較硬,這種像是痢疾但又不盡然的情況,則適合使用古老的萸連丸來治療。

3. 論暑痢

準繩,云:感暑氣而成痢疾者,其人自汗發熱,面垢嘔逆,渴欲引飲,腹內攻刺,小便不通,痢血頻並,宜香薷飲加黃連一錢,佐以五苓散、益元散,白湯調服,不愈,則用蜜水調。感暑成痢,疼甚食不進,六和湯、藿香正氣散各半帖,名木香交加散。

白話文:

【討論關於夏季腹瀉】

根據古籍"準繩"所述,若是因感受夏季的炎熱氣候而導致的腹瀉疾病,患者會有自發性出汗、發燒、臉部油膩、噁心嘔吐、口渴想喝水、腹部劇烈疼痛、小便不順暢、頻繁的血痢等症狀,這種情況下,應服用香薷飲加上一錢的黃連,再輔以五苓散與益元散,用熱水調服。如果病情未見好轉,則可改用蜂蜜水調服。

若是由夏季熱氣引發的腹瀉,且疼痛非常劇烈,無法進食,則可以服用六和湯與藿香正氣散各半劑,此方稱為木香交加散。

4. 論秋痢

準繩,云:老人深秋患痢,發呃逆嘔者,黃柏炒燥研末,陳米飯為丸小豌豆大,每服三十丸,人參、白朮、茯苓三味濃煎湯下,連服三劑即愈,切不可下丁香等熱藥。治冷痢,腹中不能食,肉豆蔻去皮,醋麵裹煨熟搗末,粥飲下二錢匕。

世俗治夏中暑痢疾,用黃連香薷飲加甘草、芍藥、生薑神效者,蓋夏月之痢多屬於暑,潔古治處暑後秋冬間下痢,用厚朴丸大效者,蓋秋冬之痢多屬於寒,經所謂必先歲氣,毋伐天和者是也。(厚朴丸方見膈氣反胃門)

白話文:

【討論秋季腹瀉】

根據古籍《準繩》記載,對於老年人在深秋時節罹患腹瀉,並伴隨打嗝及嘔吐症狀的情況,可使用炒至乾燥的黃柏研磨成粉,再與陳年米飯混合製成如小豌豆大小的藥丸。每次服用三十粒,用人參、白朮、茯苓三種草藥濃煎成湯送服,連續服用三劑便能康復,切記不可服用丁香等性熱的藥物。

治療冷性腹瀉,若患者腹部虛弱無法進食,可將肉豆蔻去皮,裹上面粉和醋後烤熟,再搗碎成粉,用粥湯送服兩錢。

一般民間治療夏季因中暑引起的腹瀉,常用黃連香薷飲加上甘草、芍藥、生薑,效果非常顯著,因為夏季的腹瀉多半是由於暑熱所致。而張潔古在治療處暑後,即秋季至冬季之間的腹瀉,使用厚朴丸有極佳療效,因為秋冬的腹瀉多屬寒性。正如經典所言,應先考慮當年的季節氣候,避免違背自然規律。(厚朴丸的配方可參考膈氣反胃門)

5. 論濕痢

丹溪,云:痢如豆汁者,濕也。蓋脾胃為水穀之海,無物不受,常兼四臟,故有如五色之相染,當先通利,此迎而奪之之義。如虛宜審之。

李氏,曰:濕痢腹脹身重,下如豆汁,或赤黑混濁,危證也,當歸和血散、升陽除濕防風湯、升陽益胃湯、除濕湯、豬苓湯、戊己丸。

白話文:

丹溪先生說:如果痢疾的情況像是豆汁一般,這是由濕氣引起的。因為脾胃是消化水穀(飲食)的主要器官,幾乎所有物質都能被它們吸收與消化,而且通常會影響到其他四臟,所以可能呈現出像五色般的混雜症狀。治療時應先著重在通利上,這是預防並去除病根的道理。如果患者體虛,應詳細診斷。

李氏提到:濕痢引起腹部脹大,身體感到沉重,排泄物如豆汁般,或呈現赤黑混濁,這是危險的症狀。可以使用當歸和血散、升陽除濕防風湯、升陽益胃湯、除濕湯、豬苓湯、戊己丸等藥方來治療。

6. 論風痢

李氏,曰:風痢惡風,鼻塞身痛,色青或純下清水,古蒼防湯、神朮散。青色帶白者風寒,五積散。帶紅,胃風湯。青綠雜色,屬風火濕,及五色俱下者,乃脾胃食積,及四氣相併而作,古萸連丸救之。

白話文:

李氏說道,風痢這種病會讓人怕風,鼻子不通,身體疼痛,病人的臉色會發青,或是隻拉出清澈的水樣便便,對於這種情況,古代用蒼防湯和神朮散來治療。如果便便顏色是青色帶點白色,代表是風寒造成的,可以用五積散來治療。若是便便帶有紅色,則應使用胃風湯。而青綠色混雜的便便,代表是由風火濕三種病因共同導致的,至於便便呈現五顏六色的情況,通常是脾胃中有食物積滯,以及四季中的不同氣候因素相互作用所引起的,這種情況,古代使用萸連丸來救治。

7. 論寒痢

羅謙甫,云:至元乙亥,廉臺王千戶領兵鎮漣水,此地卑濕,因勞役過度,飲食失節,至秋深瘧痢並作,月餘不愈,飲食全減,形容羸瘦,時已仲冬,求治於予,具陳其由。診得脈弦細而微如蛛絲,身體沉重,手足寒逆,時復麻痹,皮膚痂疥,如㽲風之狀,無力以動,心腹痞悶,嘔逆不止。皆寒濕為病久淹,真氣衰弱,形氣不足,病氣亦不足,陰陽皆不足也。《針經》云:陰陽皆虛,針所不為,灸之所為。《內經》云:損者益之,勞者溫之。《十劑》云:補可去弱。先以理中湯加附子,溫養脾胃,散寒濕。澀可去脫,養臟湯加附子,固腸胃,止泄痢。仍灸諸穴,以併除之。經曰:腑會太倉。即中脘也,先灸五七壯,以溫養脾胃之氣,進美飲食。次灸氣海百壯,生髮元氣,滋榮百脈,充實肌肉。復灸足三里,胃之合也,三七壯,引陽氣下交陰分,亦助胃氣。後又灸陽輔二七壯,接續陽氣,令足脛溫暖,除清濕之邪。迨月餘,病退平復。

海藏,云:六脈沉緊,按之不鼓,膀胱勝小腸也。或瀉痢不止而腹脹,或純便赤血,或雜以血膿,小便不多而不渴,精神短少,或面白色脫,此失血之故也。或面黃氣短,此本氣損少之故也。小腸者,手太陽丙火也。膀胱者,足太陽壬水也。是壬水乘於小腸之位,小腸被壬所克而外走也。諸手經短而足經長,兼五行相剋論之,又足經來克手經。此火投於水,大寒水之證,宜溫之可安。其與《難經》一證寒熱相反,亦名曰小腸瀉。此名火投於水,變為寒證。又外傷足太陽膀胱經,左脈俱浮,表陽之候也,忽變為內寒,亦旺火投盛水,而屈丙就壬化,脈反不浮而微沉,此內病與外病俱有。此火投水例,非精於脈診者,孰能辨之。

白話文:

【討論寒冷性痢疾】

羅謙甫說,在至元乙亥年,廉臺王千戶率軍駐守漣水。此地環境濕冷,士兵們勞役過度,飲食節律紊亂,到了秋天,瘧疾和痢疾同時爆發,一個多月都未見好轉,飲食慾望大幅度降低,人形體消瘦,當時已是冬天,他向我求助,詳細描述了他的病情。診斷發現他的脈象細弱如同蜘蛛絲,全身乏力,手腳冰冷,偶爾會感到麻木,皮膚出現皮疹,像患有痳瘋病一般,全身無力,心腹部悶痛,持續嘔吐。這些都是因為長期受寒濕影響,導致真氣衰弱,形體氣血不足,病氣亦不足,屬於陰陽兩虛的情況。根據針灸經典的記載,陰陽兩虛的情況,針刺治療效果不佳,但灸療可以改善。《內經》也有提到,對於損耗的情況應予以滋補,疲憊的情況要溫暖調理。《十劑》也指出,補益可以消除虛弱。因此,首先使用理中湯加附子,溫養脾胃,散除寒濕。再用養臟湯加附子,鞏固腸胃,止住泄痢。並配合灸療,綜合治療。經典中提到,腑會在太倉,即中脘穴,先灸五到七次,溫養脾胃之氣,增進食慾。再灸氣海一百次,促進元氣生成,滋養全身脈絡,充實肌肉。再灸足三里穴,這是胃的合穴,灸二十一次,讓陽氣下達陰分,幫助胃氣。再灸陽輔穴十四次,連接陽氣,讓小腿溫暖,去除寒濕之邪。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,病情逐漸好轉,最終康復。

海藏說,六脈沉緊,按下去不會有跳動,這是膀胱勝過小腸的表現。有的患者持續瀉痢且腹部脹大,有的純粹排出血便,有的則是血膿混合,小便量少且不口渴,精神萎靡,面色蒼白,這都是失血所致。有的患者面色黃且氣短,這是自身氣血損失所致。小腸屬手太陽丙火,膀胱屬足太陽壬水,現在壬水壓制了小腸的位置,小腸被壬水剋制而往外跑。各手部經絡較短而足部經絡較長,再結合五行相剋理論,足部經絡來克手部經絡。這就是火投入水中,是極寒的水證,應當溫熱治療才能安然。這個病症與《難經》中的一個寒熱相反的病症相似,也被稱為小腸瀉。這個病症被命名為火投入水中,轉變為寒證。如果外傷影響到足太陽膀胱經,左側脈搏浮動,這通常是表面陽氣的徵兆,但突然轉為內寒,這也是因為旺盛的火氣投入盛水之中,丙火屈服於壬水,脈搏反而不是浮動而是微沉,這是內病與外病都有存在的情況。這種火投入水中的情況,如果不是精於脈診的人,很難辨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