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二十二·下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十二·下 (5)

1. 論白痢

東垣,云:大便後有白膿,或只便白膿,因勞倦氣虛,傷大腸也。以黃耆人參補之。如裡急頻見汙衣者,血虛也,更加當歸。如便白膿少有滑,頻見汙衣者,氣脫,加附子皮,甚則加御米殼。如氣澀者,只以甘藥補氣。當安臥不言,以養其氣。(氣澀忌御米殼,但服甘藥,安臥不言)

,云:白痢下如凍膠,或如鼻涕,此屬冷痢,宜先多飲除濕湯加木香一錢,吞感應丸,繼進理中湯。亦有下如魫(音審,魚子)色或如臘茶色者,亦宜用前白痢藥。白臘治後重白膿。

白話文:

東垣

說道:大便後出現白色膿液,或只排泄白色膿液,這是由於過度勞累導致氣虛,傷及大腸所致。可以用黃芪和人參來補益氣虛。如果出現裡急後重,經常弄髒衣物,則屬血虛,需要再加上當歸。如果排泄的白色膿液較少,但經常弄髒衣物,則說明氣虛脫陷,需要加附子皮,嚴重者可加御米殼。如果氣機澀滯,則只用甘味藥物補氣即可。患者應當安靜臥牀,不要說話,以養護氣機。(氣澀忌用御米殼,只服用甘味藥物,安靜臥牀,不要說話。)

說道:白痢下泄,如凍膠或鼻涕一樣,這是屬於寒性痢疾,應當先服用多量除濕湯,加入木香一錢,吞服感應丸,之後再服用理中湯。也有痢疾下泄如魚子或臘茶色者,也應該服用上述白痢藥物。白臘治後出現白色膿液。

2. 論冷熱痢

李氏,曰:冷熱不調,赤白各半,古姜墨丸。或乍溏乍澀,似痢非痢,古萸連丸。

白話文:

李先生說:如果身體的寒熱不平衡,出現紅色和白色的大便各佔一半的情況,可以使用古老的「姜墨丸」來治療。若大便時軟時硬,看似腹瀉但又不像腹瀉,則可服用古老的「萸連丸」。

3. 論暑痢

準繩,云:感暑氣而成痢疾者,其人自汗發熱,面垢嘔逆,渴欲引飲,腹內攻刺,小便不通,痢血頻並,宜香薷飲加黃連一錢,佐以五苓散、益元散,白湯調服,不愈,則用蜜水調。感暑成痢,疼甚食不進,六和湯、藿香正氣散各半帖,名木香交加散。

白話文:

準繩書中記載:因暑氣而導致痢疾的人,會出現自汗發熱、面色灰暗、嘔吐、口渴想喝水、腹痛如刺、小便不通、頻繁腹瀉帶血的症狀。應當使用香薷飲加黃連一錢,佐以五苓散和益元散,以白湯調服,若效果不佳,則可用蜜水調服。如果因暑氣引起的痢疾,疼痛難忍,吃不下東西,可以使用六和湯和藿香正氣散各半帖,合稱木香交加散。

4. 論秋痢

準繩,云:老人深秋患痢,發呃逆嘔者,黃柏炒燥研末,陳米飯為丸小豌豆大,每服三十丸,人參、白朮、茯苓三味濃煎湯下,連服三劑即愈,切不可下丁香等熱藥。治冷痢,腹中不能食,肉豆蔻去皮,醋麵裹煨熟搗末,粥飲下二錢匕。

世俗治夏中暑痢疾,用黃連香薷飲加甘草、芍藥、生薑神效者,蓋夏月之痢多屬於暑,潔古治處暑後秋冬間下痢,用厚朴丸大效者,蓋秋冬之痢多屬於寒,經所謂必先歲氣,毋伐天和者是也。(厚朴丸方見膈氣反胃門)

白話文:

老人家在深秋患上痢疾,並伴有呃逆嘔吐,可以用黃柏炒乾研磨成粉末,用陳米飯做成豌豆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三十丸,搭配人參、白朮、茯苓三味藥材濃煎的湯水服用,連續服用三劑即可痊癒,切記不可添加丁香等溫熱藥物。治療寒性痢疾,腹部無法進食,可以將肉豆蔻去皮,用醋麵包裹後煨熟搗成粉末,用粥水送服兩錢匕。

民間治療夏季中暑引起的痢疾,常使用黃連香薷飲加入甘草、芍藥、生薑,效果顯著,這是因為夏季痢疾多屬暑熱。而潔古治療處暑後秋冬間的痢疾,使用厚朴丸效果顯著,因為秋冬的痢疾多屬寒性,正如經書所言「必先歲氣,毋伐天和」。厚朴丸的配方可在膈氣反胃門中找到。

5. 論濕痢

丹溪,云:痢如豆汁者,濕也。蓋脾胃為水穀之海,無物不受,常兼四臟,故有如五色之相染,當先通利,此迎而奪之之義。如虛宜審之。

李氏,曰:濕痢腹脹身重,下如豆汁,或赤黑混濁,危證也,當歸和血散、升陽除濕防風湯、升陽益胃湯、除濕湯、豬苓湯、戊己丸。

白話文:

丹溪說,痢疾的排泄物像豆汁一樣,這是濕氣過盛。因為脾胃是水穀的匯集之處,什麼東西都能接受,而且經常與四臟相連,所以痢疾的顏色就像五色染過一樣,要先通利,這是迎而奪之的道理。不過,如果病人虛弱,就要謹慎治療。

李氏說,濕痢腹脹、身體沉重,排泄物像豆汁一樣,還可能是赤黑混濁,這是危症,需要用當歸和血散、升陽除濕防風湯、升陽益胃湯、除濕湯、豬苓湯、戊己丸等藥物治療。

6. 論風痢

李氏,曰:風痢惡風,鼻塞身痛,色青或純下清水,古蒼防湯、神朮散。青色帶白者風寒,五積散。帶紅,胃風湯。青綠雜色,屬風火濕,及五色俱下者,乃脾胃食積,及四氣相併而作,古萸連丸救之。

白話文:

李氏說:風痢患者容易受風寒,出現鼻塞、身痛,面色青白或只瀉清水,古方蒼防湯、神朮散可以治療。

如果青色帶白,屬於風寒,可以用五積散治療。

如果青色帶紅,屬於胃風,可以用胃風湯治療。

如果青色夾雜綠色,屬於風火濕,或是五色俱下,則屬於脾胃積食,以及四氣相併而造成的疾病,古方萸連丸可以救治。

7. 論寒痢

羅謙甫,云:至元乙亥,廉臺王千戶領兵鎮漣水,此地卑濕,因勞役過度,飲食失節,至秋深瘧痢並作,月餘不愈,飲食全減,形容羸瘦,時已仲冬,求治於予,具陳其由。診得脈弦細而微如蛛絲,身體沉重,手足寒逆,時復麻痹,皮膚痂疥,如㽲風之狀,無力以動,心腹痞悶,嘔逆不止。皆寒濕為病久淹,真氣衰弱,形氣不足,病氣亦不足,陰陽皆不足也。《針經》云:陰陽皆虛,針所不為,灸之所為。《內經》云:損者益之,勞者溫之。《十劑》云:補可去弱。先以理中湯加附子,溫養脾胃,散寒濕。澀可去脫,養臟湯加附子,固腸胃,止泄痢。仍灸諸穴,以併除之。經曰:腑會太倉。即中脘也,先灸五七壯,以溫養脾胃之氣,進美飲食。次灸氣海百壯,生髮元氣,滋榮百脈,充實肌肉。復灸足三里,胃之合也,三七壯,引陽氣下交陰分,亦助胃氣。後又灸陽輔二七壯,接續陽氣,令足脛溫暖,除清濕之邪。迨月餘,病退平復。

白話文:

羅謙甫說:至元乙亥年,廉臺王千戶率領軍隊駐守漣水。此地低窪潮濕,士兵因勞役過度,飲食不規律,到了深秋時節,瘧疾和痢疾同時發作,一個多月都未痊癒,食慾全無,身體消瘦,形狀如同枯槁。時值仲冬,病人前來求醫,詳細說明病情。

我診脈後發現脈象弦細,微弱如蛛絲,身體沉重,手足冰冷發麻,時常感到麻痺,皮膚粗糙,呈現如癬風般的狀態,無力行動,心腹脹悶,嘔吐不止。皆因寒濕侵襲,久病纏綿,導致真氣衰弱,形氣不足,病氣也衰敗,陰陽兩虛。

《針經》雲:「陰陽皆虛,針之所不為,灸之所為。」《內經》雲:「損者益之,勞者溫之。」《十劑》雲:「補可去弱。」

因此,我首先以理中湯加附子,溫養脾胃,散寒濕。澀可去脫,以養臟湯加附子,固護腸胃,止瀉痢。同時,我還用灸法治療,以徹底根除病症。經書中記載:「腑會太倉。」也就是中脘穴,我首先灸中脘穴五七壯,以溫養脾胃之氣,並讓病人食用美味的飲食。

接著,灸氣海穴百壯,以生髮元氣,滋養百脈,充實肌肉。再灸足三里穴,足三里是胃經的合穴,灸三七壯,引導陽氣下行,與陰分相交,也能助胃氣。最後,灸陽輔穴二七壯,接續陽氣,使足脛溫暖,驅除寒濕邪氣。

經過一個多月,病人的病情逐漸減輕,最終完全恢復健康。

海藏,云:六脈沉緊,按之不鼓,膀胱勝小腸也。或瀉痢不止而腹脹,或純便赤血,或雜以血膿,小便不多而不渴,精神短少,或面白色脫,此失血之故也。或面黃氣短,此本氣損少之故也。小腸者,手太陽丙火也。膀胱者,足太陽壬水也。是壬水乘於小腸之位,小腸被壬所克而外走也。諸手經短而足經長,兼五行相剋論之,又足經來克手經。此火投於水,大寒水之證,宜溫之可安。其與《難經》一證寒熱相反,亦名曰小腸瀉。此名火投於水,變為寒證。又外傷足太陽膀胱經,左脈俱浮,表陽之候也,忽變為內寒,亦旺火投盛水,而屈丙就壬化,脈反不浮而微沉,此內病與外病俱有。此火投水例,非精於脈診者,孰能辨之。

白話文:

《海藏》說

六脈沉緊,按之不鼓,表示膀胱氣盛勝過小腸。

患者可能出現以下症狀:

  • 瀉痢不止,腹脹。
  • 純便赤血,或夾雜血膿。
  • 小便不多,不渴。
  • 精神短少。
  • 面色蒼白,脫髮。

這些都是失血所致。

也可能出現:

  • 面色發黃,氣短。

這是本氣受損,元氣不足的表現。

小腸屬手太陽丙火,膀胱屬足太陽壬水。壬水剋制小腸,所以小腸受到壬水剋制而外走,導致上述症狀。

手經較短,足經較長,加上五行相剋的道理,足經克手經。

就像火投入水中,變成寒水之證,需要溫陽才能安穩。

此症與《難經》中所述寒熱相反的證候相同,也稱為小腸瀉。

這就如同火投於水,變成寒證一樣。

此外,外傷足太陽膀胱經,左脈俱浮,屬於表陽的症狀。但如果突然變為內寒,就像旺火投入盛水,丙火屈服於壬水,脈象就從浮脈變為微沉脈。這說明內病和外病都有可能導致這種變化。

火投於水的病理變化,非精通脈診者,難以辨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