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二十二·下 (2)
卷二十二·下 (2)
1. 論痢疾標本乃氣血心肺之病傳於腸胃
準繩,曰:滯下古以赤為熱,白為冷,至劉河間、李東垣始非之。劉謂諸痢皆由乎熱,而以赤屬之心火,黃屬之脾土,白屬之肺金,青屬肝木,黑乃熱之極而反兼腎水之化。其諸瀉利皆兼於濕,濕主於痞,以致怫鬱,氣不得宣通,濕熱甚於腸胃之中,因以成腸胃之燥,故里急後重,小便赤澀。謂治諸痢,莫若以辛苦寒藥而治,或微加辛熱佐之。辛能開鬱,苦能燥濕,寒能勝熱,使氣宣平而已。行血則便血自愈,調氣則後重自除。李從脾胃病者而論則曰:上逆於肺為白,下傳於陰為赤。《衛生寶鑑》因謂:太陰主瀉,傳於少陰為痢。由泄亡津液而火就燥,腎惡燥,居下焦血分也,其受邪者,故便膿血。然亦赤黃為熱,青白為寒。丹溪謂滯下因火熱下迫,而致裡急後重,用劉氏之治濕熱,李氏之保脾土,更復一一較量氣血虛實以施治。三家皆發前代之未發,而舉其要也。予嘗因是而研究之。自其五色分五臟者言,則可見濕熱之中,具有五邪之相挾。自其上逆,傳氣血者言,則可見五臟六腑十二經脈之氣血,諸邪皆得傷之,而為痢之赤白本。自其濕熱為病者言,則可見由來致成濕熱之故非一端。自其分痢有虛實者言,則可見凡在痢病者中所有之證,如煩躁者咽乾,舌黑者噦噫,後重者,腹痛者,脹滿者,腳痛腫弱之類,悉有虛實之殊。是故予於痢證,直斷之種種為邪入胃,以成濕熱,經絡受傷,其氣傷則病於肺,血傷則傳於心。心肺者氣血之主也,氣血所行之方既病,安得不歸所主之臟乎?而大小腸者,心肺之合也,出納水穀,糟粕轉輸之官。胃乃大小腸之總司,又是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稟氣之海,苟有內外之邪,凡損傷於經臟者,或移其邪入胃,胃屬土濕之化,胃受邪則濕氣不化,怫鬱而成濕熱矣。或心肺移氣血之病,傳之於合,大腸獨受其病,則氣凝注而成白痢。小腸獨受其病,則血凝注而成赤痢。大小腸通受其病,則赤白相混而下。胃之濕熱淫於大小腸者,亦如之,其色兼黃。若色之黑者有二,如色之焦黑,此極熱兼水化之黑也。如黑之光若漆者,此瘀血也。或曰:治利從腸胃,世人所守之法也。今乃復求其初感之邪,與初受之經,將何為哉?曰:病在腸胃者,是其標也;所感之邪與初受之經者,是其本也。且《內經》於治標本,各有所宜施之先後。況所傳變之法,又與傷寒表裡無異,何可不求之乎。豈止此而已,至若腸胃自感而病,亦當以邪正分,或正氣先虛而受邪,或因邪而致虛,則以先者為本,後者為標。與夫積之新舊亦如之,舊積者,停食結痰所化之積也。新積者,舊積去後而氣血復郁所生者也。舊積當先下之,新積則不宜下,其故何哉?蓋腸胃之腐熟水穀,轉輸糟粕者,皆榮衛灑陳六腑之功。今腸胃有邪,則榮衛運行至此,其機為之阻,不能施化,故衛氣鬱而不舒,榮血泣而不行,於是飲食結痰停於胃,糟粕留於腸,與所鬱氣泣血之積相挾,成滯下病矣。如是者必當下之,以通壅塞,利榮衛之行。至於升降仍不行,衛氣復郁,榮血復泣,又成新積,故病如初。若是者不必求邪以治,但理衛氣以開通腠理,和榮血以調順陰陽。陰陽調,腠理開,則升降之道行,其積不治而自消矣。然而舊積亦有不可下者,先因榮衛之虛不能轉輸其食積,必當先補榮衛,資腸胃之真氣充溢,然後下之,庶無失矣。予數見俗方,惟守十數方治利,不過攻之、澀之而已矣。安知攻病之藥,皆是耗氣損血之劑,用之不已,甚至於氣散血亡,五臟空虛,精憊神去而死。其固澀之,又皆足以增其氣鬱血泣之病,轉生腹脹,下為足腫,上為喘呼,諸疾作焉。世人之法,何足守乎。
白話文:
根據古籍,痢疾中的紅色被認為是熱症,白色則是寒症。然而,劉河間和李東垣對此提出不同看法。劉河間認為所有痢疾都源於熱,他將不同顏色的痢疾歸咎於不同的臟器:紅色來自心火,黃色代表脾土,白色是肺金,青色是肝木,黑色是極度的熱加上腎水的影響。各種瀉利都與濕氣有關,濕氣會導致痞悶,進而阻礙氣的流通。濕熱在腸胃中積聚,使腸胃變得乾燥,導致排便困難,小便呈現赤澀。劉河間認為治療痢疾,應使用辛苦寒藥,偶爾加入一些辛熱藥材。辛能開解鬱悶,苦能燥濕,寒能抵擋熱,讓氣流恢復平衡。只要處理好血,血痢就會痊癒;調整氣,排便困難就能消除。
李東垣則從脾胃的角度分析,認為上逆於肺會導致白色痢疾,下傳於陰則是紅色痢疾。《衛生寶鑑》進一步指出,太陰掌管瀉利,傳至少陰則成為痢疾。由於瀉利導致體內津液流失,使得火勢更加燥熱。腎臟不喜燥,位於下焦的血分,因此,當邪氣侵襲,就會出現膿血。然而,紅黃色表示熱症,青白色則代表寒症。丹溪認為痢疾是由火熱下壓引起的,導致排便困難。他採用了劉河間治療濕熱的方法,以及李東垣保護脾胃的策略,同時考慮了氣血的虛實來進行治療。
三家學說都揭示了前代未發掘的知識,抓住了痢疾的關鍵。我曾深入研究這些理論。從五色代表五臟的角度看,可以看出濕熱中夾雜著五種邪氣。從上逆和傳導氣血的角度看,可以理解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的氣血,都可能受到各種邪氣的傷害,導致痢疾的紅白特徵。從濕熱病變的角度看,可以發現導致濕熱的原因不止一個。從虛實分類痢疾的角度看,可以看到痢疾患者的所有症狀,如煩躁、咽喉乾燥、舌頭黑、呃逆、排便困難、腹痛、脹滿、腳痛腫弱等,都有虛實之別。
因此,對於痢疾,我認為是由邪氣進入胃部,形成濕熱,傷害經絡。氣受傷害,疾病會影響肺;血受傷害,會傳至心臟。心肺是氣血的主宰,一旦氣血的運行受阻,怎能不影響主宰的臟器呢?大小腸與心肺相合,負責消化吸收和排泄食物殘渣。胃是大小腸的總司令,也是五臟六腑十二經脈汲取氣息的源泉。如果內外邪氣傷害了經絡和臟器,可能會將邪氣引至胃部。胃屬於土濕之氣,一旦受邪,濕氣就無法正常運行,鬱結成濕熱。或者心肺的氣血疾病傳至大小腸,大腸單獨受影響時,氣會凝結形成白色痢疾;小腸單獨受影響時,血會凝結形成紅色痢疾;大小腸都受影響時,紅白痢疾會混合而出。胃部的濕熱影響大小腸時,同樣會出現黃色痢疾。黑色痢疾有兩種情況,一種是焦黑,這是極度熱氣加上水化作用的結果;另一種是像油漆般光滑的黑色,這是瘀血的表現。
有人說,治療痢疾應該從腸胃入手,這是人們普遍遵循的方法。現在卻要追溯最初的邪氣和最先受影響的經絡,這是為什麼呢?回答是:腸胃的問題只是疾病的表面現象;最初的邪氣和受影響的經絡纔是根本。《內經》在治療標本時,強調了先後次序的重要性。況且,痢疾的傳播方式與傷寒的表裡傳染無異,怎麼能不去探尋呢?不僅如此,如果腸胃自發感染疾病,也應區分邪氣和正氣。有的是正氣先虛弱再受邪氣影響,有的是邪氣導致正氣虛弱。在這種情況下,前者是根本,後者是表面。對於新舊積滯的區分也是如此。舊積滯是食物積累和痰結所形成的,新積滯則是在舊積滯消除後,氣血鬱結再生的。應先清除舊積滯,而新積滯則不宜清除,這是為什麼呢?因為腸胃負責消化食物和排泄廢物,這是營養和衛氣循環六腑的功能。如果腸胃有邪氣,營養和衛氣在運行至此處時會受阻,無法正常發揮功能。因此,衛氣鬱悶不舒,營血凝滯不流。飲食和痰結在胃中積累,廢物在腸道中停留,與鬱結的氣和凝滯的血結合,形成痢疾。這種情況下,必須進行清腸,以疏通堵塞,促進營養和衛氣的流通。然而,如果升降功能仍然不暢,衛氣再次鬱悶,營血再次凝滯,就會形成新的積滯,病情也會再次出現。對於這種情況,不需要專門針對邪氣治療,而是通過調節衛氣,開通腠理,調和營血,調節陰陽。當陰陽平衡,腠理開放,升降功能就會恢復,積滯自然消失。
然而,有些舊積滯是不能清除的。如果營養和衛氣先虛弱,無法正常消化食物積累,應先補充營養和衛氣,使腸胃的真正氣息充足,然後再進行清腸,這樣纔不會造成不良後果。我多次見到民間的治療方法,僅限於幾種常規的痢疾治療方案,通常只是攻伐或收斂。他們不知道攻伐疾病的藥物都是耗氣損血的,長期使用會導致氣血衰竭,五臟空虛,精力枯竭,精神離去,最終死亡。而那些收斂的療法,往往會加重氣鬱血滯的情況,導致腹脹,下肢浮腫,上氣喘息,各種疾病接踵而至。這樣的民間療法,真的值得我們信賴嗎?
2. 論熱藥治痢之誤
原病式,云:或曰:白痢既為熱病,何故服辛熱之藥亦有愈者耶。蓋辛熱之藥,能開發腸胃鬱結,使氣液宣通,流濕潤燥,氣和而已。蓋病微者可愈,甚者鬱結不開,其病轉加而死矣。凡治熱甚吐瀉亦然。夫治諸痢者,莫若以辛苦寒藥治,或微加辛熱佐之則可。蓋辛能發散,開通鬱結。苦能燥濕,寒能勝熱,使氣宣平而已,如錢氏香連丸之類是也。故治諸痢者,黃連、黃柏為君,以其至苦大寒,正主濕熱之病,乃若世傳辛熱金石毒藥,治諸吐瀉下痢,或有愈者,以其善開鬱結故也。然雖亦有驗者,或不中效,反更加害。
白話文:
在《原病式》中提到,有人問:既然白痢被視為一種熱病,為什麼服用辛熱的藥物也會有痊癒的情況呢?這主要是因為辛熱的藥物可以幫助腸胃解除鬱結,使體內的氣液得以宣通,達到濕氣流通,燥氣潤滑的效果,只要氣血平衡,病就會好。然而,這種方法只對病情較輕的人有效,對於病情嚴重者,如果腸胃的鬱結未能解除,病情反而會加重,最終導致死亡。對於治療嚴重的嘔吐和腹瀉也是同樣的道理。
對於各種痢疾的治療,最好的方式是以辛苦寒的藥物來治療,或者稍微添加一些辛熱的藥物作為輔助。這是因為辛味的藥物可以促進氣血的發散,解除鬱結;苦味的藥物可以去除濕氣,寒性的藥物可以抑制熱氣,使體內的氣血達到平衡。例如,像錢氏香連丸這一類的藥物就是很好的選擇。因此,在治療各種痢疾時,黃連和黃柏是最主要的藥物,因為它們極苦且性寒,正好可以針對濕熱型的疾病。雖然民間傳說使用辛熱的金石毒藥來治療嘔吐、腹瀉和痢疾可能會有療效,因為這些藥物可以有效地解除鬱結。但即便有些情況下見效,卻也可能因為效果不顯著,反而造成更大的傷害。
3. 論治痢通因通用之法
子和,云:夫下利膿血,腹痛不止,可用調胃承氣湯加薑、棗煎,更下臟連丸,瀉訖以五苓益元調下。又一男子瀉痢不止如傾,不敢冷坐,諸醫皆以為寒,治延十載,兩手寸脈皆滑。余不以為寒,所以寒者,水也。以茶調散湧寒水五七升。又以無憂散瀉積水數十行,乃通因通用之法也。次以淡劑利水道。
劉宗厚曰:按此用吐下以治利,本《內經》通用之說,使腸胃虛滑者,其可下乎!中氣虛弱者,其可吐乎!今云可下者,謂有積滯在腸胃,壅塞不通者也。可吐者,謂有痰飲在膈上不能降,以致大腸不能收斂者也。
白話文:
子和說,對於下痢伴有膿血,腹部疼痛持續不止的情況,可以使用調胃承氣湯,加入薑和棗一起煎煮服用,之後再服用臟連丸,排便結束後再以五苓散和元調散調理。
有一個男子,他的瀉痢情況嚴重到像是倒水一般,甚至不敢坐在涼的地方,許多醫生都認為他是因為受寒,這種病情拖延了十年,他的兩手脈象都呈現滑脈。但我並不認為他是因為受寒,之所以會有這種情況,是因為體內水分過多。我讓他用茶調散排出體內的寒水約五到七升,再用無憂散排出體內積水數十次,這就是所謂的通因通用的治療方法。接著,再以清淡的藥物來利尿。
劉宗厚說,按照這種用催吐和瀉下的方法來治療瀉痢,本來就是《內經》中提到的通用治療理論。但如果是腸胃虛弱滑脫的人,能進行瀉下嗎?如果中氣虛弱的人,能進行催吐嗎?這裡所說的可以進行瀉下的,是指腸胃中有積滯物,導致腸胃阻塞不通的情況。可以進行催吐的,是指有痰飲在膈膜以上,無法下降,導致大腸無法正常收斂的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