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一百零七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百零七 (2)

1. 治牙疼痛方

上搗羅為散,於乳缽中研細,塗貼齦,粗渣以水二鍾、藥五錢煎七分,去渣,熱漱冷吐。秋冬牙痛,煎服解散,最妙。

地黃散,治風熱攻注,陽明牙痛,齦腫或出血宣露。

生地黃(一錢半,姜酒炒),防風,細辛,薄荷葉,地骨皮,藁本(各一錢),芮草葉,當歸,荊芥穗(各半錢)

上為粗末,作一服,水煎,去渣,微熱漱口,冷吐之,煎服尤妙。

細辛散,治上爿牙痛,屬足少陰腎虛熱。

細辛(二兩),升麻,黃連,防己(各一兩),蔓荊子,牛蒡子,白芷(各一兩半),黃柏,知母(各七錢),薄荷(五錢)

上為末,薄荷湯調服,及擦牙齦,或煎服亦可。

白芷湯,治下爿牙疼,屬手陽明虛熱有風。

防風,荊芥,連翹,白芷,薄荷,赤芍藥,石膏(炙,煨),升麻(倍)

上為細末,薄荷湯調服,及擦牙齦,或煎服亦可。

地骨皮散,治牙齒虛熱,氣毒攻衝,齦肉腫痛,口舌生瘡,此藥如神。

柴胡(四錢),地骨皮(三錢),薄荷(二錢)

上㕮咀作一服,水煎,去渣,熱漱冷吐,煎服愈好。

消風定痛散,治牙齒疼痛,風熱攻注,齦肉腫悶。

荊芥(四錢),白芷,防風,細辛,升麻,川芎,全蠍(各二錢),朴硝,青黛(各八分),膽礬(二分)

上為末,每用一字,蘸藥擦於牙上,噙半時,有津吐出。

青龍散,治陽明經風熱,齒齦腫痛。

香白芷,川芎,盆硝,細辛(各半兩),青黛(三錢),薄荷葉(二錢)

上為末,以指蘸藥,擦牙腫處,吐津,誤咽不妨。

一方,治胃經風熱,牙疼甚效。

軟石膏(一兩,火煨紅,入淡酒中,淬過為末,出火毒),防風,荊芥,細辛,白芷(各五分)

上為末,隨時用之。

一方,治陽明熱而牙痛。

大黃,香附(各燒灰,存性),青鹽(少許)

上為末,不時擦牙上。

羊骨散,治腎虛胃熱,及風熱牙疼,或因怒發疼者。

羊脛骨(燒灰,存性,四西),升麻,生地黃(各五錢,姜酒炒),黃連(一錢),梧桐木律(三錢),龍膽草(少許),石膏(五錢)

上為末,擦牙,用水漱去,極妙。或以寒水石代石膏,亦可。

當歸龍膽散,治寒熱牙疼。

升麻,麻黃,龍膽草,黃連,草豆蔻(各一錢),當歸,生地黃(姜酒炒),白芷,羊脛骨(燒灰,各五分)

上為細末,擦之。

益智木律散,治寒熱牙疼。

草豆蔻(一錢二分),升麻(一錢半),益智仁,歸身,熟地黃,羊脛骨灰(各五分),黃連(四分),木律(二分)

上為細末,擦之。如寒牙疼,不用木律。

草豆蔻散,治寒多熱少,牙齒疼痛。

草豆蔻(一錢二分),黃連,升麻(各一錢半),歸身(七分),羊脛骨灰,熟地黃(各五分),防風,細辛葉(各二分)

白話文:

治牙疼痛方
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塗抹在牙齦上。粗渣用兩杯水煎煮五錢藥材至七分,去渣後,趁熱漱口,再將冷水吐出。秋冬牙痛,煎煮服用藥粉效果最佳。

地黃散:治療風熱侵犯,陽明經牙痛,牙齦腫脹或出血。

將生地黃(姜酒炒,一錢半)、防風、細辛、薄荷葉、地骨皮、藁本(各一錢)、芮草葉、當歸、荊芥穗(各半錢)研磨成粗末,製成一劑,水煎,去渣,溫熱漱口,再用冷水吐出,煎煮服用效果更佳。

細辛散:治療上排牙痛,因足少陰腎經虛熱引起。

將細辛(二兩)、升麻、黃連、防己(各一兩)、蔓荊子、牛蒡子、白芷(各一兩半)、黃柏、知母(各七錢)、薄荷(五錢)研磨成粉末,用薄荷水調服,並塗抹牙齦,或煎煮服用皆可。

白芷湯:治療下排牙痛,因手陽明經虛熱夾風引起。

將防風、荊芥、連翹、白芷、薄荷、赤芍藥、石膏(炙、煨)、升麻(加倍)研磨成細末,用薄荷水調服,並塗抹牙齦,或煎煮服用皆可。

地骨皮散:治療牙齒虛熱,邪氣侵犯,牙齦腫痛,口舌生瘡,療效顯著。

將柴胡(四錢)、地骨皮(三錢)、薄荷(二錢)研磨成粗末,製成一劑,水煎,去渣,趁熱漱口,再用冷水吐出,煎煮服用效果更佳。

消風定痛散:治療牙齒疼痛,風熱侵犯,牙齦腫脹。

將荊芥(四錢)、白芷、防風、細辛、升麻、川芎、全蠍(各二錢)、朴硝、青黛(各八分)、膽礬(二分)研磨成粉末,每次取少許,蘸藥塗抹在患牙上,含漱半小時,吐出唾液。

青龍散:治療陽明經風熱,齒齦腫痛。

將香白芷、川芎、盆硝、細辛(各半兩)、青黛(三錢)、薄荷葉(二錢)研磨成粉末,用手指蘸藥塗抹在腫脹處,吐出唾液,誤吞無妨。

一方(治胃經風熱牙痛):

將軟石膏(一兩,火煨紅,放入淡酒中淬火後研磨成粉,去除火毒)、防風、荊芥、細辛、白芷(各五分)研磨成粉末,隨時使用。

一方(治陽明經熱牙痛):

將大黃、香附(各燒成灰,保留藥性)、青鹽(少許)研磨成粉末,隨時塗抹在患牙上。

羊骨散:治療腎虛胃熱及風熱牙痛,或因發怒引起的牙痛。

將羊脛骨(燒成灰,保留藥性,四錢)、升麻、生地黃(姜酒炒,各五錢)、黃連(一錢)、梧桐木律(三錢)、龍膽草(少許)、石膏(五錢)研磨成粉末,塗抹在患牙上,用水漱口,效果極佳。也可使用寒水石代替石膏。

當歸龍膽散:治療寒熱交加引起的牙痛。

將升麻、麻黃、龍膽草、黃連、草豆蔻(各一錢)、當歸、生地黃(姜酒炒)、白芷、羊脛骨(燒成灰,各五分)研磨成細末,塗抹患處。

益智木律散:治療寒熱交加引起的牙痛。

將草豆蔻(一錢二分)、升麻(一錢半)、益智仁、歸身、熟地黃、羊脛骨灰(各五分)、黃連(四分)、木律(二分)研磨成細末,塗抹患處。如為寒性牙痛,則不用木律。

草豆蔻散:治療寒多熱少的牙痛。

將草豆蔻(一錢二分)、黃連、升麻(各一錢半)、歸身(七分)、羊脛骨灰、熟地黃(各五分)、防風、細辛葉(各二分)研磨成粉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