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一百零六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百零六 (6)

1. 治喉痹方

熊膽(一分),雄黃(一錢),青鹽(五分),薄荷葉(五錢),硼砂(一錢),膽礬(少許)

上為細末,煉化白砂糖為丸如雞頭子,臥時舌壓一丸,自化入喉,神效。

冰梅丸,治喉風腫痛如神,十八種皆效。

天南星(鮮者,二十五個,切片),大半夏(五十個,切片),皂角,白礬,食鹽,防風,朴硝(各四兩),桔梗(二兩)

上用落熟梅子百個,先將鹽以水浸化,然後將各藥研碎,入水拌勻,以梅子入藥水中,浸過三指為度,曬至水乾,以瓷罐收貯密封,如霜起最妙。用時以薄綿裹定,噙口中,令津液徐徐嚥下,痰出自愈。

碧玉丸,治心肺積熱上攻,咽喉腫痛閉塞,水漿不下,或生瘡癤,重舌木舌,並宜服之。

青黛,盆硝,蒲黃,甘草(各一兩)

上為末,用砂糖為丸,每兩作五十丸,每一丸噙化,或用干藥末撒咽膈內亦好。

麝香硃砂丸,治咽喉腫閉或生瘡,或舌根腫痛。

馬牙硝(七錢),鉛白霜,龍腦,硼砂(各三錢),寒水石(六兩),麝香(二錢),硃砂(一兩半)

上研極細末,用甘草十兩,熬成膏和丸,如桐子大,硃砂為衣,每含一二丸。

雞蘇餅,清上焦,潤咽膈,生津液,化痰降火,止咳嗽。

雞蘇葉,硼砂(各五錢),白葛粉(一兩),烏梅肉(二兩五錢),真檀香(二錢),柿霜(四錢),白冰糖(八兩)

上為極細末,入好冰片一分五釐研為末,旋和入煉蜜搜和,稍帶硬些,印成餅如櫻桃大,每服一餅,噙化。

青龍膽,治咽喉閉塞腫痛,並單雙乳蛾,大有神效。

用好鴨嘴膽礬,盛於青魚膽內,陰乾為末,吹入喉中,加熊膽、牛黃、梅花冰片各三分,甚妙。

救急方,治喉風,口噤不語,死在須臾。

膽礬(五分,半生半枯),熊膽,木香(各三分)

上研細末,用番木鱉,井水調和,以雞翎蘸掃患處,如勢急口噤,以箸啟之,用藥掃下即消。

喉痹方,並治口瘡牙疳,喉痹牙關緊急,神效。

火硝(五錢),硼砂(二錢半),蒲黃(一錢),孩兒茶(二錢二分半),片腦(一分半)

上為細末,用筆管撥開,蘆管吹入,大吐其痰,不過數次,立愈。

神效散,治喉痹語聲不出。

荊芥,蓖麻肉(各等分)

上為末,蜜丸皂子大,含化。

馬鞭草散,治患喉痹,咽腫連頰,吐,氣數者。

馬鞭草搗取自然汁,每服咽一合許。又有用馬銜鐵煮汁服,亦妙。

一方,治喉痹。

用射干,即扁竹根也,旋取新者,不拘多少,擂爛取汁吞下,或動大府即解,或用釅(音驗,酒醋味厚也)醋同研取汁,噙引出涎,更妙。

一方,用射干切,一片,嚥下。

又一方,取蠐螬蟲汁,點在喉中,下咽即開。

一方,用青艾葉一握,用醋同搗,敷痹處,冬用乾者。

白話文:

治喉痹方

**熊膽丸:**用熊膽、雄黃、青鹽、薄荷葉、硼砂、膽礬製成小丸,睡前含化一丸於舌下,療效顯著。

**冰梅丸:**專治喉嚨腫痛,十八種喉症皆有效。以天南星、半夏、皂角、白礬、食鹽、防風、朴硝、桔梗及熟梅子製成,將藥材研碎後浸泡在鹽水中,曬乾後儲存。使用時以薄棉布包裹,含於口中,慢慢嚥下唾液,即可化痰止痛。

**碧玉丸:**治療心肺積熱引起的咽喉腫痛、吞嚥困難、口瘡等症狀,以及舌頭腫脹。用青黛、盆硝、蒲黃、甘草製成小丸,含化或將藥粉撒於咽喉處。

**麝香硃砂丸:**治療咽喉腫痛、生瘡或舌根腫痛。用馬牙硝、鉛白霜、龍腦、硼砂、寒水石、麝香、硃砂製成小丸,以甘草膏為賦形劑,硃砂為外衣。每次含化一至二丸。

**雞蘇餅:**清熱潤喉,生津化痰,止咳。用雞蘇葉、硼砂、白葛粉、烏梅肉、檀香、柿霜、冰糖及冰片製成餅,每次含化一餅。

**青龍膽:**治療咽喉腫痛閉塞,以及單雙側扁桃體炎,療效顯著。用鴨嘴膽礬裝入青魚膽中陰乾研末,吹入喉中,再加入熊膽、牛黃、梅花冰片,效果更佳。

**救急方:**緊急治療喉風,口不能言的危急情況。用膽礬、熊膽、木香研末,用番木鱉與井水調和,以雞毛蘸藥塗抹患處。若患者口噤,可用筷子撐開,再塗藥。

**喉痹方:**治療口瘡、牙疳、喉嚨腫痛等症狀。用火硝、硼砂、蒲黃、孩兒茶、冰片研末,用筆管或蘆管吹入喉中,即可引出痰液,療效迅速。

**神效散:**治療喉嚨腫痛,聲音嘶啞。用荊芥、蓖麻子研末,加蜜製成丸劑,含化。

**馬鞭草散:**治療咽喉腫痛,並伴有發熱、咳嗽等症狀。取馬鞭草汁服用,或用馬銜鐵煮水服用。

**射干方:**治療喉痹,用新鮮射干根搗爛取汁吞服,或用濃醋同研取汁含漱。

**其他方法:**直接吞服一片切好的射干,或用蠐螬蟲汁點入喉嚨,或用青艾葉搗碎後敷於患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