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一百零六 (3)
卷一百零六 (3)
1. 治喉痹方
黃芩(四錢),甘草(一錢二分半),荊芥穗(一錢),薄荷葉(五分)
上㕮咀,水煎,去渣,熱漱冷吐,不拘時。
通關飲,治喉痹腫痛不能語言者,但可進藥,無不愈,此從治之法也。
人參,白朮,茯苓(各一錢),甘草(炙,一錢半),桔梗(二錢),防風(七分),荊芥,薄荷,乾薑(炮,各五分)
上銼作一服,水煎,徐徐與之。急危痹甚者,加附子五分。
絳雪散,治咽喉腫痛,咽物妨礙,及口舌生瘡。
龍腦(二分),硼砂(三錢),硃砂(二錢),馬牙硝,寒水石(各五錢)
上研勻,每用一字,撒於舌上,津咽之,或吹入喉中亦可。
碧玉散
朴硝(明淨者,一兩),雄黃(明亮者,二錢),青黛,甘草(各一錢),薄荷(一錢半)
上為末,和勻,瓷器內盛貯,臨病量多少,取出用竹筒吹入喉中,輕者立效。重者用真珠草,即五爪龍,取其根搗汁,入米醋少許,入碧玉散,漱出痰涎自解。牙關緊者,用地白根即馬藍頭取根洗淨,搗汁,入米醋少許,滴鼻孔中,牙關自開。如痰壅,咽喉乾涸,以此汁探之,此草取痰至速。
五香散,治咽喉腫痛,毒氣結塞不通。
木香,沉香,雞舌香,熏陸香(各一兩),麝香(另研,三分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水一盞煎五分,不拘時服。
如聖勝金錠子,治咽喉急閉,腮頷腫痛,並單乳蛾結喉,重舌木舌。
硫黃(細研,一兩半),川芎(一兩),臘茶,薄荷葉(各半兩),貫眾(二兩),硝石(研,四兩),荊芥(二兩)
上為末,生蔥汁攪和為錠,每服先用新汲水灌漱,次嚼生薄荷五七葉,卻用藥一錠同嚼極爛,井水嚥下,甚者連進三服,並以一錠安患處,其病隨藥便消。
金鑰匙,治一切風熱,咽喉閉塞,神效。
朴硝(一兩),雄黃(五錢),大黃(一錢)
上為末,吹入喉中。
金鑰匙,治喉閉喉風,痰涎壅塞。
焰硝(一兩五錢),硼砂(五錢),雄黃(二錢),白殭蠶(二錢五分),腦子(一字)
上各為末,以竹管吹患處,痰涎即出。如痰雖出,咽喉不利,急針刺患處,以去惡血。
金鑰匙
硃砂(三分二釐),硼砂(一分二釐),枯礬,膽礬(各一分六釐),熊膽,焰硝,片腦(各一分),麝香(少許)
上為細末,竹筒吹入喉中。
金鑰匙,治咽喉腫塞。
雄黃(研末,半分),巴豆(一粒,去油)
上作一服,用生薑自然汁調灌下,或吐或利皆愈。一方細研,每遇急患不可針藥者,用酒瓶裝灰至瓶嘴下,裝火一炷藥,候煙起,將瓶嘴入一旁鼻中,以紙覆瓶口熏之,愈。
如聖散,治咽喉一切急患不得開。
雄黃,藜蘆,元參,白殭蠶(炒),白礬(生用,各二錢),乳香(一字)
白話文:
治喉痹方
黃芩甘草薄荷湯: 黃芩四錢,甘草一錢二分半,荊芥穗一錢,薄荷葉五分。水煎,去渣,熱漱冷吐,不拘時服用。此方名為通關飲,治療喉嚨腫痛到無法說話的症狀,只要能服藥,都能痊癒,這是治本的方法。
人參白朮湯: 人參、白朮、茯苓各一錢,甘草(炙)一錢半,桔梗二錢,防風七分,荊芥、薄荷、乾薑(炮)各五分。水煎服。病情緊急,症狀嚴重者,可加附子五分。
絳雪散: 龍腦二分,硼砂三錢,硃砂二錢,馬牙硝、寒水石各五錢。研勻,每次取少許,撒在舌頭上,待其溶化後吞咽,或吹入喉嚨中。主治咽喉腫痛,吞咽困難,以及口舌生瘡。
碧玉散: 朴硝(需潔淨)一兩,雄黃(需明亮)二錢,青黛、甘草各一錢,薄荷一錢半。研磨成粉末混合,盛放在瓷器中。用時取適量,用竹筒吹入喉嚨中。症狀輕微者立即見效,嚴重者可用真珠草(五爪龍)根搗汁,加少許米醋,混合碧玉散,漱口吐出痰涎即可。牙關緊閉者,可用地白根(馬藍頭)根洗淨搗汁,加少許米醋,滴入鼻孔,牙關即可鬆開。若痰多、咽喉乾燥,可用此汁潤喉。真珠草去痰效果極佳。
五香散: 木香、沉香、雞舌香、熏陸香各一兩,麝香(另研)三分。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二錢,水煎服,不拘時。主治咽喉腫痛,毒氣阻塞不通。
如聖勝金錠子: 硫黃(細研)一兩半,川芎一兩,臘茶、薄荷葉各半兩,貫眾二兩,硝石(研)四兩,荊芥二兩。研磨成粉,用生蔥汁調和成藥錠。服用時,先用新汲水漱口,然後嚼食生薄荷五到七葉,再嚼服藥錠,並用井水送服。病情嚴重者可連服三錠,並將一錠敷於患處。
金鑰匙(方一): 朴硝一兩,雄黃五錢,大黃一錢。研磨成粉,吹入喉嚨中。主治一切風熱引起的咽喉閉塞。
金鑰匙(方二): 焰硝一兩五錢,硼砂五錢,雄黃二錢,白殭蠶二錢五分,龍腦一字。研磨成粉,用竹管吹入患處,即可排出痰涎。若痰涎排出後咽喉仍感不適,應立即針刺患處,排出瘀血。
金鑰匙(方三): 硃砂三分二釐,硼砂一分二釐,枯礬、膽礬各一分六釐,熊膽、焰硝、冰片各一分,麝香少許。研磨成細粉,用竹筒吹入喉嚨中。
金鑰匙(方四): 雄黃(研磨成粉)半分,巴豆(一粒,去油)。調以生薑汁服用,可引吐或瀉,均可痊癒。另一方法是將草木灰裝入酒瓶,點燃藥材熏鼻,亦可治療。
如聖散: 雄黃、藜蘆、元參、白殭蠶(炒)、白礬(生用)各二錢,乳香一字。主治咽喉一切緊急情況,無法張口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