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二十二·中 (15)
卷二十二·中 (15)
1. 治肝虛瀉方
當歸厚朴湯,治肝經受寒,面色青慘,厥而泄瀉。
當歸(炒),厚朴(制,各二兩),官桂(三兩),良薑(五兩)
上銼,每服三錢,水煎,食前服。
蔭按:方氏曰:按經云:腎司閉藏,肝司疏泄。肝腎氣虛,為病泄瀉,何也?蓋腎處在下,大小二便之門戶,而肝者又為門戶約束之具,肝腎氣實,則能閉能束,故不泄瀉。肝腎氣虛,則閉束失職,故泄瀉也。又肝者,脾之賊,肝經正虛邪盛,木能剋土,亦作泄瀉,此當歸厚朴湯所以實肝而止瀉也。
白話文:
【治療肝臟虛弱導致腹瀉的處方】
「當歸厚朴湯」,用於治療因肝臟受到寒氣影響,導致臉色蒼白、四肢發冷且有腹瀉的情況。
藥方成分包括:炒過的當歸、炮製過的厚朴(各60公克)、官桂(90公克)、良薑(150公克)。
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大約9公克,用水煎煮,應在飯前服用。
補充說明:根據方氏的說法,依據醫理,腎臟負責控制身體的排泄和收縮,而肝臟則負責調節排泄。當肝臟與腎臟的氣力虛弱時,就會引發腹瀉,這是因為腎臟位於人體下方,掌控著大小便的開關,而肝臟就像是這扇門的鎖,當肝臟與腎臟的氣力充足時,就能夠有效控制排泄;但當肝臟與腎臟的氣力虛弱,就無法正常運作,進而導致腹瀉。此外,肝臟也是脾胃的剋星,當肝臟氣力虛弱且邪氣旺盛時,肝氣便會剋制脾氣,同樣也會造成腹瀉,這就是為什麼「當歸厚朴湯」能夠補強肝臟功能,從而停止腹瀉的原因。
2. 治暴瀉方
桂苓甘露飲,方見前暑熱條。
五苓散,方見前濕瀉條。
益元散,方見前暑熱條。
經驗秘方,治暴泄注下,小便不通。
車前子一味炒,為末,每服二錢,米飲調下。其根葉亦可搗汁服。
蔭按:此藥利水道而不動元氣者,歐陽文忠公嘗得暴下,國醫不能愈,人云:市中有此藥,三文一帖,甚效。夫人買進之,一服而愈。後召賣藥者問其方,但用車前子一味為末,米飲調下二錢匕。
以上四方,治熱之劑。
漿水散,方見前寒瀉條。
一方,治暴寒,水泄不止。
肉豆蔻(三個,麵裹,置火中煨令面焦,去面不用)
上為細末,只作一服,用陳米飲調,食前服之,神驗。丹溪云:肉豆蔻屬金屬土,溫中補脾為有力。
朝真丹,治氣虛傷冷,暴作水瀉,日夜二三十行,腹痛不止。夏月路行備急。
硫黃(一兩半),枯白礬(五錢)
上同研細,用水浸蒸餅,去水,和丸如桐子大,硃砂為衣,每服十五丸,溫米飲或鹽湯下。
以上三方,治寒之劑。
白話文:
【治療急性腹瀉的處方】
-
桂苓甘露飲,詳細內容請參考之前對於暑熱症狀的介紹。
-
五苓散,詳細內容請參考之前對於濕瀉症狀的介紹。
-
益元散,詳細內容請參考之前對於暑熱症狀的介紹。
-
經驗祕方,適用於突然大量腹瀉,且小便不暢的情況。
- 使用車前子炒過後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兩錢,用米湯調服。車前草的根和葉也可以搗成汁服用。
- 記錄顯示,歐陽修曾因急性腹瀉久治不愈,有人推薦市售的車前子粉,價格便宜卻非常有效,他服用一次即見好轉。據悉,這藥方就是單純使用車前子磨粉,每次用米湯調服兩錢。
上述四個處方,主要針對熱性病症。
-
漿水散,詳細內容請參考之前對於寒瀉症狀的介紹。
-
下列處方,適用於突然的寒冷導致的水瀉不止。
- 使用肉豆蔻三個,先用麵粉包裹,再放入火中烤至麵粉呈焦色,然後去掉麵粉不用。
- 將處理好的肉豆蔻磨成細粉,整份作為一次用量,用老米煮的米湯調服,飯前服用,效果靈驗。丹溪先生提到,肉豆蔻具有溫中補脾的作用,屬金屬土。
- 朝真丹,適用於氣虛受寒,突然水瀉,一天拉肚子二三十次,腹痛不止的情況,尤其適合夏天出門時備用。
- 使用硫磺一兩半,枯白礬五錢。
- 將上述材料混合研磨成細粉,用浸過水的蒸餅去水,和藥粉揉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,外層裹上硃砂,每次服用十五粒,用溫米湯或鹽水送服。
上述三個處方,主要針對寒性病症。
3. 治虛滑久瀉方
訶子散,治泄久腹痛漸已,瀉下漸少,宜此藥止之。
訶子(一兩,半生半熟),木香(五錢),黃連(三錢),甘草(二錢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煎白朮芍藥湯調下。如止之不已,宜因其歸而送之,於訶子散內加厚朴一兩,竭其邪氣也。
厚朴枳實湯,虛滑久而不止者,多傳變為痢,太陰傳少陰,是為鬼邪,先以此藥防其傳變。
厚朴,枳實(各一兩),訶子(一兩,半生半熟),木香(半兩),大黃(三錢),黃連,甘草(炙,各二錢)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或五錢,水一盞半煎至一盞,溫服。
蔭查按:此法實者用之,虛者不若四神丸實腎之為得也。
除濕健脾湯,治久瀉,色蒼而齒疏,倦怠食減,下墜。
白朮(炒,一錢半),蒼朮(米泔浸,炒),白茯苓,白芍藥(醋炒,各一錢),當歸,陳皮(各八分),豬苓,澤瀉(各七分),厚朴(薑汁炒),防風(各六分),升麻,柴胡(各五分),甘草(炙,四分)
上銼一劑,生薑三片、棗一枚水煎,早晚熱服。久瀉加南星,麵包煨,七分。
九寶飲子,分利水穀,止泄瀉。
粟殼(蜜炙),青皮,陳皮,木通(各一錢半),赤茯苓,黃耆,厚朴(制),車前子(炒),甘草(炙,各一錢)
上㕮咀,用水二鍾煎八分,食前服。
止瀉秘方
人參,白朮,乾薑(炮),訶子(去核),茯苓,木香,藿香(去土),肉豆蔻(麵裹煨),甘草(炙,各一錢半)
上作一服,水二鍾煎至一鍾,去渣,食前服。
固腸散,治脾胃虛弱,內受寒氣,泄瀉注下,水穀不分,冷熱不調,下痢膿血,赤少白多,或如魚腦,腸滑腹痛,遍數頻並,心腹脹滿,食減乏力。
陳米(炒,二十兩),木香(不見火,一兩),肉豆蔻(生用,二兩),乾薑,甘草(炙,各二兩半),罌粟殼(去蒂蓋,蜜炙,二兩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酒一盞、生薑二片、棗一枚煎至七分,不拘時溫服。如不飲酒,水煎亦得。忌酒、面、魚腥等物。
八柱散,治腸胃虛寒,滑泄不禁。
人參,白朮,肉豆蔻(煨),乾薑(炒),訶子(煨),附子(麵裹煨,去皮臍),粟殼(蜜炒),甘草(炙,各等分)
上銼一劑,姜一片、烏梅一個、燈草一團水煎,溫服。
家蓮散,治經年久瀉冷泄,及休息痢經年不止者。
蓮肉(水泡,去皮心,微火焙乾,四兩),厚朴(薑汁浸炒),乾薑(炒黑色,各一兩)
上共為末,每服二三匙,米飲調下,日三服。
固中丸,治脾久泄,去後氣不快者。
蒼朮,肉豆蔻(煨,各一兩)
上為末,粥丸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白湯下。於固中丸中加破故紙一兩,名固下丸,治腎久泄。
東垣方,治老人奉養太過,飲食傷脾,常常泄瀉,亦是脾泄。
白朮(炒,二兩),白芍藥(酒炒,半兩),神麯(炒,一兩半),山楂(二兩),半夏(制,半兩),黃芩(炒,半兩)
上為末,青荷葉燒飯丸。一方只用白朮、芍藥、神麯俱炒,或散或丸服。
理氣健脾丸,治男婦久瀉不止,其效如神。
白朮(炒),當歸(酒洗,各六兩),陳皮(洗),白茯苓(各三兩),黃連(薑汁炒),香附(童便炒,各二兩),枳實(麩炒,一兩五錢),山楂肉(一兩八錢),半夏(水泡,一兩二錢),神麯(炒,二兩半),白芍藥(煨,一兩),木香(五錢)
上為細末,荷葉煮飯為丸如桐子大,每服八十丸,食後白湯下。
豆蔻飲(得效),治滑泄如神。
陳米(一兩),肉豆蔻(麵裹煨),五味子,赤石脂(研,各半兩)
上為末,每服二錢,粟米湯飲調下,日進三服。
龍骨散,治水瀉腹痛,不納飲食。
龍骨,當歸(炒),肉豆蔻(麵裹煨),木香(各一兩),厚朴(薑汁炙,二兩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食前粥飲調下。
南白膠香散,治脾胃虛寒,滑腸久瀉,臍腹疼痛,無休止者。
御米殼(醋炒,四兩),龍骨,南白膠香(各三兩),甘草(炙,七錢),乾薑(炮,半兩)
上為粗末,每服五錢,水煎,食前服。忌冷物傷胃。
訶子丸(本事),治脾胃不和,泄瀉不止,諸藥不效。
訶子皮,川薑,肉豆蔻,龍骨,木香,赤石脂,附子(各等分)
上為細末,米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四十丸,米飲下。
蓽撥丸,治滑泄,寒者宜之。
蓽撥,川薑(炮),丁香(不見火),附子(炮,去皮臍),吳茱萸(炒),良薑,胡椒(各一兩),山茱萸(去核),草豆蔻(各半兩)
上為末,棗肉丸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食前陳米飲下,日三服。
固腸丸(得效),治臟腑滑泄,晝夜無度。
吳茱萸(撿淨),黃連(去須),罌粟殼(去梗蒂,各等分)
上為末,醋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空心米飲下。
固腸斷下丸,治虛寒久瀉滑泄。
肉豆蔻,白朮(炒),訶子(煨),白龍骨(煨),當歸身(各一兩),乾薑(煨),粟殼(各五錢),木香(煨,三錢)
上為末,酒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五七十丸,清米飲下。
大斷下丸(得效),治下利滑數,肌肉消瘦,飲食不入,脈細,皮寒,氣少不能言,有時發虛熱,由脾胃虛耗,耗則氣奪,由穀氣不入胃,胃無主以養,故形氣消索,五臟之液不收,謂之五虛。此為難治,略能食者生。
附子(炮),肉豆蔻,牡蠣(煅),白礬(枯),訶子(去核,各一兩),細辛,乾薑(炮),良薑,白龍骨,赤石脂,酸石榴皮(醋煮乾為度,焙乾,各一兩半)
上為末,米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粟米湯下。
實脾固腸丸,治瀉痢日久不止,及脾泄無度者。
白朮(土炒,四兩),人參,茯苓,甘草(炙),乾薑(炒,各二兩),蒼朮(米泔浸,炒),厚朴(薑汁炒),陳皮(各一兩五錢),肉果(麵煨),訶子(去核),粟殼(去籽,蜜炒,各二兩),砂仁(去殼,一兩)
上為末,酒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七十丸,空心米湯下。虛寒,加附子炮一兩;滑脫不禁,加龍骨、赤石脂,俱煅,各一兩。
升氣實臟丸,治久瀉,元氣下陷,脾胃衰憊,大腸滑脫,肛門墜下,日夜無度,飲食不思,米穀不化,湯水直下,煩渴引飲,津液枯竭,肌瘦如柴,寒熱互作。
白朮(土炒,二兩),黃耆(蜜炙),楝參,山藥,蓮肉(去心),芡實(各一兩),白茯苓,升麻(酒炒),柴胡(酒炒),乾薑(炒黑),肉豆蔻(麵煨),粉草(炙,各五錢),椿根皮(酒炒二次,四兩)
上為末,阿膠水化開,為丸如黍米大,每服二錢,用糯米半生半炒煎湯送下。
升陰丸(丹溪),治久病大腸氣瀉。
熟地黃(五錢),白芍藥,知母(各三錢),升麻,乾薑(各一錢),甘草(一錢)
上為末,粥丸服,再灸百會三五壯。
固腸丸,治虛滑熱瀉。
樗皮(四兩),滑石(二兩)
上為末,粥丸服。丹溪云:固腸丸性燥,若滯氣未盡者,不可遽用。
乳豆丸(得效),治滑泄不止,諸藥無效。
肉豆蔻(生為末)
上用通明乳香,以酒浸過,研成膏,丸如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空心米飲送下。
桃花丸(和劑),治腸胃虛弱,冷氣乘之,臍腹絞痛,下痢純白,或冷熱相搏,赤白相雜,腸滑不禁,日夜無度。
赤石脂,乾薑(炮,各等分)
上為末,麵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空心食前米飲送下,日三服。若痢久虛滑,去積不已,用蒼朮二兩、防風一兩,銼,水一碗煎至半碗,下此丸或赤石脂丸,小便利則安。
震靈丹(紫府元君南嶽魏夫人方,出《道藏》,一名比金丹)。治男子真元衰憊,五勞七傷,臍腹冷痛,肢體痠痛,上盛下虛,頭目暈眩,心神恍惚,血氣衰微,及中風癱瘓,手足不遂,筋骨拘攣,腰膝沉重,容枯肌瘦,目暗耳聾,口苦舌乾,飲食無味,心腎不足,精滑夢遺,膀胱疝墜,小腸淋瀝,夜多盜汗,久瀉久痢,嘔吐不食,八風五痹,一切沉寒痼冷,服之如神,及治婦人血氣不足,崩漏虛損,帶下久冷,胎臟無子。
禹餘糧(火煅醋淬,不計遍數,手捻得碎為度),紫石英,丁頭代赭石(如禹餘糧炮製),赤石脂(各四兩)
以上四味並作小塊,入甘鍋內,鹽泥固濟候乾,用炭十斤煅通紅,火盡為度,入地埋出火毒二宿。
滴乳香(另研),五靈脂(去砂石節),沒藥(去砂石研,各二兩),硃砂(水飛過,一兩)
上八味併為細末,以糯米粉煮糊為丸如雞頭實大,曬乾出光,每一丸,空心溫酒或冷水任下。常服鎮心神,駐顏色,溫脾胃,理腰膝,除屍疰蠱毒,闢鬼魅邪癘,久服輕身,漸入仙道。忌豬、羊血,恐減藥力。婦人醋湯下,孕婦不可服。
養氣丹,治久冷泄瀉,及休息痢疾,每服三十丸,多服收效。方見沉寒痼冷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