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一百零五 (3)
卷一百零五 (3)
1. 治口瘡方
上各另為極細末,用煉蜜搜成膏子,以瓦罐收貯密封,俟其疾作,每服一彈子大,以麥門冬濃煎湯化下,一日五服。
黑參丸,治口舌生瘡,經久不愈。
元參,天門冬,麥門冬(各等分)
上為末,煉蜜丸如彈子大,每一丸綿裹噙化,津液下。
硼砂散,治口舌生瘡及咽喉腫痛,皆效。
硼砂,馬牙硝,石膏,寒水石,枯白礬(各二錢),片腦(二分)
上為細末,每用半錢,撒入患處,及新汲水調下。
薄荷煎,治口舌生瘡,咽喉腫痛,痰涎壅塞。
薄荷(二兩半),川芎(二錢),砂仁,甘草(各三錢),片腦(五分)
上另為末,和勻,蜜調成膏,任意嚼咽。一方去片腦,加桔梗。
薄荷蜜,治舌上生瘡,或胎乾澀,語言不真。
白蜜,薄荷自然汁(等分)
上先以生薑蘸水揩,然後敷之。
碧雲膏,治一切積熱,口舌生瘡,心煩喉閉,燥渴腫痛。
碧雪,芒硝,馬牙硝,朴硝(各一斤),石膏,寒水石,滑石(水飛,各六兩),青黛(一兩)
上為細末,以甘草一斤煎水,和諸藥勻,再入火煎,用柳木攪勻,入青黛又攪勻,傾出盆內,候冷成塊,研為細末,每用少許,噙化。如喉閉,每用少許,吹入喉中。
碧雪,治口瘡及咽腫痛,神效。
蒲黃,青黛,硼砂,焰硝,生甘草(各等分)
上為細末,敷之。咽喉腫痛,鵝管吹入。
一方,治口瘡。
細辛,黃柏(炙,等分,一云黃連)
上研極細末,敷之,噙少時當滿口有涎,吐之,少傾又敷又噙,如是五七次即愈。一方有黃連。又一方單用黃柏蜜炙為末,撒瘡上。
綠袍散,治口瘡。
黃柏(四錢),甘草(炙,二錢),青黛(一錢)
上為末,擦患處,噙之,吐出涎立愈。一方有密陀僧,無甘草。
赴筵散,治赤白口瘡。
黃柏,青黛,密陀僧
上為末,干貼瘡上。
一方,治赤口瘡。
白礬(枯),沒藥,乳香,銅綠(各等分)
上為細末,撒之。一方單用枯礬末,撒之,或噙良久,水漱又噙。
一方,治白口瘡。
雄黃,沒藥,乳香(各一錢),輕粉,巴豆霜(各少許)
上為細末,撒之。
又方,治白口瘡。
黃柏,蓽撥(各等分)
上為末,醋調擦,水漱。
柳花散,治口瘡赤白。
元胡索(一錢),黃柏,黃連(各五分),青黛,密陀僧
上為末,頻撒之。
檳榔散,治口瘡疼痛,大有神效。
五倍子(三錢),寒水石(半兩煅),蒲黃,黃丹(各二錢半)
上為末,每服少許,干貼瘡上。
龍石散,治大人小兒上膈壅毒,口舌生瘡,咽嗌腫塞,疼痛妨悶。
硃砂(一錢半),寒水石(煅通赤,三錢二分半),生腦子(二錢半)
上為末,每用少許,撒貼患處,咽津每日三五次。又小兒瘡疹毒氣攻口齒,先用五福化毒丹掃後,仍用此藥撒貼,立效。
白話文:
治口瘡方
將所有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用煉好的蜂蜜調成膏狀,用瓦罐密封保存。患病時,每次服用約一彈子大小的藥膏,用麥門冬濃煎的湯水送服,一天服用五次。
黑參丸:治療口舌生瘡,久治不癒。
元參、天門冬、麥門冬(份量相等)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煉蜜製成彈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取一丸用棉花包裹含化,讓藥效隨唾液吞服。
硼砂散:治療口舌生瘡和咽喉腫痛,都有效。
硼砂、馬牙硝、石膏、寒水石、枯白礬(各二錢),冰片(二分)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每次用半錢,撒在患處,或用清水調服。
薄荷煎:治療口舌生瘡、咽喉腫痛、痰涎阻塞。
薄荷(二兩半),川芎(二錢),砂仁、甘草(各三錢),冰片(五分)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混合均勻,用蜂蜜調成膏狀,隨意嚼服吞咽。另一方則去除冰片,加入桔梗。
薄荷蜜:治療舌頭上長瘡,或舌苔乾燥粗糙,說話含糊不清。
白蜜、薄荷汁(份量相等)
先用生薑蘸水擦拭患處,然後塗上藥膏。
碧雲膏:治療一切積熱引起的口舌生瘡、心煩意亂、喉嚨阻塞、口乾舌燥、腫痛。
碧硝、芒硝、馬牙硝、朴硝(各一斤),石膏、寒水石、滑石(水飛,各六兩),青黛(一兩)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用甘草一斤煎的水調勻,再加熱煎煮,用柳木攪拌均勻,加入青黛再次攪拌均勻,倒入盆中,待其冷卻凝結成塊,研磨成細粉,每次取少量含化。如果喉嚨阻塞,則取少量吹入喉嚨。
碧雪:治療口瘡和咽喉腫痛,療效顯著。
蒲黃、青黛、硼砂、焰硝、生甘草(份量相等)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敷在患處。如果咽喉腫痛,可以用鵝管吹入。
一方:治療口瘡。
細辛、黃柏(炙,份量相等,也可用黃連代替)
將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,敷在患處,含一小會兒,直到滿嘴生津,然後吐掉,稍等片刻再敷再含,如此反覆五到七次即可痊癒。另一方使用黃連。還有一方只用黃柏蜜炙後研磨成粉末,撒在瘡瘍上。
綠袍散:治療口瘡。
黃柏(四錢),甘草(炙,二錢),青黛(一錢)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塗擦患處,含在口中,吐出唾液即可痊癒。另一方含有密陀僧,沒有甘草。
赴筵散:治療紅白相間的口瘡。
黃柏、青黛、密陀僧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乾燥後貼在瘡瘍上。
一方:治療紅色的口瘡。
枯白礬、沒藥、乳香、銅綠(份量相等)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撒在患處。另一方只用枯白礬粉末撒在患處,或者含在口中很久,用水漱口後再繼續含。
一方:治療白色的口瘡。
雄黃、沒藥、乳香(各一錢),輕粉、巴豆霜(各少量)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撒在患處。
又方:治療白色的口瘡。
黃柏、蓽撥(份量相等)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醋調和塗擦,然後用清水漱口。
柳花散:治療紅白相間的口瘡。
元胡索(一錢),黃柏、黃連(各五分),青黛、密陀僧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頻頻撒在患處。
檳榔散:治療口瘡疼痛,療效顯著。
五倍子(三錢),煅寒水石(半兩),蒲黃、黃丹(各二錢半)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取少量,乾燥後貼在瘡瘍上。
龍石散:治療大人小孩上焦鬱積毒氣引起的口舌生瘡、咽喉腫痛、疼痛不適。
硃砂(一錢半),煅至通紅的寒水石(三錢二分半),生腦子(二錢半)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取少量,撒在患處,咽下唾液,每日三到五次。如果小孩是瘡疹毒氣侵犯口腔,先用五福化毒丹清除毒氣後,再用此藥撒在患處,療效顯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