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二十二·中 (13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十二·中 (13)

1. 治脾虛瀉方

加味六君子湯,治一切脾胃虛弱泄瀉之證,及傷寒病後,米穀不化,腸中虛滑,發渴微痛,久不瘥者,及治小兒脾疳泄瀉得痢。

人參,白朮,白茯苓,黃耆,山藥,甘草,砂仁(各一兩),厚朴,肉豆蔻(麵裹煨,另研,各七錢半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用飯湯調服,不拘時。如渴,煎麥門冬湯調服。

白話文:

加味六君子湯

加味六君子湯,用於治療各種脾胃虛弱導致的腹瀉,以及傷寒病後出現米飯難以消化、腸道虛弱滑利、口渴伴隨輕微疼痛,久治不愈的症狀,也適用於治療小兒脾虛疳積引起的腹瀉和痢疾。

藥材:

  • 人參、白朮、白茯苓、黃耆、山藥、甘草(各一兩)
  • 砂仁、厚朴、肉豆蔻(肉豆蔻用麵粉裹好煨熟,研成粉末,各七錢半)

用法:

將以上藥材研成細末,每次服用二錢,用飯湯調服,不拘時服用。若口渴,可煎麥門冬湯調服。

加味四君子湯,治虛瀉,飲食入胃不住,完穀不化。

人參,白朮,茯苓,甘草(炙),芍藥(炒),升麻(各一錢)

上銼,水煎服。

異功散,治脾胃虛冷,腸鳴腹痛,自利,不思飲食。

人參,白朮,茯苓,甘草(炙),陳皮(各等分)

上為末,每服五錢,薑、棗煎服。

錢氏白朮散,治脾胃氣虛,或吐或瀉。

人參,白朮,茯苓,甘草(炙,各一錢),藿香,木香,乾葛(各五分)

白話文:

加味四君子湯是用來治療虛瀉、食物進了胃卻留不住、吃下去的東西無法消化的。

藥方: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(炙)、芍藥(炒)、升麻(各一錢)

將藥材切碎,用水煎服。

異功散是用來治療脾胃虛寒、腸鳴腹痛、腹瀉、沒有食慾的。

藥方: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(炙)、陳皮(各等分)
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五錢,用薑、棗煎服。

錢氏白朮散是用來治療脾胃氣虛,出現嘔吐或腹瀉的。

藥方: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(炙,各一錢)、藿香、木香、乾葛(各五分)

上銼,水煎服。

參苓白朮散,治脾胃氣虛,飲食不進,或致吐瀉。

人參,白朮,茯苓,甘草(炙),山藥,蓮肉,白扁豆,薏苡仁,桔梗,砂仁(各等分)
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棗湯調服。或棗肉丸如桐子大,每服七十丸,空心米湯下。

衛生湯

人參,白朮,茯苓,陳皮,甘草(炙),山藥,薏苡仁,澤瀉,黃連(各等分)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水煎煮後服用。

參苓白朮散可以治療脾胃氣虛,食慾不振,或導致嘔吐腹瀉。

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(炙)、山藥、蓮肉、白扁豆、薏苡仁、桔梗、砂仁(各等分)
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兩錢,用大棗湯調服。也可以用大棗肉做成丸子,大小如桐子,每次服用七十丸,空腹用米湯送服。

衛生湯

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陳皮、甘草(炙)、山藥、薏苡仁、澤瀉、黃連(各等分)

上銼,水煎服。

一方,治脾泄,雖經年久者,半料可愈。

白朮(一兩),白茯苓,人參,甘草(炙,各三錢),廣木香,砂仁(各二錢),蓮肉(四兩,泡,去皮心,微炒)

上為末,以陳糯米一升炒熟為末,拌勻,或蜜或砂糖服。

黃連芍藥湯,治泄瀉腹痛兼痢疾,初得先用淡滲通利之劑,過六七日後,用養胃實腸之藥。

黃連(薑汁炒),白芍藥(酒炒),白朮(炒,各一錢二分),人參,甘草(炙,各八分),砂仁(炒,七分),肉豆蔻(麵包煨,五分),木香(不見火,三分)

白話文:
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清水煎煮後服用。

這個方子可以治療脾臟虛弱導致的腹瀉,即使是多年宿疾,服用半劑也能夠見效。

將白朮(一兩)、白茯苓、人參、甘草(炙烤,各三錢)、廣木香、砂仁(各二錢)、蓮肉(四兩,泡水,去皮心,微炒)研磨成粉末。用陳糯米一升炒熟,研磨成粉末,與藥粉混合,可以用蜂蜜或砂糖調和服用。

黃連芍藥湯用於治療腹瀉、腹痛並伴有痢疾的症狀。初期應先服用清熱利濕的藥物,六七天后,再用健脾益胃的藥物治療。

將黃連(用薑汁炒)、白芍(用酒炒)、白朮(炒,各一錢二分)、人參、甘草(炙烤,各八分)、砂仁(炒,七分)、肉豆蔻(用麵包包裹煨烤,五分)、木香(不經火,三分)混合使用。

上銼,水一鍾半、生薑三片煎八分,空心溫服。

補脾丸,治脾泄。

白朮(半兩),白芍藥(二錢)

上為細末,飯丸。冬月去芍藥,加肉豆蔻、澤瀉服之,又不止者,於內加飛礬一錢半。

啟脾丸,治脾泄瀉,五更時候瀉者是也。

人參,白朮,茯苓,山藥,蓮肉(去心,各一兩),甘草,陳皮,山楂,澤瀉(各五錢)

上為細末,煉蜜丸如彈子大,每服一丸,空心米飲下,或散服亦好。

劉草窗治痛瀉方,治脾虛肝實,泄瀉不止。

白話文:

上銼,水一杯半,加三片生薑,煎煮八分,空腹溫服。補脾丸用於治療脾虛泄瀉。白朮半兩,白芍藥二錢,研磨成細粉,做成飯丸服用。冬季可去掉白芍藥,加入肉豆蔻和澤瀉服用。如果仍不治癒,可再加入飛礬一錢半。啟脾丸用於治療脾虛泄瀉,尤其適合五更時分腹瀉的患者。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山藥、蓮肉(去心)、甘草、陳皮、山楂、澤瀉各一兩,研磨成細粉,用蜂蜜製成彈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一丸,空腹用米湯送服,或直接服用亦可。劉草窗治痛瀉方用於治療脾虛肝實,泄瀉不止的症狀。

白朮(炒,三錢),芍藥(炒,二錢),陳皮(炒,一錢半),防風(一錢)

上銼,水煎服,或為丸亦可。如久瀉,加升麻五分。

升陽除濕湯(東垣),治脾胃虛弱,不思飲食,泄瀉無度,小便黃色,四肢困弱。自下而上,引而去之。

蒼朮(一錢),柴胡,升麻,羌活,防風,澤瀉,豬苓,神麯(各五分),陳皮,大麥櫱,甘草(炙,各三分)

白話文:

將白朮、芍藥、陳皮、防風各適量,炒過後研磨成粉,用水煎服,也可以製成丸劑服用。如果久瀉不止,可以加升麻五分。此方為升陽除濕湯,由東垣所創,專治脾胃虛弱、不思飲食、腹瀉不止、小便黃、四肢乏力等症狀。另外,可用蒼朮、柴胡、升麻、羌活、防風、澤瀉、豬苓、神麯、陳皮、大麥芽、甘草各適量,煎服。

上銼,水二盞煎一盞,去渣,空心服。如胃寒腸鳴,加益智、半夏各五分,薑、棗同煎,非腸鳴不用。

人參升胃湯,治一日大便三四次,溏而不多,有時泄瀉腹鳴,小便黃。

黃耆(二錢),人參,陳皮,炙甘草(各一錢),升麻(七分),柴胡,當歸身,益智(各五分),紅花(少許)

上用水二盞煎一盞,食前稍熱服。

升陽除濕防風湯,方見痢門治濕痢方。

平胃蒜肚丸,治脾瀉,水瀉,便紅下血等證。久痢先行後,以此藥補之,神效。

白話文:

將藥材磨成粉末,用水兩杯煎煮成一杯,去除渣滓,空腹服用。如果胃寒腸鳴,可以加益智、半夏各五分,薑、棗一起煎煮,如果不是腸鳴就不需要加。

人參升胃湯用於治療一天大便三四次,稀薄但不很多,有時腹瀉腹鳴,小便發黃。

將黃耆(兩錢)、人參、陳皮、炙甘草(各一錢)、升麻(七分)、柴胡、當歸身、益智(各五分)、紅花(少許)用水兩杯煎煮成一杯,飯前溫熱服用。

升陽除濕防風湯,配方見痢門治濕痢方。

平胃蒜肚丸用於治療脾瀉、水瀉、便血等症。久痢之後,可以用此藥補益,效果顯著。

蒼朮,陳皮,厚朴(各五兩),川椒(少許)

上用豶豬肚一具,去脂膜,入大蒜裝滿,以線縫住,用冷水、熱水各七碗,先將水燒滾,入肚煮,至水乾為度,取出搗爛,入前藥末,再搗至肚無絲方可,丸如桐子大,每服二錢,白湯下。

養元散,治泄瀉,飲食少進。

糯米一升水浸一宿,濾乾燥,慢火炒令極熟,為細末,入山藥末一兩、胡椒末少許,和勻,瓷罐收貯,每日侵晨用半盞,再入砂糖二匙,滾湯調服。其味極佳,且不厭人,大有滋補。久服之,其精寒不能成孕者,亦孕之。

白話文:

蒼朮、陳皮、厚朴各五兩,川椒少許。用豬肚一個,去除肥油膜,放入大蒜裝滿,用線縫好。用冷水、熱水各七碗,先將水燒開,放入豬肚煮,直到水乾為止,取出搗爛,加入之前準備好的藥末,繼續搗至豬肚沒有絲為止。做成桐子般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二錢,用白湯送服。

養元散,用於治療腹瀉、飲食不振。

將一升糯米浸泡一夜,濾乾後用慢火炒至極熟,研成細末,加入山藥末一兩、胡椒末少許,混合均勻,用瓷罐保存。每天早晨服用半盞,加入兩匙砂糖,用滾水調勻服用。味道極佳,而且不會令人厭煩,具有滋補功效。長期服用,即使因寒性體質而無法懷孕者,也能幫助懷孕。

一方加蓮肉去心、芡實、山藥各三兩,亦效。

一方單用蓮肉二兩為末,空心無根水調服。

一方,治水瀉痢疾,如神。

石蓮肉(二錢),細茶(五錢),生薑(三錢)

上蓮肉為末,薑茶煎調服。

白話文:

一種方法是用蓮肉去掉心,芡實、山藥各三兩,效果也很好。

另一種方法單用蓮肉二兩研成粉末,空腹用無根水調服。

有一種方法專門治療水瀉痢疾,效果神奇。

用石蓮肉二錢,細茶五錢,生薑三錢。

將蓮肉研成粉末,用薑茶煎好後調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