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二十二·中 (10)
卷二十二·中 (10)
1. 治暑熱瀉方
加味四苓散,治火多泄瀉。
茯苓,豬苓,澤瀉,白朮,黃芩,木通
上銼,水煎服。一方再加滑石、梔子。
薷苓湯,專治暑月泄瀉,欲成痢疾。
黃連(薑汁炒),厚朴(薑汁炒),香薷,白扁豆(炒),茯苓,豬苓,澤瀉,白朮(各等分)
白話文:
加味四苓散用於治療火氣旺盛導致的腹瀉。配方包括茯苓、豬苓、澤瀉、白朮、黃芩、木通,將藥材切碎,水煎服用。另外一種配方在上述基礎上還加入了滑石和梔子。
薷苓湯專門治療夏季因暑熱引起的腹瀉,並有發展成痢疾的傾向。配方包括黃連(用薑汁炒)、厚朴(用薑汁炒)、香薷、白扁豆(炒)、茯苓、豬苓、澤瀉、白朮,各取等量。
上銼,加生薑三片,水煎服。
桂苓甘露飲,治飲水不消,嘔吐泄利,或下痢赤白。
茯苓,豬苓,澤瀉,白朮,桂,滑石,寒水石,甘草
上為末,每服三錢,白湯調服。
益元散(一名六一散),治身熱泄瀉,小便不利。
滑石(六兩),甘草(炙,一兩)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蜜湯調下,日三服。如解寒發汗,煎蔥白豆豉湯調下四錢,並三服,以效為度。本方加紅曲五錢,名清六丸,治泄瀉。本方加乾薑一兩,或生薑汁,名溫六丸,治泄瀉或兼嘔吐者,俱蒸餅丸服。
白話文:
將上面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白開水調服。
益元散(又名六一散),用於治療身體發熱、腹瀉,小便不順暢。
滑石(六兩),甘草(炙,一兩)
將上述藥材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三錢,用蜂蜜水調服,一天服用三次。如果要解寒發汗,可以用蔥白和豆豉煎湯,調服四錢,服用三次,以效果為準。這個方子如果加五錢紅曲,就叫做清六丸,用於治療腹瀉。如果加一兩乾薑,或生薑汁,就叫做溫六丸,用於治療腹瀉或伴隨嘔吐的患者,可以用蒸餅丸服。
參萸丸(丹溪),治濕熱滯氣者,濕熱甚者,用為嚮導,上可治吞酸,下可治自利。
六一散(一料,共七兩,即益元散),吳茱萸(煮過,二兩)
上為末,蒸餅為丸如桐子大,每服六七十丸,白湯下。
大承氣湯
大黃,芒硝,厚朴(去粗皮),枳實(各半兩)
上銼如麻豆大,分半,用水一盞半、生薑三片煎六分,溫服。
小承氣湯
白話文:
參萸丸,是丹溪先生的方子,主治濕熱停滯,如果濕熱很重,可以用它引導藥力,向上可以治吞酸,向下可以治腹瀉。
六一散的藥方包含:吳茱萸(煮過)二兩,總共七兩,相當於益元散的劑量。
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蒸餅做成丸子,大小如桐子,每次服六七十丸,用白湯送服。
大承氣湯的藥方包含:大黃、芒硝、厚朴(去粗皮)、枳實各半兩。
將以上藥材切成麻豆大小,分成兩份,用一盞半水和三片生薑煎煮六分,溫服。
小承氣湯的藥方沒有列出,可能需要另外查找。
大黃(半兩),厚朴(去粗皮),枳實(各三錢)
上銼如麻豆大,分作二服,水一盞、生薑三片煎至半盞,絞汁服,未利再服。
紫參湯(金匱),治下利腹痛。
紫參(半斤),甘草(三兩)
上二味,以水五升先煮紫參,取三升,納甘草,煮取一升半,分溫三服。
黃芩湯(金匱),治乾嘔下利。
黃芩,人參,乾薑(各三兩),桂枝(一兩),大棗(十二枚),半夏(半升)
白話文:
將大黃半兩、厚朴去皮、枳實各三錢,一起研磨成麻豆大小的顆粒。分為兩份,每次取一份,加水一盞(約200毫升)和生薑三片,煎煮至半盞(約100毫升),絞汁服用。如果未見效,可再服用一次。
第二則
紫參(半斤),甘草(三兩)
上二味,以水五升先煮紫參,取三升,納甘草,煮取一升半,分溫三服。
取紫參半斤、甘草三兩,先用五升水(約1000毫升)煮紫參,煮到剩三升(約600毫升)時,加入甘草,繼續煮至一升半(約300毫升),分三次溫服。
第三則
黃芩,人參,乾薑(各三兩),桂枝(一兩),大棗(十二枚),半夏(半升)
取黃芩、人參、乾薑各三兩,桂枝一兩,大棗十二枚,半夏半升。
上六味,以水七升煮取三升,分溫三服。
玉龍丸,治一切暑毒伏暑,腹脹疼痛,神效。
硫黃,硝石,滑石,白礬(各一兩)
上用無根水滴為丸。《夷堅甲志》云:昔虞丞相自渠州被召,途中冒暑得疾,泄利連月,夢壁間韻語方一紙,讀之數過,其詞曰:「暑毒在脾,濕氣連腳,不泄則痢,不痢則瘧。獨煉雄黃,蒸餅和藥,甘草作湯,服之安樂。別作治療,醫家大錯。」如方製藥,服之遂愈。
白話文:
將六味藥材用七升水煮,煮到剩下三升,分三次溫熱服用。
玉龍丸,治療各種暑毒、伏暑、腹脹疼痛,效果顯著。
藥材包括硫黃、硝石、滑石、白礬(各一兩)。
以上藥材用無根水滴成丸狀。《夷堅甲志》記載,過去虞丞相從渠州被召回,途中中暑生病,腹瀉連續好幾個月,他夢到牆壁上有一張紙條,上面寫著詩歌,他反复閱讀,詩中寫道:「暑毒在脾,濕氣連腳,不泄則痢,不痢則瘧。獨煉雄黃,蒸餅和藥,甘草作湯,服之安樂。別作治療,醫家大錯。」於是按照詩中所述製藥服用,結果病就好了。
2. 治冷熱瀉方
連理湯,治盛暑又復內傷生冷,下泄無度,泄後卻彈過響,肛門熱,小便赤澀,心下煩渴,且又喜冷,此藥為宜。
理中湯加茯苓、黃連。
上銼,水煎服。
來復丹(局方),治伏暑,泄瀉如水。
硝石(一兩,同硫黃火上微炒,柳條攪成砂子,不可火大),舶上硫黃,太陰元精石(研,各一兩),五靈脂(去砂石),青皮,陳皮(各一兩)
白話文:
[連理湯]
此方用於治療盛夏酷暑導致內傷生冷,腹瀉不止,瀉後卻有排氣聲,肛門灼熱,小便赤澀,心煩口渴,並且喜歡吃冷的東西。
組成
- 理中湯
- 茯苓
- 黃連
用法
將藥材切碎,水煎服用。
[來復丹]
此方出自局方,用於治療伏暑引起的腹瀉如水。
組成
- 硝石 (一兩,與硫黃一起在火上微炒,用柳條攪拌成砂狀,不可過火)
- 舶上硫黃 (一兩)
- 太陰元精石 (研磨成粉,一兩)
- 五靈脂 (去砂石,一兩)
- 青皮 (一兩)
- 陳皮 (一兩)
上為末,和勻,好醋糊為丸如豌豆大,每服三十丸,空心米飲下。
蔭按:地硝石性寒,佐以陳皮,其性疏快,硫黃且能流通,若作暖藥以止瀉,誤矣。蓋由啖食生冷,或冒暑熱之氣,中脘閉結,揮霍變化,此藥通利三焦,分理陰陽,服之甚驗。
又方,治腹痛泄瀉。
艾葉,車前子(各一握,陰乾)
上細切,水煎,入薑汁再煎一沸,稍熱服,立愈。
赤石脂丸(仲景)
赤石脂,乾薑(各一兩),黃連,當歸(各二兩)
上為細末,煉蜜丸如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米飲下。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混合均勻,用醋糊做成豌豆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三十丸,空腹用米湯送服。
地硝石性寒,加入陳皮,陳皮性疏通,硫黃也能促進流通,如果把它當作溫暖的藥物來止瀉,就錯了。因為這是由於食用生冷食物,或受到暑熱之氣,導致中脘阻塞,氣機失調,這藥物可以通暢三焦,調和陰陽,服用後效果很好。
另一方,治療腹痛腹瀉。
艾葉、車前子(各取一把,陰乾)
將藥材切碎,水煎,加入薑汁再煮沸一次,稍涼後服用,即可痊癒。
赤石脂丸(張仲景)
赤石脂、乾薑(各一兩),黃連、當歸(各二兩)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末,用煉蜜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三十丸,米湯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