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二十二·中 (9)
卷二十二·中 (9)
1. 治寒瀉方
理中湯,治臟腑停寒,泄瀉不止。
人參,白朮,乾薑(炮),甘草(炙,各一錢)
上銼,水煎服。泄瀉,加橘紅、茯苓各一錢;溏瀉不已,加附子;不喜飲食,水穀不化,加砂仁,共成八味。
桂枝,治內寒泄瀉,春夏宜之。
桂枝,芍藥(炒),白朮(各半兩),甘草(炙,二錢)
白話文:
理中湯主治內臟寒氣積聚、腹瀉不止。配方為人參、白朮、炮乾薑、炙甘草各一錢,研碎後水煎服。若腹瀉不止,可加橘紅、茯苓各一錢;若腹瀉持續不斷,可加附子;若食慾不振、消化不良,可加砂仁,共成八味。桂枝湯主治內寒泄瀉,尤其適合春夏服用。配方為桂枝、炒芍藥、白朮各半兩,炙甘草二錢。
上銼,每服半兩,水一盞煎七分,去渣,溫服。
白朮散,治內寒暴瀉,秋冬宜之。
白朮,芍藥(煨,各三錢),乾薑(炮,半兩),甘草(炙,二錢)
上為粗末,每服半兩,水煎服。甚則除去乾薑,加附子三錢,謂辛能發散也。
四桂散(濟生),治元臟氣虛,真陽耗散,臍腹冷痛,泄瀉不止。
人參,白茯苓,附子(炮),木香(各一兩)
上㕮咀,每服三錢,水一盞半、生薑五片、鹽少許煎七分,空心溫服。滑泄不止,加肉豆蔻、訶子,名六柱散。(《活人書》有白朮,無訶子)
白話文:
上銼,每服半兩,水一盞煎七分,去渣,溫服。這是指藥物要先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半兩,用一盞水煎煮七分,去除藥渣後,溫熱服用。
白朮散,治內寒暴瀉,秋冬宜之。白朮散用於治療內寒導致的急劇腹瀉,特別適合在秋冬季節使用。
白朮、芍藥(煨,各三錢)、乾薑(炮,半兩)、甘草(炙,二錢)這幾味藥材,要先研磨成粗末,每次服用半兩,用水煎服。如果病情嚴重,可以去除乾薑,加入附子三錢,因為辛味藥物可以發散寒氣。
四桂散(濟生),治元臟氣虛,真陽耗散,臍腹冷痛,泄瀉不止。四桂散用於治療脾胃虛寒、陽氣不足、腹部冷痛、腹瀉不止的症狀。
人參、白茯苓、附子(炮)、木香(各一兩)這幾味藥材,要先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一盞半水、生薑五片、少許鹽煎煮七分,空腹溫熱服用。如果腹瀉不止,可以加入肉豆蔻、訶子,稱為六柱散。(《活人書》中記載的白朮散方劑,沒有訶子。)
漿水散(潔古),治暴泄如水,周身汗出,一身盡冷,脈沉而弱,氣少而不能語,甚者加吐,此謂緊病,宜以此治之。
半夏(二兩),良薑(二錢半),乾薑,肉桂,甘草(炙),附子(炮,各五錢)
上為細末,每服三五錢,水煎,熱服,甚者三四服。
參附湯(得效),治冷瀉,煩躁引飲,轉飲轉瀉。
人參(一兩),附子(炮,半兩)
上銼,每服半兩,水二盞、生薑十片煎八分,溫服無時。
白話文:
潔古方「漿水散」專治突然腹瀉如水,伴隨全身冒汗、全身冰冷、脈象沉弱、氣息微弱無法言語,嚴重者還會嘔吐,這屬於緊病,可用此方治療。方劑用半夏二兩、良薑二錢半、乾薑、肉桂、甘草(炙)、附子(炮)各五錢,研成細末,每次服用三到五錢,用水煎煮,熱服,情況嚴重者可服用三四次。
得效方「參附湯」主治因寒氣引起的腹瀉,伴隨心煩意亂、口渴飲水、反覆腹瀉。方劑用人參一兩、附子(炮)半兩,切碎,每次服用半兩,加水兩盞、生薑十片煎煮八分,溫服,不限時間。
通脈四逆湯(金匱),治下利清穀,裡寒外熱,汗出而厥者。
附子(大,一枚,生用),乾薑(三兩,強者四兩),甘草(炙,二兩)
上三味,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一合,去渣,分溫再服。
人參豆蔻散,治脾胃虛寒,臟腑滑泄。
人參,白朮,茯苓,甘草(炙),乾薑(煨),肉豆蔻(煨),訶子(煨),藿香,木香(各等分)
上銼,每服五錢,水煎,食前溫服。
八味湯(楊氏),治脾胃虛寒,氣不升降,心腹刺痛,臟腑虛滑。
白話文:
《通脈四逆湯》出自《金匱要略》,用於治療下利清穀、裡寒外熱、汗出而厥的病症。藥方包括附子、乾薑、甘草,以水煎服。
《人參豆蔻散》用於治療脾胃虛寒、臟腑滑泄。藥方包括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乾薑、肉豆蔻、訶子、藿香、木香,以水煎服,飯前溫服。
《八味湯》出自楊氏醫書,用於治療脾胃虛寒、氣不升降、心腹刺痛、臟腑虛滑。
人參,當歸(洗焙),陳皮,肉桂,木香,丁香(各一兩),吳茱萸(湯泡七次),乾薑(炮,各二兩)
上銼,每服四錢,水煎,溫服。
附子溫中湯,治中寒腹痛自利,米穀不化,脾胃虛弱,不喜飲食,懶言困倦嗜臥。
附子(炮,去皮臍),乾薑(炮,各七錢),人參,甘草(炙),白芍藥,白茯苓,白朮(各五錢),厚朴(薑製),草豆蔻(麵裹煨),陳皮(各三錢)
白話文:
人參、當歸(洗焙)、陳皮、肉桂、木香、丁香(各一兩)、吳茱萸(湯泡七次)、乾薑(炮,各二兩),將這些藥材切碎,每次取四錢,用水煎煮,溫熱服下。這方子叫做附子溫中湯,用來治療寒氣入侵導致的腹部疼痛、腹瀉、消化不良、脾胃虛弱、食慾不振、懶言少語、嗜睡等症狀。附子(炮,去皮臍)、乾薑(炮,各七錢)、人參、甘草(炙)、白芍、白茯苓、白朮(各五錢)、厚朴(薑製)、草豆蔻(麵裹煨)、陳皮(各三錢)也是此方的藥材。
上銼,每服五錢或一兩,加生薑五片,水煎,食前溫服。
實腸散,治泄瀉不止。
肉豆蔻(煨),訶子(炮),縮砂,陳皮,蒼朮(炒),茯苓(各一兩),厚朴(一兩半),木香(半兩),甘草(炙,四錢)
上㕮咀,每服三錢,薑、棗煎服。手足冷者,加乾薑。
當歸散,治腸胃寒濕濡瀉,腹中㽲刺疼痛。
當歸(切,焙),乾薑(炮),肉豆蔻(炮),木香(各半兩),訶黎勒(炮,去核),黃連(去須,炒,各七錢半)
白話文:
「上銼」這個藥方,每次服用五錢或一兩,加生薑五片,水煎,飯前溫服。
「實腸散」適合治療腹瀉不止的病症。
方劑包含:肉豆蔻(煨)、訶子(炮)、縮砂、陳皮、蒼朮(炒)、茯苓(各一兩)、厚朴(一兩半)、木香(半兩)、甘草(炙,四錢)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,用薑、棗煎服。手腳冰冷的患者,可以加乾薑。
「當歸散」則用於治療腸胃寒濕引起的腹瀉,伴隨腹部絞痛的症狀。
方劑包含:當歸(切,焙)、乾薑(炮)、肉豆蔻(炮)、木香(各半兩)、訶黎勒(炮,去核)、黃連(去須,炒,各七錢半)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用甘草、生薑各一分,黑豆一合,半生半炒,水四盞煎作二盞,作二次空心日午調服。
木香散(和劑),治脾胃虛弱,內挾風冷,泄瀉注下,水穀不化,臍腹㽲痛,腹中雷鳴,及積寒久痢,腸滑不禁。
木香,丁香,當歸(去蘆,酒焙),肉豆蔻(炮),甘草(炙,各二兩),附子(去皮臍,醋煮,切片焙),赤石脂(各一兩),藿香葉(洗焙,四兩),訶子皮(一兩五錢)
上為末,每服一錢,水一盞半、生薑二片、棗一枚煎六分,空心溫服。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每次服用三錢,加入甘草、生薑各一分,黑豆一合,半生半炒,用四盞水煎成兩盞,分兩次在空腹時和中午服用。此藥方名為木香散,主治脾胃虛弱,內有風寒,導致腹瀉、消化不良、腹痛、腹鳴,以及積寒引起的久痢和腸滑不禁等症狀。藥方由木香、丁香、當歸、肉豆蔻、甘草、附子、赤石脂、藿香葉、訶子皮等藥材組成,將藥材研磨成末,每次服用一錢,用一盞半水、兩片生薑、一枚紅棗煎煮六分,空腹溫服。
木香散,治臟腑虛寒,下泄米穀,口舌生瘡,或嘔吐不食。
木香,破故紙(炒,各一兩),白朮,橘紅,赤芍藥(炒),桂心(各半兩),厚朴(制),良薑,縮砂(炒,各三錢),胡椒,吳茱萸(泡,各一錢),肉豆蔻(煨),檳榔(各一個)
上為末,每服三錢,用豬肝四兩批薄,以藥摻拌,量入水醋鹽蔥煮乾,空心頓食,或丸桐子仁,每服百丸,粥飲下,日三服。
大藿香散,治脾胃虛寒,嘔吐霍亂,心腹撮痛,泄瀉不已,最能取效。
白話文:
「木香散」適合治療臟腑虛寒導致的腹瀉、米飯消化不良、口舌生瘡、嘔吐不食等症狀。
藥方包括木香、破故紙(炒)、白朮、橘紅、赤芍藥(炒)、桂心、厚朴(制)、良薑、縮砂(炒)、胡椒、吳茱萸(泡)、肉豆蔻(煨)、檳榔(各一個)。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,每次服用三錢。取豬肝四兩,切成薄片,將藥粉拌入豬肝中,加入水、醋、鹽、蔥,煮至乾透,空腹食用,或製成丸藥,每次服用百丸,用粥湯送服,一日三次。
「大藿香散」則適合治療脾胃虛寒引起的嘔吐、霍亂、心腹絞痛、腹瀉不止等症狀,效果顯著。
藿香葉(去土,二兩),陳皮(去白),厚朴(薑汁炒),青皮(去白,炒),木香,人參,肉豆蔻(麵煨),良薑(炒),大麥芽(炒),神麯(炒),訶子(煨,去核),白茯苓,甘草(炙,各一兩),白乾薑(炮,半兩)
上為末,每服四錢。吐逆泄瀉,不下食,或嘔酸苦水,用水一大盞,煨生薑半塊,鹽一捻,煎服;水泄滑泄,腸氣臟毒,陳米飲入鹽,熱調下;赤白痢,甘草黑豆湯下;脾胃虛冷,宿滯酒食,痰氣作暈,入鹽少許,嚼薑棗湯,熱服。胃氣咳逆,生薑自然汁一呷,入鹽點服。此藥大能消食順氣,利膈開胃。
白話文:
取藿香葉(去土,二兩)、陳皮(去白)、厚朴(薑汁炒)、青皮(去白,炒)、木香、人參、肉豆蔻(麵煨)、良薑(炒)、大麥芽(炒)、神麴(炒)、訶子(煨,去核)、白茯苓、甘草(炙,各一兩)、白乾薑(炮,半兩),研磨成粉末。每次服用四錢,可用一大碗水,加入半塊煨好的生薑和少許鹽,煎煮後服用。若出現嘔吐、腹瀉、食慾不振,或嘔吐酸苦水,可使用此藥方。若出現水瀉、滑瀉、腸氣臟毒,可將陳米加入鹽,用熱水調服。若出現赤白痢,可用甘草黑豆湯服用。若出現脾胃虛冷、宿食積滯、痰氣作暈,可在鹽水中嚼食薑棗湯,熱服。若出現胃氣咳逆,可服用生薑汁,加入少許鹽。此藥方能有效消食順氣,利膈開胃。
調中散,治虛寒停食嘔吐,腸鳴泄瀉。
藿香葉,砂仁,蓬朮(煨),乾薑(炮),肉桂(去粗皮),茴香(炒),草果,麥芽(炒),益智仁,橘紅(各一錢),蒼朮(炒),神麯(炒),桔梗(各一錢半),甘草(炙,三分)
上作一服,加生薑三片、棗一枚,水煎,入鹽少許,溫服。
玉粉散,治冷極泄瀉久作,滑腸不禁,不思飲食。
白話文:
調中散用於治療虛寒停食導致的嘔吐、腸鳴、腹瀉。配方包括藿香葉、砂仁、蓬朮(煨)、乾薑(炮)、肉桂(去粗皮)、茴香(炒)、草果、麥芽(炒)、益智仁、橘紅(各一錢)、蒼朮(炒)、神麯(炒)、桔梗(各一錢半)、甘草(炙,三分)。將藥材一同煎煮,加生薑三片、大棗一枚,溫服,並可加入少許鹽調味。
玉粉散則用於治療因寒氣過盛導致的長期腹瀉、滑腸不禁、食慾不振。
紅豆,大附子(炮,去皮臍),乾薑(炮,各半兩),舶上硫黃(另研,二錢半)
上為末,每服二錢,空心半稀半稠粟米飲下,至晚又一服。重者十服,輕者三五服,安。
赤石脂禹餘糧湯(仲景),治大腸泄瀉,服理中湯益甚者,利在下焦也,此湯主之。
赤石脂(制),禹餘糧(制,各一兩)
上銼碎,分三服,每服水一盞半煎至八分,去渣,溫服。
補脾丸,治滑泄不禁。
白話文:
將紅豆、炮製去皮臍的大附子、炮製的乾薑各半兩,舶上硫黃另研磨成粉末,二錢半。混合成粉末,每次服用二錢,空腹以半稀半稠的粟米粥送服,晚上再服用一次。病情嚴重者服用十次,輕者三五次即可痊癒。
赤石脂禹餘糧湯是仲景方,用來治療大腸泄瀉,服用理中湯效果不佳,且症狀偏在下焦者,可以用此方治療。
將赤石脂和禹餘糧各一兩,制處理過後,切碎,分為三劑,每劑用一盞半水煎煮至八分,去渣,溫服。
補脾丸用來治療滑泄不禁。
白朮,赤石脂,肉豆蔻(麵裹煨),厚朴(薑製),白姜(炮,各一兩),蓽撥,附子(炮),神麯(炒),麥櫱(炒,各半兩)
上為末,醋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空心米飲下。
扶脾丸,治脾胃虛寒,腹中痛,溏泄無度,飲食不化。
白朮,茯苓,甘草(炙),訶子皮,烏梅肉,半夏(各二錢),神麯(炒),麥櫱(炒,各四錢),陳皮(一錢),乾薑,肉桂,紅豆(各五分)
上為末,荷葉裹燒飯為丸如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食前溫水下。一方加藿香一錢。
白話文:
白朮、赤石脂、肉豆蔻(用麵裹著煨)、厚朴(用薑製)、白姜(炮製,各一兩)、蓽撥、附子(炮製)、神麴(炒)、麥芽(炒,各半兩),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,用醋糊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五十丸,空腹時用米湯送服。此方名為扶脾丸,用於治療脾胃虛寒,腹痛,腹瀉不止,飲食不消化等症狀。
另一方,白朮、茯苓、甘草(炙)、訶子皮、烏梅肉、半夏(各二錢)、神麴(炒)、麥芽(炒,各四錢)、陳皮(一錢)、乾薑、肉桂、紅豆(各五分),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,用荷葉包裹著燒飯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五十丸,飯前用溫水送服。此方可加藿香一錢。
蔻附丸,治元氣不足,臟寒泄瀉。
肉豆蔻(麵煨),白茯苓(各四兩),木香(不見火,二兩),乾薑(炮),附子(煨,各一兩)
上為細末,薑汁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五六十丸,食前蓮子湯下。
縮砂丸,治大便滑泄,米穀不化,腹中疼痛,不思飲食。
縮砂,肉豆蔻,吳茱萸(湯洗,焙),附子(炮,去皮臍),訶子皮,黃連(微炒,各二兩),乾薑(炮),木香(各半兩)
上為細末,水煮麵糊為丸如桐子大,每服五七十丸,食前米飲下。
白話文:
蔻附丸
功效: 適用於元氣不足、臟寒導致的泄瀉。
組成:
- 肉豆蔻(麵煨):四兩
- 白茯苓:四兩
- 木香(不見火):二兩
- 乾薑(炮):一兩
- 附子(煨):一兩
製法: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薑汁糊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子。
用法: 每次服用五六十丸,飯前用蓮子湯送服。
縮砂丸
功效: 適用於大便滑泄、米穀不化、腹中疼痛、不思飲食等症狀。
組成:
- 縮砂:二兩
- 肉豆蔻:二兩
- 吳茱萸(湯洗,焙):二兩
- 附子(炮,去皮臍):二兩
- 訶子皮:二兩
- 黃連(微炒):二兩
- 乾薑(炮):半兩
- 木香:半兩
製法: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煮熟的麵糊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子。
用法: 每次服用五七十丸,飯前用米湯送服。
實腸丸,治腸胃虛弱,腹脹泄瀉,時時刺痛。
黃連(一兩),肉豆蔻(煨),乾薑(炮),白茯苓,當歸,訶子(煨,去核),丁香(各半兩),木香(二錢半)
上為細末,用豬膽汁煮糊和丸如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空心米飲下。
木香丸,治腸痹多飲下泄,上氣喘急,時發飧泄腹痛。
木香,白朮,官桂,蕪荑,訶子皮,良薑,附子(炮,去皮),厚朴(薑製),肉豆蔻(各一兩),乾薑(六錢半),甘草(炙,五錢)
上為末,麵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二十丸,空心薑湯下。
白話文:
實腸丸用於治療腸胃虛弱、腹脹腹瀉、時常疼痛的病症。黃連、肉豆蔻、乾薑、白茯苓、當歸、訶子、丁香、木香等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豬膽汁煮糊成丸,大小如桐子,每次服用五十丸,空腹時用米湯送服。
木香丸用於治療腸道阻塞、飲水過多下瀉、上氣喘急、時常出現飯後腹痛腹瀉的病症。木香、白朮、官桂、蕪荑、訶子皮、良薑、附子、厚朴、肉豆蔻、乾薑、甘草等藥材研磨成末,用麵糊製成丸,大小如桐子,每次服用二十丸,空腹時用薑湯送服。
桂香丸(三因),治臟腑虛弱,內受風冷,水穀不化,滑泄注下,老人虛人危篤,累效。
肉豆蔻(麵裹煨),附子(炮,去皮臍),白茯苓(各一兩),肉桂,乾薑(炮),木香(各半兩),丁香(二錢半)
上為末,薑汁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空心米飲下。
肉豆蔻丸,治脾胃虛弱,腹脅脹滿,水穀不消,臟腑滑泄。
蒼朮(米泔浸,八兩),乾薑(炮),肉豆蔻(煨),厚朴(薑製),甘草(炙),陳皮(去白,各四兩),茴香(炒),肉桂(去皮),川烏(炮,去皮臍),訶子皮(各二兩)
白話文:
桂香丸,適用於臟腑虛弱、體內受風寒、飲食難消化、腹瀉等症狀,尤其適合虛弱老人和危重病人,療效顯著。
藥方如下:肉豆蔻(用麵粉包裹煨熟),附子(炮製,去皮和臍),白茯苓(各一兩),肉桂,乾薑(炮製),木香(各半兩),丁香(二錢半)。
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,用薑汁糊成如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五十丸,空腹時用米湯送服。
肉豆蔻丸,主治脾胃虛弱、腹側脹滿、飲食難消化、臟腑滑瀉。
藥方如下:蒼朮(用米泔水浸泡),乾薑(炮製),肉豆蔻(煨熟),厚朴(用薑製),甘草(炙烤),陳皮(去除白色部分),茴香(炒制),肉桂(去皮),川烏(炮製,去皮和臍),訶子皮(各二兩)。
上為末,糊丸桐子大,每服五六十丸,米飲下。
萬全丸,治大腸寒滑,小便精出,諸熱藥未效者。
赤石脂,乾薑(各一兩),胡椒(五錢)
上為末,醋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五七丸,米飲下。
火輪丸,治脾胃虛寒,心腹冷痛,泄瀉不止,神效。
乾薑(炮),附子(炮,去皮臍),肉豆蔻(麵裹煨,各等分)
上為末,米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空心米湯下。
訶子丸,治脾胃不和,泄瀉不止,諸藥不效。
白話文:
將藥材研磨成粉末,製成桐子大小的丸劑,每次服用五六十丸,用米湯送服。此方名為萬全丸,用於治療大腸寒滑、小便精出,其他熱性藥物無效者。
赤石脂、乾薑(各一兩)、胡椒(五錢)研磨成粉末,用醋糊製成桐子大小的丸劑,每次服用五七丸,用米湯送服。此方名為火輪丸,用於治療脾胃虛寒、心腹冷痛、泄瀉不止,效果顯著。
乾薑(炮製)、附子(炮製,去皮臍)、肉豆蔻(麵裹煨,各等分)研磨成粉末,用米糊製成桐子大小的丸劑,每次服用五十丸,空腹用米湯送服。此方名為訶子丸,用於治療脾胃不和、泄瀉不止,其他藥物無效者。
訶子皮,川薑,肉豆蔻,龍骨,赤石脂,木香,附子(各等分)
上為細末,糊丸桐子大,每服四十丸,米飲下。
一方,治冷瀉腹痛。
白朮,茯苓,豬苓(各一兩半),澤瀉(二兩半),肉桂,木香,芍藥,陳皮,乾薑(炮),甘草(炙,各一兩)
上為細末,煉蜜丸如彈子大,每服一丸,空心米湯下。或作劑服,亦可。
吐瀉丸
肉豆蔻(五錢),滑石(冬春一兩二錢五分,夏二兩五錢,秋二兩)
白話文:
訶子皮、川薑、肉豆蔻、龍骨、赤石脂、木香、附子,各取相同份量,研磨成細粉,用糊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四十丸,用米湯送服。此方專治因寒氣引起的腹瀉疼痛。
另一方,用白朮、茯苓、豬苓各一兩半,澤瀉二兩半,肉桂、木香、芍藥、陳皮、乾薑(炮製)、甘草(炙烤)各一兩,研磨成細粉,用蜂蜜做成彈子大小的丸子,每次服用一丸,空腹用米湯送服。也可將藥粉做成藥劑服用。
吐瀉丸的配方:肉豆蔻五錢,滑石(冬春季節用一兩二錢五分,夏季用二兩五錢,秋季用二兩)。
上為末,薑汁打神麯糊丸服之。
大已寒丸,治沉寒冷痼,臟腑虛憊,心腹絞痛,脅肋滿脹,泄瀉腸鳴,自利自汗。
蓽撥,肉桂(各四兩),乾薑(炮),良薑(各六兩)
上為末,水煮麵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三十丸,空心米飲下。
木香豆蔻丸,治脾泄危困。
青木香(一兩),肉豆蔻(二兩)
上為末,棗肉丸桐子大,每服二十丸,米飲下。青木香伐肝,肉豆蔻溫中,棗肉溫中。蓋久泄脾虛,中氣必寒,肝木必乘虛剋制,此方宜效。
白話文:
將薑汁和神麴糊一起研磨成粉末,做成丸藥服用。
大已寒丸用於治療寒邪深入,身體虛弱,心腹絞痛,脅肋脹滿,腹瀉腸鳴,自汗等症狀。
將蓽撥、肉桂(各四兩)、乾薑(炮製)、良薑(各六兩)研磨成粉末,用麵糊做成桐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三十丸,空腹用米湯送服。
木香豆蔻丸用於治療脾虛泄瀉導致的危困狀態。
將青木香(一兩)、肉豆蔻(二兩)研磨成粉末,用棗肉做成桐子大小的丸藥,每次服用二十丸,用米湯送服。青木香能疏肝理氣,肉豆蔻溫中散寒,棗肉溫中健脾。這是因為久瀉導致脾虛,中氣寒虛,肝木乘虛而克脾,此方能有效治療。
厚腸丸,治泄瀉不止。
乾薑(炮),厚朴(薑製),附子(炮,去皮臍),訶子(炮,去核),肉豆蔻(麵裹煨),白龍骨,陳皮(各等分)
上為末,酒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五十丸,米飲下。
禹餘糧丸,治脾胃虛寒,滑泄不禁。
禹餘糧(煅),赤石脂(煅),白龍骨,肉豆蔻(麵煨),蓽撥,乾薑(炮),訶子(麵裹煨),附子(炮,去皮臍)
上為末,醋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七十丸,空心米飲下。
訶黎勒丸,治大腸虛冷,泄瀉不止,脅肋引痛,飲食不化。
白話文:
厚腸丸、禹餘糧丸、訶黎勒丸,都是用來治療腹瀉的藥方。其中,厚腸丸專治瀉瀉不止,乾薑、厚朴、附子、訶子、肉豆蔻、白龍骨、陳皮等藥材混合研磨成粉末,製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五十丸,用米湯送服。禹餘糧丸則針對脾胃虛寒導致的滑瀉,以禹餘糧、赤石脂、白龍骨、肉豆蔻、蓽撥、乾薑、訶子、附子等藥材,用醋糊製成藥丸,每次服用七十丸,空腹用米湯送服。而訶黎勒丸則適用於大腸虛冷導致的泄瀉不止,並伴有脅肋疼痛、飲食不化的症狀。
河黎勒(麵煨),附子(炮),肉豆蔻(麵煨),龍骨,蓽撥,木香(不見火),白茯苓(各五錢),吳茱萸(五錢)
上為末,薑汁煮糊丸如桐子大,每服七十丸,空心米飲下。
白話文:
將下列藥材研磨成粉末:河黎勒(用麵粉烘烤)、炮製過的附子、用麵粉烘烤的肉豆蔻、龍骨、蓽撥、未經火力處理的木香、白茯苓和吳茱萸。然後用薑汁調勻後做成像梧桐樹籽大小的藥丸,每次服用70粒,空腹時用水送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