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一百零一·中 (2)
卷一百零一·中 (2)
1. 治目外障方(在精外遮暗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食後溫茶清調服下。
又方,羌活,川芎,旋覆花,防風(各二兩),甘草,蒼朮(米泔浸,去皮,日曬乾),楮實楮實葉(並八月採,陰乾,各一兩),甘菊花,枳實,蟬退,木賊(各二錢半)
上為末,茶清調下二錢,飯後臨臥各一服,治赤暴眼。忌濕面及酒。楮實須真者,楮葉須無實者,不爾諸藥無效。合時不得焙及犯鐵器。此方取楮葉須無實者,蓋陰陽二合,相匹配耳。有實者陽也,無實取葉者陰也,所以不得真楮實者悉無效。
退雲散,治翳朦瞳子。
當歸,生地黃(酒洗),白菊花,木賊,穀精草,羌活,石決明(煅),大黃(酒炒),蔓荊子,白芷,黃柏,連翹,龍膽草(各一錢),蟬退(七個)
上銼,水煎,食遠服。
一方,防風,白蒺藜(各一兩),羌活(一兩半),甘菊花(二兩)
上為細末,每服二錢,入鹽少許,百沸湯點服,食後服。
決明飲,治一切眼目腫痛翳障。
大黃,葛花,澤瀉,木賊,石決明(各等分)
上銼,水煎服。
蟬花無比散,治大人小兒風毒傷肝,或為氣攻,一切眼目昏暗,漸生翳膜,及久患頭風,牽搐兩眼漸小,連眶赤爛,小兒瘡疹入眼,白膜遮睛,赤澀隱痛,並治。
蟬蛻(去翅足,二兩),蛇蛻(微炙,一兩),羌活當歸(洗涪),川芎,石決明(鹽水煮,研如粉,各三兩),防風(去蘆),茯苓,甘草(炙,各四錢),白蒺藜(半斤,炒),赤芍藥(十三兩),蒼朮(米泔浸,炒,十二兩)
上為細末,每服三錢,食後米泔調服,茶清亦可。忌食發風毒等物。一方有菊花三兩。
一方,治赤脈翳初從上而下者。
附子(半兩),芽茶(一大撮),白芷(一錢),細辛,川芎,防風,羌活,荊芥(各半錢)
上銼,水煎服,神效。(眼內白睛上起赤系,謂之赤脈)
補肝散,治肝腎俱虛,黑珠上一點圓翳,日中見之差小,陰處見之則大。
熟地(砂仁炒),白茯苓,家菊花,細辛(各一錢八分),芍藥(二錢七分),柏子仁(去油),防風,甘草(各九分),柴胡(三錢六分)
上作二帖,水煎服。
通肝散,治膽氣攻肝,而生冰翳透瞳仁,疼而淚出,陰處日中看之,其形亦同,或眼皮紅堅硬,或赤膜自上垂下遮睛,名垂簾膜。
山梔子,白蒺藜,枳殼,荊芥,甘草(各五錢),車前子,牛蒡子(各一錢)
上為末,每服二錢,苦竹葉煎湯下。
石決明散,治肝熱,因勞用力,眼赤腫痛,忽生翳膜,或初患一目後,兩目齊患,或傷寒後熱眼食毒上壅,或脾熱眼皮內如雞冠蜆肉,或蟹睛疼痛,或旋螺尖起,或神祟太陽穴掣痛,或被物撞打。
石決明,草決明(各一兩),羌活,山梔子,木賊(各五錢),青葙子,芍藥(各七錢半),大黃,荊芥(各二錢半)
白話文:
治目外障方(在精外遮暗)
服用方法: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二錢(約3克),飯後用溫茶送服。
另一方:羌活、川芎、旋覆花、防風各二兩,甘草、蒼朮(用米泔水浸泡,去皮,曬乾) 、楮實、楮葉(均在八月採收,陰乾,各一兩),甘菊花、枳實、蟬蛻、木賊各二錢半。
將藥材研磨成粉,每次服用二錢,飯後及睡前各服用一次,用茶水送服。此方適用於治療眼睛紅腫疼痛。忌食濕面和酒。楮實必須是真正的楮實,楮葉必須是沒有果實的,否則藥效全無。需注意在合適的時間製藥,避免烘烤和接觸鐵器。此方選用無實的楮葉,取陰陽調和之意。有果實的楮實屬陽,無果實的楮葉屬陰,故而若非真楮實,則藥效全無。
退雲散:治療眼睛混濁不清。
當歸、生地黃(用酒洗淨)、白菊花、木賊、穀精草、羌活、石決明(煅燒)、大黃(用酒炒)、蔓荊子、白芷、黃柏、連翹、龍膽草各一錢,蟬蛻七個。
將藥材切碎,水煎服,飯後服用。
一方:防風、白蒺藜各一兩,羌活一兩半,甘菊花二兩。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二錢,加入少許鹽,用滾沸的開水沖服,飯後服用。
決明飲:治療各種眼部腫痛、翳障。
大黃、葛花、澤瀉、木賊、石決明等量。
將藥材切碎,水煎服。
蟬花無比散:治療大人小孩風毒傷肝,或因氣滯攻肝,各種眼目昏暗,逐漸生長翳膜,以及久患頭痛,牽動兩眼逐漸變小,眼眶紅腫潰爛,小孩瘡疹入眼,白膜遮蓋瞳孔,眼睛紅澀隱痛等症狀。
蟬蛻(去掉翅膀和腳,二兩)、蛇蛻(微炙,一兩)、羌活、當歸(洗淨)、川芎、石決明(用鹽水煮,研磨成粉,各三兩)、防風(去蘆頭)、茯苓、甘草(炙,各四錢)、白蒺藜(半斤,炒)、赤芍藥(十三兩)、蒼朮(用米泔水浸泡,炒,十二兩)。
將藥材研磨成細粉,每次服用三錢,飯後用米泔水或茶水送服。忌食容易引起風毒的食物。另一方加菊花三兩。
一方:治療赤脈翳從上往下生長。
附子半兩,芽茶一大撮,白芷一錢,細辛、川芎、防風、羌活、荊芥各半錢。
將藥材切碎,水煎服,療效神奇。(眼白上出現紅色血絲,稱為赤脈)
補肝散:治療肝腎俱虛,瞳孔中央有一點圓形的翳膜,白天較小,晚上較大。
熟地黃(用砂仁炒)、白茯苓、家菊花、細辛各一錢八分,芍藥二錢七分,柏子仁(去油)、防風、甘草各九分,柴胡三錢六分。
將藥材分成兩劑,水煎服。
通肝散:治療膽氣犯肝,導致冰翳穿透瞳孔,疼痛流淚,無論白天或晚上,翳膜形狀相同,或眼皮紅腫堅硬,或赤膜從上往下垂遮蓋瞳孔,稱為垂簾膜。
山梔子、白蒺藜、枳殼、荊芥、甘草各五錢,車前子、牛蒡子各一錢。
將藥材研磨成粉,每次服用二錢,用苦竹葉煎水送服。
石決明散:治療肝熱,因勞累用力,眼睛紅腫疼痛,突然生長翳膜,或先患一眼後兩眼都患病,或傷寒後因熱邪眼毒上壅,或脾熱眼皮內像雞冠或蜆肉,或蟹睛疼痛,或旋螺狀突出,或神經性頭痛太陽穴抽痛,或被物撞擊。
石決明、草決明各一兩,羌活、山梔子、木賊各五錢,青葙子、芍藥各七錢半,大黃、荊芥各二錢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