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濟陽綱目》~ 卷一百零一·上 (9)
卷一百零一·上 (9)
1. 點洗方
黃連散,治肝受風熱,眼弦赤爛。
黃連(去須,半兩),乳香(另研,一錢半),荊芥(六百穗),燈心(一百莖)
上㕮咀,每服二錢,水煎,去渣,熱洗。
一方,洗風毒赤腫癢痛。
黃連,蔓荊子,苦參(各五錢),五倍子(三錢)
上分作四次煎湯,澄清洗。熱甚,加黃芩、黃柏;如風甚,加荊芥、防風、薄荷。
湯泡散,治肝虛風熱攻眼,赤腫羞明,漸生翳膜。
黃連,防風,赤芍藥,當歸,杏仁(各一兩),薄荷(五分),銅青(三分)
上㕮咀,作一服,用極沸湯泡,乘熱先熏後洗,冷則暖,復洗,日二三次。一方入鹽少許,閉目沃洗,鹽亦去風散血。
滌昏膏,治一切風壅眼目,疼痛不可忍者。
白砂蜜(一斤),黃連(一兩),黃丹(一兩,炒紫色),沒藥(半兩)
上以蜜同黃丹熬黑,以水二大盞煎黃連成稠汁,去渣,入前丹蜜內熬稠,更入沒藥末同煎數沸,濾去渣,洗眼,甚妙。
金絲膏,治一切目疾昏暗,視物如絲膜所遮,或癢或痛
宣黃連(半兩,細切,水一盞浸一宿,取汁,再添水浸渣至半日.絞取汁),白蜜(一兩),白礬(一字),井鹽(一分,如無以青鹽代之),山梔子(二錢,槌碎,入前黃連汁同煎)
上用銀瓷器煎藥十餘沸,用細生絹加紙數重再濾過,銀罐子盛貯,時常點眼。
黃連膏,凡點眼先以好燒酒洗之,攻出熱淚,次點藥,易愈。
黃連(五錢,銼碎,用麻布袋盛),青古錢(一文)
上用水同浸在碗內,用銅勺盛水,置碗於內,俟水沸良久,去袋,入人乳少許,或加蜜少許,乘熱以銀簪蘸點眼中,閉少時又點,入冰片五釐更妙。
碧天丸,治目疾累服寒涼不愈,兩目蒸熱有如火熏,赤而不痛,紅絲血脈滿目貫睛,瞀悶昏暗,羞明畏日,或上下眼皮赤爛,或冒風沙而內外眥皆破,洗之神效。
枯白礬(二分),銅藥(七分),瓦粉(炒黑,一兩)
上先研白礬、銅綠令細,旋旋入瓦粉同研同勻,熟水和之,共為一百丸,每用一丸,熱湯半盞浸一二個時辰,至覺微澀為度,少閤眼半時辰許,臨臥更洗之,瞑目就睡,神妙。一丸可洗十遍,如再用,重湯內燉令熱。此藥治其標,若裡實者不宜用。
撥光散,治同前。
枯白礬(五分),銅青(三分)
上為末,水和藥,瓷器盛,重湯煮三五沸,隔紙蘸洗,日三五次。
驅風散,治風毒上攻,眼腫癢澀痛不可忍者;或上下眼皮皆赤爛,浮翳胬肉侵睛,神效。
五倍子(一兩),蔓荊子(一兩五錢)
上同杵為末,每用二錢,水二盞,銅、磁鍋內煎至一盞,澄去渣,淋洗,留渣二服,又依前煎洗,大能明目澀癢。
一方,治眼稍赤爛。
黃連,白礬(飛,各三錢),銅綠,密陀僧(各一錢),輕粉(少許)
白話文:
點洗方
黃連散: 治療肝臟受風熱導致眼睛紅腫疼痛。用黃連(去鬚)、乳香(研磨)、荊芥、燈心草煎水,每次服用二錢,熱敷洗眼。
一方: 治療風毒引起的紅腫、瘙癢、疼痛。用黃連、蔓荊子、苦參、五倍子煎水,分四次熱敷洗眼。病情嚴重可加黃芩、黃柏;風熱盛則加荊芥、防風、薄荷。
湯泡散: 治療肝虛風熱侵犯眼睛,導致紅腫、畏光、逐漸長出翳膜。用黃連、防風、赤芍藥、當歸、杏仁、薄荷、銅青,煎好後用滾燙的開水沖泡,趁熱先熏後洗,洗完後冷了再加熱繼續洗,每日兩三次。也可用加少許鹽的方法,閉眼清洗,鹽也有去風散血的作用。
滌昏膏: 治療各種風邪導致的眼睛脹痛難忍。用白砂糖蜜、黃連、黃丹(炒至紫色)、沒藥熬製成膏,洗眼。
金絲膏: 治療各種眼睛昏暗、視物模糊,或癢或痛的疾病。用黃連汁、白蜜、白礬、井鹽(或青鹽)、山梔子熬製成膏,過濾後點眼。
黃連膏: 所有點眼藥之前,先用好酒洗眼,逼出熱淚,再點藥,更容易痊癒。用黃連、古錢幣,加水煮沸,加入人乳或蜂蜜,趁熱點眼。加入冰片效果更佳。
碧天丸: 治療因長期服用寒涼藥物而未痊癒的目疾,症狀為眼睛發熱、紅腫但不痛,布滿紅絲血脈,視力模糊,畏光,或眼皮紅腫潰爛,或因風沙導致眼角破裂。用枯白礬、銅綠、瓦粉(炒黑)製成藥丸,用熱水浸泡後,熱敷眼睛。此藥只治標,內臟實熱者不宜使用。
撥光散: 治療方法同碧天丸。用枯白礬、銅青製成藥粉,用水調和後煮沸,過濾後熱敷。
驅風散: 治療風毒侵犯眼睛導致腫痛、瘙癢難忍,或眼皮紅腫潰爛,以及有翳膜或胬肉遮擋視線的疾病。用五倍子、蔓荊子研磨成粉,煎水熱敷。
一方: 治療眼睛輕微紅腫。用黃連、白礬(飛)、銅綠、密陀僧、輕粉製成藥粉。